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如今還在頭疼國號的事情,李家皇室不再,那東慶國自然就跟着滅亡了,那什麼樣的國號適合呢?
“要不然就……併入錦國吧?”葉淳楠看了看水一琛,低聲對葉蓁說道。
她倒是想!可外面的十萬精兵願意嗎?葉蓁瞥了葉淳楠一眼,這個建議一點都不靠譜!
水一琛甚至連反對的話都沒說,只是面色冷峻地坐在一旁,等着葉蓁定下國號。
“以前皆以同姓而異國號,以章明德,天妃不如以自己的姓爲國號?”說話的是坐在水一琛身邊的一箇中年男子,這是葉亦清給她安排的一個謀士,才智雖然不如葉亦清,但足以擔當一國之相,他叫劉佔湖。
那是要姓葉還是姓陸?葉蓁覺得這個以姓爲國號也不怎麼好,她搖頭否決了。
“自古以來,從來沒哪個女子能夠一統全國,不如……就以元爲國號,也算是開了歷史的先端。”默不作聲的皇甫宸低聲地說。
水一琛眼睛閃過一抹光芒,似乎對皇甫宸的提議十分讚賞。
“元?”那不是和明玉在華國的封號是一樣的?
“明玉在華國的公主封號不就是元嗎?”葉淳楠問道,其實他更希望將東慶國併入錦國,這樣一來錦國會更加強大不說,夭夭也不用在天妃和錦國皇后之間做選擇了。
水一琛淡淡地說,“那是公主在華國的封號,跟這裡的並沒有關係。”
葉蓁倒是挺喜歡元這個封號的,將來明熙肯定是要回錦國當儲君的,她如果一定要當這個天妃,那將來也需要一個繼承人,明玉不就正好嗎?
“那就元這個國號吧!”葉蓁笑着說,等明玉再長大一點,她就能將這個國家給女兒了,到時候有墨容湛替女兒先看着,不也挺好的?
“好。”水一琛嘴角浮起笑意,那就是她已經確定要當這個國家的天妃了。
接下來又開始商量怎麼安置十萬士兵的事情,這一商量就是三天,才終於有了一個周全的辦法出來,緊接又是見東慶國原來的大臣,葉蓁才知道原來一國之君是那麼那麼累,得虧墨容湛當時還有那麼多精力去夜闖她的閨房。
她累得都想直接睡三天三夜了。
好不容易過去半個月,才終於有塵埃落定的樣子。
葉蓁已經瘦了一圈。
水一琛又要她準備真正登基成爲天妃的事項,皇甫宸已經卜出最佳的日子了,就在下個月十五。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接下來就是要發請帖去各國,邀請他們來參加元國的開國大典。
“邀請各國的皇上來參加嗎?”葉淳楠摸了摸下巴,他聽說皇上已經在半路上了,“要請北堂鈺嗎?”
葉蓁露出一個冷冷的笑容,“請!當然要請!”
她還沒見過北堂鈺呢,先看看是什麼樣的人,將來才知道怎麼打他。
“那我讓使者啓程去各國送帖。”皇甫宸笑着說。
“師父,我有話想跟你說。”葉蓁叫住皇甫宸,本來在半個月前就想找皇甫宸談的,奈何一直擠不出時間。
葉淳楠說,“那我先出去了,軍營的士兵還沒安置好。”
東慶國的國庫並不充盈,葉蓁將自己的金子拿了出來賞給十萬士兵,又圈出本來屬於皇室的田地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東慶國安置下來,皇室的田地不少,加上有些官員被抄家收上來的田屋,還有數萬士兵在邊境城池那邊安家,這麼安排下來,至少要半年時間,不過這並不是問題。
如今不會有人敢冒犯他們的,他們有幾年時間安置和接回在華國的家人。
葉淳楠雖然不是從華國來的將軍,不過跟那些士兵相處這麼久,也已經成了他們心中值得尊敬的將軍了。
大殿中只有葉蓁和皇甫宸了。
“師父,請坐。”葉蓁笑着說,示意已經站起來的皇甫宸重新坐下。
“好,你要和我說什麼?”皇甫宸含笑看着葉蓁。
葉蓁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師父,您還要回華國嗎?”
皇甫宸從華國跟她回來,是爲了幫她穩住軍心,也是爲了讓她能夠更好地統治十萬精兵,如今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她卻不確定他是不是願意留下來。
以他之才,足以成爲一國之相,等開國典禮過後,元國正式成立,她需要有人幫她,東慶國原來的臣子並沒有真正的能人,除了跟她從華國來的人,她不會重用其他人。
“你希望我留下嗎?”皇甫宸低聲問道。
葉蓁微微一愣,她當然希望皇甫宸能夠留下,可是這種事情不是應該他自己的決定嗎?
“師父,我不想強迫您留下。”葉蓁說。
皇甫宸眸色熠熠地看着她,“我本來就居無定所,在哪裡留下都可以,你想要我留下,我便留下,不管是要做什麼。”
“明熙和明玉已經漸漸長大,我想請師父替他們啓蒙。”葉蓁低聲地說出自己的要求,“師父,您願意成爲明熙的太傅嗎?”
“你想要我留下當明熙和明玉的太傅?”皇甫宸沉默了片刻,聲音依舊溫潤如水地問。
葉蓁輕輕點頭,她找不到有比皇甫宸更適合的人了,論學富五車,論見識多廣,論在天下的地位,皇甫宸都是最好的,如果他能夠成爲明熙和明玉的太傅,那對兩個孩子來說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好。”皇甫宸笑着點頭,以前找不到留下來的理由,如今至少是光明正大可以留下了。
葉蓁臉上一喜,“真的?師父,我不想勉強您,您若是不想留下,也是沒關係的。”
皇甫宸笑着搖頭,“沒有勉強,正好我也能在這邊幾年。”
就這幾年在她身邊也好。
“太好了,我讓明熙和明玉過來。”葉蓁高興地說,想了一下,“他們是我兒子,本來該叫您師公的,如今您是他們的太傅,倒是有些亂了。”
“這有什麼關係,不過是個身份。”皇甫宸無奈地說,“你雖叫我師父,我卻不曾盡師父之責,補償在明熙他們身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