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

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

朝會制度,是用以彰顯國力強威,皇權至高無上,展示隆重禮儀爲主的政治制度,在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頗具特色。

商議大事本身,反倒是其次,往往只是走走過場。

而唐代是朝會制度(又叫朝賀)的集大成時期,其儀式制度已經相當完備。

《大唐開元禮》及《通典》均將大朝會劃分爲嘉禮,屬於五禮中的嘉禮部分。

唐代的朝賀包括:元旦朝賀、冬至朝賀、千秋節誕辰朝賀以及五月朔朝賀一共五個。

不過,基哥口中的“朝會”,只是俗稱,並不是大唐的正式朝會,或者說朝賀。

而是皇帝本人會出席,在大明宮紫宸殿內舉行的朝堂高官會議,算是“私會”。

沒法子,大唐的朝會都是不辦公的,純粹的慶典。基哥哪怕想在朝會上搞事情,朝會流程也不允許。

開元時期大唐中樞的運轉模式,跟前朝,甚至跟太宗時期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普通事務由議政堂處理,左相右相都在那邊辦公,匯聚了中書門下的精華。大事就報給皇帝,走完一系列流程後再以政令的形式頒佈。

小事議政堂內部就處理了,就這些李林甫等人的日常。

當有事需要商議處置的時候,一般是在宰相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及與事件緊密相關的官員,聚集到興慶宮勤政務本樓的書房,與基哥商議。

如果遇到至關重要的大事需要處理,則是會在大明宮紫宸殿解決,參與的朝臣數量也會變多。

太極宮,也就是長安皇城的核心區域,基哥一般是不去的,除非是開朝會,也就是一年只開五次的那種朝賀。

這天清晨,紫宸殿內就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

有龍武軍那邊的將領,如剛剛被任命爲龍武軍大將軍的方有德,右龍武軍大將軍章令信;也有有南衙禁軍的主要將領,比如說右金吾衛中郎將裴旻;還有朝廷中樞的大官,比如說御史中丞張倚,京兆府尹鄭叔清,六部尚書,侍郎等等。

至於左相右相那更是不可能不在。

這次朝會,誰都不許請假,不許遲到!

而方重勇被晉升爲龍武軍司階(掌管五百兵力,一個營編制),專門負責基哥身邊的安保工作,走到哪裡跟到哪裡。此刻他也是守在大明宮內巡視佈防,沒有資格進入紫宸殿。

“有什麼事情,都說說吧。”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平靜的對衆臣子說道。

這裡不必講究太多形式上的禮儀,主要作用還是商量事情,或者叫宣佈大事。

基哥不想將時間浪費在無聊的地方,因此也要求衆臣子有話就說,不要務虛。

“聖人,微臣有本奏。”

方有德站出來叉手行禮說道。

“愛卿有何要事啊?”

李隆基一臉疑惑的問道。在他看來,現在方有德不該站出來說話。

“回聖人,李亨作亂,絕非臨時起意。

長安縣縣令,萬年縣縣令,對此居然毫無察覺。長安城內,有十二縣尉,更是無一人上報此事。

微臣來到長安郊外的時候,還是京兆府尹鄭叔清在向南衙禁軍求救調兵。

所以微臣建議,斬長安、萬年兩縣縣令,及長安城內十二縣尉以儆效尤。

讓中樞朝廷的官員知道自己盡忠職守的本分,請聖人明察!”

方有德躬身行禮,長揖不起說道。

石破天驚!

這是有多少年沒有聽到類似的腦殘提議了啊!

兩個京城縣令,十二個縣尉,一口氣全斬了,這踏馬是真的會玩啊!

在場衆人,包括李林甫在內,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議驚出一身冷汗!

見過犯渾的,沒見過這麼不講理的。如果真的斬了兩縣令十二縣尉,那可以算是自開元以來最大的政治變故了!

“聖人,此事萬萬不可啊。”

李林甫還沒吭聲,御史中丞張倚率先出列,對着李隆基行禮說道。

方有德這一招爲什麼狠呢?爲什麼讓張倚這種御史臺官員都按捺不住了呢?

不就是兩個縣令,十二個縣尉麼?

大唐鼎盛時期,一共有1607個縣。哪怕是此時此刻,超過一千五百個縣也是鐵板釘釘沒有任何疑問的。

如果把長安這樣需要十二個縣尉的京城,以及河南洛陽、涼州武威這樣需要四個以上縣尉的超級州府也算進來,那麼最起碼需要兩千四百多個縣尉才能補齊編制。

一口氣殺十二個,縣尉總數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好像也不太多啊。

不懂大唐政治的外人,肯定是這麼看的。

然而,長安城的縣尉與縣令,還有個說法,叫“中樞高官預備隊”!

在這裡當縣令的,很多時候,下一步升遷就是六部司曹甚至是六部侍郎。而在這裡當縣尉的,下一步升遷就是監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

把這十四個人殺了,等於是把現有政治勢力的後備團給殺乾淨了!會極大影響今後三到五年的朝廷中樞政治格局!

方重勇出的這一招,讓方有德與文官集團劃清界限,打的就是一個出手快準狠!他沒事研究大唐官場的各種體制和潛規則,已經研究了五年以上,在這方面,可以說方有德完全是個“弟弟”。

現在這個提議,可謂是“動靜小”,不過是殺幾個七品官八品官;“效果好”,把文官整體得罪得死死的,起碼明面上是這樣。

長安縣令就不說了,算是“半步六部大員”,那長安縣尉爲什麼也不好動呢?

因爲長安城的縣尉,是一個很詭異的職位。不僅是職位本身很坑,還存在着“六個和尚沒水喝”的問題。

用簡單明瞭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幹苦力得不到升遷的倒黴蛋,外加五個不幹事又青雲直上關係戶,這樣的關係。

長安縣裡面,只有管治安與兵事方面的長安縣尉,又叫“賊曹尉”,是真正幹實事的。其他五個縣尉,全部都是混子。這些人將來是要當宰相的。他們這樣的清流官,由於出身與受教育的不同,也沒有什麼什麼實際能力去當好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縣尉。

萬年縣也是如此。

然而更可怕的是,賊曹尉一般是無法得到升遷的,朝廷中樞也沒有他們位置,乃是真正的“幹事沒好處”。

這就好比張九齡去當縣尉,他當然有能力寫詩,有能力寫文章,甚至還有能力給皇帝出主意。

但是他肯定沒能力去斷案,去跟基層百姓打交道,去收稅,也不屑於此。所以張九齡若是在長安縣尉這個位置上,也會是“透明人”,說難聽點就是混子。

這次李亨造反,長安萬年兩縣居然毫無反應,還不如提前得到消息的鄭叔清,其實關鍵原因也在於此。不是他們不想動,而是“大唐自有國情在”。

這些關係戶們都把長安縣尉當跳板,此職位乃是衆多官僚眼中的“清貴官”。

有鑑於此,又有誰會真正辦事呢?

而那個真正辦事的,又因爲長期得不到升遷,所以破罐子破摔,乾脆躺平不怎麼管事了!

事實上長安城內權貴衆多,連京兆府尹鄭叔清都要逢人喊“乾爹”。那長安縣尉和萬年縣尉這樣小小的一個基層官員,又能做什麼呢?

薛王一家要造反,管轄範圍內的萬年縣尉,也就是那個賊曹尉哪怕聽到了一點風聲,他敢去查嗎?他敢上報嗎?

萬一是假的,殺他一家人都不夠填坑的,那還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啊!

所以方有德所說的“殺一儆百”,從這個角度看,倒也沒冤枉那些人。

類似這種“混子官”,在長安中樞有很多,比如說人人羨慕的“校書郎”,白居易就曾經自嘲他當這個官的時候就是個很專業的混子,鳥事不幹白拿錢。

對於大唐官場種種體制性的弊端,基哥已經沒有心力去管了,所以他聽到方有德這話,也只是緩緩的搖了搖頭。

“長安萬年兩縣縣令,罷官。”

李隆基慢悠悠的繼續說道:

“那十二個縣尉裡面,很多人就是管理庫房的,李亨造反,也不關他們的事情,將這些人罷官好了。

剩下那兩個負責緝捕的賊曹尉,直接斬了以儆效尤便可以。

其他十個縣尉,罷官,五年內不再續用。

這件事就到此爲止吧。”

基哥的板子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只斬了兩個一線辦事,又沒有後臺賊曹尉。

“哥奴,你有什麼就直接說吧。”

看到李林甫對着自己叉手躬身行禮,李隆基慢悠悠的說道。

“微臣,請廢十王宅,將皇子外放至長安周邊州縣,以防變生肘腋!“

李林甫對着基哥深深一拜說道。

外放皇子!

大殿內陷入死一般的平靜之中。

這個話題,是一個禁忌。

曾經,在基哥還未站穩腳跟的時候,宗室內部近支,比如基哥的那些兄弟,就曾經外放爲刺史。然而當基哥徹底將權勢鞏固後,先後修了花萼相輝樓、岐王薛王等宅院、“十王宅”、“百孫院”等等,將宗室近支“圈養”在長安。

待遇甚至還不如宗室遠支。

比如信安王李禕,比如說李適之甚至是李林甫,這些宗室遠支,都遠比那些頂着“王號”的皇子們逍遙快活。

所以說李林甫的提議,某種程度上說,算是一種“撥亂反正”。

但這話很犯忌諱,除非基哥本身就是這麼想的。此時此刻,紫宸殿內衆人除了少數幾個知道內情的以外,其他人都是在等待着基哥的回答。

“你們以爲如何?”

基哥回顧衆人詢問道。

“聖人,十王宅乃是定製,若是廢除的話,將來那些皇子們舉兵造反怎麼辦?”

左相張守珪站出來說道。

他爲什麼要反對呢?

因爲,凡是李林甫贊成的,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他就要堅決反對!再說了,將十王宅內皇子外放,確實有些不合適!首先一點就是,對現有制度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此事非同小可,朕覺得可以容後再議。”

李隆基微微點頭說道。

聽到這話,張守珪瞳孔驟然一縮!

很多時候,“容後再議”本身就是一種妥協的態度。要不然,隨便呵斥李林甫一句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本身就想將皇子們外放,李隆基幹嘛說這麼多廢話呢?

皇子居然要外放!

這種事情,說出去誰信啊!

張守珪緩緩的退回原位,低着頭一言不發。

“李亨謀反,朕深爲痛心。但思前想後,這多少是因爲太子之位長期懸空所致,乃是朕的過失。

所以朕想立太子了,諸位愛卿以爲如何?誰可爲太子?”

李隆基拋出了自己的第二個議題,也是讓人驚掉下巴的那種。

誰可爲太子呢?

好像諸多皇子裡面,很多人都有機會當太子啊!

因爲李隆基的正室王皇后已經被廢了,之後便沒有再立新皇后,所以也不存在所謂的“嫡子”。

既然沒有嫡子,那所有的庶子都是可以的吧?

棣王李琰,榮王李琬,儀王李璲,穎王李璬,永王李璘,壽王李琩,延王李玢,盛王李琦等人,都已經成年,究竟誰當太子好呢?

其實基哥的子嗣絕大多數都成年了,最小的幼子汴王李滔,也有十多歲了。

這些人,理論上都可以成爲太子,但太子卻只能選一人。

那麼選誰好呢?

今天朝會的信息量太大,張守珪發現包括自己在內,好多人都把握不住啊!

“聖人,微臣建議,立壽王李琩爲太子!”

又是李林甫站出來,率先提議!

嗯,是了是了,好多年前,當時武惠妃還在,李林甫就在提議讓壽王當太子。現在李林甫站在壽王這邊,好像也不稀奇?

一時間,紫宸殿內很多人都陷入疑惑與思索當中,他們在腦中急速盤算着,究竟選誰比較好。

從前,那肯定是李亨的條件最好,人脈也最廣。

可是現在李亨已經謀反死了啊!

“選壽王當太子是個不錯的提議,諸位愛卿可還有別的人選麼?”

李隆基笑眯眯的問道。

紫宸殿陷入死一般的安靜當中。

 

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499章 下一站汴州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617章 敲山震虎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第20章 鮮血染官袍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200.第177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163.第147章 透心涼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600章 一莫要做,二莫要休第396章 show me the money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425章 殺破狼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583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459章 出山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612章 金縷玉衣163.第147章 透心涼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354章 英雄本色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567章 鹽之戰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2章 我,神童,打錢!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374章 西行記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373章 反客爲主之計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第595章 雷霆萬鈞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第522章 給幽州藩鎮上點強度第431章 權勢滔天,則離死不遠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200.第177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591章 長安米貴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眼睛感染,請假一天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488章 站如嘍囉130.領證了。。。。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125.月末求票第528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7章 遠方來客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輸麻了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89章 河西人傑地靈第492章 臨陣換帥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軍事上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489章 士族衣冠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583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