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南唐遣使入吳越

攻克了泗州和壽州以後,乳虎軍平頭而進,分別從東西兩路南下。

隨後遇到的抵抗更是微乎其微,周文博親率的三萬大軍僅僅用了十日功夫就已經到了江都府以北三十里處。

而到了這裡,周文博終於只能停下了他狂飆突進的行軍。

江都府畢竟乃是南唐的重鎮,也是南唐的東都,背靠長江,城防森嚴,也算得上一處難以攻下的重鎮。

周文博在視察了江都府的防禦之後,也只能轉道西去,攻打滁州。

到了這個時候,乳虎軍的西路軍,李慕唐、李旭烈和李懷忠三人已經帶着大軍來到了廬州城下。

廬州城中的德勝軍不過八千人,而如今圍攻廬州的乳虎軍再加上新降的忠正軍,已經接近三萬人了,再加上三名節度使都急於建功立業,因此乳虎軍剛剛行到了廬州城外,就開始安營紮寨,攻打廬州。

“無亮,你看這城下的北軍如何?”廬州城頭上,德勝軍節度使蕭雲峰正在觀察敵情,而蕭無亮和蕭無行這兩個蕭家公子自然也跟隨在父親左右。

“軍容整肅,紀律森嚴,當是一支強軍啊!”蕭無亮感慨道。

“以我觀之,圍困我廬州的北軍當在三萬左右,只是不知北軍主帥周文博可在城下。”

蕭雲峰說話間已經是戴上了一絲愁容。

“父帥,陛下已經調集奉化、寧國軍北上,再加上金陵城中也有三萬大軍,只要我德勝軍能堅守待援,陛下定然會派大軍來救援我等!”

蕭雲峰只能暗自點頭,如今就算是想棄城逃跑也沒有可能了,城下的北軍已經將廬州城團團圍住,看架勢應該很快就要發起總攻了,一場血戰已經不可避免。

而廬州城外的臨時軍營當中,宣武軍節度使李旭烈、忠武軍節度使李慕唐和新降的忠正軍節度使李懷忠已經坐在了一起,商議如何攻打廬州城。

“國公大人已經逼近江都府了!可謂是已經飲馬長江。可我們西路軍到現在還沒有真刀真槍的打上一仗,這樣我們幾個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國公大人的苦心和器重?這廬州城和德勝軍,咱們必須一戰而下,方纔能不墜我乳虎軍的威風!”

李慕唐開口給今日的會議定下了基調。

而忠正軍節度使李懷忠剛剛投靠周文博,正打算着立下了軍功來獲得周文博的信任和提拔。因此也是十分賣力:“這德勝軍不過只有八千人。德勝軍節度使蕭雲峰也不過是個平庸之輩,倒是他生出了兩個好兒子,大兒子蕭無亮長於計謀,小兒子蕭無行武藝過人。在南唐軍中也算是闖出了些名聲來。”

李旭烈卻嗤之以鼻:“區區無名小卒,豈敢在我上國大軍面前放肆?那蕭無行若是敢出現在陣前,就讓我李旭烈親自會會他!”

李旭烈也曾跟秦真切磋過,算是不相上下,因此除了趙國公周文博。李旭烈也自詡爲五萬乳虎軍中第一高手,豈會將一個小子放在眼裡?

李懷忠也不過是聽說過蕭家兒子的名氣罷了,他也未曾親眼見識過,因此也並未放在心上。

“咱們可不能誤了國公大人的軍事計劃!最好能在七日之內拿下廬州城!因此咱們就圍三缺一,三面夾擊!攻城器械可曾帶來了?”

李慕唐總結道。

“雲梯、填壕車、箭樓一應俱全,只是軍工局新研發的新式武器似乎一直還沒能成功投入使用,不然我軍更將佔盡上風!”

李旭烈說道。

李慕唐笑道:“你也聽說了?我聽說是國公大人召集了趙氏鐵匠鋪的鐵匠們,研發出來的一種據說可以在數百步開外攻擊的武器,聲如雷霆。威猛無比,只是好像一直還未能真正投入使用!不過我們乳虎軍可是最善於打硬仗,今日打這區區廬州城,雖然沒有新武器,卻也不在話下!”

三名節度使商議了一會。最終還是定下了強行攻打廬州城的計劃。

而德勝軍不過區區八千之數,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時也不敢殺出城外迎敵,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城下的北軍有條不紊的安營紮寨,搭建瞭望臺。

天成三年八月初二。已經準備完畢的乳虎軍終於發起了對廬州城的全面進攻。

而作爲先登的正是汴州的宣武軍,李旭烈所部。

依舊是填壕車先行。而廬州城上的箭雨、機弩、礌石、滾木等也不少,因此乳虎軍第一日幾乎是在用生命來填平瀘州城外的護城河。

不過讓人欣慰的,乳虎軍這支攻城的部隊已經列裝了新式的甲具,這種鐵甲比往常的雖然輕薄了些,然而鐵甲表面卻有着弧度和彈性,能夠有效的彈開箭矢和滾木,大大降低了乳虎軍士兵的傷亡。

不過廬州城畢竟是一個淮南重鎮,城中也有數萬百姓,再加上蕭雲峰早就整軍備戰,因此這廬州城中的箭矢、滾木、礌石和機弩等守城利器也不在少數,所以一時間乳虎軍也拿廬州城沒有什麼辦法。

就在乳虎軍全力攻打廬州城之時,剛剛成立的南唐也派出了秘書郎韓熙載作爲特使,前往吳越國都城杭州遊說。

吳越國創建人錢鏐,少時無賴,曾以販鹽爲生;後應募爲兵,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劉漢宏、薛朗、董昌等勢力的過程中,佔有了兩浙之地。唐昭宗天覆二年(九零二年),封其爲越王。九零四年,改封吳王。及朱溫建樑,始封其爲吳越王。

吳越地域狹小,極盛時,只轄有杭、越、湖、蘇、秀、婺、睦、衢、臺、溫、處、明、福十三州;另又設有鎮海、鎮東、中吳、宣德、武勝、彰武等節鎮。

由於地狹兵少,實力不足,因此吳越一直以效忠於中原王朝爲主要軍略。在唐亡之前,錢鏐忠於唐朝;在朱溫篡唐建樑以後,他又效忠於後梁,由是亦從後梁得到了吳越國王、諸道兵馬都元帥的頭銜。

後唐滅樑以後,錢鏐又向後唐上表稱臣,不僅得到了吳越國王、天下兵馬都元帥的頭銜,而且還得到了玉冊金印,以示恩寵。憑此。吳越便有效地防禦了周邊割據勢力對吳越國的侵擾。

因此名義上,這錢鏐還是後唐的臣子。

錢鏐能夠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異軍突起,割據一方,自然也是有着足夠的能力的。

吳越王錢鏐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錢鏐在政治上貫徹“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的國策。禮賢下士,廣羅人才;獎勵墾荒。發展農桑。他開拓杭州城郭,營建宮殿,大興土木,悉起臺榭,有“地上天宮”之稱。特別是他在統治區內興修水利,修建錢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閘,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隻往來。人稱“海龍王”。又加之戰爭較少,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吳越對江浙地區的開發是有一定貢獻的。

錢鏐奉北方朝廷,居安思危,發展貿易,歲歲豐收。民得安樂,在混戰割據的局勢下,吳越富庶甲於東南,說明錢鏐是有一定歷史功績的。特別是他修築捍海石塘、治理太湖。開鑿灌溉渠道,疏浚西湖。整理鑑湖,建設蘇州、杭州城,開拓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奠定了浙江糧倉——杭嘉湖平原的堅實基礎。

歐陽修在《有美堂記》裡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幹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爲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七十里,作爲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而韓熙載泛舟於西湖之上時,心中卻並沒有多少詩情畫意。

這個時候與原本的歷史已經有了極大的偏差,因此此韓熙載和比韓熙載在歷史上的境地還是有些不同的。

不同於原本歷史上韓熙載一直不得重用,到了中主李璟即位以後才能夠慢慢受到重視,他現在已經被南唐天子李昪視作了年青一代中的俊傑人物,而且韓熙載頗得太尉周宗的賞識,因此他才能夠作爲南唐特使出使杭州。

不過南唐繼承了吳國的泰半疆域的同時也繼承了吳國的霸道,剛剛立國沒多久,南唐皇帝李昪就命令大軍威逼吳越國和南唐的邊境,一時間讓吳越國朝廷爲之風聲鶴唳,兩國交鋒一觸即發。

不過隨後定都於洛京的唐朝派大軍南下征討南唐,這卻一下讓南唐和吳越國的地位反轉了過來。

而韓熙載已經見過了吳越國的禮部官員,卻還一直沒能蒙吳越王錢元瓘召見,此時也只能惆悵的泛舟西湖之上,等待着吳越國做出一個最終的決定。

而這時,錢鏐正如韓熙載所想一般,召集了羣臣商議此事。

腰鼓城中,荷藕蓮池,蜻蜓飛舞,倒是好一片江南好風光。

而吳越國羣臣的心情,也和這明媚的夏日一般美好。

即位以來一直威壓着吳越國的南唐李昪,居然也向吳越國低頭求饒了!

宮殿上首處的高背椅上正坐着吳越王錢元瓘,他是吳越國開國君王錢鏐之子,也是吳越國的第二代國君。

“衆位愛卿,李昪遣使來求和,言南唐與我吳越國一衣帶水,世代交好,如今北方殘暴之敵南下,正是所謂脣亡齒寒之理,因此不但希望兩國能夠罷兵言和,還希望我國能提供給南唐一些兵器糧草,願意以絲帛錢物來換。不知衆位愛卿意下如何啊?”

錢元瓘問着自己麾下一幫值得信任的重臣。

“王上。這南唐李昪,剛剛篡位得國,就調兵遣將,意圖吞下我國。若非是王上指揮若定,將士們奮勇作戰。恐怕如今我國就不知要割讓出去多少疆土了!如今北唐來犯。正是我國坐山觀虎鬥之時!再說,王上您還受着北唐先帝李存勖的玉冊金印呢!再加上北唐和咱們隔了十萬八千里,井水不犯河水。咱們又何必遂了南唐的意思呢?就讓他們在北唐的兵鋒下吃個大虧吧!”

一箇中年武將搶先說道。

錢元瓘稍稍點了點頭。

吳越國這些年來可謂是一直是遭受着吳國的侵略,多次險些被攻下了國都杭州。對吳國和篡奪了吳國的南唐可謂是沒有半點好感,如今南唐遭難,咱們吳越國不趁火打劫就夠意思了,怎麼可能還要去幫南唐?

“陛下,不可!北唐兵鋒極盛。三分天下有其二,如今北唐趙國公周文博又親提十萬大軍南下,不可不防啊!周文博此人乃是周德彥之子,已經被譽爲北唐新一代軍神,至今未嘗一敗,吾恐南唐難擋其兵鋒啊!若是北唐一戰而下南唐,我們吳越國又如何自處?因此我們不但要和南唐談和,還要支持南唐,以免脣亡齒寒啊!”

就在殿中衆臣紛紛表達了對南唐倒黴的喜悅之時。卻有一人發出了不同的意見。

錢元瓘一看,此人乃是太傅劉文清。

劉文清輔佐先王錢鏐三十多年,如今雖然垂垂老矣卻在吳越國位高權重,他的話,錢元瓘不得不聽。

“劉師傅。這周文博果真有如此厲害?”錢元瓘有些不解的問道。

劉文清曾經做過錢元瓘的老師,因此錢元瓘叫他一聲劉師傅也是爲了表示親近。

“我吳越國地方狹小,人口少,若是不知天下大勢。早晚有亡國之憂!南唐固然是我吳越國的大敵,然而比起來南唐。北唐卻更加可怕!北唐三年前就一舉滅亡蜀國,如今已經佔據了天下三分之二的疆域。更讓人心中發寒的是,前年北唐先是魏州兵變,後是太尉李嗣源叛亂,這本來極有可能讓北唐分崩離析、陷入混亂的一場大戰卻以趙國公周文博單騎救主,符彥卿、周文博、郭威三大臣輔政而告終!而隨後周文博出鎮地方,經略四鎮十二州之地僅僅兩年,卻已經能拿出十萬大軍南下討伐南唐!此人乃是當世人傑也!我等不可不防!”

劉文清大聲勸道。

殿中的一衆大臣只能靜靜地聽着劉文清的話,卻說不出來什麼反駁的話來。

“劉太傅的話,微臣有些異議!”就在衆人被突然爆發出了氣勢的劉文清鎮住的時候,卻有一人佔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劉文清老頭定睛一看,卻見此人身長修八尺有餘,面容清秀,氣度非凡。

此人卻是錢元瓘身邊的學士林賀!

對於林賀這個人,劉文清還是比較賞識的。

林賀乃是唐末大儒林慎思之子,而且才氣驚人,三年前南渡而歸,入吳越國,被先王錢鏐賞識其才,任命爲學士,跟隨在太子錢元瓘左右。

而去歲先王錢鏐駕崩,太子錢元瓘登基,這林賀也水漲船高,而且王上似乎對他也是有些言聽計從的樣子。

(先發再改,趕時間,謝謝諒解)

後唐滅樑以後,錢鏐又向後唐上表稱臣,不僅得到了吳越國王、天下兵馬都元帥的頭銜,而且還得到了玉冊金印,以示恩寵。憑此,吳越便有效地防禦了周邊割據勢力對吳越國的侵擾。

因此名義上,這錢鏐還是後唐的臣子。

錢鏐能夠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異軍突起,割據一方,自然也是有着足夠的能力的。

吳越王錢鏐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錢鏐在政治上貫徹“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的國策。禮賢下士,廣羅人才;獎勵墾荒,發展農桑。他開拓杭州城郭,營建宮殿,大興土木,悉起臺榭,有“地上天宮”之稱。特別是他在統治區內興修水利,修建錢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閘,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隻往來。人稱“海龍王”。又加之戰爭較少,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吳越對江浙地區的開發是有一定貢獻的。

錢鏐奉北方朝廷,居安思危,發展貿易,歲歲豐收,民得安樂,在混戰割據的局勢下,吳越富庶甲於東南,說明錢鏐是有一定歷史功績的。特別是他修築捍海石塘、治理太湖,開鑿灌溉渠道,疏浚西湖,整理鑑湖,建設蘇州、杭州城,開拓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奠定了浙江糧倉——杭嘉湖平原的堅實基礎。

第36章 苦盡甘來收穫豐(二)第62章 欲收卒心破萬難(一)第55章 天材地寶木中藏(六)第25章 乳虎軍陣初揚威第27章 真龍面前化蛟龍(四)第69章 誰主暗流何處涌(一)第47章 世事紛雜人心易(一)第20章 才辯無雙諸葛羽(三)第19章 才辯無雙諸葛羽(二)第38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112章 有志者事竟成矣第69章 誰主暗流何處涌(一)第36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下)第37章 丈夫處世立功名(一)第30章 美人軍師符鳳凰第47章 瞞天過海騙秦壽(二)第23章 義成節度石敬瑭第76章 龍泉寶劍飲敵血第113章 神威四徵大將軍第87章 符鳳真我見猶憐第14章 大廈將傾獨力撐(一)第51章 看破虛妄清本源第55章 郭威覲見李存勖第36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35章 苦盡甘來收穫豐(一)第62章 郭威使出殺手鐗第58章 二龍決戰汜水關(一)第69章 治兵振旅銳氣足(三)第69章 鼓角聲悲壯(二)第30章 秉燭帳中習文書第98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8章 一封羽書動乾坤第14章 大廈將傾獨力撐(一)第81章 泰山壓頂不可擋(二)第117章 秘結盟約渡天塹第70章 大唐公主李無憂(上)第14章 送子觀世音菩薩第17章 大廈將傾獨力撐(四)第53章 勢在必行剿匪事第27章 釜底抽薪計無遺(三)第40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四)第38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二)第57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一)第10章 紅塵世俗修大道(上)第50章 搏風擊浪弄潮兒第97章 南唐代吳起風波第44章 濟濟一堂鹹聽命(一)第20章 烽火狼煙起魏州第81章 泰山壓頂不可擋(二)第70章 大唐公主李無憂(上)第66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1章 南唐遣使入吳越第1章 汗血寶馬名追電(一)第55章 郭威覲見李存勖第21章 蓋棺入土方爲安(一)第41章 此身不殞誓不止(一)第69章 鼓角聲悲壯(二)第110章 至誠君子終得報第36章 苦盡甘來收穫豐(二)第88章 樑振入主監察局第59章 江湖好漢宋天彪(一)第72章 誰主暗流何處涌(四)第57章 初成君主求賢策第37章 丈夫處世立功名(一)第3章 天才少女林研兒第82章 良辰美景結良緣(二)第61章 四方豪傑紛紛應(四)第76章 龍泉寶劍飲敵血第41章 此身不殞誓不止(一)第44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一)第11章 紅塵世俗修大道(下)第13章 襄王神女應有情第4章 公侯高門一庶子(三)第10章 紅塵世俗修大道(上)第92章 理清關係立基業第32章 烈士英明垂千古(二)第64章 月黑風高夜行人(二)第56章 怎料心中生異志(二)第57章 兵不血刃下汴州第6章 守王夜宴長樂坊(六)第33章 聽鬆軒中洛京對(上)第33章 聽鬆軒中洛京對(上)第115章 蕭寶兒再戰情郎第71章 誰主暗流何處涌(三)第33章 夜半帛書起驚魂(一)第23章 夜半燈前定妙計(一)第97章 南唐代吳起風波第34章 悍勇猛將誰人擋第95章 一擲千金爲美人第44章 濟濟一堂鹹聽命(一)第16章 徘徊不定兩相難(一)第17章 大廈將傾獨力撐(四)第68章 治兵振旅銳氣足(二)第39章 丈夫處世立功名(三)第60章 汜水關頭險情急第61章 李嗣源大義凜然第61章 江湖好漢宋天彪(三)第50章 資源終有用武地第65章 兩軍對陣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