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敵五百一十七人,俘敵兩千七百四十四人,繳獲戰馬八百六十三匹,其餘兵甲若於……”
既到了軍中,便要爲軍中效力,王昌齡的臨時差遣,就是軍中主簿,專門負責計載軍功。此戰結束之後,他將文吏們統計出來的戰果彙總,報告給葉暢聽。
“好,大勝”張鎬喜形於顏色。
衆人都看向葉暢,葉暢笑嘻嘻地端起水壺,在南霽雲面前的杯子裡倒了一杯熱水,然後親手給他奉上:“二哥,戰前小弟小瞧了二哥,實是不該,今日見二哥神勇,吾受教矣。軍中不得飲酒,就以這水一杯,暫敬二哥,待竟全功之後,回旅順爲二哥再擺酒慶功”
南霽雲捋須微笑,端起杯子一飲而盡:“那牧奴竟然也敢稱是契丹部中第一勇士,土雞瓦狗,插標賣首罷了”
衆人都是大笑,這是甚爲流行的《三國志繡像演義》裡關羽斬顏良文丑時的話語,事實上軍陣之中,兩邊大將單挑對決的可能性並不大,象南霽雲這般獲勝的,當真是少之又少。
“再敬,再敬,南八武勇不遜於關二,而智計又遠勝之”張鎬在旁起鬨道。
於是葉暢便又替南霽雲倒了一杯水,南霽雲一飲盡之。
“俘虜裡有三個乃是高句麗、室韋部的酋首,竟然敢隨同契丹作亂,須當嚴懲。其餘人員,依我之意,當罰爲苦囚,諸位以爲如何?”葉暢目光閃動道
“自當如此,原本想着利用秋收之後農閒,多墾闢一些荒地、多修一些道路的,如今給這些該死的胡虜耽擱了,罰爲苦囚,已經是葉司馬仁慈,給了他們一條生路”張鎬道。
“正是正是,軍中兵甲尚不足,制約此事者,便是鐵料不足。”南霽雲也表示贊同。
王昌齡對這個插不上什麼話,只是記起葉暢給他的資料中,積利州在卑沙城東北靠近建安州處,開闢了一座鐵礦,葉暢名之爲蓮山鐵礦。旅順的重要產業之一便是冶鐵,以來自東牟的煤,加上這蓮山鐵礦爲原料,目前建成了兩座爐子,都採用了與大唐中原不同的冶煉方法,每日可產鐵五百斤。
莫小看了這五百斤,只要原料充足,一年便有十八萬斤,而整個大唐一年鐵產量,也只是一千萬斤。但是對於百廢待興的積利州來說,這點產量還是少了,各種各樣的工具、日常器具要用上鐵,軍事上武器、盔甲要用上鐵,再加上還需要向中原出售些鐵以打開市場,五百斤鐵,完全不夠用。
王昌齡記得葉暢曾與他提過規劃,要在三年之內,讓旅順的鐵、鋼產量都翻上兩翻,而制約這個目標實現的,就是鐵礦石與石炭的不足,歸根到底,還是人力資源的不足。
“那就定了,此事便交與覃勤壽去辦理,雖是苦役,在榨於他們最後一滴價值之前,我不允許他們出現太多的傷亡。”葉暢笑着道。
旁人都習慣了葉暢這種風格,一笑置之,王昌齡卻不免覺得可怖,他有些同情那些俘虜了。
“另外,從俘虜口中得到口供,契丹人加上所裹脅的安東諸族,一共有六萬餘人,建安州所是依我們此前所約堅壁清野,也不過一萬餘守軍,大夥如何看此事?”葉暢又問道。
“六萬餘人,絕不可能。”王昌齡道:“我曾遊歷邊疆,契丹一部不過兩三萬人罷了,而且還包括老弱婦孺,方有此數。”
“正是,契丹人不過兩萬,其中能戰之士不超過八千。”張鎬也道:“其餘裹脅諸族,各懷鬼胎,若我等無今日之勝,他們或許還能與契丹人同進退,今日大勝之後,其懾於大唐之威,只怕要勸契丹人降了。”
衆人商議的結論,雖然契丹號稱六萬,真正能戰之士也只是一半,不足三萬人,今日一戰,斬殺俘虜便超過了三千,其餘逃散者就算歸營,也意味着其總數折損了十分之一。契丹人是遊牧民族,若佔上風,那必然兇悍如狼,可若處於下風,便又綿弱似羊了。
聽得他們這樣議論契丹,葉暢心裡不免有些感慨,此時乃大唐盛時,周邊諸族,幾乎都是被大唐陌刀砍了個遍的,故此唐人對他們有一種心理上的優勢。什麼少民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在這個時代純粹是個笑話。
“倒是有一人不得不小心,方纔俘虜說了,那被南二哥所殺的牧奴名爲撒懶,他此來之前,有一高句麗謀士,名爲弓輔者曾勸其謹慎用兵。”葉暢道:“此人熟悉遼東情狀,乃是契丹人入牟蓋州之後所招募,又頗有機智,故此契丹迪烈汗頗倚重之。”
“啓稟主公,此人我曾見過。”鉗牟丁也隨在軍中,他聽得弓輔的名字,便開口道。
因爲身份的緣故,他在軍中向來謹言慎行,這一開口,衆人都看向他,他倒也不是很慌,便將在建安州城裡與此人會面的情形說了一遍。聞得他所言,衆人對那弓輔認識便更進了一步。
“看來倒是個有幾分智謀之輩,在建安州中與你相會,乃是私下想要離間建安州與我們的關係。”張鎬道:“似乎……倒可以利用一下”
他在葉暢手中,尚未立什麼功勞,而且他爲人不喜繁瑣庶務,故此便想抓住此戰的機會。不過他的活躍也幫了葉暢大忙,以前戰略戰術,只依靠葉暢一人決定,現在則有了商量的對象了。
“張公,如何利用法?”
張鎬捻鬚想了一會兒,略有些猶豫地道:“來一場……蔣於盜書?”
說到這裡,他有些興奮地道:“對,就是蔣於盜書,既有南八斬顏良,自然就該有蔣於盜書”
他們在這裡商議如何對付契丹人,契丹人那邊也在商議如何對付他們。
撒喇的敗軍,部分逃散,大多數還是回到了建安州城下,與契丹大部會合。得知撒喇被唐將一對一陣斬,迪烈臉色不由大變:“不意大唐在此,亦有如此勇武壯士”
弓輔也是覺得毛骨悚然,那撒喇號稱契丹第一勇士,雖有吹噓的成份,但其人武勇,弓輔是親眼所見的。迪烈從蓋牟州打到建安州,八百里間破大小四十餘城,其中有十餘城都是撒喇帶兵攻下。可是在唐將面前,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唐軍人數亦有過萬,這如何是好?”弓輔喃喃道。
逃回的敗軍除了渲染南霽雲的武勇之外,對唐軍的數量也有所誇大,葉暢所帶部隊只有五千人,可在他們嘴中,變成了一萬五千。弓輔心知這個數字有水份,可沒有想到被誇大了兩倍。
wWW• Tтká n• ¢O
“你不是說,積利州唐人只有五千軍隊麼?”迪烈看着弓輔,有些惱怒:“五千人怎麼變成了過萬?”
“這……莫非大唐派了援軍?是了,是了,我們三月時便到了蓋牟州,這麼久的時間,大唐可能派了援軍,只是不知,派來的援軍數量……迪烈汗,如今敵暗我明,不宜猝然與之交戰,先遣人去探探虛實吧”
迪烈點了點頭。
這是不得已的選擇,契丹人圍建安州城號稱六萬,實際上能戰之士也只是三萬,大多數都是各懷鬼胎的新附各族,就是這樣撒喇還送掉了幾千。大唐來的若真是一萬餘人,即使不能擊敗契丹人,卻也足以牽制他們,令其無法全力攻取建安州。時間拖延下去,原本觀望中的遼東各部恐怕都會生變,而大唐的新援軍也可能越聚越多。
“派誰去?”迪烈問道。
這一次他不想派弓輔去,一來如今己軍軍心不穩,需要這個高句麗人在身邊出謀劃策安撫遼東諸部,二來,他也有些許信不過弓輔。
“孫可折通漢文漢話,可以爲正使,再帶兩個也粗通漢話的去便可。”弓輔建議道。
契丹人此時少有姓,有姓者皆姓李、孫,乃是大唐賜姓,這孫可折之族祖,便是當初得了大唐賜姓的孫萬榮。孫可折曾經在柳城呆過,爲安祿山效力,其漢語水準,不在弓輔之下。
迪烈也覺得這個孫可折乃是使者的合適人選,便點頭同意。
得了迪烈之命令,孫可折領着二使快馬加鞭,迎向唐軍。在距離建安州城約二十里處,正好與唐軍相遇。此時唐軍正安營紮寨,聽得有契丹使者前來,葉暢笑着向張鎬一挑拇指:“張公所料不差,果然派人來了”
“讓鉗牟丁來陪此人吧。”張鎬道。
鉗牟丁作爲迎使,來見孫可折,發覺來者並非弓輔,鉗牟丁暗暗有些失望:若來的是弓輔,按照張鎬之計,那可是他立功的大好時機。
“不知閣下尊姓大名?”鉗牟丁問道。
“某乃校尉孫可折,閣下又是何人?”孫可折雖是奉命來使,但得了迪烈的交待,他們主要目的是探聽虛實,但也不能在唐人面前墮了自己方的威風,故此他的態度還有幾分傲慢。
“某乃鉗牟丁,大唐平郭令、積利州歸化司司事。”鉗牟丁道:“我家司馬遣我來相迎,請君入內。”
孫可折也不行禮,昂然而入。兩邊唐軍對他怒目相視,他卻傲然哂笑:“我大軍南來,所向披靡,什麼樣的勇士不曾見過,何必如此作態?”
鉗牟丁默默無語,心中卻在琢磨着,葉暢見到這廝時,會如何對他。在他們預料中,原本以爲來的會是弓輔,故此準備了不少手段,可是來是是這個孫可折,那些手段便全然派不上用場了。
因爲剛剛紮營的緣故,葉暢的帥帳尚未建起,葉暢於闢出來的空地見這契丹使者。待聽得這個使者名爲孫可折時,葉暢也微微一怔,他眉頭皺了皺,心中正想着當如何應會,那邊張鎬卻開口道:“你姓孫,又自稱校尉,莫非是孫萬榮族人?”
“正是,族祖乃故歸誠州刺史、永樂縣公。”
葉暢心中一動,便聽張鎬道:“牧奴狗膽,竟然派逆賊之後來爲使者,其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司馬,不必與其多言,驅之回去便是”
孫萬榮曾被武則天封爲歸誠州刺史、永樂縣公,但他後來起兵反叛,正是營州之亂的禍首之一。張鎬這一聲喝,那孫可折臉色微微變了下,他向來以乃族祖爲傲,當下揚眉道:“某祖所叛者武周也,所爲者李唐也,當初某祖便言,何不歸我廬陵王,故此起兵對抗武周。若非如此,這大唐天下,豈是李三郎能坐之”
這廝倒是對本族歷史頗有所知,當初契丹人發動營州之亂,藉口便是武則天篡唐,要其歸帝位與廬陵王李顯,也就是後來的唐中宗。而李顯又傳位於其帝睿宗李旦,李旦再傳其子便是如今的天子三郎李隆基。聽得這契丹人將當初燒殺搶掠的叛亂視爲對李唐的大功,葉暢心中大怒,他看了張鎬一眼:“張公所言甚是,逆賊之後,開口便是臭味,這等人物也派來充任使者,契丹迪烈實是辱我太甚。來人,將這正使推出去砍了,腦袋令副使帶回去”
孫可折大驚,安祿山總於些殺契丹平民取其首績冒功的勾當,而眼前這位年輕的唐官,似乎心比安祿山還要狠些,竟然毫不猶豫就要砍他這個使者的頭。他大叫“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可是圍上來的衛士哪裡理會他,徑直把他一夾,就拖到遠處去了。
在他慘叫咒罵聲中,葉暢又沉着臉喝斥道:“鉗牟丁你這廝爲何如此不曉事理,這等污穢之輩,你也敢帶到我面前來”
鉗牟丁被訓丨得愣住了,然後便聽葉暢又道:“你這狗奴,莫非是對我心存不滿,竟然令這等逆賊之後來辱我,令你爲迎使,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麼?來人,把他拖下去,打十軍棍,以此爲戒”
鉗牟丁擡起頭來,卻看到葉暢對他擠了擠眼。
他頓時明白,這是葉暢與張鎬隨機應變,臨時換了一折戲在這唱
果然,旁邊的張鎬上前拱手道:“司馬,這鉗牟丁雖是蠢笨,念在其無心之上,這十軍棍還是暫且記下,允他戴罪立功。若是再有不謹慎之處,兩罪並罰,想來他到時纔會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