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說和

永寧原本只是生氣,可是當李治出現之後,心中卻莫名升騰起一種名爲“委屈”的情緒。她冷哼了一聲,轉過身去,背對着李治,說道:“我這個地方,可不是讓晉王殿下處理內宅事物的,殿下事忙,小道就不留殿下了,請帶着您的‘人’和東西,速速離開吧”

她催着李治儘快離開,倒也不全是因爲生氣。她是怕房玄齡若是這個時候趕了回來,那事情怕是就更不好收場了。而且說到底,李治這個人是她自己主動招惹上的,今日這份“委屈”於她並不算無妄之災,但她卻不能將父親牽扯進來,受這份侮辱……

李治張了張嘴,想解釋,想安慰,卻最終一個字都沒說出口,只是長嘆了一聲,便帶了蕭氏和那一地的禮物離開了。

永寧一待李治離開,立刻把家裡所有的下人都召集起來下了封口令,嚴禁將蕭氏到訪的事情告訴房玄齡。然後她纔再度回去房間躺下,本來疲累不堪的她,這會兒卻怎麼也合不上眼了,一合上眼,蕭氏的臉便在她眼前晃來晃去,攪得她心煩意亂。在榻上翻滾了大半個時辰,她最後還是不得不認命地嘆了口氣,起牀梳洗。

這天的陽光倒好,雖然氣溫仍低,卻還是讓人感覺舒暢。永寧自己動手將長几與筆墨紙硯一起收拾到了廊檐下,趁着陽光練字靜心。

這些年她但凡心不靜的時候,就會默《道德經》。也不圖能體悟出什麼大道理來,只是很認真地一字一字寫出來。這幾年雖然居無定所,但她這筆字,倒真得是練出來了,連房玄齡都曾在往來的書信中誇讚過她幾句,當然那些誇讚的話後面跟着的是三倍以上的訓戒之語,可是就算這樣也着實讓她激動了一番。能得房玄齡一句贊,絕對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永寧就這樣用心地一筆一劃地寫着,心倒真的漸漸地平靜了下來。當院子外頭再度傳來腳步聲的時候,她剛好將一篇《道德經》一字不落地寫完。因爲那腳步聲是她極熟悉的,所以她並沒有擡頭朝來人看去,而是將手中墨跡未乾的紙拿了起來,從頭到尾的又檢視了一遍,確認了沒有疏漏錯誤,完全可以當成今天的功課交給房玄齡審查之後,才一邊拿着早就備好的溼帕子擦手,一邊說道:“怎麼?被晉王殿下請來當說客的?”

晉陽公主正站在長几前一步之地,含笑看着永寧,絲毫不在意永寧此刻的失禮。畢竟是從小長大的情分,她們在人前雖然是將君臣身份劃分得清楚,可是私底下素來是隨意慣了的。只是那麼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晉陽公主便聽得出來,永寧這次並不算真的生氣,只怕是心裡委屈了……

外頭的陽光雖然尚好,可是永寧又哪裡好讓晉陽公主這個從小體弱的坐在院子裡,自引了她進了自己的臥房。

“這裡,也太簡陋了吧?”晉陽公主實在沒有想到永寧這的住處,居然佈置的跟道觀中的靜室一般簡單,心裡說不上什麼滋味。她與永寧相識多年,永寧未離長安之前,除了大興宮外,她最熟悉的地方就要算是房家了。

雖說房家家風嚴謹,不管是房玄齡,還是盧夫人都不提倡奢華裝飾,但這兩口子對永寧這個**卻着實上心,不管是永寧在房府的院子,還是西郊的錦繡別莊,佈置的都是級精細的,吃穿用度上更是從沒委屈過永寧。而如今這斗室的傢俱用品,細看之下甚至連當初永寧在乾元觀的靜室都比不上,晉陽公主不由得一陣心酸。

這得要吃多少苦,才能讓一個自幼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對如今這樣的環境安之若素呀?晉陽公主任由永寧拉着她在榻上坐下,想起李治方纔去見她時,提起的永寧身上的道袍,她順手將永寧的袍袖拉到手裡,輕輕地摩挲了兩下,確實是颳得手背發癢。她擡頭看向永寧,一時倒不知這話該從何說起。

永寧一見晉陽公主摩挲她道袍的動作,又看見她臉上的表情,忍不住輕輕一笑,說道:“幹嘛這樣看着我?”

“你,這些年都是這樣過的?”晉陽公主指了指永寧身上的道袍,說道:“在外頭也就罷了,怎麼跟在房相身邊,還是這樣呀?”

照晉陽公主想,這出門在外受吃這些苦也就罷了,可是怎麼都跟在了父親身邊了,還要吃這樣的苦?她從長安逃出來的一路上,雖然也吃過一些苦,可是那都是實在沒辦法了纔會那樣,一旦到了大城市,有了補給之處的時候,她可從來沒有在物質上虧待過自己,更別說是跟在李世民身邊的時候了,雖然是出門在外,可是物質享受的水準只比長安高,絕對不比長安低……

永寧抿脣淺笑,瞟了晉陽公主一眼,說道:“小道身爲一個出家人,用心修行纔是本份,而這修行修得便是自身,與在哪裡又有什麼關係?殿下難道不覺得,有些時候那些錦衣玉食就像是個囚籠,讓人半點都不自由,倒是粗茶淡飯更讓人舒心……”

晉陽公主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可是她很快地又精神了起來,盼了永寧一眼,說道:“我只不過隨便問一句罷了,你何必拿這些大道理來堵我的嘴?再說了,我還不是爲你好?看見你吃苦,便忍不住心疼……”說着,她的目光突然促狹了起來,意有所指。

永寧頓時明白過來,晉陽公主最後的那句話,怕不是出自她口,而是李治說的吧?永寧撇了撇嘴,說道:“只要心裡自在,便是吃些苦,我心裡也是歡喜的……”

晉陽公主一聽就知道永寧聽出了她話裡的意思,連忙將臉上取笑的表情都收了起來,乾咳了兩聲,很認真地說道:“剛纔九哥跑去青雲觀找我,急得頭上直冒汗,他倒也不是怕你生他的氣,就是怕你把氣悶在心裡,倒慪壞了身子,所以才巴巴地攆了我來看你……”

永寧垂下頭,輕輕地嘆了口氣,說道:“生氣?其實這會兒想想,我這心裡不痛快得挺沒道理,我,又憑什麼跟人家生氣?又憑什麼不痛快?我……”她最生氣那會兒其實並沒有把蕭氏往“李治的女人”上靠,純粹是對事不對人,但是等着她回房躺到榻上後,纔像是突然想起來所謂“庶妃”,可不就是李治的小老婆?她這跟李治還沒怎麼着呢,他後院的女人就已經惦記上她了,這個認知實在讓她心裡不痛快

雖然永寧話裡的意思挺模糊的,但是晉陽公主憑藉着多年的交情,硬是立刻明白了永寧此刻的心結是糾結在了何處。“好了……”晉陽公主推了永寧一把,說道:“你還真跟那種上不得檯面的女人計較上了?要我說,你在外頭這些年也是有些過了,要是你早回來了,怕是你與九哥也早就有了結果了,這會兒哪裡還能受這個閒氣?”

永寧冷笑了一聲,說道:“若是那樣的話,雖然這樣的氣是不會受了,可是其他的氣,怕是要受得更多了若真到了那時候,只怕也不只是生氣了,煩心的事絕不會只有生氣這一件……”

“永寧,你……”晉陽公主對於眼前這個稍露尖銳的永寧,非常不習慣,有些猶豫地說道:“九哥就在外頭,你要不要見見他?他怕你生氣,硬是沒敢跟我一起進來……”

永寧輕輕地搖了搖頭,見晉陽公主的臉色微變,連忙說道:“我不見他,倒不是因爲那事,只是時辰也不早了,誰知道我爹爹什麼時候會回來?若是被爹爹撞上,那可就不好了……今天上午他強拉了我出去的事,已經氣得我爹爹摔了杯子,若是這會兒再撞上,哼,他一走倒是乾淨,只剩我一個人對着爹爹的怒氣,我可吃不消,這樣的蠢事我是絕對不會做的”

晉陽公主一聽永寧的解釋,臉色立馬緩和了下來,然後心有慼慼焉地點了點頭,說道:“你這話說得倒還有理,房相這段時間以來臉色都有些難看,脾氣也不善,你可要小心些……”

“你,你跟他說一聲,今天的事我自己氣一會兒,也就過去了,讓他,讓他別惦記着這些,如今還是多想想陛下東征的事,這監國可不是好做的……”永寧半垂着眼瞼,並不去看晉陽公主打趣的目光。

晉陽公主此來原來就是爲了替李治打圓場,此刻見永寧確實不像是真惱了李治的樣子,倒也鬆了口氣,言談間更自在了幾分。可是她也從永寧的話裡聽出了些問題,覺得有必要私下裡提醒李治一聲,如果他真的是決定了要和永寧在一起,那麼有些話是絕對有必要說開的。

永寧原本因爲練字而靜下來的心情,倒是因爲晉陽公主的到訪再度混亂了起來。從來膽小、不夠勇敢的她,在面對未來的選擇時,實在缺乏一往無前的堅定信念——她想,她怕,她不敢……

她突然決定,等着房玄齡回來之後,一定要開誠佈公地跟他好好談談,關於她的未來,關於李治……

第九十五章擠兌(下)第二六七章甲第第二零八章賀壽第九十一章橫禍第九十九章三人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章 神醫第一零六章前夕第二八一章傷心第二五一章冷情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八章 關係第二六三章遺言第二三一章入局第七十四章 偷聽(下)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二章 新莊第二二五章迷蠱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五章 委屈第一零三章召見第一二六章洛陽第九十八章失望第九十九章三人第一九零章告誡第二一三章謀算第二七四章疑計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章 憂思第一五三章敵蹤第六十七章 脫困第一三六章探察第八十章 兩船第一九八章徹查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一章 來訪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十五章 散席第一一零章禮物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十七章 到家第一二六章洛陽第二五一章冷情第一一九章“垂危”第一五六章無蹤第七十六章 提防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三章 錦繡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三章 拉攏第一八五章敘舊第二五二章遷宮第二五二章遷宮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六十章 驚嚇第八十五章透底第二七五章揭開第二零零章道變第一四一章同哭第二二一章抒懷第一一七章尋釁第二一六章“解悶”第一六一章秘密第一七七章祈福第二零四章新城第一六零章追蹤第一三六章探察第一三九章落定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一章 心結第二七八章峰迴第一五一章紅鸞第二零六章坦言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八章 兇吉第一七七章祈福第七十一章 爭執第二三四章宮事第八十六章憋屈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八章 家宴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六章 失馬第七十六章 提防第一九九章清醒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四章 人偶第一八六章搬家第一零六章前夕第一七九章候見第二五四章試才第一零二章入觀第一七二章治喪第二三八章破局第九十五章擠兌(下)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四章 私議第一三四章夜話第一零二章入觀第六十四章 下水第八十二章 辯機第一一八章衝突第七十五章 心思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二章 消息第二三二章慰懷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三章 拉攏第九十三章候見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三十三章 錦繡第八十八章兩苦第二四四章保密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五十六章 失馬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四十章 真心第一零九章事出第二八一章傷心第二六九章禍起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二十六章 挑人第二六三章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