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亂戰二

秦軍可以直接由趙國的北方南下突擊趙國腹地,避免了從正面攻擊太行山要塞,折損大量兵馬的劣勢。

自此,趙國形勢大爲不利。失去了戰略地勢上的優勢,轉而被秦國奪取了優勢地利,形成了對整個趙國全面的打擊。

趙王不得不分兵防禦北方來自代郡的敵人,正面戰場太行山一代的兵力因爲抽掉也變得稀薄,防線一時之間變得岌岌可危。

爲了應對這種不利局面,趙王不得不向自己的好基友,也就是南面的魏國求援。

因爲趙國的北面是御國,實力強大,秦國惹不起。而東面是燕國,背靠御國。燕王又是御國的頭號小弟,秦國也不大可能去動。

而趙國的南方韓國就不用說了,與御國更是姻親關係,怎麼都不可能成爲秦國的目標。

那就只剩下一個,實力薄弱,周圍都是敵人的魏國了。

並且魏國也確實需要一個盟友爲他分擔周邊的壓力,不然光憑魏國的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在這個亂世中存活多久。

所以接到趙國的求援之後,魏國上下不敢耽擱,反而迅速的再次集結了一批兵力,人數約爲5萬人,北上進入趙國的恆山郡佈置防禦。

不過秦國雖然得到了代郡,但他的腳步卻停止了下來,並沒有乘勝追擊,對趙國施以更加洶涌的攻勢。

打了大半年的仗,由於是進攻方的原因,在地利上就不佔優勢。原本的30萬秦軍如今也只剩下了12萬,進攻卻是再也不可能了,只能勉強維持如今的戰果。

相反,趙魏聯軍雖然如今在戰場形式上陷入了劣勢,但由於是防守一方,他們的兵力反而保存得較爲完好。

在國都邯鄲北面的恆山郡,趙魏聯軍有着15萬的大軍,佈防在郡內個個重鎮,防備秦軍的南下。

而東面的太行山一線,也還有着15萬的趙魏聯軍在駐守,有着關隘作爲依託,10萬人也足以嚴密的防守整個太行山戰線了。

如此雄厚的兵力,秦國想要輕易的覆滅趙國,怕是很難。

究其原因,就是秦國在這麼久的戰爭中折損不小,再加上之前劉邦等人的禍亂,實力損失太大。

如今整個秦國的人口算上剛剛吞併的代郡,也不過380萬人左右,其中兵力更是隻剩下35萬人。

這麼點兵馬分佈在秦國廣袤的疆域之中,也就只能夠維持秦國的統治,在想要進攻他國,卻是有心無力的。

不過秦國是沒有力量來攻破趙魏聯軍組成的強大防線,瓦解在自己東方這個實力雄厚的死敵。但秦國可以去找其他人來幫他做。

所以秦國的說客活躍的出現在了韓燕這兩個戰國中的世外桃源,數年沒被戰爭波及的國家君王的朝堂之上。

沒有出乎秦國的預料,這兩個果然被秦國的所說誘惑,對於趙魏兩國的領土涌出了深深的貪婪之意。

經過數年的時間恢復實力,韓國的兵馬終於擴張到了15萬之多,這次果斷出兵10萬人,進攻被魏國佔領的河內郡。

沒過多久,河內郡在久堪戰亂,民不聊生的生活逼迫之下,對於自己故國韓國的百姓的和平生活極爲嚮往。

不用韓國主動進攻,河內郡的守軍就殺了他們的主將,向着韓國投降。

韓國也因此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河內郡,並且將10萬大軍擴充到了12萬,聲勢浩大。

隨後,魏國的河東郡也徹底的與魏國失去了聯繫,被包圍在韓國與秦國中間。

在12萬韓國大軍調轉槍頭向他攻來的情況下,河東守軍也投降,河東郡徹底落入韓國手中。

經此一役,韓國佔領地兩郡之地,領土面積擴張了一倍,人口也達到了100萬之巨,擁兵20萬,實力躍居一流諸侯國。

魏國失去兩郡之後,領土大爲縮水,兵力人口也減少太多,徹底的再次龜縮到了中原之地,只能守着自己的地方苟延殘喘。

魏國的人口下降到一百萬左右,兵力更是隻剩下15萬,實力位於末流諸侯國。

而北方的趙國,也在燕國的10萬大軍進攻之下,丟失了鉅鹿郡,只餘國都所在的邯鄲郡,以及屯駐重兵的恆山郡沒有被燕國侵佔。

人口只剩下80萬左右,兵力更是隻有15萬人,與魏國一樣位於末流諸侯國之列。

燕國則是聲勢大漲,再次擁有了六郡之地,人口大致在150萬左右,兵力卻還是隻有15萬,實力稱得上二流諸侯國了。

帝元11年,4月。

經過長時間的串聯,以韓國、越國、齊國三國的聯軍建成,一支20萬多大軍出現在天下人的眼中,他們的目標赫然是楚國。

楚國猝不及防之下,被韓國攻破南陽郡,緊接着又被齊越聯軍攻破泗水郡,兵鋒逼近國都壽春,楚國上下震恐。

爲了自身安全着想,楚王率領楚國朝堂上下的貴族大臣,撤離位於最前線的國都壽春。轉而將國都遷徙到郡內多山利於防守的衡山郡郡治邾城。留下了數名大將在壽春率領5萬楚軍,抵擋齊越10萬聯軍的進攻。

同時,楚王組織大軍,於南郡一帶抵擋韓國的進攻。

經過一番的調度,楚國原本有着隨時傾刻滅亡的危機頓時消弭平息。雖然局勢還是不利,但已經沒了亡國之憂。

5月,魏國爲了避免自己如今國土狹小,不利於戰略縱深的局面。出兵10萬南下,進攻楚國的陳郡。

陳郡守軍薄弱,且沒有預料到魏國會加入這場戰爭,所以不到1月陳郡失守,魏國大獲全勝。

原本剛剛撤到後方,遠離了戰場的楚國新國都,在失去了陳郡這個北部屏障之後,頓時又面臨着魏國的威脅。

不過幸好國都北面還有着淮河天險,可以依靠大江作爲依託,不至於直接讓人攻到國都附近。

6月,原本與齊國聯合在一起,一同進攻楚國故都壽春城的越軍,在猛攻良久、折損諸多兵馬也不見成效之下,撤兵迴歸。同月齊國也撤軍,轉而固守剛剛奪下的泗水郡,準備消化這塊肥肉。

7月,剛剛回到越國本土不久,還沒來得及休息的越軍突然襲擊楚國廬江郡。廬江郡守軍不防,1月之內被越軍攻佔,廬江郡又一次回到了越國的懷中

第492章整合南部第228章韓國的困境第288章底蘊二第192章敗亡之機第158章小世界第371章純潔如我第274章姬無夜的出路第205章六國現狀第123章敵我形勢第368章名聲大漲第363章威名遠播第112章赤火獸第151章差別第67章 南鄭第116章兩手準備(求推薦)第311章血劍之爭第462章神星道第374章接連叛亂第58章 替換第43章 體制第300章佳配第394章暗中黑手第243章東皇太一第342章武威下第479章動盪第205章六國現狀第488章入侵南部第490章擴張第385章戰前分析第164章北伐序幕第192章敗亡之機第18章 無常第43章 體制第384章民風第454章弱點制勝第275章圍困第345章亂戰三第217章匈奴投降第358章吞酒童子第186章連下兩郡第248章培育羣臣第47章 態度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328章叛軍的雄起第199章城中涌動第154章質量纔是硬道理第73章 攻城第117章挫其銳氣(求推薦)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46章 新兵第358章吞酒童子第207章夜幕第313章西土守臣第399章突圍之議第29章 部落的亂局第49章 制衡第276章恐懼第409章高天原第37章 威懾第329章紛亂歲月第56章 建國第294章韓國的未來第494章大結局下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346章天下一統第35章 新城第7章 初戰第195章燕國的榮耀下第5章 基業漸成第217章匈奴投降第252章大戰序幕第479章動盪第381章千曲川第371章純潔如我第420章最後時刻下第367章挑釁第2章 系統初現第195章燕國的榮耀下第455章垂死掙扎第372章背叛第343章亂戰一第181章絕影決影第70章 武都郡下第452章燕赤霞第344章亂戰二第261章封賞之議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463章神雲尊者第282章接引第246章決戰來臨第131章沒有錢該怎麼修煉(求訂閱)第74章城破第489章覬覦第144章追逃第2章 系統初現第242章魏國的突擊第489章覬覦第113章高傲與謙卑第303章宣召第57章 世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