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肚量很大,能容得下五湖四海來人,自然也就容下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吃食。來逛廟會,光是看把勢、聽唱、買玩意兒那可不盡興。吃什麼中午飯?挨個小吃的攤位吃過去就對了。
在城隍廟上過了香出來,師兄弟一行三人在這街上一路就吃過去了。畢竟各種儺戲面具、風車、燈籠、泥人這類的東西,仨人沒什麼需求。也就是李桐光和周賢見了有趣的拿兩個,也是準備帶回青要山去給孔小妮子玩兒的。
出來一趟,總得給自家人買點東西帶回去。家裡頭缺不缺是一回事兒,自個兒帶不帶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仨人也沒打算在一家吃夠了,這邊買點兒這個,那邊買點那個的,來自五湖四海,乃至海外的吃食,都嘗一嘗。
什麼驢肉火燒、水盆羊肉、橋頭排骨、麻辣兔絲、什錦雞、醬肘子等等等等。來者不拒。前幾天在貢院裡面聞着屎尿,就算有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也吃不下去啊?這下可算是開了葷了。
尤其是一道辣悶肉絲,周賢是讚不絕口。
選豬裡脊或者是豬通脊,細細地切成肉絲,略微過水,去除腥氣。在砂鍋底下鋪上蔥、姜、蒜、辣椒、花椒、八角和茱萸。肉絲碼在這些調料上,往裡面加黃酒、醬油、雞湯。當湯汁煨靠將盡時,用綠豆澱粉勾芡,出鍋裝盤。在肉絲旁邊碼上胡蘿蔔絲和洋蔥絲,撒上一把香菜,那滋味。
周賢吃得郭子衿都看不下去了。
“我現在懷疑,自打我離開了以後,咱們青要山是不是不供飯呢?”郭子衿皺着眉頭,望着周賢,“好歹也是修道之人,堂堂煉氣士,吃東西怎麼還不管不顧的?我的天吶,你是餓了八百輩子了是嗎?注意點禮儀。”
“我怎麼不注意禮儀了?”周賢一聽這話不高興了,“這不是什麼正式場合,何必一筷子就夾幾粒米?那樣的時候大家都不是奔着吃飯來的,心裡裝着別的事。今天出來就是爲了過嘴癮,我吃飯不吧唧嘴、不像狗似的護食、不舔手指頭、不往別人的碟子裡夾菜、不對別人吃飯的行爲指手畫腳,我口大點怎麼就成了不顧及餐桌禮儀了?非得往嘴裡送菜的時候掩着口,咀嚼的時候嘴脣都不動下才行?我說郭大小姐,咱們吃得這是廟會上的小攤,不是福天樓。”
郭子衿沉默了片刻,然後轉頭問李桐光:“你師兄他平時就這麼吃飯嗎?”
“也不是總這樣……”李桐光搖搖頭說,“咱們觀裡頭不是都是吃素麼,那時候他就,吃得挺小口的。每到旬假,我們倆下山下館子,吃點肉的時候,他都這樣。”
“愛吃肉唄?”郭子衿理解一點了,又問周賢,“我說周師弟,說真的,你不會是餓死鬼投胎吧?”
周賢一愣,把肉絲嚥下去以後用帕子抹了兩把嘴,然後嘆了一聲:“你要非這麼說也可以,我答應過別人,絕對不能餓着自己。有什麼好吃的就趕緊吃,天南海北我都想吃遍嘍。我欠這人一條命,答應這個,是還人家的恩情。”
郭子衿一手抱在胸前,一手摸着下巴,皺着眉說:“周師弟,你這個恩人用你報恩的方法……挺有個性哈……你下回開玩笑,能不能開個稍微靠譜點兒的?這個笑話真不好笑。”
“誰說我跟你說笑話了?我說真的呢。”周賢擺擺手,站起身,“我跟你解釋不明白,你就知道我沒誆你就得了。這家吃完了,咱們再去哪弄點小吃呢?哎你們看那邊有個烤羊肉的咱們過去看看。”
眼見是周賢打頭先走了,郭子衿也跟着起身,轉頭來問李桐光:“你師兄跟你說過這些嗎?”
李桐光訥訥地點頭:“好像是有這麼一檔子事兒。我小時候比較混,不太懂事,那時候追着問他的身世。有一回把他給問煩了,跟我掉臉子,說什麼這命也不是他自己的,我問出個所以然來了也沒用。”
“後來呢?”郭子衿也有些好奇。
“後來,我挨我師父罵了。”李桐光撓撓腦袋,怪不好意思的,“他那天跟我發火的時候動靜挺大,肯定是讓我師父和師伯聽見了。第二天我師父就訓我,說我不懂事,不該揭我師兄瘡疤。那時候不知道我師兄心思細,就覺得誰還不是個孤兒怎麼着?我不也沒像他那樣藏着掖着要死要活?還在一個鋪上睡呢,這麼點事兒都能弄急了,我就覺得他小氣。現在轉頭再想起當初,還覺得挺臊得慌。”
“都是身世不好的苦命孩子啊……”郭子衿伸手摸了摸李桐光的腦袋,“哎……我以前也不知道。乖,聽話啊,師兄疼你們。”
這些時日接觸下來,李桐光也摸出了一點郭子衿的路數,知道她也是個好胡亂開玩笑的。躲開郭子衿的手以後,李桐光笑着說:“聽郭師兄這麼說,我心裡頭那可就安心多了。我打小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可算是傍上一顆大樹了。哎!郭師兄你是哪兒人?”
“我老家也是河南的,距離青要山也不是很遠。從我家到芙蓉莊,普通人步行只需要半日。”郭子衿笑着迴應道,“我父母親族都是本分的人,耕讀傳家。我爹是個舉人,我有三個弟弟,其中一個已經考上了秀才。”
“那也真是辛苦郭師兄了,明明離得還不算遠,卻因爲身負公差,不能回家過年。”周賢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拿着一大把羊肉串趕回來了,一邊分給郭子衿和李桐光一邊問,“不過,你大可以把自己父母和弟弟們接到京城來過年,正好京城這段時間好熱鬧,一家團聚何樂而不爲呢?”
郭子衿接過羊肉串,衝着周賢一笑:“這你就甭管了。”
周賢碰了個釘子,也就沒接話,李桐光端着籤子吃肉,也暫時休了聲。郭子衿則是找了個攤桌坐下來,向攤主討要了筷子碟子,把串上的肉擼到碟子裡面之後再夾着吃。比起毫不顧忌形象,蹲在路邊直接擼籤子的周賢和李桐光,她可要優雅精緻太多了。
“老道士,你可別亂放屁!信不信小爺我一拳頭掄碎了你這把老骨頭?”
緊挨着他們仨的是一個算命的攤子,就一張桌兩本書,加一套文房四寶。簡陋得可以。桌上頭垂下來一塊青色的麻布,正當間繪着太極,兩邊各有四個大字。右邊是“無事不曉”,右邊是“鐵口直斷”。
口氣不小,也不知有多少本事。周賢是不相信宿命論的,即使穿越了之後成爲了煉氣士也不相信。相信宿命論和放棄獨立思考是可以劃等號的。如果說這個世界的歷史是無法被歪曲的,人做任何事都會被強大的歷史慣性扭曲回原來的軌跡,無論做多少努力,能否取得成就在人以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那麼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呢?未知是這個世界上最誘人的東西。
周賢上輩子還真着實接觸過一些號稱“能掐會算”的人物,沒有一個不是騙子的。其中一位江湖宿老更是直言,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子孫後輩學算命,太辛苦了。按他的說法算命說白了就是察言觀色揣摩人心,然後利用對方的愚昧行騙,是最累心的活計。
可是老騙子騙人是一回事兒,年輕人對一個老人動手可就是另一回事兒了。喜歡湊熱鬧……被這個世界匱乏的精神文化生活逼迫着喜歡上湊熱鬧的周賢,覺得自己應該管管這件事。
那算命的老道士看着得有七十往上了,一臉褶子,鬚髮皆白還有一隻眼睛上面長了翼狀胬肉,應該是看不見東西了。一口牙倒是都沒掉,可細手細腳,應該受不住一個年輕人一拳。看他被人扯着領子拎起來的樣子,周賢倒覺得挺可憐的。
無非是爲了討碗飯吃,而且給人算命騙的那幾個小錢的事,也算不得大奸大惡。不至於因爲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就活該讓人打死——周賢是真心覺得這一拳頭下去老頭可能就挺不住了。
於是周賢把自己手裡沒吃完的羊肉串全都塞給了李桐光,站起身來到這個卦攤旁邊,一把攥住了這個年輕人的胳膊,輕聲道:“這位兄臺,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誰都有老的一天,仗着自己年富力強,欺負老人可不算什麼本事。說了什麼讓你不順心的話,你不過是把錢討回來便算了,何必要對一個老人家出手?”
“你給我放開!”那年輕人揚着眉毛瞪着周賢,“這裡頭沒你的事,甭跟着裹亂。你知道這老畜生剛纔說什麼嗎?我打他?我不把他打死都是輕的。”
那個作道士裝扮的老人就任由那個年輕人這麼拽着他的領子,哼了一聲:“老夫這輩子算卦無計,就沒有算錯的時候。我說你爹今天就死,你爹就沒多少活頭了。你現在轉回身回家,說不定還能見着你爹最後一面。你要是在這耽誤工夫,你連你爹最後一句話都聽不着。”
“我呸!”那年輕人扭着身抻着脖子,隔着周賢啐了那老爺子一口唾沫,“我爹今年才五十出頭,年富力強,無疾無病。我就打這兒路過,你就咒我爹死……我抽你丫的我。”
“哎!”周賢連忙攔住,把這個年輕人攬到一邊。心說這算命的說話怎麼這麼沒分寸,嚇唬客人也不是這麼嚇唬的。剛要說兩句這算命的不是,算命的老爺是指着那年輕人跳着腳罵:“就是今天,你爹就得死嘍,我說什麼是什麼,我算出來的!我好心好意告訴你你還不領情……我……我……”
說話間,這老爺子把硯臺抄在手裡了。周賢只覺得腦仁疼。心說這年輕人打死你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