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
好不容易鼓足勇氣,下定決心和俄國人幹一仗的英國政府,直接被帕特里克中將的求援電報搞懵了。
放下手中的電報,格萊斯頓首相疑惑的問:“前線不是已經有四十萬部隊了麼?爲什麼還要援兵?”
不是格萊斯頓首相大驚小怪,實在是不列顛有史以來,就沒有玩兒過規模這麼大的戰略遊戲。
戰爭還沒有爆發,前線就聚集了四十多萬軍隊,要是再增援二十個步兵師,總兵力就要逼近七十萬大關了。
一場局部戰爭就玩兒這麼大,完全超出了格萊斯頓首相的認知範疇。
陸軍大臣羅薩里奧:“首相閣下,陸軍部仔細研究了帕特里克中將的求援電報,基本上可以確定他的要求是合理的。
俄國人來勢洶洶,根據情報顯示他們在中亞地區已經投入了五十萬軍隊,不排除後面繼續增兵的可能。
因爲距離的關係,敵人的增兵速度會比我們快很多,必須要保障前線的兵力充足。
要不然遇到突發情況,只能指望印度總督區支援。恕我直言,印度總督區沒有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一旦同俄國人開戰,印度地區也會變得不穩,維持印度地區的穩定纔是印度總督最重要的工作。
要是提前沒有準備,等戰爭爆發後,突然從印度地區抽到太多的兵力進入前線是不負責的表現。
其次,阿富汗地區一直都不太平,當地人和俄國人勾結了起來反抗我們的統治。
由於阿富汗地區多山,反抗組織的大本營都在深山老林中,我們在阿富汗地區的部隊進行了多次圍剿,都沒有把他們一網打盡。
一旦和俄國人的戰爭爆發,這些人又會跳出來搞破壞,我們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兵力應對突發情況,不讓他們和俄國人裡應外合。
……”
理由一大堆,總結起來就一條,那就是快點兒擴軍吧,前線快要等不及了。
儘管一直都後孃養,但陸軍也是有追求的。這種千載難逢的擴軍機會,說什麼大家也不會放棄。
文官出身的羅薩里奧自然清楚這裡面的彎彎繞繞,但是作爲陸軍大臣他的屁股已經決定了立場。
要是這個時候拆了軍方的臺,那麼後面的工作也不需要做了,下面的人有得是辦法坑死他。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冷笑道:“閣下,你應該知道阿富汗的情況。前線要維持七十萬部隊作戰,你們陸軍部準備用多少人來保障後勤?
一百萬人還是兩百萬人,又或者是三百萬人,甚至是四百萬人?”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阿富汗是內陸國家,糧食布匹之類的物資或許可以讓印度總督區出,可是武器彈藥就必須要從本土運送。
如果把生產、運輸的人員全部加起來,沒有幾百萬人爲前線的部隊服務,根本就支撐不起這種規模的勞師遠征。
陸軍大臣羅薩里奧搖了搖頭:“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我們沒得選擇不是麼?
俄國人可不會管我們是否存在困難,只要準備好了,俄軍就會打過來。
爲了印度的安全,我們必須要主動應戰。現在不打阿富汗保衛戰,未來就要進行一場恆河保衛戰。
至於現在面對的困難,並非沒有辦法克服,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
直接從印度地區徵召勞工就是了,人力成本最高的一部分無非是國內的生產、運輸過程,咬咬牙堅持一下也就過去了。
以俄羅斯帝國的財政情況,他們不可能曠日持久的和我們爭奪阿富汗地區。
只要擊敗俄國人一兩次,讓他們意識到雙方的實力差距,後面的問題就好辦了。”
砸錢,這也是不得不爲之。
俄羅斯帝國實力不弱,最大的問題就在財政上,財大氣粗的不列顛沒有道理放過這個明顯的漏洞,不和他們拼財力,跑去玩兒大決戰。
梭哈的一下子玩兒大決戰,看似威風八面,實則是提着腦袋在腰間跳舞,一旦失敗就把國運給搭進去了。
沒有印度的日不落帝國,還算得上是日不落帝國麼?恐怕要不了三五年時光,就只能退位讓賢了。
這也是大家最糾結的地方,出兵增援太費錢,家大業大的不列顛也會感到肉疼;不出兵增援,又擔心前線失控,俄國人會威脅到印度的安全。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格萊斯頓首相緩緩說道:“我們集體投票表決吧,把最終決議結果上報議會,讓參議院和衆議院審批。”
在情況不明、又不願意獨自承擔責任的情況下,集體決議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就算是決議存在一定問題,那也是民主的結果,可以將大家的責任降到最低。
至於代價,自然是效率下降了那麼一點點。內閣可以馬上做出決議,但是到了議會討論中,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就沒人知道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英俄戰爭爆發了,英國議會的效率也會被動提高的。
……
聖彼得堡,最近一段時間前線的捷報頻傳,亞歷山大三世的心情也好了起來。
戰鬥民族的沙皇也不好當,必須要時刻關注前線的戰局變化。
萬一前線吃了敗仗,沙皇就必須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善後,免得讓事情鬧大了,影響自己的聲望。
亞歷山大三世問道:“南下阿富汗的通道已經打通了,現在就看後勤部的了,你們還要多長時間能夠把物資運到前線?”
後勤部長阿根特急忙回答道:“最多再過兩個月時間,我們就能夠把計劃中的所有戰略物資,送到前線的作戰部隊手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南下印度就成爲了沙皇政府最重要的國策,所有的戰略計劃,都是圍繞着這個核心進行的。
在這種關鍵時候,阿根特可不敢打折扣。即便是對前線的俄軍再不滿,他也不敢在這裡搞事情。
要不然戰場上一旦出了紕漏,沙皇也是會殺人的,甚至不需要沙皇動手,國內的利益集團就先讓他永遠閉嘴了。
亞歷山大三世眉頭一皺,隨即搖了搖頭:“不行,速度還是太慢了。
我們在做準備,英國人也沒閒着。英國議會正在討論是否增兵阿富汗地區的問題,一旦敵人的主力援兵到了,這場戰爭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了。”
英國議會沒有秘密,任何有價值的消息進入這裡,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出現在倫敦的報紙上。
報紙上都刊登了,沙皇政府的情報能力再弱,也會收到這個消息。
爲了能夠速戰速決,不陷入普俄戰爭那種僵持狀態,亞歷山大三世當然要着急了。
在心中左右徘徊了一下,阿根特咬牙說道:“陛下,其實進攻是可以提前的。
前線的部隊作戰,也不是一天就能夠把所有的物資都消耗的。根據目前中亞地區部隊的物資儲備來看,他們完全可以支撐四十天以上的連續作戰。
在這期間,我們還會有物資陸續抵達。前線部隊能夠支撐的實際作戰時間,還會更長一些。
只要前線部隊不貪功冒進,我們的後勤就能夠跟上,不會出問題的。”
從理論上來說,阿根特的說法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前線有一部分物資儲備,後勤部再分批運送物資,只要銜接的好就不會出問題,完全沒有必要等物資全部到位。
然而,這些都是理論上。要是進行實際操作,就要考驗沙皇政府的組織能力了。
軍方要求提前儲備半年的作戰物資,再發起全面進攻,除了剛剛打完中亞戰爭需要休整部隊外,更多的還是信不過國內的官僚。
萬一在運輸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物資慢了一步,或者是搞錯了發貨地點,都足以要一支部隊的命。
到時候,就算是把所有責任人都揪出來咔嚓掉,也對大局沒有任何價值。
沉思了一會兒功夫,有些動心的亞歷山大三世再次確認道:“後勤部真的能夠保證物資按時抵達麼?”
保證是不存在的,所有搞後勤的都知道,這裡面存在的意外情況太多了,尤其大自然的不可抗力。
阿根特硬着頭皮回答道:“後勤部會盡量保證大部分物資按時抵達,具體到每一支部隊就沒有辦法保障了。
除了軍方提前向我們通報作戰計劃,後勤部提前進行準備,纔有可能跟上前線部隊的節奏。”
聽了這個解釋,亞歷山大三世不憂反喜。只要總量供應足了,個別部隊的物資遲滯,那都是必然的結果。
戰場上千變萬化,今天部隊的駐地在東邊,明天就有可能去了西邊,後天可能又換了地方。
在沒有無線電臺前,後勤運輸車隊一旦出發,想要聯繫就只能靠騎馬追了,協調不過來也是正常的。
停頓了一下後,亞歷山大三世慎重的說道:“再給你們半個月時間,儘可能多運送一些物資到前線,我們不能錯過了這次戰機。”
見沙皇的態度堅決,伊萬洛夫元帥欲言又止。他總感覺這裡面有問題,但是又找不到問題在什麼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