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最後的障礙

最後的目的就是用這5萬大軍,趕到八國內各自特殊的節點,效仿之前在信濃國那些本地豪強埋伏富田義成一樣,佈下一個滔天奇陣,用陣法印動地脈的力量,一舉埋藏八國內所有的生命。

這纔是鍾御的終極目的。

在這之前,那些所謂的獻祭不過是幌子罷了。進攻八國也是幌子,佈下這種以超天大陣纔是真的。

畢竟憑藉5萬超凡力量組成的軍團,雖然滅亡這八國很輕鬆,但時間上卻很緊迫。

想要在兩個小時之內殺光八國內所有的人,連趕路的時間都只能勉強達到,根本完不成這艱鉅的任務。

人力不能爲,那就只能夠藉助天地之力了。

5萬大軍已經準備完畢,都是精銳。

這裡面哪怕一個最爲低級的士兵放到其他土豪裡面,都是一個管着數十上百人的小將軍,每個都有着數個村莊的封地,身份尊貴不凡。

如今這5萬大軍,就相當於5萬名將領組成,實力自然不用說。

當一切準備完畢,鍾御遮掩天機,混餚諸多神靈視線已經到了極限,這層迷霧漸漸的快要撥開,所有的大能都要發現它的佈局的時候,行動開始了。

5萬大軍如同洪流一般,攜着無逼的威勢,滾滾而來,一下子就席捲了八國。

八國內所有的土豪都驚駭的發現,他們對面的大軍雖然依舊只有5萬人,但其中的本質卻發生了天翻地覆地的變化。

50000三階組成的軍團,足以在這個等級不算太高,處於中等力量城市的世界掀起滔天風浪。

任何敢於阻擋於他面前的人都將平推過去,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半神也不例外。

所有各地豪強大名分佈在邊疆的防禦都通通沒有了任何用處,以往他們引以爲豪,視之爲不可逾越的堅城並沒有起到絲毫阻擋的作用。

只有三四米高,通體都是木牆,混合着一些泥巴組成的防禦,對於實力達到了三階的高手來說,不過一躍之間就能夠翻過。

至於城防更爲堅固,都有一些土胚組成,甚至混合着一些磚石,達到了上十米高度,在這個世界上稱之爲天下雄城的各地有力大名的主城。

對於那些實力達到了五階的強者也不過是一擊,最多多費一些手腳的功夫罷了,根本沒有任何的防禦效用。

所以,在5萬大軍組成的風暴席捲之下,任何阻擋於他們眼前的障礙通通都化爲齏粉。

只要妨礙了他們到達節點的位置,就通通賦予毀滅的命運。

相較於八國廣闊的領土來說,5萬人雖然不少,但撒下去各自分佈在每一個節點之上,卻又無比的稀疏。

5萬大軍一路平推過來,除了初期的洶涌攻勢之外,在解決了距離邊境不遠的大部分敵人之後,消耗了一些兵力。

然後又在這些地方佈置各自的節點,這些節點很多,足足佔據了整個大陣的1/3,5萬人撒下去之後,1萬多的大軍就脫離了隊伍。

雖然剩下的人數依然多,實力也足夠強勁,但進攻的態勢與速度卻已經慢慢的不足。

到了將中部的地區也全部佈置完畢,推進到了後區腹地的時候,僅餘的萬餘人已經很難勢如破竹的消滅那裡,已經聚集了整個各國精華的部分。

雖然將它們全部都消滅不成問題,但那需要時間。

可是經過這一大段的趕路以及戰鬥,兩個小時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半,僅餘的半個小時要消滅這些人,並且趕到各自相應的位置,卻是怎麼也辦不了了。

各國最後的堅守地八國精華的聚集之所,無數的豪強大名召集着麾下的一個個武士,將他們帶進了自己的城池之中,準備據此死守。

經過以往各國大名豪強的遭遇,他們早就清晰而明白的知道了自己的處境。

他們對面的敵人根本不是以往那些仁慈的大名豪強,而是抱着將他們一切奪去,甚至於連生命也不肯留下的惡魔。

在這種不生即死,沒有絲毫退路的絕境之下,他們寧願戰死,臨死之前拖着幾個敵人一起去見天照大神。

也不願意就此束手就擒,任由敵人宰割。

“武家的榮耀不容褻瀆,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生死。”

這是整個亂世之中所有武士的覺悟。

這些人的輕生忘死不是沒有作用,狠狠地阻擋了道場剩下萬餘軍隊的進攻腳步,將他們阻攔在了各自的堅城據點之外,難以寸進。

那些處在城池之外的節點還好說,雖然繞過這些城池,前往他們後方的節點,有點面子上過不去,有着貪生怕死的嫌疑。

但只要能夠達到目的,眼前這些正在城池之內慶幸劫後餘生的人同樣逃不離死亡的命運,照樣要化爲氣運,作爲鍾御競爭的資糧。

真正感到棘手的是那些節點就在城池之中的地方,那纔是真正難啃的硬骨頭。

道場想要佈置一個完美無缺的陣法,那麼城池之內的節點就必須掌握在手中。

可是城中的豪強大名想要活命,他們正在堅守的城池就是唯一的籌碼,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畢竟,這些豪強大名可不知道,鍾御只是想要城中的某一處地方,作爲佈置陣法的根基而已。

他們一直都以爲這次到場的大規模進攻,是抱着一舉平滅他們的想法來。

雖然他們不知道爲什麼之前衆神跟他們保證的天地人神共證的契約,爲什麼對面的軍隊的那位統帥那麼的不在意,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違背,似乎不在於接下來的後果。

更是不知道爲什麼突然之間,對面的大軍就突然成爲了5萬的三階,其中四階五階的高手更是不知多少。

可是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些道場大軍所過之處,像他們這種當地有着深厚實力與影響力的豪強大名,是根本不會存留下來的,能夠給一個體面的死法就算那些敵人仁慈了。

他們只需要知道這一點就足夠,所以他們就明白自己的武器應該揮向何方。

至於道場跟他們解釋自己的目的到底爲何,先不說各自彼此之間的仇恨,能不能讓相互之間明白體諒。

就說因爲解釋而花費的時間,就不是道場能夠承受的。

畢竟各個城池在那些豪強大名的眼中,乃是一個家族興盛衰亡的基業,怎麼可能說棄就棄。

每一個有着名號的城池,都是一個家族數十年上百年的積累,通過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才形成的,寄託了整個家族樹人的心願,哪裡是能夠輕易的丟棄。

所以有着這些的理念上衝突,根本性的矛盾,大戰就必不可免。

第476章過渡第2章 系統初現第470章前期交鋒第260章帳中酒會第74章城破第7章 初戰第279章戰後瑣事二第134章射程之外的優勢第56章 建國第229章各自的無奈第330章諸國隱患第174章半途而廢第220章聚散流沙第33章周邊形勢第10章 威懾第457章烈焰焚燒第166章此消彼長第439章黃山妖王隕落第123章敵我形勢第394章暗中黑手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453章合作第169章陰陽攻墨第23章 忠誠第482章天下動盪下第491章突破第127章潛伏(求訂閱)第409章高天原第363章威名遠播第220章聚散流沙第7章 初戰第25章 騎兵第309章兇獸出籠第371章純潔如我第19章 誘惑與壓迫第216章北疆戰局第460章種梨第227章靡弱的韓國第409章高天原第390章炮灰第285章滲透影響第219章出使事宜第339章目不暇接上第110章出征方案第279章戰後瑣事二第50章 驕兵第121章變化第358章吞酒童子第446章初步戰略完成第332章燕國的春天第390章炮灰第40章 超凡體系第72章弓弩第142章神威如獄第355章我道唯殺第128章支援(求訂閱)第269章天下的樞紐第75章兵分四路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29章 部落的亂局第453章合作第92章大勢所向第325章天之驕子的優越感第334章楚越之戰二第481章天下動盪上第202章命運亂局(打賞加更)第119章不甘第259章第二戰初第395章不封刀第409章高天原第334章楚越之戰二第442章酒樓意氣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278章戰後瑣事一第9章 掃蕩第16章 劣勢第97章使者第316章論三光政策的好壞第453章合作第383章傷亡慘重第43章 體制第74章城破第307章大人饒命(第三章)第409章高天原第48章 提拔第306章小道消息漫天飛(第二章)第221章合縱聯盟的成立上第458章底蘊增強第168章游龍第426章歸德府之戰中第8章 勝利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66章 兩郡之地第294章韓國的未來第261章封賞之議第208章謀聖張良第430章縣衙收穫第112章赤火獸第258章第一戰末第394章暗中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