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思凡

在京城盤桓了許久,可終歸還是得走,這京城好生精彩,但青要山纔是家。

帝隱觀這一行人上路,瞧着可壯觀一隊車馬。倒不是因爲人多,而是因爲圍觀的人太多。從國子監附近往南走離京,路兩邊丫丫叉叉站滿了人,伸長了脖子往前看。

爲什麼?沒有遊街,這就算是狀元郎遊街了。

照常來講,得了狀元發榜那一條早晨,送喜報的去告訴狀元高中,或者是狀元在榜下瞧見了自己的名字在頭一個,旁邊立馬就有人給他穿戴上。高頭大馬,衙差開路,打銅鑼放鞭炮,讓狀元郎在街面上走一走。弘武大會頭一次,沒人想着這回事兒,老百姓還惦記着呢。

這個時代,文娛生活多匱乏?趕上這種事情,那比過年都高興。後來朝會上也不是誰嘴賤提了這麼一句,周穆宣一拍腦門兒:“這個可以有。”

安排在什麼日子呢?不好說。後來禮部那幾個一合計,要胡來就都胡來。李桐光他不是還要回青要山嗎?奉旨還鄉,這是錦衣風光,就可着他從客棧出來算開始,離了南城算結束。走這一路,連帶着青要山這麼多道士,瞧着還熱鬧。正好趕上端陽節,好巧不巧。

李桐光騎着一匹高頭大馬,身着緋色圓領羅袍,前胸掛着一朵金絲攢的大紅花,頭戴着大翅帽,緩步而行。他前邊是打牌立番的差役,這是要一路跟着他回到青要山的。後頭是帝隱觀這些人的車隊,趕車的都是來幫忙的外門弟子,但有一輛小車,坐着韓玉春,這輛車是李桐光現買下來的。央給着一個平日裡話說的多一點的外門弟子,做個車把式,許下好處如何如何。

這是成全人的事,那個外門弟子也沒多說什麼,管李桐光討要了兩角酒,這就算完了。

一路上好些人也對這輛小車指指點點,相互之間交頭接耳切切察察,說得就是韓玉春。閒話的力量是無窮的,豔芳樓裡頭飛出了金鳳凰這件事兒,已經傳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了。

要不然按照幫下捉婿的習俗,李桐光駕馬遊街,說不得得是有人攔路說親。畢竟李桐光二十五歲就得了弘武大會的狀元,正是好年華,有沒有婚配。這人生得精神,好標緻一個人物。家有適齡姑娘的大戶人家,包括那些個官宦之家,都惦記着呢。

未曾想李桐光離開弘武會館的當天晚上就去豔芳樓接回了一個姑娘,還不是領了個外宅,而是要正經娶回家當妻的。

好些人說那時候是一夫多妻制,其實不是。反正大林朝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有少數那些個有平妻,兩個女人在家裡平起平坐,但是太罕見了。夫妻二人在家庭中享有同樣的權利,兩方的家庭是親家。妾不但是比妻矮了一頭,妾的父母也算不得是夫家的父母。

只要還過得去的好人家,無論說是富戶也好,官宦之家也罷,哪怕是地主鄉紳,都不會容忍自己的女兒做妾,那太不一樣了。除非說是進宮當了妃子,這能光耀門楣。不然那是一件頂丟臉的事情。

既然李桐光已經和一個青樓女子定下了親事,那些高門大戶就再沒有考慮他的時候了。

然而這李桐光至情至性的名聲算是傳揚出去了。娶一個風塵女子爲妻,甭管她是不是完璧之身,也不論她是不是官賣的罪臣之女,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魄力——“影響仕途”這四個字不是說着玩兒的!

坊間說什麼的都有。有誇李桐光愛紅顏不愛名利的,就要罵韓玉春禍水紅顏斷送他人前程的。這些人其實都是吃飽了撐的。小兩口過自己的日子,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輪得到別人批評指摘什麼?

更何況李桐光現在貴爲千戶,還是天靈衛的千戶,即便是當朝一品,與他說話都得客客氣氣。這些人怎麼議論,也影響不到人家。

照理說,青要山這一種人離京,該是有人送行。至少帝隱觀出身的那些個天靈衛,應該來送一送一送觀主的車駕。可是岑秋風最厭煩這些麻煩的事情,先前就傳下了話去,不必相送。

唯一一個前來送行的天靈衛,是岑秋風的親徒弟,陸清霜。她就和岑秋風坐在一輛車上,等着車隊離了北京城,她再下車離開。這輛車趕車的不是外門弟子,而是周賢。

周賢的一身神通,跟自己家師父師孃學的少,多是岑秋風傳授,跟自家師公親近是應有之義。也有人認出他來了,周賢如今的名聲比不得李桐光,卻是也不小。

在弘武大會會場上嬉笑玩鬧,將能到手的功名拱手送了旁人,聖上封賞的時候他還拒絕了——這些事平頭老百姓想都不敢想,他卻幹得出來。那些個自命清高或者是當真清高的文人墨客,把周賢是好一通誇,說這個人是真正的修士,心無邪念,遊戲人間,視功名如糞土,見金銀如雲煙。

把周賢都誇的不好意思了。他心說我自己怎麼就不知道自己是這樣的人呢?我周賢什麼時候見金眼如雲煙了?皇帝給的銀子我可是一分都沒少要,怎麼你們就把我吹上了天了?

端陽節本就熱鬧,這下弄得更熱鬧。一隊車馬在閒人的簇擁之下,自國子監附近的客棧走到南城,再走過南城出永定門,前後愣生生花了一個半時辰。

出了城門,車隊停下來。周賢跳下來一挑車簾,把岑秋風和陸清霜兩人請了下來。

陸清霜對着岑秋風行了一禮,輕聲嘆道:“此番一別,怕是要待到三兩年後,才能再見師父了。”

岑秋風笑着說:“無妨事,知道你惦念我,我便是開心。往來的信不要斷就好。”陸清霜點頭稱是。

這時節各個車上都下來人了,李桐光也從馬上下來,到了近前,數一數,青要山此番前來的煉氣士在岑秋風的車前圍城了一圈,唯獨少了陳文言。

大家跟陸清霜客套了一番,前後一刻鐘光景,終須一別。周賢心裡怪不是滋味的,他玩笑似的問陸清霜:“師叔這一番就沒有信要我轉交了嗎?”

陸清霜則是微微搖頭:“能說的話我都說了,他也都聽見了,就不勞動你了。回山之後,好生修行,弘艾你也一樣。眼瞧着你們倆的師弟都到了煉神返虛的境界了,你們可得努力,別被桐光給比下去。畢竟桐光如今有龍氣加身,修行進境可是要比你們更快上幾分了。”

李桐光“嘿嘿”直笑,周賢與張弘艾點頭稱是,卻沒太放在心上。這倆人現在都卡在這一步的臺階上,需要的是機緣,不是說努力就能如何的。硬磨開說不得十數年就過去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真正讓周賢在意的是那一句,“他也都聽見了”。說來說去,這件事跟他沒有關係,可是架不住八卦之火熊熊燃燒。不過說到底還是這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別人最好少摻和,想起那一日陳文言在岑秋風房中,臉都漲紅了,周賢心裡有了幾分猜想。

兩相作別,車隊又一次啓程上路。青要山的道士,無論是內門弟子,還是外門弟子,都是能吃苦的人,露宿野外荒山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來的路上有兩回急忙趕路,沒能遇上客棧村寨,就在野外過一夜沒什麼不妥。

這一番不一樣了,有專門伺候着狀元郎的行驛計算着每天應該走多少,到什麼地方住什麼樣的店。是驛站還是車店,是客棧還是宿在民家,都有規劃。這就讓青要山的這一衆人省了心,紛紛感嘆說這是沾了李桐光的光。

一日車馬下來,其實也沒能走多遠。畢竟這個年代的生產力水平擺在這兒,這要是坐高鐵,從京城到開封也就三個小時,一天時間夠多少個來回?想到此,周賢不由得感嘆到,科學技術當真是第一生產力。

到傍晚投宿驛站,一行人安頓得了,到夜半三更衆人都睡下的時候,周賢卻是叫了一份夜宵。夜宵送到房裡之後,周賢趕走了夥計,翻身上房。

他一手端着一個碗,一個碗裡是兩個大白麪饅頭,另一個碗裡是一份亂燉,筋、肉、皮、下水什麼都有,用茱萸和生薑汆得了,放在鍋裡猛火爆炒。配上一點青菜,這就算是一碗好菜了。臨上桌之前撒上幾滴香油,那滋味美着呢。

“乾糧頂餓不好吃,胡餅那東西閒來無事,當零嘴還可以,拿它充飢,那滋味實在不好受。”周賢一邊走一邊說,“我給你叫了份夜宵,也不知道你的口味,有沒有什麼忌口,就按照我自己喜歡的給你端過來了。有葷有素,來兩口嗎?”

周賢自然是在對郭子衿說話。此時郭子衿正坐在房頂上,對着月光打坐調息。打一夜的坐,對於郭子衿來說,是完全可以代替睡覺的。

而且到了郭子衿這個境界,只要不受什麼傷,其實完全可以餐風飲露了。天地靈氣足以提供她的日常所需,口腹之慾是習慣。不吃吧,時間久了腸胃也容易受傷,吃吧,也不必吃多少。

不過周賢能念着她一路上隨在岑秋風的車廂裡頭躲藏,吃不上什麼好東西,特意給她叫了一份夜宵來,郭子衿還是很感動。她對着周賢招了招手,讓周賢坐到她身邊。先是接過饅頭來,放在一旁,捧起菜碗深吸了一口,郭子衿點點頭:“我愛吃這個。我這些日子住在天寧寺,素得沒着沒落,可算是見了一點葷腥,哪有不喜歡的道理?”

拿起筷子來,一口饅頭一口菜。周賢不說話,她也不吭聲,倆人就在房頂這麼坐着,聽郭子衿嚼東西的聲音,格外的分明。

直到郭子衿拿着剩下的那一小塊饅頭,把菜碗裡的湯都給抿得乾乾淨淨,吃進肚子裡,周賢才是輕笑一聲:“這感情好啊,不剩菜,珍惜糧食,就是刷碗也好刷一些。”

郭子衿也跟着笑,擺擺手說:“我好久都沒吃得這麼飽了,不過是一碗菜,兩個砍刀饅頭,着實是香。你說這家的廚子在京城是不是能掙到更多的錢?這手藝上哪找去?”

周賢則不以爲然:“這個廚子的手藝呀,勉強過得去。你吃的這麼香,是因爲你好久沒安心吃過東西了。”

郭子衿聞言一愣,轉而點點頭:“是啊,我好久都沒安心吃過東西了。腹內充盈的感覺真好,人都慵懶了許多。我現在甚至想找個地方睡一覺。”

“你到我屋裡睡去。房間小,比不得郭大小姐你的繡樓,卻足以放一張牀,安眠一夜。”周賢輕笑一聲,指了指房後開着的那扇窗戶,“就那個房間。”

郭子衿問:“我去睡你的房間了,你要怎樣?”

“打坐練功,在房頂上過一夜唄。”周賢輕嘆一聲,“我前後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沒好好打坐練功了。遇到瓶頸了之後,再怎麼練都沒有什麼效果,師公和師父都勸我停一停,我也就停下來了。”

“我沒遇到過瓶頸,真是可惜,幫不上你什麼忙。”郭子衿嘆了一聲,像是安慰周賢。但周賢感覺她還不如不安慰自己。

兩人又沉默了片刻,郭子衿忽道:“你那把琴讓我給弄壞了,真是可惜。如果那個吉他要是還在的話,咱倆坐在這兒,你給我唱首歌多好。”

“沒有伴奏也能唱啊!”周賢一拍大腿,“小點聲唱,他們都睡着了。”

“行,那你要唱個什麼?”郭子衿問。

周賢想了想,搖了搖頭:“再不然,你出個主意,你想聽什麼樣的東西?”

“男歡女愛的唄,”郭子衿笑道,“國風好多是這樣的,我看你唱出什麼樣的來。”

“那你可聽好了!這個我會的可多了,唯獨鍾愛一首,叫《思凡》。”周賢清了清嗓子。

想了想詞,周賢輕聲唱道: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方丈他袈裟七彩燈~

煙霧繚繞,木魚聲聲,天靈靈,地靈靈每天唸經文。

隔壁那座山,有個尼姑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鬩之席第一百章 對弈閒語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好生活第三百章 齊思源第一百三十三章 雨幕議案第六十九章 黑雪紛紛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湖俠客第一百零三章 一件一百零八第三十五章 駝背老太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五十五章 深更人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江湖規矩第二百七十七章 有間客棧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玉雪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顏索第六十九章 黑雪紛紛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歷萬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縷陰風第六章 御劍飛行第三百零二章 坐而論佛第二百八十三章 屋頂第一百零七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八十六章 路遇軍士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風曲第五十八章 烹茶識友第三百零二章 坐而論佛第三百四十章 鐵器走私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過中天第二百八十九章 軟劍第二百六十四章 化名行走第一百七十八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一百五十三章 魏康來訪第四十章 夜語短歌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九十二章 此間事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樁功德第九十八章 兩廂情怨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三百零一章 疑竇重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府失竊第二百五十一章 萬語千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山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五十六章 京城一角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靈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隱舊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六十章 御書房第三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六章 血濺貢院第六十三章 邪教疑案第二十八章 雄雞一唱第二百七十三章 杜逢水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保寧府營第四百零一章 天交子時第五十四章 應試舉子第七十四章 並無寸進第十八章 王靈官殿第二百五十一章 萬語千言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年大瓜第五十四章 應試舉子第一百章 對弈閒語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營第三十一章 荒山棄廟第一百四十一章 藤裡藏身第一百七十八章 落下帷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縷陰風第三百三十五章 亡家投奔第三百八十六章 鬼城詭譎第七十六章 同天節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一百六十一章 獨門神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一百二十章 舊友來訪第一百六十七章 陰陽遁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鎮經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粉墨登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深火熱第九十一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軍機會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三百一十二章 縮地成寸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張紙條第三百三十一章 早朝第二百一十章 撕破面皮第七章 猝降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