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爭議

當然,說是副手,但選部尚書那是中央才能任命的官員,是管整個天下官員的,孫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江東弄出一個選部尚書出來,難道他孫策還想幹涉其他諸侯的官員任命?換句話說,在江東這邊,選部侍郎已經是名義上能夠出現的最大的選部官員了。目前,江東並沒有這樣的官職,而孫權一旦當選,他將負責江東所有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和調動!

朱治的話,讓孫權微微皺眉,他倒不是埋怨朱治,也理解朱治的顧慮,但,

“我只負責小官員的任免也不行?”

孫權不由說道,這也是他的目的,有這麼個選部侍郎的身份,那孫權就能隨意招攬他看中的有潛力的年輕人了。不然的話,光憑一張嘴,給空頭支票嗎?這一次孫權將要面對的,基本都是一羣世家子弟,不是呂蒙周泰那種,出身貧寒,孫權只需要給了他們好生活,他們就願意追隨孫權的。

這些世家子弟不同,相比起錢財,他們更在乎名利,高品質的身份無法打動他們,唯有官位才行!

孫權當然知道,這選部侍郎的權利很大,而且特別容易滋生腐敗,一旦孫權真的坐上那個位置,每天來找他送禮的,估計都得排隊了。但孫權自認不會假公濟私,他也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孫權最在乎的是人才,他自信,沒有比他更適合這個位置的了!

“所有大官員,都是從小官員起來的呀!”朱治提醒孫權說道。

這纔是最大的關鍵!不是說,你只管小官員,你的權利就小了,那些大官就不會覺得你礙着他們了,而是你動了所有人的奶酪!

這個時代,官員是被士族所壟斷的,就算孫策現在佔領了江東,他也只掌管軍隊,和任命一些最高層的官員,那些中低層,孫策根本沒去過問,所以前面才說,在此之前,江東可沒有什麼選部官員。

以前的時候,張家有個兒子,李家有個兒子,大家互相舉薦,舉個孝廉,在競爭不太大的情況下,自家孩子也就當上官了。之後,再看個人本事,從小官開始,一點點往上爬。但現在可好,任何新官員的任命,都要經過你孫權點頭,其他人可不相信你孫權只是想走個過場,你這是要把江東所有家族的命脈都抓在手心裡呀!

“那又怎麼樣!哼!難道他們還敢反了不成!”孫策頓時冷哼,朱治不這麼說還好,一這麼說,他反而更想這麼去做了。孫策本來就是個非常霸道的人,以前他只是沒在乎這個問題,現在嘛,把江東所有家族的命脈都抓在手心,以後不管哪家的孩子想當官,都必須先來拜訪他孫家,都必須經過他孫家的同意,中央集權,才更有凝聚力,掌控全局,才免得底下的人有機會坐大鬧事。

“主公,以你現在的威勢,當然沒人敢說什麼。但就怕那些人陽奉陰違,怠政懶政,甚至故意辭官,以表示自己的不滿啊。”朱治苦勸道。

“想辭就讓他們辭,莫非以後一有事就拿辭官相逼,我都要聽他們的?”孫策冷冷說道,“這世上,想當官的,難道還找不到人了!至於那些膽敢怠政懶政的,選部,不僅能任,同樣能免,考課不合格的,要麼降職,要麼直接給我罷免了!”

“主公,想當官的雖不少,但能當官的可不多啊。這不僅僅是才華的問題,本地士族之間,有根深蒂固的關係,一道政令下去,非常順利就能推行;但若換成一個外來人,同樣的政令,很可能面臨層層阻礙。管理地方的,我們需要的不是人才,哪怕他只是個庸才,但能夠讓那一方穩定、安定,那就足夠了!”朱治繼續勸道,這也就是他朱治,換做其他人,看着孫策的臉色,早就不敢說話了。

見孫策還想說些什麼,孫權連忙開口,

“大哥,先生說的對,之前是我衝動了,這件事我們還需要從長計議才行。就算真要那麼做,現在也不是最好的時機。你馬上又要準備西拓,這內部還是穩定一點比較好。”孫權說道。

“切,還是我孫家不夠強大啊。”孫策低聲說道,說着,孫策非常遺憾的拍了拍孫權,“仲謀,有朝一日,大哥定要讓你當上這選部侍郎,不,是選部尚書!”

結果,孫權卻是一笑,回道,

“誰說我不準備當這選部侍郎了。”

“啊?”

朱治跟孫策傻眼,都說成這樣了,孫權還堅持要當?孫權是這麼不顧大局的人嗎?

顯然不是。

“我們可以先把風聲放出去,先嚇一嚇那羣士族,讓他們老實一陣,算是一次警告。等真正執行的時候,我只負責一些因爲特殊原因而空出來的官位,比如像王朗,他們逃走的時候,帶了那麼多人,空出那麼多位置,總不能全部白白便宜了那些士族吧?另外,對官員的考覈,我也要着手,不合格的,照樣罷免,但我們不換自己人,而是換成另外一個家族的子弟。這樣一來,也不至於把矛盾引到我們身上,真有問題,讓他們自己內鬥去吧。至少讓那些人再也不敢陽奉陰違,拿着俸祿不幹事!”孫權解釋說道。

“好!就該這樣!”

孫策當即拍板,接着把目光轉向朱治,想看看都這樣了,朱治還有什麼理由能反對。

朱治苦笑着點頭,

“我認爲可行。”

孫策:“那就這麼定了!”

······

孫策上表朝廷,舉孫權爲選部侍郎,不久,就帶兵離開吳郡,往西,繼續剿滅那些跟陳瑀暗中聯合,試圖破壞討伐袁術聯盟的山賊去了。

於是,曹操非常尷尬的發現,他算計當中針對袁術的佈置,基本算是解了體。陳瑀被滅,孫策也跑了,難道還能指望呂布?

沒辦法,曹操也只能指望呂布了啊!

當然,不光是曹操在爭取呂布,袁術可不傻,同樣也在爭取呂布。袁術在稱帝之後,第一時間就派韓胤出使徐州,催促呂布把女兒嫁過來,袁術很清楚,一旦他跟呂布結成兒女親家,不說以後就一定不會成爲敵人,但至少一時半會兒,呂布應該不會來打他了吧。

韓胤不負袁術所望,果然勸動呂布。呂布本就跟曹操有仇,雖然也不怎麼喜歡袁術,但還是認爲目前該跟袁術聯合,共同對付曹操。結果,韓胤前腳帶着呂布的女兒剛走,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大概曹操也沒有想到的一幕發生了。

第405章 母子重見第331章 友善的黃巾第529章 周瑜之狠第397章 哪裡來的老妖怪第404章 劉繇第746章 真乃小人第614章 母親第512章 陳登父子第764章 二選一第140章 來不及解釋了第532章 三個提議第6章 吳夫人第339章 我不活了第167章 孫權得隴望蜀第36章 費力打聽第351章 僥倖第35章 驚聞《長生訣》第743章 天竺十三僧第10章 張角的武功第654章 滅魔第28章 袁隗的計較第332章 陰差陽錯的發現第659章 交集第112章 收禮得民心第593章 呂布之傲第314章 孫權的信第415章 死於孫權之手第76章 歷史的拐點第312章 心機第465章 直接殺進去第170章 是親爹第126章 詢問第205章 拖延第668章 甘寧第101章 系統變化第494章 誰對我好第567章 荀攸之策第615章 真死假死第730章 出山第293章 道家之恥第655章 底線第484章 小人物第486章 冊封第740章 最危險的人第563章 巧勝第359章 最壞的可能第482章 尊主之誘第791章 祭奠第506章 攻佔敵營第718章 進退第747章 童淵!給我滾出來!第5章 失之交臂第619章 無法接受第392章 堆起來的等級第595章 呂布求生第437章 躺下脫衣服第309章 喊聲口號試試第439章 天兵計劃第554章 初戰第601章 戰後第118章 平安的一夜第611章 外來真氣第271章 酒的妙用第560章 刀下亡魂第297章 詭異的時間點第346章 解一題第204章 地尼天僧第90章 歷史重演第109章 匯合第373章 九筒入口第441章 恐懼大於恩情第592章 破城第366章 三十年第36章 費力打聽第451章 攜屍第178章 不需要天才第445章 比試一番第778章 騙子第211章 奇女第160章 首戰取勝第122章 龜息術第96章 童子功第548章 雙管齊下第397章 哪裡來的老妖怪第12章 技能牌第112章 收禮得民心第426章 助攻第216章 降服第430章 第二個目的第593章 呂布之傲第592章 破城第661章 水戰第359章 最壞的可能第708章 喜事第242章 神功線索第415章 死於孫權之手第347章 熟能生巧第448章 貂蟬之羞第523章 荒唐第6章 吳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