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三、大儒

第一次進陳府,李星洲有些驚訝,雖和王府是鄰居,但一牆之隔,卻比王府簡陋太多,牆角有雜草,屋舍門窗櫥櫃,已成日久年深的暗黑色,隱約還能見一些當初紅漆。

府中下人也不多,來來往往見到的不超十個。

到正廳落座之後,一個四五十歲的侍女送來茶水,陳府喝的居然也是清茶。

陳鈺在正座,憂心忡忡:“這次陛下只怕是下定決心了,今晚一論,無論如何老朽都是贏不了的。”

說着他又自嘲笑起來:“沒想老朽交遊廣闊,致學一生,門生百千,遍佈天下;可人到垂暮,最後居然只能與王爺這樣的浪蕩子交心,哈哈哈就,天意弄人啊......”

李星洲臉黑了,這tm是誇我還是損我?

陳鈺自顧自接着問他:“王爺以爲什麼是聖人之說?”

李星洲想了想,老實回答他:“韓非子曾說過,初孔子一死,其門生便分爲八派,每派各執一詞,都說自己纔是孔聖真傳,他們誰是對的?誰也不知道。

一代人之後聖人之說便不清不楚,何況如今已經過去一千多年,聖人之說誰能還原呢?現在許多人不過是以聖人爲自己佐證標榜,糊弄世人罷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纔是出路。”

陳鈺聽了一愣,隨即感慨:“世子果然聰慧過人,自有建樹啊。”

“是啊,聖人之說早不可尋,不過卻免不了爲人利用。”陳鈺老先生也搖搖頭,然後嘆氣:“曾經楚國有一家人,家中父親偷了鄰居的羊,兒子便去舉報,官員便抓了兒子的父親。

щщщ◆t t k a n◆¢O

孔夫子聽聞之後便誇獎楚國官員執法嚴明,又罵那兒子不爲父親隱瞞。世人皆不解,兒子大義滅親,何錯只有?也有人刻意爲夫子辯護,可卻無人想過,人之爲人,盡在其中啊......”

李星洲聽了老人的話一陣噓唏。

他甚至感受得更深,因爲他從後世而來,那史書中壓抑人性的時代他也知道。

最初的儒學是什麼樣的呢?

直白的說就是人性之學,孔子的學說出發點便是愛。

父子,兄弟,朋友之間的愛,一些細枝末節有時代侷限,比如沒有強調夫妻之愛,顯然有對女性的歧視。

但孔子思想本身卻是十分人性的,因爲他出發點就是人性中的美好情感。

所以孔子說父爲子隱,子爲父隱,意思就是父親應該爲兒子隱瞞過錯,兒子應該爲父親隱瞞過錯,這必會讓很多人難以理解,也是封建王朝最怕的。

若愛父母兄弟爲最大,世人就以家爲中心,誰還爲皇帝賣命?誰還爲皇帝打仗?

可到後世二十一世紀,這反而成爲法制國家推崇的,比如說美、日、德、法等國家的法律中都有免徵特權,如果一個人犯罪,他的近親屬有權不出庭作證,即有權保持沉默。

或許有少數收“忠義”思想影響的人難以理解,爲什麼?不是該毫不猶豫大義滅親嗎?大義面前,什麼親人情,什麼父子情,理所應當要爲“大義”讓路!

因爲這是在保護人性,保護人性中最脆弱的東西,後世的法制是公民約法,是爲保護每一個公民而設立的。

孔子的儒學就是從人性出發的,所以他纔會說父爲子隱,子爲父隱,人性中最柔軟,最基礎的關係應該得到保護,人性比國家規矩更加重要!

正因爲這種人本思想,宋朝之前的衆多儒家王朝,統一時也好,紛亂時也好,對人的束縛和壓抑遠遠沒那麼嚴重。

中華文化在這些時期也呈現出雄渾,外放,絢麗的姿態。

到宋儒理學之後,一些人硬生生將從人性出發的儒學,變成禁錮人性,反人性的儒教。

說着反人性的話,還以孔子的“克己復禮”來說事,要是先秦儒家大師知道,只怕都會氣得從棺材裡爬出來。

理學,作爲一種糅合道、佛、儒的特殊學派,確實有真知灼見之輩,但也有許多最終成了犬儒,提出帝王用於束縛人們的“忠義”思想。

存天理,滅人慾,天理至善,人慾至惡,沒有中間地帶!

人們疑惑,不要人慾了,那什麼是天理?

百姓自然不知道,於是有人站出來告訴世人,天理就是忠義。忠在義前,爲了忠,人性可以不要,正義可以不要.......

從那一刻起,悲劇也就開始了。

.......

從陳鈺家中出來,李星洲心情沉重了幾分。

陳鈺老先生說他會據理力爭,他死也不同意孟知葉,程禁等人所言,但他也直言說知道是皇帝希望如此的.....

李星洲終於明白當初他爲什麼要請求自己照看家小,只怕他早有打算,也就早察覺出其中端倪。

魯迅先生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爲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是的,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們堅持心中的正義,而不是那套束縛人的“忠義”。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正義,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人,產生絢麗多彩的事,匯聚五彩繽紛的世界,那就是孟子說的浩然正氣,天地正義,而不是什麼狗屁忠義!

李星洲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除了敬重,他無以言表,也無法幫忙,陳鈺就是那捨身求法之人。

他明知孟知葉,程禁之言就是皇帝想要的,也要據理力爭。

今晚朝堂,本就是一場不公正的辯論,結局也早已註定......

李星洲勸解過他先不要和皇帝爭,那贏不了,他們以後再慢慢想辦法。

陳鈺老人只是笑着搖頭答應:“這便是老朽與王爺不同之處,有你在,吾可死矣,總要有人爲正義捨命,有人爲明日籌謀。

爲天下之明日籌謀,老朽不如王爺;捨命喚天下正義,王爺不及老朽......”

他說得從容,卻讓人聽得心驚。

......

正午,小院中衆多女孩笑靨如花,秋兒、月兒、阿嬌、詩語都在,可他卻心情格外沉重。

之後他又去了一趟陳府,被拒之門外,門房出來低聲迴應:“老爺讓我轉達,‘王爺與老朽各安天命吧。’”

天命啊......

李星洲惆悵一笑,所謂大儒,大概如此......

先秦百家之中,道家說天地,墨家重鬼神,儒家講天命。

儒家天命背後,更多的是一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悲涼......

孔子周遊列國,困於陳蔡之間,有信道的人嘲笑他做這麼多有什麼用,到頭來天下依舊紛紛亂亂,禮壞樂崩,天下豈是他能救的。

孔子聽完嘆氣自嘲,說他知道沒用,可若天下安寧,他也不願出來奔波。

孔子奔波一生,試圖用仁愛喚醒世人,結束紛爭。可人性遠比他想的要複雜醜惡,只有愛根本不夠,所以他註定失敗,也只能用天命來安慰自己,同時繼續着那明知不可能成功的奔波。

這點,陳鈺倒和孔子很像。

雖陳鈺是儒學大家,卻很少說聖賢之話,而事到如今,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看起來又和當初的孔子多麼相像。

倒是那些滿嘴聖人之言的人,卻往往只會巴結上位者,而不顧天下人。

李星洲苦笑搖頭,他無能力爲。

整個下午,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

六百二十七、雷酸汞兩百六十、騙術五十八、德公拜訪兩百七十五、抹去荒誕兩百七十三、聖人之書八百零六、會面+可怕四十、報復第三十二章、魏朝仁七百八十九、捷報進京七百八十、決定勝負的時刻五百二十三、泡沫+見楊洪昭四百一十五、前朝餘孽五百八十四、河中惡龍兩百二十五、石墨坩堝+冢道虞反悔四百零七、北方陰影五百三十六、對策之於夏國三百八十七、暗戰起第十一章、御書房兩百三十二、軍指揮使+造船廠+瑣事一百一十六、戰略與戰術五百三十三、原來是你!五十九、打酒竈六百六十六、天翻地覆開元城+夏國又來人了五百六十九、接觸戰六百五十、南方之論五百九十三、海軍(上)七百八十二、難熬的夜四百四十,瑣事;情愫一百一十八、帝王之愛一百五十九、驚覺!三百七十八、初漏馬腳兩百一十二、蘇、瀘局勢+試爆五百二十二、鬱金香計劃兩百七十一、匪夷所思的調度三百三十四、議定三十六章、立威(上)三百八十四、西夏的影子四百九十七、由喜轉悲五十九、打酒竈六百七十、迫不及待五百四十七、天要絕人第五章、可愛五百八十三、遼國前鋒五百二十六、王府發展七百九十六、反擊開始三百九十、破窗(二合一)一百二十一、如何解釋出淤泥而不染八十七、登門檻效應四十二、朝堂議事一百五十八、香水三百二十八、秋雨停,勝負定六百五十九、戰端開啓一百七十一、出兵之議三百四十、談判早已開始兩百一十九、遼國往事五百九十二、是個人物三百九十、破窗(二合一)六百八十、人多的好處四百三十四、班師五百七十八、連夜準備+下戰書五百二十八、郭藥師的憂慮+奇襲(上)兩百七十、攻守互換六百零三、哪來的人?兩百九十五,商人看世界七百二十三、韃靼馬第九章、聰明的丫頭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絕境第二十八章、王憐珊九十五、突然轉變的風向五十八、德公拜訪兩百九十五,商人看世界兩百五十七、背後的敵人四百九十六,聖駕來臨兩百七十一、匪夷所思的調度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一百六十,血戰一百五十、不知價的李業兩百八十七、世子岳父第十八章、夜闌臥聽風吹雨五百四十八、王牌三百七十二、薛芳的直覺三百三十二、鴻臚寺五百四十一、大雨(有科普)兩百三十九、神機營+孟知葉報復一百一十二、一臉懵逼的朱越兩百五十七、背後的敵人兩百九十四、論功行賞兩百六十七、惡鬼橫行五百七十四、對峙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第八章、王府日常五百六十、扶大廈之將傾八百零一、撤軍聖旨兩百三十三、皇帝的決定+解放生產力三百一十一、天下三權兩百九十二、遼國;女真;西夏(下)六百五十二、金國內部五百四十四、處置+蒙古情報兩百二十二、試射+瀘州抉擇兩百七十七、倔強的耶律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