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是四年,歐陽淵順利地取得了博士學位,在恩師的推薦下到了京城最好的醫院當沒有任何行政職務的臨牀醫生。
事與願違,這是歐陽淵沒想到的,他感到無比的沮喪、無比的絕望,花了九年的時間學習,每天埋頭苦讀,從來不敢有絲毫倦怠,甚至連女朋友都沒有,爲的就是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能當李思仁教授帶的博士生,是每個學生夢寐以求的渴望,凡是從李教授手下出來的博士,不是當了大學教師,就是當了醫院的領導,最不濟的也是在研究所做研究工作,都是有錢有權有閒的工作,他是多麼幸運地被李教授看,但在分配時卻不幸地當了一個基層的臨牀醫生。
李教授不可謂對歐陽淵不好,對別人說最器重的人也是他,這份臨牀醫生的職業是李教授幫歐陽淵決定的,並對歐陽淵語重心長地說:“當臨牀醫生是最好的實踐,你是我見過手感最好的人,不過,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功利性太強,凡事不能急,要知道我們是與幾個毫米甚至小於一毫米打交道的人,說什麼、做什麼,都要有把握,講嚴謹,所以你需要的是磨練。目前最適合你的工作就是一線,只要你沉下去,捱得住寂寞,將來你的成就一定會超過我的......”
歐陽淵很無奈,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但恩師把話說出來了,他也只能俯首聽命,別無選擇,李思仁教授是業內權威,他一句話可以讓你登天,也可以讓你籍籍無名。
剛進科室,歐陽淵的壓力很大,因爲所有的人都把他當一個博士看待,而實際情況是,他的臨牀水平可能連一個熟練的進修生都不如,他要從寫首程,大病歷,下醫囑等最基本的開始,並且還要被護士和其他人員呼來喝去,這博士當的別提多憋屈了。
一個學生半個子,李思仁教授對學生可以說是嘔心瀝血,關懷備至,即嚴格又寬容,對待學生付出的愛就像對自己的子女一樣。
他自己的子女在國外留學,老伴去世的早,家裡沒人,就經常帶學生到自己家裡吃住研究,學生們也把教授的家當成自己家一樣的自由出入。這一點,也是衆多學生喜歡李教授的原因。
歐陽淵沒有將情緒表現出來,工作空餘時間還是一如既往地往李教授家跑,看似不忘恩師,實際上還是想攀着恩師這棵大樹。
有一次,歐陽淵又去看望恩師,兩人正吃着飯,李教授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有急事,就匆匆離去,留下歐陽淵一人在他家裡。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他也是丟下學生就走,通常留下的學生都會將房間清理一下再走。
這次也不例外,歐陽淵慢慢地吃完飯,清理乾淨,打掃衛生時,看見書房的桌面上比較凌亂,想整理一下,卻發現桌面有一沓未寫完的稿子,一看題目,歐陽淵頓時被吸引住了,稿子的封面寫着論腦xx顯微外科解剖的技術革新。
歐陽淵一口氣將稿子讀完,心不禁砰砰亂跳起來。
李思仁教授所寫的論是一個新課題,目前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使手術死亡率降至百分之十,並且突破了腦幹、脊髓、丘腦甚至顱底等神經外科手術的禁區。
但是李教授論裡所描述的腦xx是位於顱底央的一個組織,這是人體唯一一個既有動脈又有神經通過的一個組織,由於其結構複雜,很多疾病累及此區,一直被認爲是禁區的禁區。
沒想到老師竟攻克了這一科學難題,這是醫學界的一次大突破,在國際上將會引起極大的轟動,怪不得老師要學微雕,如果按老師的方法操作,我...也能行......
一個月後,國際醫學頂尖級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章關於解決腦xx顯微外科解剖技術之淺見,署名是歐陽淵。
章一發表,立即在國內外醫學界引起轟動,這個技術的誕生不但填補了醫學史上的一項空白,更給廣大腦瘤患者帶來了福音,一時間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醫學界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歐陽淵一夜成名。
這是國醫學界的驕子,是新技術的開創者,再當什麼臨牀醫生,就是浪費人才。人才是不用動手的,只要動嘴做報告就行了。
一時間,職稱、待遇、各種頭銜、各種榮譽接踵而來。
一時間,歐陽淵風光無限。
李思仁則吃了個啞巴虧,這項研究是他悄悄進行的,他是個非常嚴謹的人,沒有論證過的技術他從不輕易通過,沒有完善的論他從不輕易發表,就這樣,自己嘔心瀝血的研究讓自己的學生給偷去了。
找歐陽淵對質吧,憑什麼人家就研究不出這種技術憑什麼學生有了新研究就一定先告知老師一旦宣揚出去,說不定別人還質疑他疾賢妒能呢。
辛辛苦苦培養出一個白眼狼,李思仁教授被氣病了。
李教授的另一名學生沈宏得知了情況,氣憤填膺地要找組織彙報,卻被教授制止,說:“學生背叛老師,對我的打擊已經很大了,學生之間再起衝突,豈不讓我顏面盡失...”
沈宏這才作罷。
而出了名的歐陽淵每天忙着做報告,幾乎很少看自己的父親,每次回家也如蜻蜓點水般的匆匆而過,而每次回家父親都會給他做一桌好菜,但每次他都沒能和父親好好地吃上頓飯。他太忙了。
報告終究有做完的一天,雖然國外的專家們都論證這種新技術的可行性,似乎國內的腦神經外科的手術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技術革新最終的落腳點是實踐。
在京城醫院的主持下,歐陽淵準備第一次將新技術運用到人身上。
歐陽淵很自信,他有把握做成功這種手術,因爲他根據這種技術在猴子的腦部成功地實驗過。
正當人們期待着奇蹟即將誕生時,歐陽淵的手術卻失敗了。
病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