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利益永遠都是主題。弗朗茨在算計俄國人的同時,沙皇政府同樣也再算計奧地利。
這種算計和結盟無關,大家都是在規則範圍內進行的。在利益大於矛盾之前,雙方的盟友關係還是可靠的。
俄奧同盟建立後,沙皇政府放鬆了對普魯士的壓制。
顯然,奧地利政府暴露了對南德意志地區的野心後,沙皇政府擔心奧地利會統一整個德意志地區,威脅到他們的歐陸霸權,準備讓普魯士人制衡奧地利。
最直觀的表現,俄國對普魯士王國施加的外交壓力,沒有前面那麼有力度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弗朗茨還在無意中幫了普魯士人一把。當然這種幫助,並不足以讓俄國人放任普魯士王國兼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
丹麥這個小弟,俄國人還不想放棄,沙皇政府需要一個穩定的北歐,普魯士王國的擴張已經打破了北歐的平衡。
沙皇政府陷入了矛盾中,最佳的選擇是讓普魯士王國向德意志中心地區發展,拖延奧地利統一南德意志邦國的時間。
但是又不能讓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志地區,這與俄國人的戰略不符。在沙皇政府看來,奧地利這個盟友是最佳選擇。
有一定實力,又沒有威脅到俄羅斯的實力。最重要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已經很老了,任何一個老牌帝國想要新生都非常的困難。
相比之下,新崛起的年輕帝國才更加令人忌憚。年輕意味着還處於上升期,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很不幸普魯士王國就是一個有潛力成爲年輕帝國的王國。
俄國人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他們想要普魯士王國制衡奧地利,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普魯士被英法拉攏了過去,在關鍵時刻刺背俄羅斯或者是奧地利。
在尼古拉一世看來,最佳的選擇是普魯士王國也拉攏過來,重回“北方三宮廷時代”,或者說是“三皇同盟”。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現在俄國人還不能犧牲丹麥人的利益,這會讓盟友感到寒心。
那麼接下來讓普奧聯手瓜分德意志地區,也就不好操作了,很明顯一個北德意志地區是很難餵飽普魯士人的。
要是普魯士向德意志地區伸手,不要說奧地利忍受不了,就算是尼古拉一世也忍受不了,他可不能容忍誕生一個德意志帝國出來。
更加嚴重的是普奧瓜分德意志地區過後,普魯士王國就真的做大了,兩家聯手正好堵住了他們西進的道路。
搞不好未來的“三皇同盟”擊敗敵人過後,就是普奧聯手對抗俄羅斯,給自己培養敵人的感受,總是不美妙的。
聖彼得堡
爲了解決這個麻煩的問題,尼古拉一世專門召開了御前會議。
首相率先開口說道:“陛下,要麼全力拉攏普魯士王國,延續柏林公約;要麼聯合將普魯士王國打壓下去,讓他們沒有能力給我們添亂!”
這道選擇題大家都知道,打壓普魯士王國該怎麼做,非常的簡單隻要聯合奧地利狠狠揍他丫的一頓,保管十幾二十年普魯士都翻不了身。
可問題是打趴下了普魯士,奧地利的目標或許就不是兼併南德意志地區,而是要統一整個德意志地區了。
打壓不可行,那就改爲拉攏普魯士。拉攏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筆代價俄國人是不會出的,要他們割肉,就是再要他們的命。
外交大臣卡爾-渥賽爾羅德分析道:“陛下,普魯士人的胃口很大,現在德意志地區有兩種統一思想,一種是由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建立大德意志帝國,還有一種是由普魯士人統一除奧地利外的德意志邦國建立小德意志。
後者是普魯士人搗鼓出來,他們的目標非常的明確,就是統一德意志,現在他們發起丹麥戰爭,就是在爲這個目標而努力。
如果我們肯支持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地區,他們肯定會加入同盟,不過奧地利那邊必然不會答應。沒準我們的戰略還沒開始,普奧兩國就先打起來了。”
尼古拉一世皺着眉頭問道:“怎麼北德意志邦國還喂不飽普魯士人麼?”
俄國人奉行的是實力至上,有多強的實力就分享多少利益,現在普魯士王國就是列強中墊底的存在,或者說只是一個準列強。
後世大家對普魯士王國評價高,那是因爲他們統一了德意志,建立了牛逼哄哄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拔高了他們的地位。
並不是說現在他們這個人口1300萬的中等國家,就擁有和各大強國比肩的實力了。
“陛下,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用北德意志地區拉攏普魯士人,如果不行的話就引誘他們向低地國家擴張。”外交大臣卡爾-渥賽爾羅德提議道
19世紀是一個擴張的年代,各國無不想要擴張自己的實力,這個年代不擴張就是在慢性自殺。
不要看後世的很多國家,都從這個年代苟活了下去,實際上很多人都忽略了他們所經歷過的風險。
荷蘭、盧森堡這樣的小國就不提了,就連西班牙這樣的大國,後面都被人一路吊打。
普魯士、奧地利這種地理位置巨坑的國家,要是不對外擴張壯大實力,無論是俄國人西進,還是法國人東征,都是一個悲劇。
種田發展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種田發展的速度太慢了。沒有足夠市場、工業原材料,你努力二三十年,還比不上人家兩三年的成果。
“不行,讓普魯士人兼併北德意志邦國,就已經很危險了。要是讓他們再獲得了比利時、荷蘭,那麼又是一個法蘭西。”首相激動的反對道
“首相閣下,我們西擴的道路已經被擋住了,普魯士王國就算是做大,也不可能反攻俄羅斯,只要我們挑起普奧矛盾,西線就穩定了。全力經營地中海,纔是我們的國策。”卡爾-渥賽爾羅德解釋道
……
俄國人內部爭執不休,減輕了對普魯士的外交壓力,給普魯士人造成了一種錯覺,似乎只要他們打服了丹麥人,造成了既定事實俄國人就會妥協。
受此影響,普魯士軍隊迅速擊敗了前線的丹麥人,1849年4月9日,普魯士軍隊再次進入日德蘭半島。
和上一次的剋制不一樣,這次普魯士人爲了逼迫丹麥王國妥協,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四月份還沒有過去,半個日德蘭半島都淪陷了。
要不是丹麥人有先見之明,把首都建立在西蘭島上,普魯士人海軍是弱雞,估計普魯士軍隊就要直搗黃龍了。
頂不住就找老大,尼古拉一世也被普魯士人的做法給激怒了。
打狗還要看主人呢?他都已經三番五次的叫停了,居然還敢繼續採取軍事行動,完全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自認爲尊嚴受到挑釁過後,俄國人立即採取了行動。
1849年5月7日,兩個俄羅斯步兵師登陸日德蘭半島,擋住了普魯士軍隊前進的道路。
打是不可能打的,腓特烈-威廉四世慫了,從聖彼得堡傳來的消息表明俄國人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
發動戰爭容易,要結束戰爭就難了。不要看現在腓特烈-威廉四世已經鎮壓了國內的革命黨,可是普魯士依然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前線的軍隊打的太過順利,也不是一件好事。現在民衆的視線都被轉移到了普丹戰爭上,沒有人記得他們鎮壓革命了。
可是民族主義勃發的後遺症也來了,民衆不能夠容忍失敗,尤其是戰場上已經打贏了,政府再做出讓步。
停戰可以,放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就不行,這是原則問題,誰敢讓步誰就是賣國賊。
幫普魯士人造勢的可不只是奧地利,德意志地區的所有的邦國都出了力,包括傾向於普魯士人的北德意志地區邦國。
可以說現在整個德意志地區,都在精神上支持普魯士,如果精神支持能夠變成實質上的支持,那麼腓特烈-威廉四世也不用慫了。
維也納
“陛下,普魯士駐維也納大使向我們尋求幫助,外交部拒絕過後,他們又提出了在奧地利募捐戰爭軍費。
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普魯士人在國內已經發起了募捐,現在他們又把目標投向了整個德意志地區,他們的財政應該是快要撐不住了。”梅特涅笑呵呵的說
募捐軍費?這可是弗朗茨幫普魯士政府想出來的妙計,民衆的錢可不好拿。
要是拿了錢最後事情沒有辦到,這些人捐款的時候有多高的熱情,未來就有多大的怨恨。
“既然如此,我們就配合他們好了,政府派人幫他們進行募捐,讓人在德意志地區造勢,把實際募捐的款項放大那麼一點點。
外交部代表奧地利政府向普魯士捐款一千萬盾,支持他們爲德意志聯邦收復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軍事行動。
不過這筆錢先不用急着給他們,隨便找個理由往後拖一拖,實在拖不下去了,就以財政困難爲由分期付款。”弗朗茨想了想說
詐捐門,到了21世紀都有人敢玩,弗朗茨自然不介意效仿了。
不對,他這還不能算詐捐,又不是真的不給錢。
只要普魯士人能夠讓這兩個德意志公國,重回德意志聯邦的懷抱中,奧地利政府就給錢。
如果普魯士人頂不住壓力,放棄已經到手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公國,這筆錢自然也就不用給了。
順便還要發動德意志各邦國的民衆去普魯士大使館門口抗議,讓他們退還血汗錢。
“是,陛下。”梅特涅回答道
不知道普魯士代表聽到這個消息過後,會有多麼的高興,大概不會興奮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