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臨南京

雙方的俘虜終於交換完畢,朱久炎用梅殷一個人,換得了包括便宜岳父徐增壽在內的一應湘軍家屬。

兵馬、物資也已經調集完畢,加之春節臨近,春天即將到來,萬物也將復甦,湘王炮已經能夠使用。朱久炎與朝廷的短暫和平自然是蕩然無存。

儘管朱允炆從中都鳳陽召來了幾萬兵馬,加上強徵的京畿地區數萬新兵,看上去兵強馬壯,但這表面上的實力可嚇不退朱久炎。

守陵的兵馬、徵集的民夫即便召集百萬朱久炎也是不懼,何況只是區區十餘萬人。這些人可不一定是戰力,若沒有高明的管束手段,搞不好還會成爲累贅。

獅子豈會畏懼成羣的羔羊?

將茹瑺、沈溍、樑煥以及楊士奇等家眷安頓好之後,朱久炎便悍然扣押鬱新、齊泰二人,抓住朝廷不及做出反應的時機,率領包括二萬水軍在內的十萬精兵繼續前進。

至於那個一頭霧水、不明白朱久炎爲什麼出手相救自己的便宜岳父徐增壽,朱久炎則沒什麼時間搭理,自有徐妙錦出面解釋。

溫度回暖,湘王炮與火槍已經測試完畢,可以大批量裝備,湘軍將士氣勢越地高漲。十萬人馬先過太湖,抵達蘇州。

見湘軍氣勢洶洶殺來,蘇州衛指揮使蕭禮不戰而降,蘇州易主。

蘇州乃是江南除杭州以外的重鎮。它的丟失對於風雨飄搖的朝廷來說,不吝於雪上加霜。隨後,無錫、惠山、常州等地的守將也聞風卸甲歸降。

趁着接連幾次大勝的勢頭,朱久炎再接再厲,一舉揮軍攻下丹陽。

其實,以徐輝祖沿途佈置下來的防務還是可以與朱久炎一戰的,畢竟官軍是以逸待勞,佔據了地利與人和,早在修築了許多防禦工事的各地守軍也佔盡先機,可惜的是,勤王詔書已經發出了這麼久,西、北兩路大軍——李景隆、李增枝兩兄弟無一人響應。

李景隆以正全力猛攻北平,與燕軍激烈交戰、無法脫身爲由,請求京城多拖延一些時日;而李增枝那邊給出的理由則是一敗再敗,自己更是一病不起,不能理事,自然無法領軍回援京城。

且不說李景隆兩兄弟的理由是真是假,朝廷在危機萬分的關頭,六十萬在外平叛的兵馬無法回援卻是不爭的事實。

無論徐輝祖的本事再大,朝廷的宣傳、鼓舞力度再得力,也無法收攏分崩離析的軍心。

沿途官軍的戰意已蕩然無存,不管徐輝祖馳馬三軍,如何吶喊激勵,士兵們也是置若罔聞,根本沒有一點戰鬥動力與決心。

他們持着長槍短弩在緊張戒備,卻不是在戒備湘軍,而是在等待,等待湘軍進攻的那一剎那。

湘軍進攻的金鼓一鳴,就是他們發出一聲大喊、脫離將官束縛、四散逃逸的時刻。

戰鬥還未開始,己方士兵就都打起了逃跑的主意,這樣的軍隊還能有什麼戰鬥力?

得了丹陽之後,朱久炎水陸並進,岸上旌旗遮天,江上戰船往來穿梭,一時間徐輝祖精心佈置的整道防線轟然倒塌,官軍潰不成軍,來不及逃走的紛紛繳械投降。

徐輝祖見事不可爲,只得率領着幾十名部曲落荒而逃。

徐輝祖的撤退徹底粉碎了官軍抵抗的勇氣,自此之後,朱久炎行軍路上就再也看不到一名官軍士兵了。從丹陽到句容的這幾十里路,不管是沿着江岸還是深入內陸百里,湘軍沿途暢通無阻。

沿途的縣、鎮、軍堡駐軍要麼已經逃散,要麼已經撤入南京城中,就連縣衙裡的捕快都一走而空,各縣官倉能搬走的也都搬空了,不能搬的,倒是沒有付之一炬,不過可資湘軍利用的東西卻已經留存不下多少了。

朝廷用交換俘虜的時間做了戰備,朱久炎爲此戰的準備也是極其充分,江浙繳獲的物資、舟山發來補給船隊,已經可以充分保證十萬兵馬長期的駐紮和攻城。

湘軍越來越接近京城,京城震動。

恐慌之下,朱允炆也顧不得所謂的顏面了,只得低頭折節,再次請出老朱的嫡長女、梅殷的妻子寧國公主前來朱久炎軍營求和,替朱允炆開出了平分天下的條件,他願意割讓湖廣、贛鄱以及江浙、貴丨州四省,只求朱久炎趕緊撤兵。

勝利在望的朱久炎如何會答應他的要求?而且答應的話,豈不是坐實了湘王府的篡逆罪名?什麼靖難,什麼清君側,只會成爲一大笑話。

朱久炎斷然拒絕,禮送寧國公主出營後,於句容誓師,向前推進,兵臨南京城外的秦淮河南岸。

陳瑄、孫溫率領的水軍一路伴朱久炎而行,此時也已經進入秦淮河來到了東岸,與朱久炎的大軍互爲犄角。

南京城下,秦淮河邊,官軍軍營寨相連,與剛剛抵達的湘軍隔河對峙。

官軍雖然放棄了沿線小城和軍堡的爭奪,以全力保證京城的守備,卻也沒有一味消極地退入京城坐等湘軍攻城。秦淮河畢竟是南京城的第一道防線,北面有水寨協防,後面有南京城高大的城牆作爲倚靠,前面是寬闊的秦淮河,徐輝祖怎能不在此阻擊湘軍?

極速推進了幾天的八萬湘軍將士在離河五里遠的距離忙着安營紮寨,這幾天的行軍,每天都要走上幾十裡的路程,而且一路上始終保持着高度的戒備,將士們已經十分疲憊。

即便如此,決勝心切的湘軍將士此時也幹得熱火朝天。

經過幾十場艱苦奮戰,終於殺到了南京城下,距離拉下皇帝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了!在如此情況下,誰人不亢奮?誰不死命賣力氣加緊幹活?

朱久炎、何耀祖、李天福等人當然不必忙活這些雜務,一起策馬來到外秦淮河邊觀察敵情。

南京城既是大明的國都,除了城高牆厚之外,自然還有地理防禦的優勢。

護城河直接利用了發源於南京城東北鐘山的清溪水道、外秦淮河和長江的夾江,三條水道共同構成了南京護城河。當初朱久炎出入南京的時候還並沒有太強烈的感覺,如今有目的地察看南京的城防體系,才發覺南京城建築之堅固。

二十餘丈的護城河,借用的自然河道,這可不是說過就過,說填就能夠填起來的。

根本就沒有那麼長的壕橋可供架設,即便下令讓後方的鐵守現做也是不可能的,江南可沒有這麼長的木料。

也不可能像對付一般城池的護城河那樣阻塞進水口,想要攔截如此寬闊的自然河道,使得護城河干涸,這工程量也大了去了。

城根也十分寬闊,總有十餘丈上下,即使徐輝祖在中間修築了羊馬垣,仍然可以沿着河岸修起成片的臨時營寨。

不過如此設計,進攻方固然不便填河,越過護城河攻城的難度相當高,地形對防守極爲有利,但也存在弊端。

防守方不好利用遠程武器來攻擊——無論是從城牆上還是從羊馬垣上,抑或是從護城河內的臨時營寨發射,弓弩、牀弩的射程都夠不着護城河外的敵人,只有城牆上的洪武大炮和城內的襄陽炮才能夠打出有效攻擊。

正因爲如此,朱久炎纔可以如此肆無忌憚地領着一衆將領,堂而皇之的用望遠鏡觀察南京城的城防,還對着南京城防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城頭的守將簡直氣得發昏,想要打上幾炮來泄泄憤,但城牆上的洪武大炮想要精確打到他們,這種可以能性幾乎沒有。這個東西完全沒有準度,動靜又大、射速又慢,操控瞄準又極爲不便,等城上的官軍對準這邊,朱久炎他們三個早就跑出老遠了。

更何況打不打得到另說,這洪武大炮還有炸膛的風險。別敵人沒打到,自己人倒炸倒一片。

不過儀衛司的親兵們還是提着鋼盾、滿懷警惕地盯着對岸的湘軍陣營。朝廷手裡還有一種比較粗劣的火銃,威力準頭雖然都很差,但耐不住數量多,要是召集上千人,朝着這邊一齊發射,在運氣逆天的情況下,還是可能危及朱久炎的。

朱久炎很謹慎地呆在火銃的射程之外。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準頭差可以用數量去補,要是官軍看見自己出來了,說不定會不惜血本搏一把呢!

親兵們提着鋼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城牆上,觀察有沒有明顯異動,至於個別士兵,不管他們用的是弓弩還是洪武炮,應該都沒有問題。

當然,守軍也可以用襄陽炮,憑它的射程打到這邊很輕鬆,尤其是重型襄陽炮,射程還可以更遠。

不過襄陽炮的準頭是舉世公認的不準,除非是對付集結成羣或不能移動的目標,震懾力比較大。想要精確點殺,就連胡漢蒼搞出來的最新式的湘王炮都不行啊……

護城河很寬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寬闊的河面上沒法設置吊橋,只能架設固定的橋樑,此時已經被徐輝祖下令拆除了橋板,不過橋墩仍在。

這個就說不上到底是利還是弊了。

朱久炎固然無法通過內應砍斷橋索,放下吊橋,獲得一條便捷通道;徐輝祖卻也自毀了迅速出城反擊的道路。

自徐輝祖下令撤去橋板的那一刻起,建文朝廷就已經選擇了死戰到底的決策。

“二十餘丈寬又怎麼樣?我看着外秦淮現在水淺的很,人馬還是可以徒涉的。天然河道作爲護城河,寬固然是寬了,可河底的淤泥也全被沖走了,河岸兩邊也平緩可行,不如人工挖掘的護城河那麼難以涉過,也未見得與守城有利呢。”李天福已經開始尋思攻進南京的辦法。

何耀祖點點頭:“天福說的沒錯,雖然現在水還很涼,不過我軍若是在湘王炮的掩護下,還是可以強行步軍徒涉,徐輝祖軍團背城而陣,其實毫無勝算。只是各種攻城器械卻是難以跟隨步軍運至城下,尚需等待陳瑄的艦隊配合,故此,微臣認爲,我軍不必操之過急。”

“嗯,你們說的都不錯。不過,京城不比其他城市,被我軍圍困之後,城中必然震動。攻城可以慢慢來,攻勢卻要一直保持,讓南京從內部開始崩潰。先擊敗城下的徐輝祖軍團,將他們徹底驅趕進城之後,我軍的行動也將更加遊刃有餘。”

見朱久炎綜合了意見拍了板,何耀祖與李天福也不再討論,二人開始跟朱久炎對相關計劃商量着補充了起來。

他們都清楚地知道,十萬兵馬若想將京城團團圍住還是太勉強,無法真正有效地控制全部地方。因爲朝廷沒有了水師,湘軍艦隊纔可以肆無忌憚地在長江、外秦淮封鎖兩岸,勉強封鎖京城。

不過,京城內囤有多於己方的兵馬,還是讓朱久炎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這種力不從心並不是湘軍的軍事實力不夠,相反,湘軍的硬軍事實力足夠了,而是湘軍的軟實力不夠。

要想將這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消除,就不必再進一步削弱朝廷的實力,狠狠地再來上兩拳,讓萎靡不振的建文朝廷打成內傷,讓其再沒有絲毫爆發的可能,自己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將建文朝廷打出內傷的辦法,其實朱久炎在來京城的路上就已經考慮成熟了,現在正是實施它的大好時機。

朱久炎從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冊子,這是鐵守提交的最新鑄錢報告。

自從收納寶島、開採礦產之後,朱久炎便下令擴張鑄錢爐,培養熟練的鑄錢工匠,加上學徒和勞力,參與鑄錢的人數已經超過八千,爲此湘王府還成立了專門的鑄錢所,是湘王府僅次於工匠所的頂好職能部門。

從寶島運來的數十萬斤銅,經過鑄錢所變成了一枚枚精美的洪武通寶,再輸往中原,換取數之不盡的各種物資。

好錢自然會驅逐劣幣,這是市場所決定的。含銅量極低的建文通寶與建文朝廷發行的寶鈔,以前還只是不受百姓待見,現在卻是深惡痛絕。

這自然仍舊是朱允炆給自己挖的坑,自從他將印製寶鈔的權利賜予曹國公府的李芳英之後,建文朝廷的信用已經全然崩潰。

第八十四章 弄假成真第二百五十九章 荊州小霸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明光芒照耀四海千秋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就是要將事情鬧大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一百九十四章 瘋狂與狂妄(除夕快樂,四千字大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徵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龍鳳和鳴”第四百六十章 朱柏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寶商樓第七十一章 歸屬第二百零七章 寧王的悶棍計劃第七百九十章 突襲燕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燕王的不安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一百八十二章 “百日喪命散”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九章 抓活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現三段式射擊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三百九十四章 心懷險惡李景隆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六百七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七百四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一百六十三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四百八十五章 獅子搏兔第六百七十章 太祖顯靈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彈隊,投彈!第六百五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八章 滅口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絕妙的入京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八十九章 暗流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百日喪命散”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王盜版朱久炎第四百八十五章 獅子搏兔第五百一十四章 寧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以一敵四,威風八面第四百零一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噩夢開始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相信朱久炎第四百二十八章 削除周藩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燕王三子 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七百七十九章 爭鋒第六章 湘王(精修)第一百七十七章 碾碎他們!第五十六章 真相 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五百一十六章 氣要順第三百二十章 慾火焚神第三百六十五章 東角門之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襲第七百五十七章 幽燕變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動第四百零四章 罵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憐星的配合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王府的鴻門宴 上第五章 血濺承奉司(精修)第六百零八章 燕王瘋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聽皇后的話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困獸之鬥第四百四十九章 體貼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議和”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佔便宜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七十章 暗夜第六百三十七章 鯨吞幽燕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八十一章 扯皮第八百章 俺朱棣纔是真命天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頂級洗地第六百零九章 當朕是傻子嗎!?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場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會員制度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一把大火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二病發作第二百七十七章 就地處決第四百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給機會第六十三章 忽悠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及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