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雙方較量

丘元問道:“陳雙已經五十五週歲了?那資格確實老了,經驗也豐富,不過,劉部長,按照規定,陳雙是不是快到退居二線的年齡了?”

劉啓海迴應道:“丘書記,按照省委組織部規定,東華市級部門一把手男同志在五十七週歲就要退居二線,六十歲正式退休。”

丘元剛喝完一口茶,此時玩味地說道:“陳雙居然二年後就要退居二線,我們還需要考慮進行重用嗎?難道東華市這麼沒人了?”

張峰聽到這裡,心裡感覺有些奇怪。

一邊是施長城和蘇恆催着要讓陳雙成爲市人社局局長;另一邊是丘元和劉啓海進行阻止,如果沒有其它人介入的話,力量還是平衡的。

蘇恆看到丘元和劉啓海的一唱一和反對自己,便大聲地反駁道:“我們選拔幹部,要任人爲賢。年紀大一些怎麼了?畢竟還有二年的時間,二年裡,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再說了,陳雙不僅有功勞還有苦勞,如果今後都這樣做,會寒了很多老幹部的心,一旦到了年齡,就沒有人願意進取了。”

丘元冷笑道:“按蘇市長的說法,以後凡是到了一定年齡,爲了促進工作積極性,是不是都要進行提拔?”

“現在全國上下都是提倡幹部年輕化、專業化,我們東華市倒好,反而開始講究起年齡來了,管理人才工作的人社局,居然起用如此大年齡的局長,不怕人家笑話嗎?”

“張書記,你認爲呢?”

張峰彷彿看戲一樣看着丘元與蘇恆的爭執,此時他倒是勸道:“丘書記、蘇市長,既然組織部已經進行了考察,我相信不會只考察陳雙一個人吧,我們可以讓劉部長把情況介紹完再進行討論和表決。”

作爲常委會的主持人,張峰說出這樣的話,沒有一個人可以進行反對,再說反對根本無效。

劉啓海說道:“當時我們考察的第二個人,也是人社局的副局長,叫葉封。”

“葉封今年四十歲。他是從區教育局科員做起,去過鄉鎮和發改委,目前在市人社局擔任副局長已經有三年了。”

“此人工作經歷豐富、能力不錯,我們通過座談會、民主測評等形式,發現他在人社局的口碑不錯。”

“考慮到人社局的專業性,我們當時只在人社局內部進行了考察,發現符合提拔條件的人選只有陳雙和葉封二人。”

“如果各位領導有意向瞭解二人更多的情況,我可以讓組織部參與這二人考察的幹部把詳細的考察報告拿過來。”

劉啓海說完,倒是沒有人先發表意見。

施東城和蘇恆覺得如果對陳雙和葉封進行討論與表決的話,沒有絕對的把握讓陳雙通過,畢竟年齡的硬傷擺在這裡。

丘元和劉啓海看到阻止的目的已經達到,更不會先發表意見。

其它常委根本不願意䠀這趟渾水,於是便保持沉默。

對於張峰來說,不討論不表決就是勝利。

於是他最後說道:“人社局局長的選拔任命,確實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是這一次事先溝通不夠、協商不足,導致這次常委會的人事討論明顯準備不充分。”

“爲此我提議將這個問題列入下次常委會討論內容。趁着這個時間,組織部也可以放遠目光,看看是否會有更合適的人選?”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強調尊重人才,爲此對於人社局長的任命,要謹慎考慮、全面考察,大家覺得如何?”

讓張峰沒有想到的是,施長城是第一個進行表態:“張書記,我同意下次再議。”

丘元是第二個進行表態:“我同意。”

劉啓海和其它常委先後表示同意。

常務副市長蘇恆是最後進行表態的:“我也同意,只是,張書記,我希望下次常委會能早點召開,人社局局長的人選最好能儘早定下來。”

這個話,說了等於沒有說,除了市長施東城有召開市委常委會的建議權外,其它常委只有參加的權利,而沒有提議召開會議的權利。

也就是說,張峰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常委會;也可以把常委會推遲一些時間再召開。

回到辦公室,張峰對於今天常委會的爭論還是感到後怕,施東城和蘇恆拿人社局局長任命的事情進行試探,雖然有驚無險地應付過去了,但下次呢?

張峰發現到最後,施東城和蘇恆的臉色都不是很好,今天的常委會並沒有達到他們二人預期的目的。

本來的話,張峰還期望施東城發起投票表決,從而知道常委裡有哪些人支持自己,哪些人會反對自己。

可能是施東城知道張峰手上握有一票否決權,就算能強勢通過他們看中的人選,但如果張峰強勢的話,也是白搭。

而如果萬一表決失敗,那更加麻煩。

張峰和施東城都不願意輸,爲此張峰反而贏了。

只是張峰自己知道自己所佔的優勢,不過,這個一票否決權不能經常用,否則還要常委會討論和表決幹嘛。

讓張峰更爲生氣的是市委秘書長居然沒有旗幟鮮明地支持自己。

其實上,市委秘書長才是市委書記的真正秘書,爲市委書記服務的秘書有很多個,主要是負責文字材料工作,或者負責協調各個部門處理事情,而秘書長是這些秘書的直接領導。

方解是張峰的專職秘書、貼身秘書,主要負責張峰的日程安排、辦公照顧等事項,同時也歸市委秘書長管理。

所以說,市委秘書長如果得力的話,能給張峰帶來很多的便利、省去很多的麻煩。

張峰現在對市委秘書長孫勇表示失望,同時覺得自己有些失敗。

這時,方解把記錄好的常委會內容拿來給張峰過目,張峰本不會關心和過問這種事情,主要是方解第一次參加常委會、第一次負責記錄,自己還是需要進行了解和把關。

當看到方解記錄的非常清晰和條理時,張峰驚訝地問道:“方秘書,誰教你進行這樣記錄的?”

當聽到方解說出還是王通教他時,張峰的心裡便有了一個謀劃。

於是他對方解說道:“你打電話給劉啓海部長,讓他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第308章各方反應第26章冒名相親第357章想收購服裝廠的女人第512章有人打砸會所第204章臺風影響第705章空殼公司第298章特別對待第31章穆寒煙的反常第202章有信心面對挑戰第123章發生重大事故第533章籌劃設立天然水公司第677章編制的難題第222章意外晉升第93章胡亂指示第15章事先謀劃第598章湖中餐館第565章資金挪用大案第243章房產公司開業典禮第255章領導找談話第278章意見明顯分歧第214章拆遷風波第45章收購新思路第327章拍賣師李清第176章訓斥工作人員第248章消費體驗第605章新租房時代第694章慈善背後的活動第639章新租房時代第368章銷售與回收第353章驚爆劇情第610章耿靖的重擔第376章意外的下毒人第39章成功入選第42章新單位報到第321章放權的藝術第234章勇救落水女孩第512章有人打砸會所第11章籌資新思路第151章拖欠工資事件第113章無懈可擊第580章意外獲取證據第763章突發車禍事件第255章領導找談話第59章設立區級城市發展投資公司第182章突破關係第103章大型交友聯誼會第41章浪漫西餐廳第8章科長找談話第322章熟人再相逢第165章學校宴請第176章訓斥工作人員第263章非常意外的人選第754章又是社會集資問題第399章三個規矩第55章酒店試營業第485章完成拆遷任務第584章教育結對扶助第757章信訪工作會議第255章領導找談話第56章被冷落了第333章鄉鎮調研第513章擺酒調解第32章臨時男朋友第424章適當調整崗位第728章意外的人選第218章書記的主動邀請第155章拉來贊助第690章嚴肅加以處理第60章與城投老總夜聊第332章李風的態度第250章腦子不好使的林家少爺第279章拳擊場開業第669章拆遷的處理方式第417章惡性競爭第421章工地被查封第677章編制的難題第683章規劃先行區第370章再碰上堵門事件第334章山裡人家第263章非常意外的人選第399章三個規矩第31章穆寒煙的反常第764章追查肇事者第757章信訪工作會議第74章催促工程進度第400章催收債務行動第439章特大雷暴雨第310章配合調查第285章查封養豬場第237章教師編制問題第756章接待信訪工作第277章有污染的投資項目第386章銀行爛帳第526章意外的親密接觸第533章籌劃設立天然水公司第26章冒名相親第207章發生倒塌事故第253章又起風波第21章膽大妄爲的校長第315章再獲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