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

雖然連戰連捷,但陳奇瑜仍然不敢太過奔放。

山西省內除了大同,雖然已經收復了太原府,眼見是整個府境都要收復,可陳奇瑜卻偏偏在汾州之戰後停下了腳步。

陳奇瑜上次就是因爲輕敵才被流賊鑽了空子逃走,這次復任以來一直都是小心謹慎,當然他在這個所有人都急於爭功的時候卻選擇準備穩紮穩打,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其一,太原已得,山西門戶大開,下面諸多地區雖然還被流賊佔據,但想要收復也就是一波南下的事,更何況李自成如今怕早已逃回潼關,收復太原也是遲早之事。

其二,太原府剛剛收復一個月都沒到,定然有賊寇殘餘,就連崇禎皇帝曾親自坐鎮整改過的真、保一帶都不說非常安穩,更何況汾、遼以下平陽府、澤州、潞州、沁州境內還有數不清的流寇餘孽。

正是以上這兩點,讓陳奇瑜停下腳步,開始清算得失,重新建設收復地區,制定新的剿賊計劃,官軍和流賊之間的戰爭,顯然還有一段的路要走。

陳奇瑜沒有和韃清戰鬥過,對於剿賊卻有頗多心得。

很多戰鬥明軍即便取得了優勢,也難以轉換成決定性的優勢,因爲流寇主力老營都是有坐騎的馬賊,很多時候可以打不過就跑,官軍走後又聚合起來,形成一股勢力。

曾經陳奇瑜也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說過,流賊主力只有一個老營,一旦老營被消滅殆盡,其餘流賊只需稍稍撫慰,就可以讓他們扛着鋤頭繼續回鄉種地。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明知這個道理卻對此嗤之以鼻,各地將帥雖然對流賊窮追猛打,但自身實力一直在損傷,流賊老營卻絲毫未動,最終總算是被拖垮。

而自崇禎三年以來,明軍中便是開始以步卒爲主,即便有少部分馬兵存在,將官們也是根本不敢追擊,生怕追擊之後被流賊殺個回馬槍而丟失寶貴馬兵資源。

所以至今李自成常有大敗,死傷的人也不少,可卻越做越大,直達到甲申年稱帝建國的地步,這裡和《大明劫》中孫傳庭說過的一句話很像:

“李自成可以輸他個十回八回,可我卻一次都輸不起。”

可想而知,孫傳庭對流賊的本質已經看得很清楚,陳奇瑜如今想法和孫傳庭差不多。

太原輸了一次已經讓明軍傷筋動骨,差點沒被李自成抓住機會一波平推,全靠崇禎皇帝御駕親征激起的士氣和禁軍的加入才扭轉過來,要是自己再失誤,就將成了天下的罪人,由不得不謹慎。

張鼐在遼州反正,說得好聽,陳奇瑜也想不明白這賊廝是打着當年車廂峽的心思故技重施,還是真心實意的要學白廣恩,難以確定之下,只得上疏請示崇禎皇帝。

對此,剛剛回到京城的崇禎皇帝卻比較釋懷,很快就決定接受張鼐的投降,不過此後轉任山海衛指揮同知,爲遊擊將軍,駐撫寧城。

並且朝廷要求張鼐徹底解散部衆,將代州城防交給官軍,隔日只帶五十名老營前往上任。

歷史上這張鼐能主動聯明扛虜,說明還有些大局意識,最後死湖南石牛寨戰死不降韃清,也算漢家勇士。

就這兩點,崇禎皇帝覺得張鼐還是應該給他最後一次機會,不過畢竟流賊降而後反之事已成習慣,很多次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靠投降死灰復燃,不得不防。

思前想後,崇禎皇帝對張鼐的處置和在太原投降的藺養成差不多,藺養成如今被打發到黃得功帳下守喜風口,張鼐則任山海衛指揮同知,調往撫寧城屯守,防備吳三桂。

其實,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交給藺養成和張鼐的都是留則有益,去之無害,可有可無的兩個地方。

喜風口自天啓年來就失去了御邊的效用,倉促之間黃得功想要恢復其效能也很困難,至於山海衛更不用說,此地的指揮使早就和遼東軍穿了一條褲子,本地衛所軍士對遼東軍懼怕更甚於朝廷。

讓張鼐去上任,要是他真的想爲朝廷盡份心力,倒有可能起到特殊效果,就算他伺機再反,崇禎皇帝也能在翻手之間將他徹底平定。

撫寧城是四戰之地,以北不遠便是山海關,以西幾裡就到了新劃分的兀良哈鎮境內,往南則是天津海防都督張名振負責,哪個都不是好相與的角色,出不了什麼大亂子。

崇禎十九年正月初三,守衛遼州的大順軍開始無條件嚮明軍投降。

解散的大順軍部衆上繳衣甲、軍械之後被髮配回原籍爲民,老營的名單被張鼐親自整理出來交給新上任的知州和守備手中,共有三百餘人。

除了那日晚上和張鼐烤火的老營以外,其餘那些都是後打聽到風聲逃過來的,這些老營中的五十人會跟着張鼐前往山海衛上任。

其餘那些人除了一些罪大惡極的被髮配回籍以外,大部分人都得到了一些衛所基層軍官的職務,被調往山東登萊、雲南、四川、宣大九邊一帶爲朝廷效力。

經過一段時日的調派,原本在遼州境內的大順軍基本不剩下什麼,大部分人被髮回原籍,其餘的就算被任命官職,也多是天南海北,再難以聚齊。

撫寧城也算是山海關附近比較大的城池之一,周圍村鎮和人口都有不少,加上地理原因特殊,今日又新入主了不少兀良哈種的蒙古人,除此之外,山海衛治所以及一些地方衙門都在城內設有總署。

張鼐走水路來到撫寧城的時候,已經是崇禎十九年正月初七,時任山海衛指揮使的許彪非常熱情的接待了他,並沒有對從前是賊人的張鼐有任何閒言碎語。

張鼐雖然跟着李自成轉戰南北,但畢竟官場上還太過稚嫩。

許彪的一番甜言蜜語之下,張鼐和手下老營毫無防範,都對這種款待非常滿意,喝的酩酊大醉,就這麼被灌倒在城內。

許彪雖然不是奉命駐守在撫寧,但畢竟是山海衛指揮使,附近就這一個撫寧還算大城,不在這裡稱王稱霸,難道還去鄉下小城住不成?

雖然在心中對張鼐深有不爽,可他卻還不敢公然殺害崇禎皇帝欽點的同知。

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京畿一帶幾乎所有軍將都忠於大明,黃得功、楊御藩和張名振等人都是狠角色,若被問罪,自己就算手下有些軍力,在這些人手下也是毫無逃脫的可能。

所以許彪只是在第二日派家丁隊將張鼐一行人分別監管起來,不得出入,暗自修書聯絡吳三桂,打算儘快將這個燙手的山芋弄到山海關。

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