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

剛進大帳那會兒,郭紹可以遠觀上位者,他知道一旦走近了與皇帝直視是十分無禮的舉動。

上位坐着一男一女,男的定是官家,只有他才能在這種場合南面而坐。郭紹視力好,隔得遠也看清了……印象裡後周的兩位皇帝郭威柴榮都算明君、好皇帝,但親眼看到柴榮時,他倒微微有點失望,果然是人不可貌相麼?

官家沒穿黃色的龍袍,也沒披甲冑,而是穿着一身紫色的圓領官袍,頭戴漆紗帽,帽子的兩翼很長。乍一看上去,不像是皇帝的打扮,倒像大堂裡坐的那種當官的。難怪大夥兒不喜歡叫皇上,常叫“官家”,難道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柴榮的相貌很顯老,這位皇帝應該才三十出頭,看上去像四五十的人一般,身材也不是很板挺,背有點弓、脖子粗短。乍一看眼睛大五官也算端正,不過眼袋很重,精神不是很好的樣子,看面色也有點虛;可能是經常出征的原因,臉上頗有風霜之感。

他身邊坐着符皇后,倆人當衆並肩而坐,不像是夫妻,像父女。符皇后着實是貌美非常,皮膚玉雕的一般,身上穿着寬大嚴實的錦袍,把身材蓋得嚴嚴實實的;老氣橫秋的袍服,白嫩嬌氣的臉,當真感覺有點突兀,好像一顆鮮亮玉珠放在一個款式古舊的盒子裡一般。她的臉輪廓很圓潤,不過下巴有點尖……現代人覺得這種下巴很秀氣,但按照古人的說法,女子下巴尖可謂是一個小小的缺點。

郭紹上前幾步,沒敢走太近,當即就單膝跪下,埋着頭眼睛看着地面道:“微臣郭紹叩見皇上、皇后,願皇上皇后龍鳳安康,萬壽無疆!”

他真不知道這樣做這樣說合不合禮,不過似乎五代十國也不太講究諸如三叩九拜一類的禮節。自己是武將,皇帝是統帥,以單膝跪地的最高級別軍禮見面,應該也說得過去吧?

“平身。”柴榮就說了一句話。然後讓身邊的人當衆嘉獎郭紹三次立功,溢美之詞毫不吝嗇,其中有升遷的旨意,內殿直都虞候、領乾州刺史,刺史是遙領只多俸祿,太遠了禁軍將領基本管不着事務。

接着柴榮便下旨賞郭紹銀帶一根、錦袍一件、金十二錠、銀十二錠。

郭紹急忙叩謝。

這時一個清脆而柔軟的好聽聲音說道:“郭虞候,官家對你不薄,切勿辜負皇恩。”

就一句話,立刻叫郭紹心裡對符皇后的印象有了極大的變化。她

說得那麼得體那麼大方,可以當着衆文武的面說出來的話……但郭紹一聯繫到位高權重的張永德莫名其妙關照自己、向訓談起符皇后在官家面前專門替自己說話,這兩件事一想,郭紹頓時能理解她現在這句冠冕堂皇如同套話官腔的語言含義深刻。

記憶裡以前的叫郭紹的“少年郎”,喜歡符皇后到心甘情願爲她死。郭紹曾經還覺得他有點幼稚,但現在終於懂了,少年郎那麼喜歡這個女人是有道理的。不僅那少年郎,連向訓在內的大周所有將士都敬重符皇后……這種敬重,也許就像對待姐姐對待母親一樣的感受,因爲符皇后確實能讓人感受到真誠的關愛。

母儀天下,就是這種氣度麼?

郭紹有點緊張,也有點激動,脫口答道:“微臣願意做皇上皇后的一個衛兵,時刻準備以性命報效大恩。”

爲何要這麼說……因爲他想到內殿直算是皇帝的一支衛兵部隊。

但這時視線的餘光裡隱約感覺符皇后的柳葉眉輕輕向上一挑,郭紹纔想起:以前確實做過符氏的衛兵,而且不僅一次,從衛王府跟到李守貞府想方設計要守衛她。

柴榮微微點頭,有司官吏取出了銀帶、錦袍,讓郭紹現場披上錦袍以示聖恩。

郭紹再次跪拜叩謝,倒退着走到武將的行列裡站好。

ωωω_Tтkā n_¢O

又陸續有幾個武將前來接受封賞,然後大夥兒才散去。得到皇帝獎賞的人,由專門的官員領着給東西,又派人搬東西護送回營。

郭紹回來一看,自家所有的將士都在營門口翹首以盼,看見郭紹帶着一箱子東西回來,身上披着錦袍,個個歡呼雀躍,一陣高興。

參戰的所有將士都有賞賜,不過人太多,底層武將只能賞個幾十貫錢,士卒就更少了。這種額外的獎賞,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一大筆財富,不算少了。

特別是楊彪,戰陣上那麼猛的,衝前拼死他去,得皇帝親自封賞這種殊榮就郭紹去。一時間郭紹覺得有點不公平……雖然大家都覺得還算公平,畢竟不是一般人能得高位者賞識,也不是別人陣斬北漢猛將。

郭紹進了軍營就二話不說,把箱子徑直打開,裡面立刻泛出黃白光澤,大家都安靜下來。

“左攸,你來分,平分出來,將領雙份。”郭紹什麼好聽的話都沒說,就這麼來了一句。

羅猛子摸了摸腦袋:“大家都得了獎賞的,分大哥的錢,不好吧?錢

看起來多,這麼多人一分大哥就不多了。”

郭紹不理會羅猛子,又道:“我做內殿直都虞候,有一定的權力,先瞧瞧都指揮使是誰……你們暫時做我的親兵隊,內殿直裡有空缺了,儘量替你們爭取。”

楊彪馬上說道:“咱們兄弟就跟着大哥,分開了反倒不好。”

羅猛子道:“有官當……倒也不錯,不影響兄弟情誼!”

郭紹聽到這裡,心道二人的見識眼光真是一句話就高下立判,楊彪看得遠,他肯定以爲大哥不止做內殿直都虞候。

就在這時有人嘀咕道:“左攸不會貪大夥兒的錢,自己那份多稱吧……”

郭紹聽罷轉頭看左攸,左攸笑而不語。郭紹便笑道:“左先生要跟着我做更大的事,這點銅臭之物他看不上的。”左攸頓時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好像要把郭紹當作知己一般。

大家聽罷哈哈大笑,鬨笑了一陣,頓時歡樂極了。

但很快郭紹就說了一句影響歡樂氣氛的話:“左先生,武訖鎮死的七個人、忻口死的三個人,都要算一份的,死了的兄弟也是兄弟。你那裡有軍籍名單吧,找人問問其家眷在哪裡,此事便拜託你了。”

笑聲很快就消停下來,大家有些沉默,但無人反對。楊彪瞪圓虎目道:“賣命的錢,人人都可能死!大哥做得對,想得周到!”

郭紹把這邊的事交代下來,又欲首先去拜見內殿直的長官。他升得太快,根基確實很淺,兩眼一抹黑,內殿直的武將誰是誰都不知道;便先找到給他發賞賜的官員,詢問才知,內殿直都指揮使王審琦是主將。

於是他便趕着去拜碼頭,先求見王審琦,剛上任先打個招呼再說。因爲此時天色已晚,沒敢多囉嗦,照面相互認識一下就出來了,只道來日方長。

……次日一早,大軍啓程繼續行軍。四十里路走了整整一天,夕陽西下的時候,大夥兒才從陳橋門進東京。

雖然已是旁晚,東京街頭仍舊熱鬧非凡,看熱鬧的百姓,翹首盼望親人的家眷,場面和出征時一般熱鬧。不過這一天恐怕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打仗就要死人,陣亡的將士家眷確認消息之後,恐怕不是那麼好過的……家人屍骨無存。

戰場馬革裹屍,不是說說而已,千里之外作戰,屍體挖個坑埋了算好的。若是戰敗來不及收屍,曝屍荒野許多天實屬正常。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六十四章 一團糟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三百九十五章 溼腳印第八百五十三章 危險動作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八百七十九章 戰和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章 高平(2)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