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華倫斯坦:光榮、污名、與夢想

華倫斯坦:光榮、污名、與夢想

1)前言:

好人是什麼?偉人是什麼?什麼使人受到崇拜?最後,又是什麼讓人遺臭萬年?各位看官,如果你們找到了這四個答案,也許你們就能稍稍理解華倫斯坦了。這是一個才華橫溢,充滿雄心壯志的人,又同時是一個因爲殘酷無情的行爲而飽受詬病的人。

大元帥華倫斯坦

2)早年生涯:

阿爾伯希特.馮.華倫斯坦(albrecht?von?wallenstein),1583年9月24日出生於波希米亞東北部的赫美尼斯村,其家族是捷克最古老的貴族家族之一。祖父喬治是捷克獨立的積極分子,因參加1547年布拉格起義而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處死。華倫斯坦自幼受新教家庭的教育。在少年時期,年輕的華倫斯坦被家庭灌輸的盡是對捷克民族獨立的渴望,以及對天主教和德國皇帝的國仇家恨。

在華倫斯坦12歲時,不幸降臨到這位少年的頭上。他的雙親過世,他被送往母親的親戚阿爾伯特.斯拉瓦塔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位親戚曾虐待過年幼的華倫斯坦,但失去父母的傷痛想必在他的心頭上刻下了深深的傷痕,這應該是他未來形成那冷酷殘忍的性格的開始。

1597年,14歲的華倫斯坦進了著名的、專爲貴族子弟設立的古登堡路德宗學校。兩年後,轉學到紐倫堡附近的阿道夫新教大學,這是一座著名的新教學校。

年輕的華倫斯坦與衆不同。他不因爲自己的捷克人身份而仇視德國,亦不因爲家仇而仇視德皇,也沒有因爲自己的信仰而仇視天主教。他對自己的身份和信仰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眼中,波西米亞不是“捷克人的故鄉”,而是大德意志的一部分。捷克人與其作爲一個渺小的獨立民族,不如承認自己是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和德國人一起建立一個統一、強盛的德意志帝國。不能說華倫斯坦的想法有錯,波西米亞國王位列神聖羅馬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是德意志政治的重要參與者,同時波西米亞也深受德國文化的影響。

近300年後,奧地利的林茨城中,誕生了一個男童。他雖是奧地利人,卻始終認同自己德意志人的身份,並在功成名就後把自己的祖國併入了德國。他出生時並不是德國人,卻以德國的元首的身份死去。命運總給德意志帶來巧合,無論幸或不幸。

1600年,華倫斯坦因和學校當局衝突而輟學。停學後,華倫斯坦遊歷德國、意大利和法國。這位17歲的貴族所看到的是統一的法國的強盛;因爲商業而興盛,卻又因爲分裂而成爲列強俎上魚肉的意大利;還有自己的祖國,諸侯割據、交通不便、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的德意志。他痛感統一的重要性,“諸侯不除,國無寧日”的思想應該就是此時開始萌生。爲此,華倫斯坦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走上了一條日後讓他收穫無數榮耀和權力,卻最後使他身死名裂,被世人詛咒的道路。遊歷各國歸來後,華倫斯坦加入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效忠於哈布斯堡王室。

3)嶄露頭角:

十七世紀初,捷克與匈牙利爆發了反抗哈布斯堡王室統治的獨立戰爭。而華倫斯坦,自己選擇了自己的道路,跟隨哈布斯堡軍隊掃蕩起義軍,維護帝國的威望和統一。由於不滿皇帝發動的對土耳其曠日持久的戰爭和繁重的稅收,160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治下的匈牙利爆發起義,史稱匈牙利博奇凱起義。華倫斯坦作爲帝國波西米亞軍團的一名軍官,隨隊攻入匈牙利。1605年,魯道夫二世將匈牙利的統治權交給自己的弟弟馬蒂亞斯(matthias,1557-1619),後者於1606年6月與起義領導者匈牙利貴族斯蒂凡.博奇凱簽訂維也納和約。華倫斯坦在戰場上展現了自己出衆的才華,爲此深受馬蒂亞斯賞識。華倫斯坦在戰後被提拔爲上校,指揮一支3000人的摩拉維亞步兵聯隊,並於同年秋天進入馬蒂亞斯的宮廷。同時,爲了方便的實現自己的理想,華倫斯坦放棄了新教信仰,轉而皈依了天主教,爲此受到了耶穌會的讚賞。

相當多的人指責華倫斯坦,認爲他爲了利益不惜放棄信仰。但是事實上華倫斯坦主張宗教信仰自由,對天主教還是新教一視同仁。在他眼裡,德意志統一的理想高於一切。他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這個理想的實現。

華倫斯坦身材高大瘦削、儀表堂堂,加之他冷峻的軍人氣質,使他在馬蒂亞斯的宮廷中宛如鶴立雞羣一般。1609年,華倫斯坦在耶穌會神父的安排下,與富孀盧克麗霞太太結婚。在此前的1608年,華倫斯坦的恩主馬蒂亞斯利用各大諸侯的力量,從皇帝的手中奪取了匈牙利、奧地利和摩拉維亞的王位,可憐的魯道夫二世變成了光桿皇帝......

波西米亞貴族們落井下石,於1609年向皇帝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請求,皇帝答應了,簽署文件賦予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亞貴族以宗教信仰自由和各種特權。但是波西米亞人得寸進尺,向皇帝施壓,要求更多權利。被激怒的魯道夫二世發兵討伐捷克。波西米亞人以王位爲報酬向馬蒂亞斯求援,馬蒂亞斯接受了,出手把身爲皇帝的兄長逮了起來,關在布拉格城堡內,直到1611年,魯道夫將波西米亞王位讓給馬蒂亞斯後才獲得自由。1612年,魯道夫二世在悲憤中去世,馬蒂亞斯經選舉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帝國的皇帝竟然被一方諸侯脅迫,可見德意志皇權的低下。這個事件想必對華倫斯坦有一定的觸動。

1614年春天華倫斯坦的夫人去世,華倫斯坦從而繼承了她的全部財產,成爲鉅富。由於對皇帝極盡忠心,華倫斯坦在1615年得到首席侍從的頭銜。但是,此時的華倫斯坦在宮廷裡還只是個小角色。他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不過,如此靠近歐洲政治中心的華倫斯坦不可能感覺不到一場大風暴即將來臨。帝國內部諸侯分裂爲天主教和新教兩大陣營,彼此敵視;哈布斯堡王朝雖不復查理五世(charles?v,1500-1558)時期那般誇張的版圖,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冠和西班牙王國國王的王冠都還呆在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的腦袋上,讓法國和英國日日夜夜心驚膽戰,欲除之而後快;1617年,皇帝把他的堂弟斐迪南大公派去波西米亞做國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廢除了前代皇帝魯道夫二世的敕令,對波希米亞的新教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並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動,拆毀他們的教堂。斐迪南同時又是皇位的繼承人,他的所作所爲不由得讓新教諸侯們惴惴不安,繼而蠢蠢欲動,只等着造反的時機到來。

擲出窗外事件

4)飛黃騰達:

所謂的三十年戰爭,只不過是兩位主角出演和一位導演編排的一幕舞臺劇罷了。

神聖羅馬帝國大元帥華倫斯坦,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斯,以及法國首相、樞機主教黎塞留。

後兩位因爲實在太有名,已經沒有筆者在此插嘴的餘地。

現在爲各位看官奉上的是本文的主角,華倫斯坦大元帥爲這幕舞臺劇演奏的序曲。

不過,這首曲子的開端,是幾個囧囧的音符......

1618年5月22日,對斐迪南忍無可忍的波西米亞人衝進了布拉格的市政廳,抓住了皇帝的兩位欽差和一位那時恰好在那裡的倒黴官員,並把他們從六樓的窗口丟了出去......

奇蹟一般,三人竟然都沒有受重傷!一個腿部受傷,一個輕微腦震盪,還有一個似乎沒受傷。後來人們還爲了這到底是奇蹟還是因爲三人落在了垃圾堆上爭論了很久......

順帶一提,斐迪南本人在事件發生時並不在波西米亞,他在外面旅行......不過如果不是這樣,被扔出窗外的是他,事情就大條了......

這就是震驚歐洲的“擲出窗外事件”。

總而言之,雖然事件中無人喪命,但這是對皇帝和皇室極嚴重的挑釁,無疑吹響了戰爭的號角。

波西米亞議會隨即宣佈廢黜斐迪南,另立新君。同時向哈布斯堡王室宣戰。“三十年戰爭”的序幕拉開了。

1619年,馬蒂亞斯皇帝去世,斐迪南繼位,稱斐迪南二世。新皇帝繼位後就發現,困擾歷代皇帝的問題同樣找到他的門上來了。他沒有軍隊!16-17世紀時歐洲各國的軍制以僱傭兵爲主,打仗時花錢僱幾個團隊,和平時就遣散他們。沒有常備軍。更糟糕的是,波西米亞人打到家門口了!6月,捷克聯軍推進至維也納近郊,軍號聲遠遠可聞。

華倫斯坦那邊的狀況也不容樂觀。1619年五月,摩拉維亞議會宣佈加入與波西米亞的聯盟,本來計劃帶領自己的團隊勤王的華倫斯坦頓時陷入困境。他的手下譁變,議會宣佈他是捷克的叛徒,華倫斯坦只得帶着財寶和少數幾個親信手下一溜煙逃到維也納。

不過,無論對華倫斯坦還是斐迪南來說,糟糕的日子也到頭了。

波西米亞向同爲新教兄弟的“新教同盟”請求聯合時碰了釘子,新教諸侯們認爲不值爲了波西米亞人而冒和皇帝與“天主教同盟”開戰的風險。相反,斐迪南皇帝拿帕拉丁選帝侯的位子把巴伐利亞公爵這個“天主教同盟”的首領釣上了鉤,使得“天主教同盟”答應出錢出力幫皇帝打仗。在提裡伯爵指揮下,8月,25000人的戡亂軍開入波西米亞,捷克軍隊被迫撤回。同時,斐迪南的本家,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也把一支24000人的部隊交給斐迪南二世。

在維也納鬱悶已久的華倫斯坦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機會。對他的才能早有耳聞的斐迪南召見了他,命令他指揮一支僱傭兵部隊,協助提裡伯爵攻打波西米亞。

對華倫斯坦而言,他所面對的對手並不是他的波西米亞老鄉,而只是一羣違抗皇帝和帝國命令的反賊。此時,他將爲了皇帝的榮耀和帝國的統一而戰!華倫斯坦指揮他的軍隊轉戰波西米亞,連戰連捷,爲他自己贏得了大量名聲。但同時,一個令人不安的傳言也傳開了。在華倫斯坦大軍經過的地方,連草也長不出來!這是華倫斯坦第一次開始運用他的“蝗蟲戰略”。爲了補充軍餉和提高士氣,華倫斯坦以戰養戰,縱兵大掠,大軍像漫天蝗蟲一樣掃蕩鄉村和城市,搶走所有給養和值錢的東西,所到之處民不聊生。

不知華倫斯坦望着被燒成一片廢墟的故土,心中可曾有過一絲憐憫?

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亞軍在白山戰役與提裡伯爵所統率的天主教同盟軍決戰,捷克軍雖佔有地利,但因裝備落後,訓練不足,終爲同盟軍所敗。此時已轉戰波西米亞西北部的華倫斯坦揮師東進,在幾個月內掃平了波西米亞各地的抵抗。

在波西米亞戡亂時,華倫斯坦利用軍隊和皇帝給予的特權,強行“購買”和搶奪了大量土地,其面積佔到了波西米亞全境的四分之一!通過無數令人憎惡的手段,華倫斯坦獲得了鉅額收入。不過他並沒有把這筆錢放進自己的腰包,而是和幾個猶太銀行家一起,向皇帝提供了二十萬塔勒的軍費贊助。這對於正對國庫空虛而頭痛不已的斐迪南二世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爲了回報華倫斯坦,他加封其爲捷克的軍事統帥,有權指揮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境內所有武裝力量,同時,華倫斯坦還獲得在捷克和奧地利製造新幣的權利。這可是一筆賺錢的生意。華倫斯坦通過和耶穌會與宮廷中大財團、大貴族串通一氣,大量發行劣質貨幣,爲此大發橫財,而捷克的經濟卻爲此破產了。1623年,華倫斯坦與斐迪南二世一個親信顧問的女兒伊莎貝拉結婚。同時,皇帝授予他公爵的頭銜。隨後的兩年,華倫斯坦經營他的領地,搜刮每一分錢送給皇帝做軍費,1625年達到幾乎足以支持帝國的整個開銷的50萬塔勒。而可憐的捷克人民,連最後一滴血也被榨乾了。

三十年戰爭

4.5)叛徒還是英雄?

華倫斯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他出身捷克貴族,卻爲德國皇帝鎮壓捷克的獨立運動;他接受新教教育,卻最後皈依天主教會懷抱。華倫斯坦看似是一個集諸多矛盾於一身的複合體。但是,如果把整個時代背景和華倫斯坦的個人經歷結合在一起來看,也許我們能稍稍理解這個人。只是“稍稍”,因爲對於這樣一個爭議如此之大的人物,一篇小文只能做出最淺顯的分析。

爲了自己統一德意志的夢想,華倫斯坦不光拋棄了曾經的宗教信仰,還背離了自己血管中流淌着的捷克人的血液。

這是背叛麼?很多人指責他是捷克民族的叛徒,但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固然,華倫斯坦家族是最古老的波西米亞貴族家族之一。但是,“wallenstein”這個姓氏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日耳曼風格,表明了這個家族,乃至整個波西米亞都和德意志本體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更何況,在華倫斯坦的家譜中,並不乏金髮碧眼的純種日耳曼人身影。再加上華倫斯坦青年時代在德意志大學中學習,深受德意志文化影響,所以說他是一個出身捷克的德意志人或者是一個波西米亞裔德國人也可以。

而且捷克人真的和德意志人截然不同麼?

波西米亞從地理上緊靠德意志,歷史上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深受德意志的影響。波西米亞歷來是德意志政治的重要參與者。卡爾五世的“金璽詔書”認定了波西米亞國王位列七大選帝侯之一,有權選舉德意志皇帝。在哈布斯堡家族崛起後,哈布斯堡家族世襲波西米亞的王位,進而加強了波西米亞和德意志的政治聯繫。

文化上捷克更是和德意志聯繫緊密。德語和捷克語一樣,是波西米亞的通用語言。捷克人的風俗習慣和當時的南德地區基本相似。波西米亞的布拉格大學是當時歐洲佔舉足輕重地位的一所高等學府,大量德國學者和貴族來此學習,促進了文化交流。

所以說,波西米亞德意志化很深,即使華倫斯坦在小時候從沒有離開波西米亞一步,德國文化照樣可以在他的心裡打下印記。

曾有人把十七世紀波西米亞爆發的起義和之前幾個世紀的胡斯戰爭並列,認爲這兩場戰爭是捷克人追求民族獨立的運動,而背離這一運動的華倫斯坦是劊子手。筆者認爲這有失偏頗。

胡斯戰爭和17世紀的波西米亞戰爭爆發的原因都是來自於壓迫。但這一壓迫是階級性質的,而不是民族性質的。

兩場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都是宗教衝突,但根本原因是階級衝突。

因爲天主教會在捷克橫徵暴斂,教士階級壓迫普通民衆,所以胡斯派揭竿而起。

因爲斐迪南背棄諾言,壓迫波西米亞新教徒,所以波西米亞人揭竿而起。

都是因爲統治者的暴政,才引發了戰爭,和統治者來自哪個國家關係不大。

即使是捷克本地的統治者倒行逆施,捷克人照樣起來反抗。

胡斯戰爭最後的結局是,捷克的貴族和資產者組成了軍隊,擊敗了企圖使捷克脫離帝國的胡斯派激進派別。可以看出,脫離帝國獨立還不是什麼普遍思潮。

最後,我們要把種族和民族區別開。

感謝一位朋友的金玉良言,筆者對民族和種族有了以下認定:

種族、氏族是血緣關係的劃分,是人類學概念。如同天朝的漢藏滿蒙回各族。

民族是一種文化認同感的劃分,是文化概念。如“中華民族”這一概念。

算種族,華倫斯坦是捷克人。算民族,他是德意志人。

華倫斯坦雖出身捷克,但他有一顆屬於德意志的心在跳動。

只要這顆心還在跳動,華倫斯坦就不容許任何人做出有違德意志民族利益的事情來。

5)“那個華倫斯坦來了”:

皇帝重新進入了布拉格,叛軍的首領都被斬首示衆。無疑,哈布斯堡王室是戰爭的勝利者。但是,日益增長的皇權使得各方諸侯恐慌起來,在帝國議會(imperial?diet)上皇帝耀武揚威的舉動增強了新教諸侯造反的決心。哈布斯堡的勝利也使歐洲各國憂心忡忡。1624年,在黎塞留樞機主教倡導下,法國、英國、丹麥、以及德意志新教諸侯結成聯盟,對抗哈布斯堡王室。聯盟由法國在幕後操縱,英國和荷蘭金融家出錢,丹麥和“新教聯盟”則組建了一支60000人的大軍,由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領,大舉攻入德意志。

大敵壓境,可是斐迪南二世的頭疼病又犯了。由於畏懼皇室日益增長的勢力,“天主教聯盟”撤回了他們對皇帝的支持。而本家西班牙贊助的那支部隊,早就因爲要用來應付廣闊領地上無盡的問題給收回去了。更甚,後方不靖,皇家領土匈牙利、意大利各處反叛不斷。

皇帝自己的軍隊又怎麼樣呢?

帝國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以僱傭兵爲主的他們,戰場上撒腿逃跑時其疾如風,可在洗劫平民和搶奪戰利品時卻侵略如火。軍營中充雜着小販和妓女,一團烏煙瘴氣。爲此,帝國軍隊在北方結結實實吃了幾個敗仗。

在皇帝一籌莫展之時,華倫斯坦伸出了援手。

1625年的一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坐在寶座上,胖胖的臉上神色焦急。

華倫斯坦又高又瘦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一身黑衣,上面有一道細細的、鮮紅如血的條紋。眼神冰冷凌厲。華倫斯坦此次正是爲了向皇帝提供他最緊缺的軍隊而來。

更令皇帝驚奇的是,華倫斯坦聲稱不要皇帝出一分錢,只要給他一個名義就可以了。

皇帝問華倫斯坦:“波西米亞是否還能養活兩萬大軍?”

回答大出皇帝意料之外:“陛下,不是兩萬,是五萬大軍。”

華倫斯坦又輕輕對皇帝耳語了幾句,只見皇帝點點頭,隨即頒佈詔書,任命華倫斯坦爲帝國軍隊總司令。

華倫斯坦轉身離去。望着他的背影,斐迪南二世不由得擦了擦頭上的汗。

這就是日後聞名天下的華倫斯坦元帥的誕生。

宮廷中的侍從們都在猜測華倫斯坦到底說了什麼,不過幾個月後整個德意志都猜出個大概。

華倫斯坦迅速發揮他那無與倫比的才能,徵召僱傭兵,組織了一支50000人的帝國軍隊。從1625年夏天開始,帝國就變成了一個大兵營和兵工廠。華倫斯坦忙着四處徵調糧草、購置軍械,同時用嚴酷的軍法整頓那些無法無天的德國大兵們。當然,這一切都沒花皇帝一塊大洋——華倫斯坦自掏了腰包。僅一年後,華倫斯坦就帶領着他訓練出來的手下開始了南征北戰。不同於以往,這支軍隊在戰場上作戰勇猛,軍紀嚴明,所向披靡。

華倫斯坦首先鎮壓了上匈牙利的叛亂,隨後迅速揮師北上,迎擊丹麥大軍和新教聯軍。1626年,華倫斯坦進入西里西亞,於該年4月25日,在德騷戰役中擊敗由曼斯菲爾德統帥的新教軍隊,並在1627年徹底戡定了西里西亞。

在1627年的一系列戰役中,丹麥軍隊被打的落花流水。春天,華倫斯坦攻克西里西亞公國。到了7月,薩克森、勃蘭登堡等北德重要的新教諸侯都在帝國大軍兵鋒前獻城投降。“天主教聯盟”唯恐華倫斯坦把功勞佔盡,急忙動員軍隊,加入皇帝一方。在提裡伯爵指揮的另一支國軍的支援下,華倫斯坦把丹麥軍隊徹底趕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帝國軍乘勝追擊,攻入丹麥本土,拿下了石勒蘇益格公國。

1628年,華倫斯坦被加封爲“波羅的海和北海元帥”。

從波西米亞邊境到日德蘭半島,華倫斯坦橫掃新教聯盟和外國侵略者,爲帝國創下了蓋世功勳。但是,就是在他最輝煌的這幾年,他的惡名也達到了最頂峰。原因無他,只不過是他在佔領區上行使了“自由補給權”而已!

就像以前在波西米亞時一樣,蝗蟲大軍又鋪天蓋地而來。所不同的是,此時“蝗蟲”的數量多上了好幾倍。到1629年時,華倫斯坦手下已有13萬大軍,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武裝力量。這支軍隊沒有來自皇室的供應,軍餉和補給完全來自於搶劫和強徵。請想象一下,這支大軍過境時,沿途是一副多麼悽慘的景象。抵抗者被毫不留情的處決,給養和財物被洗劫一空,無論在城市還是鄉下都餓殍遍野。即使對於毫無抵抗的投降者,情況也沒有稍稍好轉。華倫斯坦徵收高額的佔領費,如果現金不足就用實物補足,總體來說和被搶了個一乾二淨沒有什麼不同。理所當然,佔領區的經濟和社會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例如,勃蘭登堡選侯國的首都柏林及其周邊地區在戰後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居民。對於信奉新教的北德居民而言,“那個華倫斯坦來了”無疑是最恐怖的咒語!

在華倫斯坦第一次擔任元帥期間(從1625年開始),他每週發給每個騎步兵上校的軍餉爲500古爾登,每個上尉100古爾登,每個少尉40-50古爾登,每個軍事法庭的法官50古爾登,每個隨軍神甫8古爾登,每個傷科軍醫6古爾登。每週普通士兵的軍餉就是他每天的給養,包括兩個麪包、1磅半肉和2升啤酒。關於華倫斯坦的軍隊數目,1625年有61900人(步兵45300,騎兵16?600),1628年爲130?200人(步兵102900,騎兵27300),1630年時最多,達150?900人(步兵129?900,騎兵21?000)。?這些數字經過統計後,我們就會得到一個天文數字般的開支。而這些,都是華倫斯坦從德意志民衆手中榨取的!

華倫斯坦在歷史上留下的是一個殘酷的形象。“冷酷無情,”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kepler)寫道,他這樣形容華倫斯坦:“只忠於自己和自己的慾望......貪得無厭,虛僞狡詐......總是默不作聲,常常做出暴行。”曾有與他同時代的人記錄,華倫斯坦最喜歡聽的聲音是人的慘叫聲。他還曾經下令絞死自己的一個僕人,僅僅因爲這個人在華倫斯坦睡覺時把他吵醒了......如此的記錄數不勝數,不過其中惡意攻擊和污衊也佔了很大一部分。毋庸置疑的是,華倫斯坦絕不是一個寬厚或善良的人,相反,他冷酷、殘忍、無情、甚至嗜殺。但是,天朝也有一句成語,叫“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華倫斯坦殘酷的名聲除了來自於“蝗蟲大軍”外,應該還來自於他對這支大軍的嚴格管教。華倫斯坦曾在整支軍隊面前,把一整個不從軍令的連隊吊死在一棵樹上,全軍肅然。不過說實話,如果不是採用如此嚴酷的治軍方針,那一羣如同烏合之衆的僱傭兵不可能拼了命的去打仗。關於華倫斯坦對德意志人民的殘暴,筆者不打算爲他辯白,因爲這罪行是洗不清的。但是,站在華倫斯坦的角度,他也沒有除此之外的辦法。爲了組建這支大軍他已經掏空了家底,又不能指望皇帝援助,只能以戰養戰補充軍餉。而且,和他同時代的各國王室和其他德意志諸侯也不是什麼寬厚愛民之輩,打起仗來就算是不缺錢也照搶不誤。這是那時的戰爭常態,只不過華倫斯坦把它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1629年五月,丹麥被迫和帝國簽訂《呂貝克和約》,退出戰爭。奇怪的是,一向對敵人斬盡殺絕的華倫斯坦此次對丹麥相當寬厚,沒有索取高額賠款,僅僅要求丹麥交還不萊梅等幾座漢薩城市的宗主權,以及保證不再幹涉德意志事務而已。

其實,這是華倫斯坦計劃中的一部分。

6)雄心與野心:

1627年,斐迪南二世把西里西亞公國封給華倫斯坦,以酬謝他對帝國的貢獻和對帝國事業的付出。1629年,又加封他爲梅克倫堡公爵。此時,華倫斯坦已擁有3個公爵頭銜以及大片封地(他於1625年受封爲弗裡德蘭公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應該說已經位極人臣。可是,華倫斯坦還遠遠不滿足,他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1627年,在給皇帝的奏章中,華倫斯坦闡述了他統一德意志的宏偉構想。

他首先一針見血的指出德意志的禍亂之首在於諸侯割據所帶來的分裂與混亂:“縱觀吾國,地分民貧,無不始於諸侯之擁兵自恃,爲亂一方......皇威不尊,政令不行......諸侯不除,國無寧日。”他要求皇帝削除地方諸侯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進而結束政治上的分裂狀態,建立一個象法國和西班牙一樣統一強盛的君主國。

他向皇帝提出的第二點建議是放棄宗教迫害,實行宗教自由。華倫斯坦雖是天主教徒,和教會與耶穌會關係密切,但他本人極度厭惡宗教紛爭所帶來的衝突和混亂,認爲爲此流血。他建議皇帝放棄對新教徒的迫害,在帝國內部實現宗教寬容,以此換取新教徒的和解與效忠,從而保障帝國的穩定。

最後華倫斯坦希望皇帝建立一支強大的皇家陸軍和海軍艦隊。在擁有了一支強有力的帝國中央軍後,皇帝便不必仰賴諸侯提供武裝力量保衛國家,相反還可以用這支軍隊威懾各地諸侯,使其不敢有一絲反心,進而推進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而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則是出自華倫斯坦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發展商業、擴大貿易、使德意志成爲一個商業強國的戰略規劃。爲此,華倫斯坦用寬厚的條件換回了那些處於丹麥支配下的漢薩城市。華倫斯坦分析了西班牙強大的原因,他認爲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西班牙控制着美洲的銀礦和大西洋上的貿易有關。而建立一支艦隊,進可爭霸天下,退可禦敵於海疆。在這支艦隊的護航下,德意志的商船滿載着香料和珠玉,破波萬里,揚帆四海,萬載之業成矣!

必須承認,華倫斯坦的構想相當有見地。相對於哈布斯堡王室用聯姻統一歐洲的方案,華倫斯坦的計劃目標明確、可行性強,同時符合德意志民族的根本利益。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從馬斯河到梅默爾,從阿爾卑斯山到波羅的海,再也沒有阻斷經濟血脈的苛捐雜稅,諸侯割據、爲私利相互攻殺的時代也將一去不復返。

戰勝丹麥國王以後,華倫斯坦感到皇帝成爲北方霸主的機會已經到來。他認爲,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應該與瑞典結盟,並認識到了在與北方、南方和西方的諸列強的衝突中三十年戰爭的主要癥結所在。華倫斯坦並不要充滿恐怖的戰爭,他要的是基督教兩派的調解和聯合。弗蘭茨.梅林寫道:“華倫斯坦在德國所追求的目的,與當時的黎塞留在法國所追求的目的完全一樣,建立這樣一個純粹世俗的君主國,它將擺脫一切宗教矛盾而使互相傾軋的諸侯處於其統治之下,緩和國內的階級矛盾,並且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一致對外。他不是一位富於幻想的政治家,而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像法國的範例那樣,他的目的不僅可以達到,而且也是符合歷史進步的。”

“望我四海王域一,萬姓黔首和家齊。”

這是華倫斯坦的夢,這也是德意志人做了幾個世紀的夢。

可是這個夢真的能實現麼?

擊敗丹麥時,華倫斯坦已擁雄兵13萬,一支足以傲視任何一個鄰國的大軍。這支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對統帥絕對忠誠。也是在同一年,即1629年,華倫斯坦下令利用新控制的漢薩港口城市,徵調人力物力,建立帝國波羅的海艦隊。只要再假以時日,一支頗有規模的艦隊就會出現在大洋上,從而成爲帝國有力的北方屏障。可以說,華倫斯坦計劃的軍事目標在1630年已經基本達成了。

但是政治和社會目標,即削除諸侯和實現宗教和解呢?

1630年,似乎是皇權春風得意的一年。帝國內部主要的分裂力量,“新教同盟”,已經被華倫斯坦的大軍打平了。一向桀驁不馴的北方諸侯如今紛紛跪拜在皇帝腳下請求寬恕。德意志統一的曙光好像已經顯現出來了。

這時,一羣小丑跳了出來,把這種局面破壞了個乾淨。

這羣小丑就是“天主教聯盟”的成員諸侯們。

以巴伐利亞統治者馬克西米連一世爲首的天主教諸侯們望着華倫斯坦把自己的宿敵新教諸侯們轟成了渣,心中固然痛快,但是又不由得恐懼起來:當有朝一日他們自己不服從皇帝命令時,來把他們撲殺的人也會是“那個華倫斯坦”手下的大兵!更何況這個華倫斯坦還在不斷向皇帝建議削藩!華倫斯坦令人畏懼的名聲早已傳遍德意志,加之他以一介波西米亞人的身份竟爬到了帝國宮廷中的頂峰位置,恐懼、嫉妒、憎惡、還有出於一己私利的各種罪惡想法,終於讓“天主教聯盟”的諸侯們認定華倫斯坦纔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於是,每天有一百多篇彈劾華倫斯坦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進維也納的宮廷裡。諸侯們威脅斐迪南二世,如果華倫斯坦還依舊是帝國的大元帥,他們就撤回對皇室的支持,他的兒子將失去做下一任皇帝的資格。

看到這些奏章的斐迪南二世,又在想些什麼呢?

他在害怕!不是怕那些諸侯,他怕的是華倫斯坦!

在此之前,斐迪南二世又幹出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1629年3月6日,斐迪南簽署敕令,命令各新教諸侯歸還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後侵佔的教會地產,史稱《歸還教產敕令》。該敕令在帝國對丹麥戰爭勝利後開始推行。這道命令對新教諸侯無疑是一道晴空霹靂,如果完全按照此令行事,他們將會失去七成以上的領土!斐迪南二世在此時強硬的推出此道敕令的原因不得而知,是爲了取悅本家老大西班牙國王?還是強烈的信仰心促使他這麼做?反正,此令一出,和新教諸侯和談的可能性就徹底喪失了。

華倫斯坦對此道命令相當不滿,向皇帝上言建議暫緩執行。

沒想到他一片好心,反而加深了皇帝對他的戒心。

本來說好50000人的軍隊,華倫斯坦擴充到13萬!更甚,這是大元帥自己招募的軍隊,沒給一分錢的皇帝自然一句嘴都插不上。本來就擔心他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在他竟然自己找上門來,對皇帝的虔誠之舉說三道四!太好了,正好諸侯們聯名告你。回家去吧!

很難說華倫斯坦是不是對斐迪南二世忠心不貳,從來沒有取而代之的念頭。筆者認爲,華倫斯坦只是借用皇帝的名頭,以完成他一統德意志的夢想。但即使是這樣,華倫斯坦在當時也絕對沒有背叛皇帝的理由和舉動。華倫斯坦以皇帝名義徵兵、打仗,打着“爲了帝國”這樣一個旗號南征北戰,也只有以皇帝的名義才能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大業。而且,他在皇帝解除他的兵權、令他原地遣散軍隊的命令前沒有反抗就是他那時沒有反心的最好證據。

筆者有個很有趣的想法,如果華倫斯坦統一了德國,然後推翻了斐迪南二世,自己做皇帝,後世會怎樣說呢?也許會這麼說吧:“難道帝位不是華倫斯坦應得的報酬麼?”

畢竟,統一本身的意義,其重要性就超過“誰來統一”這個問題。

叛逆是英雄的特權。

不過歷史是這樣發展的:1630年8月13日,華倫斯坦解散了軍隊,把總司令之職交給了提裡伯爵,自己則黯然回到他位於波西米亞的封地。

6.5)統一高於一切:

首先必須告訴各位讀者,17世紀時,“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作爲一個政治實體的“德國”尚不存在。廣闊的中歐大地上,能勉強作爲“德意志”代表的國家只有那個中世紀留存下的古董——神聖羅馬帝國。

帝國被人譏諷爲是一個“又不神聖、又非羅馬、更不是帝國”的奇怪國家。從本質上,這個國家是一個邦聯。作爲國家元首的皇帝,其影響力基本上僅限於其領地內。爲了討論國家大事而舉辦的帝國會議也基本上是個擺設,貴族老爺們愛來不來,反正來了以後也討論不出什麼東西,即使討論出了什麼也沒有意義,因爲沒有人擁有把會議結論強制推行的力量。就像現在的聯合國大會,各大國有權各行其志,留一幫人在那裡清談。整個帝國就像是一座沙質的城堡,由幾百個大小不一的王國、公國、侯國、伯爵領、貴族屬地、帝國騎士領和帝國城市堆砌而成。諸侯們各自擁兵無數,在自己的領地上隨意發行大量輕重大小不一的貨幣,割裂道路,強徵關稅,還時不時的爲了領土、宗教、或者莫名其妙的“榮譽”問題相互攻殺,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這不代表人民沒有統一的意願,也不代表德意志將永遠分裂下去。

1512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反對贖罪券的銷售,抨擊天主教會,從而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大幕。新教信仰如暴風驟雨一般掃過德意志。在這一片如同燒開的岩漿一般的大地上,一個民族正在形成。對腐敗的、由意大利人主導的羅馬教廷,成爲了德意志民族意識萌發的爆發點。德國人忽然意識到,那些意大利人把德國人辛辛苦苦掙來的銀幣巧取豪奪騙去羅馬,以支持他們那窮奢淫慾的生活。德意志人的怒火爆發開來,教廷成爲了德國的公敵。

就在這宗教改革的大潮中,德國人意識到,就是因爲自己的分裂,以至於沒能產生一位強有力的皇帝來保護自己免受教廷的壓迫。德意志的有識之士開始追求德意志的統一之夢。

首先是馬丁.路德。路德在1518—1520年間寫作了《論教廷的罪惡》和《致德國諸侯書》,抨擊教廷利用德國的分裂牟取暴利,並號召德意志的諸侯們團結起來,對抗“外國人”的天主教會。

1522年,德國西部爆發了“騎士戰爭”,其領導人弗蘭茨.馮.濟金根以新教爲旗幟,號召德國人民和帝國騎士們聯合起來,消滅德國的諸侯,並擁立一位強有力的皇帝,建立一個統一的、“德國人的”帝國。

1523年,德國南部爆發了農民戰爭,農民們組成的軍隊四處攻擊貴族城堡,焚燒寺院。領導者之一閔採爾宣稱要建立一個消滅了諸侯的“地上天國”。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1522年,帝國騎士們被擊敗了。在騎士們五次對圖爾城的悲壯圍攻均不果後,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聯合起來討伐騎士們。寡不敵衆的騎士們戰敗了。濟金根戰死。

1523年農民戰爭失敗了,閔採爾在受酷刑後被處決。

馬丁.路德在1521年前對皇帝查理五世還心存幻想,希望皇帝能幫助他推進宗教改革,從而擺脫教會控制,加強皇權。但皇帝在1521年的烏爾姆斯帝國會議上宣佈通緝路德,打破了這一幻想。路德繼而期望諸侯們幫助他,爲此他支持諸侯們消滅暴動的農民們。但是農民戰爭失敗後,農民們慘遭屠殺的慘象使路德深深自責,認爲是自己的學說打開了地獄之門。從此路德不問政治,專心宗教事務和對德國文字、語言的改進,直到他去世。

幾次統一德意志的嘗試都失敗了,但統一德國的夢還在一代代德意志人的頭腦中盤旋。

這個夢就像一個幽靈,徘徊在農夫耕耘的田地裡,徘徊在牧師講道的祭壇上,徘徊在大學授課的講壇上。是美夢也好,是噩夢也好,在那夢的盡頭,是一個富強的、統一的、再也不會受外人欺凌的德國。

統一,統一,統一。這是新教教育給華倫斯坦的最大的一份禮物,在以後遊歷歐洲時他更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可以說,是新教教育讓華倫斯坦萌生了統一德國的想法。而他之後皈依天主教,只是出於實用主義,認爲這樣做能更好的得到皇帝信任,加快統一德國的步伐。

華倫斯坦統一德國的目的,不是爲了維護哈布斯堡王室在神聖羅馬帝國這一中世紀的古舊物品中的統治,而是如前文所述,爲了建立一個象法國和西班牙一樣統一強盛的君主國。而他之所以爲哈布斯堡王室工作,僅僅因爲華倫斯坦認爲在這個階段哈布斯堡的軍力和財力是他實現夢想的最大、也是最方便的助力,而且他此時打擊新教諸侯實力的行動恰好和哈布斯堡的利益相符合罷了。要是以後哈布斯堡成爲統一的絆腳石,難說華倫斯坦的態度。

華倫斯坦計劃以神聖羅馬帝國版圖爲大概框架,以大德意志爲核心,從而建立一個德意志國。這裡的大德意志指的是以德國人爲主,加上荷蘭人、捷克人、瑞士人組成的文化圈。這時民族國家的概念還不成熟,真正的“大德意志”是一個在1848年立憲會議上才被提出的名詞,在這裡筆者只是打算借用一下這個概念。

筆者所提的“大德意志”是指同在德意志文化圈內,擁有緊密的文化、經濟紐帶,屬於德語區,聯合各氏族所構成的聯邦。這是一個正在形成的民族國家,但因爲它太脆弱了,一點點挫折都可能使它的建立前功盡棄。

爲什麼華倫斯坦堅持要統一德意志?

首先,華倫斯坦順應時代的要求,依照加強中央王權的趨勢行動。遍觀歐洲各國,無論是英國、法國,還是西班牙、葡萄牙,一開始都是一盤散沙似的中古封建國。所有國家都經歷了一個削弱地方貴族實力,加強中央王權的歷史過程。德意志也不會例外。但是德意志因其所屬的地理位置和各種歷史原因,這一過程被推遲了。同時,因爲各地諸侯的存在導致了中央皇權的低落。他們時而互鬥不已,時而爲了利益而聯合,對抗皇權,從而成爲歷史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而也就在此時,華倫斯坦被歷史選中,承擔起掃平諸侯、加強皇權、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這一歷史使命。舉個後世的例子吧。爲什麼拿破崙侵略德意志,卻成爲了日後德意志統一的最大助力之一?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把德意志300個政治實體減少到了40多個。這從反面證明了諸侯割據的危害之大。

德國的統一符合人民的期望。如上所述,從宗教改革時期萌發的德意志民族意識此時正在破土生長,人民渴望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以使他們免受外國勢力欺凌。同樣,德國民衆已經對反覆無常、只顧一己私慾而拋棄民族大義的各邦諸侯相當不滿,渴望國家統一,由一個強大的皇帝進行統治,從而根除腐蝕整個國家機體的內戰。

同時,統一的德國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成長。德意志本身是工商業發達地區,漢薩聯盟在最輝煌的時期壟斷了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貿易,波西米亞、西里西亞、萊茵河沿岸地區也都是歐洲聞名的經濟發達地區。此時的德意志正處於由中世紀莊園經濟向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轉型期,正在經歷由農奴制的種植業農業經濟向密集化手工業工場和流通貿易爲主的工商業經濟轉化的時期。爲此,正在壯大的德意志資產階級需要一個統一的環境協助其發展壯大。但是,17世紀的德意志完全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貴族的莊園內仍然大量使用農奴作爲勞動力,因此新興的工場內缺乏自由勞動力;各邦國、城市間關卡林立,道路和河流被人爲劃分成無數段落,貨物的運輸途中要被徵收繁雜的稅收,經常導致貿易的利潤不足以補償通行費造成的損失;各地諸侯在自己的領地上隨意發行大量輕重大小不一的貨幣,嚴重阻礙貿易;諸侯間連綿不斷的戰爭和衝突給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貨物和資金的運輸隨時都會受到亂軍和劫匪的騷擾。完成國家的統一,清除時代和經濟發展的阻礙,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也符合正在壯大的新興階層的利益。可能華倫斯坦的初衷並沒有我們今天想象的如此高遠,但是他絕對知道分裂是這個國家貧弱的原因。

最後,華倫斯坦的主張符合文化統合的歷史大勢。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會有落後文化和先進文化,而先進文化的擁有者一般都兼具實力和吸引力。落後的文化會被先進的文化吸引,從而增加與先進文化的相似度,甚至與之同化。德意志文化從中世紀起就強有力的吸引了周邊氏族的文化。但是,隨着自身的衰落和周邊鄰國的發展,德意志作爲中歐文化中心的地位受到了嚴重挑戰。如果完成統一,就可以大大放緩、甚至扭轉這一趨勢。

此時的德意志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如果華倫斯坦領導德國贏得三十年戰爭,各氏族就會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共同成爲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筆者作此假設,基於以下分析:

i.?文化同化原理。如果戰爭獲勝,德國文化將獲得更廣泛的認同,將以更強勢的姿態在各氏族區域傳播,最終同化和吸收各氏族文化,形成新的德意志文化。

ii.?強大的中央權力。在戰爭中得到加強的皇權將擁有更強大的統治力和軍事力,從而更有效的壓制地方上的離心行爲和思想。

iii.?經濟吸引力。同意後的德國將消除阻礙經濟發展的障礙,統一貨幣,大大加強德意志的經濟實力,使之成爲中歐的經濟核心,吸引周邊地區,從而使各氏族區域和德意志本國完成經濟一體化。長此以往,一個統一的大德意志經濟體將使得大德意志文化圈更加牢固,進而爲一個融合了各氏族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形成鋪平道路。

曾有人懷疑過華倫斯坦的宗教主張,認爲他提出的實現宗教自由的主張和時代不符,不可能實現。但筆者有不同看法。

固然歐洲人爲信仰而戰的情結很重,但是畢竟十字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反感教會的腐敗和對德意志的民族和經濟壓迫,隨後纔是宗教方面的異議。其證據就是路德所創建的路德宗和天主教相似度極大。茨溫利和加爾文等人的改革主張更激進,但影響力在德國有限。大多數新教的支持者也是因爲經濟和社會原因支持宗教改革。所以宗教寬容還是大有市場的。

而且,自從1548年對新教諸侯災難性的施馬卡爾登戰爭(各位只要知道在這場由新教諸侯方挑起的戰爭中,新教諸侯的聯合軍被天主教方面的查理五世皇帝結結實實的暴扁了一通就可以了)後,直到1618年,德意志都沒有因爲宗教爆發大的衝突。可見,爲宗教打仗已經很不時興了。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偶爾也會出幾個宗教狂熱者,就像斐迪南二世皇帝……

總之,即使華倫斯坦沒有意識到,他統一德意志、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國的理想也是和歷史大勢相一致的,這一點無可厚非。

戰役

7)雙璧互擊:

在華倫斯坦暫時退場時,讓我們稍等一下,看看幕後還發生了什麼故事。

說到三十年戰爭這場大劇,除了華倫斯坦,還有兩個不能不提到的人:另一位主演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斯,以及一切的主導者,法國首相兼樞機主教——黎塞留。

關於古斯塔夫的成就和黎塞留的偉大,已經有無數學者做過論述,筆者在此不再贅言。

總之,黎塞留主教發現前一張牌——丹麥——太不頂用,就打出了一張王牌。

1630年,在法國答應每年補助30萬塔勒後,以保護北德意志的新教兄弟爲名,瑞典對帝國宣戰。古斯塔夫帶領13000名北歐武士在波美拉尼亞登陸,正式開始了三十年戰爭的瑞典干涉階段。獅王入侵德國,乃爲瑞典奪取波羅的海南岸的領土,建立霸權,同時扶植北德諸侯爲傀儡國,以征服德意志爲目的。

古斯塔夫在戰前宣稱此次要和“那個華倫斯坦”一決雌雄,可是讓他失望的是,華倫斯坦在他登上德意志的土地一個月前就被解職了。沒有找到對手的“北方雄獅”只好拿其他人打牙祭了。

1631年,對《歸還教產敕令》實在忍無可忍的新教諸侯們向古斯塔夫伸出了乞援之手。感到時機來臨的的古斯塔夫立刻發兵南下。

順道一提,和瑞典人做朋友和與他們爲敵幾乎同樣可怕。在經過的地方,瑞典人照樣橫徵暴斂,和“蝗蟲大軍”有的一拼......

9月,瑞軍和有“馬德格堡屠夫”之稱的提裡伯爵(注:1631年,提裡伯爵的軍隊在攻克馬德格堡後焚城,3萬居民大多葬身火海)的軍隊在萊比錫附近的布賴滕費爾德進行會戰。瑞典軍是一支劃時代的軍事力量:由自由民組成的常備軍、火槍兵爲主力、在質量和數量上都領先時代的火炮,加上古斯塔夫本人的軍事天才,使得瑞典軍獲得壓倒性勝利。古斯塔夫乘勝南下,於1632年初的列赫河會戰中再次取得大勝,帝國軍統帥提裡伯爵在此戰中受重傷,兩週後去世。瑞典軍隊攻下了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維爾茨堡、班貝格、多瑙沃爾特。戰爭風暴一站又一站地席捲上述城市,攻無不克。瑞典軍在隨後的三個月中連陷南德重鎮美因茨、奧格斯堡和慕尼黑,兵鋒直指奧地利。

命運又把華倫斯坦推上了前臺,命中註定他將和古斯塔夫這位優秀的敵人有一場生死之戰。

皇帝再一次召見華倫斯坦,苦苦哀求他“擋住那個北方來的野蠻人”。華倫斯坦答應了,但提出了相當苛刻的條件:皇帝出40萬塔勒僱軍隊,他本人對皇帝的軍隊和德國境內的西班牙後備部隊擁有獨自的指揮權,以抵禦外部敵人的入侵;取消斐迪南王子任總參謀部成員;華倫斯坦不受任何人監視;他在攻佔的國土上接管皇帝的若干權力,如沒收財產權和赦免權;最高統帥可以和外國進行各種談判;他具有無限權力,可以作爲帝國的全權代表簽署和約;他還取得了一項非常難得的條件:只要他覺得什麼地方可行(如薩克森)他就可以取消“歸還敕令”,當然要以相應的政治妥協爲條件,如停戰、保持中立,如能實現和平則更好。這些妥協使將軍把權力擴展到政治領域,他已能像宰相或外交大臣一樣干預朝政。

斐迪南二世答應了,什麼都答應了。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打退瑞典人的進攻。

華倫斯坦組織了40000人的軍隊,但他深知這支軍隊還缺乏訓練,不能和古斯塔夫硬拼。於是在幾場前哨戰後,華倫斯坦迅速提兵北上,避實擊虛,打擊古斯塔夫的新教盟友。很快,圖靈根和薩克森就撐不住了,哭歪歪地求古斯塔夫回來救命。古斯塔夫只得回軍救援。

歷史定格在1632年11月16日。呂岑戰役爆發的那一天。

那天,戰場上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

會戰開始時,華倫斯坦的右翼依託着呂岑城外的一個小山丘,左翼則到城東方的一條小溪。他的總兵力有兩萬五千人,計有歩兵約10000人,騎兵7000騎,大炮?60門,増援騎兵?8000騎。於是他把除了負責防守山丘和呂岑城以外的步兵集中成四個大方陣每陣三千人的規模,而火槍兵全都被部署到戰壕裡。

由於右翼有山丘跟城市,因此他左翼的騎兵較多,而右翼則較少。同時他也把六十多門炮分成兩羣,分別部署在山丘上和方陣前方。

而古斯塔夫的總兵力只有兩萬人,計有歩兵?12800人,騎兵?6200騎,大炮?60門,於是他把步兵分成兩線,其正面大約與華倫斯坦的步兵方陣所佔正面相等。

瑞典騎兵則被古斯塔夫以平分的方式部署在兩翼,由於兵力不足,在中央後方只留下了少數騎兵擔任預備隊。瑞典軍的26門重炮和40門步兵團屬野戰炮都集中在步兵的前方。

本來古斯塔夫還可以獲得15000人的薩克森軍隊支援,可是這支援軍莫名其妙的在路上晃盪,直到戰役結束都沒見着影子。

上午十點,濃霧略略散開,古斯塔夫一馬當先向帝國軍陣地衝去。跟在他後面的是20000高喊着“上帝保佑”向前衝鋒的瑞典武士。

開局順利!由古斯塔夫親自指揮的右翼突破了帝國軍戰線,瑞典軍中軍和左翼也都把帝國軍趕出了戰壕。

但是戰局瞬間逆轉,當瑞典軍中路部隊向左旋進,想配合左翼圍殲帝國軍右翼時,和本軍右翼部隊脫節了,露出了一個大空當,暴露了自己的側翼。

華倫斯坦抓住戰機反攻,一舉擊退瑞軍中軍。但鬼使神差地,戰場上忽然又大霧瀰漫。華倫斯坦擔心側翼受敵,急令軍隊停止前進,但也因此失去了突破瑞典軍的機會。

這時的古斯塔夫剛剛得知中軍敗退的消息,急忙帶兵來援,卻陷進了濃霧中。

大霧中,古斯塔夫帶着三個隨從,和本隊失去了聯繫。左衝右突之時,不幸撞進了一大羣正原地待命的帝國軍人中。

一場慘烈的格鬥,古斯塔夫身中三槍,血染疆場。

只有他的戰馬,帶着血污跑回了瑞軍陣地。

此時的瑞典軍隊左翼,正遭受着8000騎帝國來援騎兵的猛烈衝擊。4次衝擊未果後,第5次帝國軍終於突破瑞軍防線。但是他們的指揮官,勇猛的巴本漢受了致命傷,在戰後醫治無效去世。傳說,巴本漢一直頑強的撐着,直到士兵告訴他?“我們打死了瑞典國王”後才含笑離開人世。

濃霧散去,瑞典軍悲憤地發現他們的國王戰死了。

如同狂暴的海潮,瑞典軍開始了大暴走。他們像發瘋了一樣衝擊帝國軍陣地,勢不可擋。

直到夜幕降臨,華倫斯坦爲了避免更大的傷亡,主動撤離了戰場。戰場上只留下數千具屍體和悲痛憤怒的瑞典士兵。帝國軍損失了6000人,而瑞典方面損失了4000人。

他們贏了,華倫斯坦對自己說,但他們也輸了。

他是對的。

隨着“北方雄獅”的逝去,瑞典也就失去了對北德諸侯的控制。更重要的是,瑞典軍隊沒有一個統帥能替代古斯塔夫的位置。也沒有哪一位瑞典將軍能在戰場上壓倒華倫斯坦。瑞典軍隊失去了軍魂和在德國紮下的根基。

華倫斯坦輸掉了呂岑戰役,卻得到了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只要假以時日,華倫斯坦就有自信消滅敵人。

只要還有時日......

古斯塔夫陣亡

8)因劍而生,因劍而亡:

華倫斯坦深知瑞典軍隊已不構成威脅,但要徹底殲滅他們還不夠火候。

在呂岑戰役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華倫斯坦把軍隊開到波西米亞整編。同時,他向反哈布斯堡聯盟提出和談,但因遭到“天主教聯盟”各諸侯反對而作罷。

此時的華倫斯坦發現時間正逐漸背離帝國而去。帝國經過長期的戰爭,已經非常疲憊。瑞典雖然失去了古斯塔夫,但國家戰爭實力還在,不可小視。而法國,帝國在歐洲大陸最大的敵手,根本還沒有參戰。帝國的血正在慢慢流乾。他必須在所有鄰國都捲進來前結束這場戰爭。

1633年1月,華倫斯坦開始了和薩克森的秘密談判。到了9月,整個反哈布斯堡聯盟都加入了談判。爲此,他以皇帝賦予他軍事上的全權爲由無視了皇帝所有讓他增援“天主教同盟”的命令,並於1633年11月屯兵於比爾森要塞,計劃維持和談。此時,他對皇帝的力量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他打算在這場戰爭毀掉所有他創造的成果前親手結束它。

皇帝很快得知了這些情況,並迅速的判斷華倫斯坦已經叛國。

難道不是皇帝本人賦予華倫斯坦談判全權的麼?皇帝只是不想回想起來而已。

皇帝和天主教諸侯們都短視的認爲,既然帝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威脅古斯塔夫.阿道夫斯已經死了,好像就沒有讓華倫斯坦繼續活下去的必要了吧......

“元帥已經叛國。”這樣的謠言在軍隊中擴散開來,許多宣稱忠於皇帝的軍官離開了軍隊。爲此,華倫斯坦下令讓全體軍隊發誓效忠於他。

這被皇帝視爲不可饒恕的行爲。

1634年1月24日,皇帝宣佈解除華倫斯坦的職務。

2月25日,幾個曾在華倫斯坦手下服役的軍官奉皇帝的密令,來到了華倫斯坦居住的愛格城堡。

在臥室裡,華倫斯坦安詳地坐了下來。

沒有逃避,沒有反抗,元帥任憑一支長劍扎入自己的胸膛。

華倫斯坦死了,他的光榮與夢想隨他而去。

德意志的歷史從此停滯了200年。

華倫斯坦遇刺

8.5)失落的夢想:

華倫斯坦無疑在這出歷史劇中扮演了一個悲劇角色。

一生的夢想被如此輕易地毀掉了。

統一德意志的戰略卻成爲了毀滅這個國家的罪魁。

本來能留下一世英名的英雄卻成爲了萬古唾罵的奸賊。

華倫斯坦在這個時代扮演的是一個破壞者的角色,因爲他還沒來的及把他建設者的角色演完。本來就不存在把一箇中世紀的舊物改造成新時代的民族國家的現成方案,所以華倫斯坦採取了“分解、再構成”的手段。從客觀上講,華倫斯坦所面對的難題,加諸於任何與他同時代的政治家身上都不一定能解決。擁兵自重的諸侯、蜂擁而起的叛亂、不斷加深的宗教矛盾,除了用一把大火把舊世界燒掉,然後在廢墟上重新建起一個新世界外別無他法。

如果華倫斯坦取得最後勝利,也許他的“焦土戰略”會給德意志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成果。戰爭期間,德意志的農村幾乎全被摧毀,大批農民流離失所。這種情況和英國工業革命時的“羊吃人”幾乎如出一轍。城市中的新興資產階級可以藉此獲得大量廉價勞動力,同時由於貴族控制的莊園受到嚴重破壞,資產階級可以藉此收購大量土地,從而使得農村經濟由農奴制莊園經濟向資本主義僱傭制經濟轉移。總而言之,戰爭可以摧毀舊的經濟制度和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勞動力,促進德意志向近代資本主義發展。

而且,如果能提前200年統一,德意志民族的心理中不至於產生那種因爲受到外國勢力欺辱而產生的民族悲情,就不會因此進而產生向歐洲各國復仇的變態情感,也許未來的歐陸能和平一些,減少流血慘劇。

可是一切都因爲那柄長劍劃下了句號。

德意志被摧毀了,但是失去了那雙能重塑它的有力雙手。

一支大軍誕生了,但是失去了那位能約束它的偉大統帥。

華倫斯坦擋住了面前的敵人,卻防不住背後的敵人:各天主教諸侯、他的部下、盟友,甚至還有他爲之而戰的皇帝。

元帥在逝去時,想必心中一定帶着無比沉重的憾意吧。

“只有當各國都化爲灰燼時,我們纔不得不謀求和平。”——華倫斯坦

9)尾聲:

正如華倫斯坦所料,失去了古斯塔夫的瑞典軍隊不再戰無不勝。

1634年9月,在諾德林根會戰中,帝國軍徹底擊敗瑞典軍隊,瑞典統帥被俘。

1636年,法國對帝國宣戰,直接捲入戰爭。

1642年,戰爭的規劃者和幕後操縱者黎塞留樞機主教在國王和衆多權貴的祈禱聲中安詳逝去,去世前留下最後一句話:“我一生沒有敵人,除非是國家公敵。”

馬薩林接任首相一職,繼續執行黎塞留的政策。

1648年,無力繼續作戰的帝國向聯盟求和。該年10月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締結了兩個和約——《奧斯納布呂克條約》與《明斯特和約》,合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至此三十年戰爭完全結束。

德意志化爲一片廢墟。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人口下降近一半,波西米亞和薩克森的礦山全部被毀,工商業受重創,手工業規模只剩下戰前的百分之十。整個民族失去了發展的原動力。

德國人口已由1600萬下降到700萬。當時有人估計,認爲有32.5—33.8萬人在戰爭中陣亡。無休止的戰爭帶來了飢餓、瘟疫和流行病,就連那些未遭戰火之害的省份也未能倖免。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從法律上確認了德意志分裂的事實。

所有爲了德意志統一而流的血都白流了。

三十年戰爭,以一個囧囧的喜劇開頭,卻以一個最慘最慘的悲劇落幕。

第141章 但澤經濟的新舉措第201章 一場重要的動員會第240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第23章 純粹的僱傭關係第84章 交鋒,克羅地亞人第1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密談第125章 累死馬的女人第91章 拜訪、再拜訪第205章 火燒皮拉烏城第250章 纏綿中的勾心鬥角第205章 火燒皮拉烏城第72章 榮譽、嫉妒與陰謀第64章 對貴族權利的冒犯第52章 被識破的身份第34章 軍容儀表第57章 下個圈套讓你鑽第122章 艾迪斯拉斯公爵之死第54章 維森伯爵重要的事情第77章 刑場行刑之時第269章 貝爾根公爵華倫...第226章 廢城堡裡的城市乞丐第49章 新開始的準備第36章 見過大城市的流行嗎第110章 茲拉起維斯大捷第205章 火燒皮拉烏城第26章 傳說中的有姦情第145章 但澤的大戰略第194章 瑞典公使的使命第286章 一個幫了大忙的人第260章 貝爾根總督的難題第252章 貝爾根公國的農...第226章 廢城堡裡的城市乞丐第57章 下個圈套讓你鑽第280章 即將針鋒相對的碰撞第256章 嫁禍於人,一切陽謀的起始第201章 一場重要的動員會第223章 黑頭髮年輕人的下落第200章 艱難的勝利第65章 戰前準備第197章 最難對付的對手第268章 被抓起來的但澤特使第130章 公使們及華倫的野望第190章 發展的瓶頸第130章 公使們及華倫的野望第193章 廢除協定的手段第271章 冬天將要來臨第119章 嚇瘋一個女商人第50章 布拉格的新故事第260章 貝爾根總督的難題第42章 漂亮的侍從官第145章 但澤的大戰略第67章 奧姆洛克戰役第23章 純粹的僱傭關係第244章 同帝國皇帝做生...第134章 馬爾堡城的異動第208章 隨時準備出發第84章 交鋒,克羅地亞人第91章 拜訪、再拜訪第229章 雙方 的戰前佈置第45章 意料之外的戰鬥結局第64章 對貴族權利的冒犯第260章 貝爾根總督的難題第257章 貝爾根公爵的黑暗心理第245章 新一年的春天第57章 下個圈套讓你鑽第274章 貝爾根民衆的力...第235章 支援終於趕到了第106章 決定地位的大會戰,前奏第196章 該過去的都會過去嗎第24章 追蹤的尾巴第227章 新女僕的城市驚魂第111章 戰爭與和平第233章 華倫伯爵的新陰...第210章 寧靜的夜晚,來客第255章 離開的季節第278章 貝爾根會戰打響第212章 瑞典獵兵的襲擊第75章 置於死地的罪名第18章 交割清楚,完事了!第81章 高貴伯爵的結局第241章 帝國特使團和卡...第52章 被識破的身份第55章 突然成爲華倫男爵第191章 邊界的事情第17章 一筆不錯的買賣第209章 向着新目標,出發第76章 持續發酵的一切第223章 黑頭髮年輕人的下落第197章 最難對付的對手第47章 行刑和裁軍第40章 法庭判決第90章 華倫大人的新產業第219章 同假女公爵的會面第277章 貝爾根的各顯神通第49章 新開始的準備第210章 寧靜的夜晚,來客第83章 兜圈子、第一筆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