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朱久炎的GPS系統

霎那間,原本一片死寂的官軍軍陣立刻洶涌起來,宛如紅色的海洋,一浪一浪地向荊州西牆進軍。

號角聲、吶喊聲,響徹雲霄,數萬人的動靜,足以穿金裂石,響徹天際。

“攻!攻!攻……”

“攻!攻!攻……”

“攻!攻!攻……”

排山倒海的號子聲中,兩千前鋒掩護着攻城器械,率先向城頭逼近。

瞿能準備得很充分,此戰,他備有數以千計的攻城器械,雲梯、襄陽炮、壕橋、攻城塔、攻擊城門的衝撞車,還有撞擊城牆的木牛車,應有盡有。

第一次試探攻擊就投入了上百架襄陽炮,幾乎要將荊州城西牆的每一個地段都覆蓋在內。

瞿能雖然急於復仇,但他久經沙場,深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所以他並沒有將全部兵力投入,而是先派出五千人的前鋒隊進行試探,試探湘軍的兵力以及配合襄陽炮尋找城防的弱點。

朱久炎面容陰沉似水,他始終沒有下令點燃烽火,召集徐忠與李堯的部隊回頭攻擊瞿能的後方;也沒有向武昌的朱柏求援,他們都有着更重要的任務,三方戰線都不容有失。

才四萬人而已,他不懼!

雖然只有一萬守軍,但他擁有同時代最犀利的防守武器,有最堅固的城牆,還有城內擁護己方的百萬百姓,他堅信自己能讓敵軍飲恨於荊州城下。

三千守軍分佈在數里長的西牆之上,除了他們,永興屯內的五千餘軍餘、家屬都自發前來協助守城,他們給城上運送箭矢、搬運石塊、處理後勤,象蟻羣一般有序地忙碌着;那些被分發了盔甲的府衙差役、商會護衛、夥計也跟在魏志強他們身邊,接受指揮,幫助城頭搬運守城器械與箭矢、滾木、擂石等物。

在預備隊的旁邊,站着一羣特殊的人,約一百多人,他們的臉上神色雖然緊張卻無懼意。他們都是從蘇祿、暹羅、南安、爪哇、滿剌加、錫蘭、呂宋等國來荊州求學的講武堂外籍學員,畢業後也就留在了荊州發展,以前因爲身份的原因他們不好參與到大明的內戰當中,但是在知道瞿能有水淹荊州的計劃後,哪裡還能忍!?

他們可是在荊州紮根多年了,說是第二故鄉也不爲過,絕大部分人更是不打算回國,以取得大明的身份爲第一目標,瞿能要毀了荊州,只能以刀劍說話了!

他們在南安人黎蒼的帶領下拿起刀槍、穿上盔甲,戴上講武堂徽章,高聲呼喊自己漢名,請求魏志勇讓他們加入講武堂的軍列當中,他們要參與守城!他們要保衛荊州!

魏志勇猶豫了一下,但看着這些外籍學員脹紅的臉龐,灼灼的目光,終於點頭,同意他們歸隊。

城牆之上。已經搭裝好,高高豎起的襄陽炮塔架下,將士們拼命轉動絞輪,將重逾千斤的巨大配重一點點地絞起,等配重拉起,發出吱吱嘎嘎地繃絃聲之後,這也預示着數百架襄陽炮也已經準備就緒,守城的牀弩也已經準備停當。

只需只等主官一聲令下,負責襄陽炮將士便會在號子手的引領下發動攻擊,將一塊塊幾十斤重的巨石拋向城外。

城頭的二十門火炮也做好了最後的準備工作,由於大部分火器都被武延光的水軍帶去武昌,增援朱柏了。這二十門火炮必須用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敵人最沉重的打擊,所以炮兵們有着獨立與其他兵種之外的指揮體系,不受其他將領的指揮,只接受朱久炎的命令。

再往後便是弓弩手、與手持刀盾的近戰將士,他們不是在擦拭自己的武器,便是在閉目養神,放鬆身體,保持體力,等待大戰的到來。

可惜今日是大雨天氣,否則還可以架起大鍋,煮開火油和糞汁用於守城,這些的東西的殺傷力可是巨大……不過沒有關係,炸藥包與手榴彈可是不怎麼受天氣的影響。

朱久炎向身側的數百人瞄了一眼,這是講武堂投擲科畢業的學員,歸入了高小平統領的勇士營,只要有充足的彈藥,他們幾百人就足以抵擋上萬大軍。

火炮部隊與投擲部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朱久炎對他們的重視比自己更甚,保護自己安全的儀衛司都被他全派了出去,專門保護着兩個部隊。

隨着瞿能的進攻信號響起,肅殺氣息已經充滿了荊州的每個角落,甚至連頭上的天空都好似變得更加陰沉灰暗起來。

深深地吸了口冰冷的空氣,朱久炎的眸子卻陡然變得前所未有的犀利,敵方的前鋒已經快進入了襄陽炮的射程,他大手一揮,大戰開始!

雙方的襄陽炮率先開始對轟。科學的力量,再次顯現出來。

瞿能對於襄陽炮只會使用,而朱久炎卻能利用後世的知識指導王府工匠所進行改良武器,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有天才的,哪怕朱久炎的理科知識只是個半桶水,但說了些基礎力學、槓槓、滑輪組、拋物線等知識後,講武堂與工匠所中便涌現出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王府的武器裝備與火器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胡漢蒼這個南安國人,此人極爲精度喜歡兵器學,襄陽炮更是在是他的手中一再改良。

至於將知識泄露回南安國,讓大明蒙受損失這樣的事情,卻是不需要擔心。這胡漢蒼極度喜歡漢家文化,對傳授知識的朱久炎更是奉若神明,只要碰到朱久炎,必定恭恭敬敬行禮口稱恩師,逢年過節必定前來王府拜見。不僅如此,胡漢蒼這些年更是沒有回過南安國,一直留在荊州,一心一意地想求朱久炎爲其賜個漢名。

被人如此仰慕,如此打心裡崇敬,自然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可是給胡漢蒼賜漢名之事倒是困擾了朱久炎一些日子,若是一般南安國百姓到罷了,胡漢蒼卻是南安第一權臣胡季犛與南安徽寧公主的兒子,雖沒有王子的身份卻是有王子之實。

南安是大明的屬國,朱久炎雖然反朱允炆,但是對於大明卻是有深厚感情的,對於可能引起兩國邦交的事情還是需要慎重處置,所以對於賜名的事情就這麼一直拖了下來。

不過想來不會再拖多久了。朱久炎看了一眼己方新式襄陽炮只用了兩輪攻擊,就將敵方的襄陽炮毀壞數十的戰果,微微一笑。

“噗!噗!噗!”守在襄陽炮旁邊的胡漢蒼再度奮力地砸下了高舉的木錘,木錘與機刮相撞霎時發出一陣悶響,下一刻,失去了機刮支撐的配重挾帶着驚人的聲勢狠狠落下,與配重相連的甩臂猛然朝着空中狠狠彈起,雖隔着老遠似乎也能清晰地聽到甩臂甩動時發出的巨大顫音!

“砰!砰!砰……”這此不是石塊,而是一顆顆燃燒着火油的火彈落到了官軍的襄陽炮上,伴隨着一聲巨響,盛滿火油的瓦罐霎時碎裂,漫天飛濺的火星引燃了四處飛濺的火油,即便在雨中也頃刻間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火海,烈炎引發的灸人熱浪,吞噬着周圍的一切。

官軍的襄陽炮才發射一輪,湘軍方面便已經發射了兩輪,而且射程、破壞力、精準度等方面都明顯優與官軍。

官軍的襄陽炮陣地,人頭攢動,混亂的如同菜市場一樣,到處都是慘嚎聲。

“砰!砰!砰……”

又有幾顆火彈落在近處,再次濺起兩片翻騰的火海,擁擠在一處的幾十名官軍兵卒不及躲避頃刻間就被吞吐的烈焰吞噬,淒厲的哀嚎聲中,一名兵卒帶着渾身的火焰從火海中衝了出來,將烈焰又引向了旁邊的襄陽炮與袍澤。

“別過來!”

“呃啊,別過來,救命!”

又有一名兵卒從火海中奔出,附近的幾名士兵躲避不及,被沾上了火油與火焰,四濺的烈焰洶涌而起,頃刻間就連人帶炮被火焰徹底吞噬。

“蠢豬,你們這羣蠢豬跑什麼!快點還擊!”官軍的襄陽炮指揮官揮舞着戰刀聲嘶力竭地怒吼,“還擊!快給老子還擊……”

“咻!咻!咻!”

指揮官的憤怒似乎起作用了,官軍的襄陽炮終於再次響起巨大的顫動聲,連堅固的地面都開始輕微地顫抖起來,下一刻,幾十個碩大的石塊已經掠空而起,帶着刺耳的尖嘯,向着遠處荊州城頭呼嘯而去。

城頭上,黃芳揮舞着戰刀憤怒地咆哮着,“兄弟們快躲起來,找個地方躲起來!”

“砰!砰!砰!……”刺耳的尖嘯聲中,一顆一顆的石彈從天上呼嘯而下,湘軍士兵們雖然早已尋找掩體及時躲避,但是還是有幾個倒黴的不可避免的被石彈砸中,死於非命。

戰爭從來就是殘酷的,死亡從來都是戰爭的主旋律。能在戰場上活下來,更多的時候其實是靠運氣,有時候不是想逃就可以逃掉的,來到戰場的那一刻,生死就再不是操縱在自己手裡,不管是士兵還是將領,甚至是朱久炎與憐星。

君不見,曾經橫行世界的蒙古大汗蒙哥,就是在萬軍從中,被蜀中東釣魚山中一個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普通宋軍士兵,不經意間發射的一發土炮打中而亡的嗎?

運氣這個東西,在這個時候是很公平的,從不分高低貴賤。

但除了那幾發運氣比較好的石彈之外,其他官軍的襄陽炮戰果,就沒有那麼顯著了。他們在地形上本就出於劣勢,器械也不如湘軍精銳,而且剛剛展開攻擊就遭到了荊州城上的針對,碩大的石塊與火彈好像有什麼東西指引着一樣,對着他們的襄陽炮陣地就是一陣狂風暴雨的猛砸,在這種時刻不歇的傾瀉之下,不僅襄陽炮被毀甚多,連一旁操作的官軍士兵也是死傷慘重,紛紛抱頭鼠竄。

指揮襄陽炮的將領根本就阻攔不住,在瞿能的死命令下,他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根本不敢後退一步,只能站在原地一邊指揮還擊,一邊腿軟地祈禱着滿天神佛的眷顧,保佑自己千萬別被敵方的攻擊命中。

可惜滿天神佛今天正好休班,或者他們本就眷顧朱久炎這一方。當城頭下一輪攻擊到來之後,官軍的襄陽炮陣地便失去了指揮官,到死這個將領都沒有搞清楚,爲什麼對方打的如此之準。

其實當瞿能選擇荊州西城牆作爲攻擊重點之時,就已經陷入了朱久炎的老套路當中。江陵通往荊州的官道看似平坦寬敞,其實城外千米範圍內都被他命人記好了距離,標好了數值,地面上當然看不明朗,但在城頭上卻能夠俯視全局,而且通過望遠鏡看得是清清楚楚!

戰場被精確地分割成幾個部分,不同顏色的土地標記代表不同的距離——瞿能的大軍就像在尺子上前進一般,炮手、弩手和弓箭手們根本不需要再計算射角,只用按照平日講武堂教授他們的步驟實施,看好顯示風向與風速的旗幟後,便能極大的提高命中率!

如此便好像爲每個士兵安裝好了GPS定位系統一樣,精確制導,在沒有現代化儀器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指哪打哪!

想到這裡,重新放下木錘的胡漢蒼更加崇敬地看向朱久炎,在他的心中再也沒有哪個人有老師這般厲害了,能將書本上的算術知識完美地運用到實戰當中的人,反正他是沒有聽過。這學問,即便是傳說中的至聖先師孔夫子,恐怕也是不知道的吧?

朱久炎恰好也看到了胡漢蒼瞧過來的目光,他也默默地對胡漢蒼豎起了大拇指,表揚他襄陽炮改進的很好。

這個鼓勵可把胡漢蒼激動壞了,連蹲身躲避都忘了,站在那裡傻樂,要不是朱久炎一把將他給拉扯過來,還不知道要出什麼事。

真是個單純的理科男,朱久炎沒好氣地讓人護送這個不適合打仗的理工男下去,他的戰場應該在研究所裡,而不是在城頭。

第三章 世子殿下的手段(精修)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二百零七章 與燕王的第一次接觸第三百一十五章 猛虎與羣狼第四百七十章 徐增壽的無間道第八百零六章 我們是長生天的子民!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三百四十九章 湘王鎖洞庭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六百零四章 朱柏的壓箱本領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天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七百七十六章 檄文如箭,上兵伐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鎮隱患第七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第三百九十三章 朕想提拔個大臣都不行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不可思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上第三百零三章 妖豔而邪異第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的朱孟熜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七百四十九章 帝王氣魄第七百二十二章 太他孃的解恨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六百三十四章 十府五十城都丟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這纔是真正的朝廷第三百六十八章 咱還沒到聖人的境界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第八十一章 扯皮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三十五章 反轉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遇變第三百一十章 處境堪憂第五百四十六章 頂級洗地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湘王世子的名頭第六百一十一章 掌控全局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優等生朱允炆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平被打破了!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惡人須得惡人磨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假朱久炎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地烏雲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風箏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人敵’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七百三十七章 玉璽沒了!?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四百零四章 罵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下西洋的原因之一第五百零七章 優柔寡斷的建文帝第六十章 血手一百六十六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中第四章 朱久炎的狠辣(精修)第二百三十二章 皮名遠播第五百四十七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要當爹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心懷險惡李景隆第一百九十二章 遇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二病發作第三百四十章 讓鴿子飛一會兒第一百四十章 火爆場面第六百八十四章 奪取京城,定鼎天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風箏 中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六百一十八章 痛快淋漓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來的荊州首富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八十七章 憐星的小心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第六百章 一地雞毛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三章 世子殿下的手段(精修)第十九章 日常 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瓏浮凸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六百五十一章 荊州絞肉機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東宮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皇帝的第二波嘲諷第七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三十五章 明朝版淘寶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第七百四十九章 帝王氣魄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日常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敲悶棍的完美演繹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蹊蹺的軍報第四百四十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