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出征(加更)

三天之後,整個房陵郡中都瀰漫着一種肅穆與詭異的氣氛,所有的行人都行色匆匆。

除非必要,絕不會在外面逗留太久的時間,都是趕回家裡。在家中關好門來靜靜的安坐,連外面的農忙生意都不上了,彷彿外面是什麼洪荒猛獸一般。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情況的呢?就在三天之內,鍾御帶着他的士兵一家一家的圍剿。將整個房陵郡,四個縣的士族都殺了一個遍,消除的士族有十一家。

家家都是滿門誅絕,連一個小孩婦孺都不留,全部都砍下頭來築成京觀,堆在道路的各處以警示縣城的諸人。

如此狠辣,如此酷烈的手段,縣城諸人都聞所未聞。猶如地獄中的惡鬼,擇人而噬。

嚇得所有的人都心中惶惶然,個別膽小的人跑出去看了一眼京觀,當場就暈倒了,就算好一點的回到家裡也是嘴都哆嗦個不停,喃喃的不知道說什麼。

現在整個縣城之內,所有有聲望,有實力,有財力的事情都被清理了,所有的百姓失去領頭人,想要聚衆造反都沒有這個能力了。

想要造反,不可能隨便一個人上大街上一喊就羣起響應,不同的人喊造反,效果是不一樣的!

要是一個窮人喊造反,除了遭受一堆白眼和前來捉拿的公差外,根本毫無作用!

想要羣起響應,首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這個人必須有着一羣人的支持,或者說,這個人必須是那種在公衆裡有威望有擔當的人!

在房陵郡,有威望的人自然不可能是農民和一羣小商人,只能是那些那些士族和讀書人!

也只有他們有這個財力,能夠來武裝士兵;有這個頭腦來指揮士兵,有這個威望,能夠讓那些跟他吃飯的人一起造反。

而失去了這些個條件,就如同黃巾起義一般,除了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席捲天下,但因爲沒有了戰略目標,全部都是在各打各的。

雖然一時間聲勢很大,但很快就會被別人看破虛實,然後各個擊破,漸漸的消蹤於無形。

沒有這些士族的帶領,你能指望那些拿着農具,每天想着莊稼地的農民聚合起來一起造反嗎?

只怕是聽到造反,就嚇得尿都流了出來,跑到亭長那裡告發了吧!

所以說,經過這麼一番的清理,自己這一郡之地可以說完全的穩定了下來,很難出現什麼大的波折了。

如果別人想通過聯繫自己領地內的人,給自己來個裡外夾擊,那他會悲哀的發現,自己想找個人合作都找不到。

難道去街上隨便拉一個人讓人家冒着全家被官府誅殺的危險,跟着自己一起造反嗎?誰都不會這樣吧!

清理完所有的隱患?士族都被自己殺了個乾淨,自己也可以安心的繼續出征了。

留下了一千六百士兵駐守房陵郡,鍾御再用殺了整個郡內的士族,而得到的兩百氣運值兌換了四百的士兵。

如此他就還有八百士兵可以跟着自己一起出徵,再加上100的起兵也勉強夠用了。

朝陽升起,金光灑落,身上的盔甲折射着粼粼波光,鍾御騎的高頭大馬,帶着他的軍隊向着漢中郡進發了。

一行人向着鍾御的第一個目標,西城縣進發了。

西城縣是漢中的原郡治,地域在漢中可以說是最爲廣大的,由於原來是一郡之首,開發的比較充足,人口繁盛,足有他5萬餘人。

只要拿下它,自己就可以說是已經佔領了一半的漢中郡了。

自己佔領了房陵郡纔不過十天,古代消息閉塞,想要傳播消息十分的困難,雖然說房陵郡是漢中與荊州的交通商道。

但是有幾天沒有消息交流也不算什麼,或許天氣下雨,阻塞道路,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誰知道呢?在這個時代,意外總是很多的,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一路前行,慢慢的就接近的西城縣城,西城縣地處腹地,周圍都有郡縣包裹,很久都沒有經歷過戰火了。

又沒有聽其他縣城傳來有人進攻的消息,所以防守十分的懈怠,許久都沒有訓練過的軍隊,可以說完全就是一羣手上拿着武器的農夫。

平時欺善怕惡,還可以在那些沒有見識的鄉民面前充充威風,但真的碰到真正的軍隊,就可以說是一觸即潰,完全沒有任何的用處。

而今天,他們將要爲自己的大意付出生命的代價,一陣騎兵衝鋒幫轉了過來,那些士卒還以爲是哪家的公子出去,打獵遊玩回來了呢。

身爲漢中郡原來的郡治,整個西城縣的士族還是很多的,密密麻麻,盤踞了整個西城縣,佔領了所有的資源,如同一個吸血鬼般吸食的整個西城的精華。

但後來騎兵到了面前才發現不對,但他們也沒認爲是敵人,很久沒有戰爭經驗的他們,還以爲是郡城來的軍隊呢!

直到那些騎兵舉起他們手中的馬刀,高高在上地從他們的身上劃過,噴出的猩紅的鮮血,濺的土黃的大地染上了殷紅。

他們才愣愣地大叫了一聲,卻發現自己連身體都不敢動。或者說動不了,全身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得身體都僵硬了起來。

他們發愣,那些騎兵可不會手下留情,一陣馬蹄聲響起,整個城門口都沒有了任何的人,只留下了一地的屍體。

隨後,一支八百人的步兵,包圍了整座城門口,魚貫而入,分佈在城內四處。

而騎兵直奔縣衙所在,爭取在縣衙諸多官員發現問題逃跑之前,全部都控制起來,或者直接格殺勿論,不讓他們召集縣中各處的抵抗力量,避免更大的損失。

比鍾御想象中的還要輕易,那些官員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讓自己的腰包變得更鼓。

再去討好上司,讓自己升官發財,根本就不知道城防的重要,或者說長久的太平日子,讓他們心中的警惕懈怠了。

就好像黃巾起義之時,整個中原各處的郡縣丟了大半,還不是沒有任何的戰亂,讓他們心中以爲那些賤民根本不敢造反。

然後就肆意的欺壓,掠奪,視平民如草芥,毫不在意他們的生死。卻不知道,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一羣餓着肚子的饑民呢?

他們缺的只是一個帶頭人,到時候振臂一呼,羣起響應,形成一股足以席捲整個天下,埋葬任何存在的力量。

而張角就恰恰的填補了他們心中這個位置,所以張角就成爲了中原各處的大賢良師,太平道的首領,數十萬居民的精神領袖。

帶領着他們給大漢王朝畫上了落幕,徹底的送他們半隻腳進了棺材。不需要任何一個人稍微的一推,這座破爛的機器就要徹底的報廢。

所以董卓出現了,然後東漢末年的諸侯就並起了,三國就發展出來了。

整個中原殺的人口百不存一,殺氣之重歷朝歷代都難以見到。恐怕也只有,蒙古征服中國的時候才能夠,稍稍的一睹吧!

這都是東漢,積累了數百年下來的怨氣啊!

第192章敗亡之機第237章階級矛盾第474章糧食第441章克東江省第152章仙與神第469章大明的反攻第120章諛媚第349章混沌洪流第55章 鑄聖庭之法第76章 雲南郡第287章底蘊一第122章鴻門宴第110章出征方案第406章自爆第444章城破第42章 文士第331章格局劃分第140章導火索第379章整編下第315章弱雞呀弱雞第210章將相和第199章城中涌動第242章魏國的突擊第421章聊齋第186章連下兩郡第450章暗中黑手第391章救援第185章揚名之始第395章不封刀第126章西南戰局(求訂閱)第309章兇獸出籠第86章大刑第491章突破第82章刺殺(求推薦)第174章半途而廢第119章不甘第332章燕國的春天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459章極限第472章消耗第91章西涼之亂三(求推薦)第97章使者第457章烈焰焚燒第130章功法(求訂閱)第431章妖族第407章再次出征第38章 歸屬第466章破山伐廟下第374章接連叛亂第442章酒樓意氣第411章退意第368章名聲大漲第356章論,上與不上!第368章名聲大漲第141章變故第112章赤火獸第78章 攻城上(求推薦)第25章 騎兵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101章人才(求推薦)第312章草民要的就是這句話第443章兵臨城下第435章鬥將第20章 無情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306章小道消息漫天飛(第二章)第95章背叛第477章遊戲第34章 大陸歷史第259章第二戰初第263章局勢平衡第233章魏國的戰略第158章小世界第288章底蘊二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154章質量纔是硬道理第434章退路第261章封賞之議第100章封賞第476章過渡第32章 順從和抵抗第223章毛驢前面的蘿蔔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110章出征方案第437章玄術師第429章破落縣城第461章蔑視第75章兵分四路第206章宮中議事第37章 威懾第302章目的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107章人心第303章宣召第182章虎癡惡來第286章表態第103章北伐第309章兇獸出籠第246章決戰來臨第297章魏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