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孫策稱霸(1)

孫策在將要去袁術處討要父親的舊部的那一天來和母親辭行,正好舅父吳景也在。孫策雖然壯志滿懷,但對於此次前行他沒抱有多大的希望,因爲他清楚袁術這個人,袁術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強盜性質,到他手中的好事他豈能會再讓於別人?

不過孫策也做好了打算,若想痛快地從袁術手中要回父親的舊部必須要對他有所施捨,那就是,將父親生前在攻入洛陽城內無意中得到的那塊傳國玉璽送給袁術。

所以,他便來向母親討要。

孫策道,“母親,孩兒此次去袁術那兒討要我父親的舊部,必須要送給他一物,他纔會爽快地答應我,否則,我就是去三五趟也沒有用。”

母親道,“你說的是一件什麼物?”

孫策道,“那枚傳國玉璽。”

母親吃了一驚,轉臉看了看吳景,道,“那枚傳國玉璽可是你父親用生命換來的啊。”

孫策道,“母親,如果孩兒只守着傳國玉璽而無所爲,那傳國玉璽就是一塊石頭,如果我能用傳國玉璽換來一支軍隊,那我就可以率領這支軍隊征戰四方,建立功業,母親,誰輕誰重,您應該明白。”

母親看了吳景一眼,吳景道,“孫策說的沒錯,就讓他把這塊玉璽帶走吧。”

母親點頭,道,“好,孩子,就依你,你此去壽春要處處小心啊,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和呂範及孫和他們商量一下,早去早歸,啊。”

“是,母親。”於是孫策便帶上了傳國玉璽和呂範、孫和及表哥徐琨西進前往去了壽春。

不幾日,便到達壽春,入府衙去見袁術。

袁術此時正在和將軍謀士們商議徵調軍糧的事,有軍士報孫策來見,袁術吃了一驚,小眼轉動了一會,便叫請進。

孫策健步走入大廳,單膝下跪對袁術一抱拳,道,“末將孫策拜見主公。”

袁術見孫策英姿雄偉,大爲驚異,不自覺地站了起來,問道,“你就是孫堅之子孫策?”

“正是末將。”

“唉呀呀呀,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孫堅之子已長成大人了,嗯,好,真好,”袁術道,“快起來快起來。”

此時周泰、程普、黃蓋、韓當四將見到少主孫策,滿眼裡充滿了激動的目光,孫策過去一一和他們施禮。

袁術道,“賢侄此來有何事啊?”

孫策一抱拳,道,“主公,我爲父親守了三年的孝,在這三年裡,我無時不刻想着要爲父親報仇,可仇人劉表和黃祖還逍遙自在,我肯求主公將我父舊部五千人馬歸還於我,我帶領着他們去爲我父親報仇。”

袁術的臉色突然沉暗起來,他沉吟了會兒,衝孫策一笑,道,“賢侄啊,你看,我正準備去北討劉備,正是用兵之際,抽不出多餘的兵力給你呀,要不這樣吧,我已任命你舅父吳景爲丹陽太守,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以去找你舅父幫你呀。”

在一旁的程普黃蓋等四將心急火燎,恨不得現在就跟孫策走。

孫策見袁術不肯歸還父親舊部,於是便道,“主公,今我帶來了父親於洛陽所得的傳國玉璽,您要把我父親的舊部歸還於我,我就將傳國玉璽送給您。”

袁術在聽到“傳國玉璽”這四個字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猛地站了起來,身體依在書案上向前探着,睜大了眼睛。

“什麼什麼,你帶來了傳國玉璽?”

“正是。”

“快拿上來我看!”

“須你答應了我的要求。”

“好好,我答應我答應,趕快拿上來。”袁術如飢似渴。

孫策問,“您答應了我什麼?”

袁術感覺好難受的樣子,皺起眉頭說,“我答應送還你父舊部給你,還不行麼,快快拿上來吧。”

孫策回身衝外拍了拍手,呂範揹着個布囊走了進來,衝袁術施了個禮。

呂範將布囊取下,遞給孫策,孫策將布囊打開,一陣煜煜光亮從他手中散開,整個殿堂內頓時瀰漫着一種神韻之氣。

袁術的小眼睛都快要伸出來了,“快快呈上來。”

孫策將玉璽遞給袁術,袁術捧在手中左看右看,滿臉喜色。

孫策道,“請主公行您的諾言。”

袁術恍然,輕輕放下玉璽,眼睛一轉,笑道,“賢侄呀,哎呀要不這樣吧,程普黃蓋等四將你帶走,你父親的那五千人馬呢經過幾次戰爭已所剩無幾,我就撥給你一千吧,啊,怎麼樣?”

孫策剛想爭辯,忽然看到程普衝他擺了擺手,只好作罷,以袁術這個人的性格,能給這些兵馬已經是不錯的了。

孫策謝過了袁術,來到程普的大營中,程普道,“少主公,袁術這個人你還不十分了解,他這個人反覆無常、言而無信,我們得快點離開,否則他一旦返悔我們就走不了了。”

於是孫策當天就帶領着程普黃蓋等四將及一千人馬往丹陽返回。

打發走了孫策,袁術又將玉璽捧在手中左看右看,臉上洋溢着一種貪婪和興奮,就在此時,一將校進大殿內來報告:報主公,末將在城門口抓到一個奸細,審問了他幾句,他說與主公您是舊交,故將他帶來與你看。”袁術忙把玉璽藏起,小眼睛轉了幾個,道,“將他帶進來。”那人被反綁着手帶進大殿,袁術一看不由驚喜道,“徐璆,怎麼是你?快快鬆綁,鬆綁。”將校給徐璆鬆了綁,袁術忙跑下來拉住徐璆的手,道,“你怎麼到我這兒來了,是不是來投奔我來了?”徐璆冷冷一笑道,“皇上遷都許城,廣召天下賢士入京任職,我是奉朝庭徵召入許都任庭尉之職的,今天路過你的寶地,卻不想被你的部下當做奸細給抓了起來,哼!”袁術滿臉堆笑,道,“哎呀誤會誤會,誰敢抓你呀,你是剿滅黃巾軍的名將,功在千秋,那那那是萬民仰慕啊,我結交還來不及怎會抓你。”徐璆道,“那好,既然是一場誤會,那就請袁將軍放我出城。”袁術小眼一轉,笑道,“將軍去投許都,可知許都現在被曹操掌控着,皇上在他那兒也不過是一個擺設,曹操現在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啊,其心惡勝過董卓,許都有這樣的大奸人,將軍怎麼可以去投許都呢?”徐璆道,“這不過是你的看法,我卻不這麼認爲。”“唉,徐將軍,這俗話說得好,聽人勸吃飽飯,我看徐將軍就不要去許城了,留在壽春,留在我這兒,我袁某人有宏圖壯志之舉正是用人之際,徐將軍乃名將之才,在我這裡好好發展吧。”徐璆道,“多謝將軍美意,徐璆不才,難成大器,我看我還是去許都吧。”“唉,徐將軍就不要再爭執了,來人,送徐將軍下去歇息,每天三餐都要好好給我伺候好了。”幾個親兵進來不由分說便將徐璆請出大殿。袁術又把那將校叫來,吩咐他要看好徐璆,莫讓他跑了。就這樣,一代名將徐璆被袁術給扣留了起來。

再說孫策,孫策以父親得到的玉璽跟袁術換來了二千兵馬及父親的舊部程普、韓當等人,匆匆離開了壽春到了丹陽,孫策與程普等將見過母親、吳景及孫賁,一家人相見,歡樂無比。吳景又給孫策引見了到揚州躲避戰亂的徐州彭城人張昭,這樣孫策的手下便有了武將程普、黃蓋、蔣欣、周泰四將,謀士張昭、張紘、呂範三人,吳景設宴款待衆人。

席宴上,吳景舉酒對衆人道,“承蒙各位今後要盡力協助孫策,謀求發展,建功立業,我吳景在此多謝了。”

程普道,“吳將軍放心,我等輔佐少主就象當年跟隨主公一樣,會披荊斬棘、奮勇殺敵的。”

吳景對孫策又道,“若想幹一番事業,只這一千人馬是遠遠不夠的,從今天起,你可在丹陽招兵,等有了一定的勢力再謀圖發展不遲。”

“多謝舅父。”孫策喜道。

於是,孫策便開始在丹陽招兵買馬。一天,他和程普二人引數十騎來到涇縣境內進行招兵,至中午時分招募了二三百人出城剛要返回丹陽,忽見前面奔來一支軍隊,皆農民武裝,當先一員大將手執大刀攔住了去路,此將高聲喝道,“呔,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到本大帥的地盤上招兵,不想活了麼?”

孫策問程普道,“此是何人?”

程普道,“大概是涇縣山賊祖郎,少主公,此人驍勇異常,你需小心。”

“好的,”孫策挺槍推馬迎了上去,抱拳道,“來者何人,爲何要攔我路?”

那將道,“我乃涇縣大帥祖郎,你是何人,竟敢在我轄區內招兵?”

“我乃吳郡孫策,是經丹陽太守吳景的同意前來此地徵兵,爾等山莽草冦有何權力來阻止我徵兵,快快給我閃開!”孫策高聲喝道。

祖郎大怒,揮刀直取孫策。

孫策見祖郎人高馬大、刀沉有力,不敢怠慢,挺槍相迎。兩人戰了有三四十餘合,祖郎不敵,撥馬回陣,孫策追來,祖郎着令手下兵將齊上,賊兵勢衆,即刻將孫策圍在了中心,祖郎又返身殺回。

程普大驚,與衆騎兵齊上,持矛連刺二賊,大喊道,“休傷我主!”

程普殺散衆賊衝了進去,衝孫策大叫,“少主公快走!”

隨即返身殺開條血路,保護着孫策衝出賊兵的包圍圈,向丹陽方向而去。

祖郎追殺了一陣才率衆返回。

孫策與程普跑了一程,回頭見沒了追兵,這才籲住馬,再看身邊的軍士,只剩了兩人,在涇縣所招募的幾百名兵勇都被祖郎截去,孫策嘆了口氣,悻悻地返回了丹陽。

到了丹陽,程普跟吳景一說,吳景吃了一驚,道,“你們臨走時我忘了告訴你們一聲,涇縣是不能去的,涇縣裡有山賊祖郎常年在那兒盤居,爲非作歹、禍害鄉民,連官府都拿他們沒辦法。還有吳郡烏程人嚴白虎,也是常年屯駐烏程,集衆數萬人,這些都是當地豪強,稱霸一方,難以剿除。”

孫策不語,但他感到了自己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自己胸懷大志,這纔剛剛募兵擴充軍力,而周圍卻有着祖郎及嚴白虎這樣擁有幾萬人馬的地方武裝,若想在江東有所發展還不是那麼容易。

吳景見孫策面帶憂容,便道,“策兒莫要心急,發展兵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慢慢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一定會強大起來的。”

“謝舅父鼓勵。”孫策道。

就在此時,只見一個兵士匆匆跑來,向吳景報告道,“報,太守大人,朝庭新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已抵達淮浦,差人送書信於太守大人,現正在門外等候。”

“什麼,朝庭任命劉繇來揚州任刺史了?”吳景心裡一沉,感覺麻煩來了,“讓他進來。”

士兵走後不久,劉繇的使者入見吳景,施禮道,“在下奉楊州刺史劉繇之命前來給太守大人下書。”說罷,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吳景,吳景看罷爲難起來。

原來,劉繇自奉朝庭之命前來任揚州刺史,可揚州現已被袁術佔領並自領了揚州牧,他只得去了揚州附近的淮浦,他寫信來是要求要到丹陽來住一段時間。

丹陽隸屬於揚州管轄,朝庭任命劉繇爲揚州刺史,吳景這就成了同時要受到劉繇及袁術的節制,將劉繇接到丹陽來吧,得罪袁術,不去理劉繇吧,可劉繇畢竟是朝庭任命的,比袁術更有權威,這可怎麼辦?吳景竟一時拿不定主意了。

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77章,獻帝東歸(2)第146章,銅雀臺(8)第24章,張繡首秀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41章,銅雀臺(3)第51章,趙子龍出山(4)第24章,張繡首秀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106章,白門樓(4)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116章,官渡之戰(1)第40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42章,銅雀臺(4)第7章,漢靈帝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02章,二伐張繡(2)第76章,獻帝東歸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3章,白門樓(1)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56章,長安事變(5)第53章,長安事變(2)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16章,官渡之戰(1)第28章,西涼兵變(2)第87章,孫策稱霸(6)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34章,董卓入京(2)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106章,白門樓(4)第86章,孫策稱霸(5)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46章,銅雀臺(8)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107章,定河內(1)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122章,破劉勳(2)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15章,收許褚(1)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52章,長安事變(1)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121章,破劉勳(1)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23章,十常侍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86章,孫策稱霸(5)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107章,定河內(1)第182章,魏王冕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26章,斷案第121章,破劉勳(1)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80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3)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61章,曹操自領兗州牧(4)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175章,劉備取西川(5)第141章,銅雀臺(3)第70章,劉備救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