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

起伏草原上的帳篷好像無數的草堆一樣,旗幟在帳篷之間迎風飄揚,馬隊縱橫馳騁。大羣羊低着頭忙碌地啃着新綠的草葉。馬蹄聲、牛羊鳴,讓高低不平的草原上十分熱鬧。

一頂帳篷內,楊袞正和幾個穿着袍服的文官侃侃而談。這時有禿頭的奴僕掀開簾子,說道:“楊府事,咱們的人有消息了。”

官員們知趣地告辭,從楊袞帳中出來,回顧四下時,果然見一個戴着斗笠的人從後面進了帳篷,那人頭上的斗笠壓得很低。

進帳的人取下頭上的斗笠,頭上梳着髮髻,是個漢兒。楊袞看着他沒說話,轉身在坐墊上盤腿坐下來。

那人走上前,俯身在楊袞耳邊悄悄說了好一陣話。楊袞的神色陰晴不定,眉頭皺了起來。

楊袞思慮良久,低聲問道:“要說齊王(罨撒葛)與越王圖謀造|反,如何散|布謠言?”

那人道:“很簡單,只要告訴一個人,必出大亂子。”

“誰?”楊袞一面問,一面下意識猜測那個人。大遼所有他認識的和聽說過的人紛紛涌進心裡,頓時好像走進了一個關係錯綜複雜的大迷宮。

這時那人道:“喜隱。”

楊袞聽罷一愣,細思之下漸漸恍然。

喜隱乃遼太祖之孫、耶律李胡之子、蕭思溫之婿,生性輕浮野心勃勃。李胡家從來沒人做過皇帝,但耶律喜隱一直想做皇帝。在此之前,已前後兩次謀反,都沒成功;不過楊袞相信他一被唆|使,肯定還會造|反!

爲何楊袞會這麼斷定?想想蕭思溫兩個女兒嫁的人、小女蕭燕燕準備嫁的人,都是有可能做皇帝的人!楊袞十分贊同蕭思溫在這幾個人上的看法。

耶律賢登基後,對大遼宗室表現出寬容恩德,希望能一改先帝耶律璟時期的內部緊張局面,緩和內亂。如果把齊王之死栽|贓到耶律賢頭上,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喜隱肯定會信,還會認爲找到了藉口和名義:耶律賢對宗室刻薄寡恩!

如果喜隱果真以這個藉口起兵造反,謠言就不需要有人去散|布了,搞大了事,謠言必傳遍四方。

楊袞思量罷,只覺想到利用喜隱這個主意的人十分了得,不僅對遼國內政關係瞭如指掌,更具有大膽的聯想。

他忍不住問道:“出這個主意的人是誰?”

漢兒低聲道:“大許皇帝親口|交代。”

“哦。”楊袞微微點頭。他沉吟稍許,又有些痛心疾首道,“就算外寇打到家門口了,總有很多人還只顧內鬥,這似乎是人的劣性!”

……半月之後,大遼王帳行營內,忽然接到快馬急報。不是一個消息,而是兩個消息。

“耶律喜隱在祖州率部起兵,與留守上京的越王耶律必攝裡應外合,帶兵佔領上京!”

“錦州失陷!”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兩個消息都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王帳中頓時彷彿像炸開了鍋。

有人在怒罵耶律喜隱,“都什麼時

候了,他還想在後面捅刀!誰會服他?”

又有人在罵錦州守將,“錦州堅城,乃我大遼最堅固的城池之一,前後才半個月就被攻陷,爲何如此無能……”

信使鞠躬道:“齊王(耶律罨撒葛)遭史彥超斬殺,頭顱被懸掛在旗杆上,每日四城示衆;許軍派人日夜喊叫,援軍已被擊敗,錦州變成孤城。錦州守軍士氣低落,一些漢兒士卒攻擊東城,打開了城門。許軍人馬衝進城中,錦州遂陷落。”

另一個人道:“宋王(耶律喜隱)稱齊王之死,乃大汗君臣所害,對宗室刻薄寡恩。越王(耶律必攝)聽說有人告他勾結齊王造|反,驚嚇之下與宋王(喜隱)合謀。”

衆人議論紛紛,“錦州一失,許軍大股只要渡過靈河,便可威逼遼陽。東丹國首府無險可守矣!”“鐵州(營口)與錦州許軍會和,海陸一體,向東至鴨綠江幾無抵抗。許軍與高麗軍、生女真叛|匪勾連,東西呼應;則東丹國數面受迫,陷入敵寇包圍境地。”“最不利的是,咱們現在後方上京生亂,一時難以集中兵力對付外敵。”

耶律賢雖然平素把大事都交給大臣們謀劃,但他已十八歲了,是大遼皇帝,這種時候他也是額頭上都冒出汗來,手掌緊緊握着權杖,目光殷切地看着耶律斜軫和蕭思溫。

蕭思溫道:“宋王(喜隱)謀|反之事,可能是被奸人挑|唆,臣請派個人回京聯絡臣的次女,叫她勸說宋王。”

“喜隱啥樣的人咱們還不知道?”一個宗室貴族頓時說道,“用勸說這種法子,他恐怕還以爲咱們怕了他!”

耶律斜軫不動聲色地轉頭看了一眼楊袞,遞了個眼色。

楊袞從後面走出來,以手按胸鞠躬道:“大汗,高麗國窺視東丹國(渤海國舊地)久矣,我國又與許國結仇。若從長計議,大遼只能穩住一國、對付一國,各個擊破之,避免與兩國同時開戰。

東丹國女真部落遍佈南北,高麗唆|使生女真叛亂,未免更多女真部落反遼,最好是先對付高麗和生女真叛|匪……當此之時,許軍最強,與許國議和,化解南面局面,既能極大地解決危急,又能分割許國與高麗國連通一氣。”

耶律賢皺眉問道:“許國人願意議和?”

楊袞道:“範忠義下獄後,臣替代其職,整理北院邦交卷宗時,發現東京‘大遼驛館’曾上書,言稱許國有議和之意。臣請派使者往錦州,先試探一番。”

蕭思溫神情複雜地望着耶律賢,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在對許國的態度上,他顯然是力戰的主張。但是形勢變得太快了,蕭思溫無法預先籌備應對此時的局面。

形勢如此,若是要主戰,不僅要拿出一個解決危險的方略,還要對這個方略的後果負責。蕭思溫臉色青紅交替,一言不發。

此時連耶律賢也顯得十分沉默,他臉上有羞憤,也有無奈。或許,耶律賢又想到了蕭燕燕罷?

耶律斜軫趁大夥兒都在琢磨,先拜道:“大汗,臣支持楊袞

的主張。”

一時間人們似乎也漸漸想通了,許多人紛紛附和……此情此景,就好像耶律斜軫能號令滿朝文武的跡象;只要他一表態,立刻有大多數的人支持他。

蕭思溫等人看在眼裡,也明白耶律斜軫這個北院樞密使的位置,漸漸有了樞密使應有的影響力。

耶律賢觀之,拍了兩下權杖頂端,說道:“那便依楊袞之計。”

……王帳中君臣的主張漸漸明朗。蕭思溫後來一句話都沒說,他感覺自己好像陷進了一個流沙坑裡。..

便是那種滋味,雙腿剛陷進去,並不會馬上來不及反應就玩完。但無論怎麼掙扎,怎麼想法子,就是拔|不出來,而且越陷越深,越來越沒辦法!

啥時候腿陷進去的?那便是河東之圍的失敗,他放棄了北院樞密使之時。

想當年,耶律賢就是蕭思溫力主推上皇位!大汗對他言聽計從,整個朝廷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現在,蕭思溫感覺自己的命運已經逐漸失控,完全被別人左右了。

他很恐慌,雖然沒有輕易開口,腦子裡卻在絞盡腦汁想辦法。眼看大事根本不需要經過他的態度,一件件地決策了……他心裡更急,急得滿身都是汗!

千頭萬緒,何處有路?

蕭思溫從亂麻之中拼命地清理頭緒……現在要自保,要不被人當作黑鍋擺佈,首先要抱緊耶律斜軫的大腿!因爲蕭思溫直覺到耶律斜軫在朝廷裡說話的分量越來越重了。

抱耶律斜軫的大腿有個優勢,蕭思溫和他本來就是盟友!但單單想靠情分是不夠的,必須要耶律斜軫看到自己的價值,讓耶律斜軫重視自己對他的幫助。

王帳上的動靜,蕭思溫一句都沒聽進去,他緊張地思考着。

許久後,蕭思溫擡起頭來,沉住氣開口道:“大汗,臣有一言。”

耶律賢立刻轉過頭看着蕭思溫,長期聽從蕭思溫的主張,大汗還是很重視他的話。耶律賢道:“蕭公請言。”

蕭思溫道:“大遼最重要的事,還是收攏人心。耶律喜隱謀|反,誣陷大汗與齊王(罨撒葛)之死有關,朝廷不能默認,必得有所作爲。”

耶律賢點點頭。

蕭思溫又道:“臣請追封齊王爲皇太叔,齊王遺孀爲皇太妃。既能彰顯王帳對宗室的仁德,又能安撫齊王舊部。”

說到這裡,蕭思溫滿懷期待地看着耶律賢。那齊王遺孀正是他的長女蕭胡輦,若是蕭胡輦得到了朝廷的扶持,繼而掌握齊王舊部和封地,蕭思溫對耶律斜軫來說,拉攏和維持的價值就更大了。

耶律賢回顧左右,沒人反對,連耶律斜軫也是默許的態度。耶律賢便開口道:“蕭公言之有理,傳旨罷。”

蕭思溫聽到這句話,稍稍鬆了一口氣。一旦找到了出口,更多的妙計就靈光乍現……他還想到了自己的妻子燕國公主是太宗之女,只要稍作佈置,他又能起到聯繫緩和當朝朝廷與太宗一派勢力的紐帶作用!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二十章 晉陽之役(5)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識好歹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三十章 貴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