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

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

需要自己招募團結兵,只是方重勇剛剛擔任刺史後,所遭遇的其中一件糟心事,它還不是其中最惡劣的一環。

“秋防令”,當初被裴耀卿稱爲“入秋防邊”,雖然沒有具體指出是防的哪一個,但基本上除了吐蕃外,周邊勢力還沒有誰值得大唐專門出一道特別律令去針對。

只是律令的制定很簡單,然而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秋防令也不是方重勇前世中晚唐歷史上的“防秋制度”。防秋兵的來源更固定,法令更明確,內容更少也更有實際操作性。

而秋防令卻不僅僅是一道軍事條例,它還涵蓋了經濟方面的問題,比如說收稅,比如說傷兵撫卹。

此時此刻,方重勇坐在甘州府衙大堂的桌案前,看着涼州那邊送來的政令,已經無語凝噎到想罵娘!

第一條政令是:已經番上的本地屯田兵,不允許輪換,以保證對陣吐蕃軍的兵力充足!甘州府要負責安撫那些不能按時回家的軍戶,不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這一條還算是常規內容。

畢竟,屯田兵不能按時回家,就會影響屯田的收成,以及所在家庭的收成,這種事情的後果都是明擺着的。

這個鍋是官府的,所以官府要來背,在稅收方面,肯定要給予一定優惠和補貼。

可是一提到優惠補貼什麼的,就必然跟官府的府庫直接掛鉤,因爲無論財帛也好,糧食也好,都不會憑空變出來。屯田軍戶多一點,官府就會少一點。

這個矛盾要如何調和,很考驗地方官員的智慧。

如果說這一條還可以理解的話,那麼下一條就有點過分了。

第二條政令是:甘州富庶,且位於大後方。所以要專門準備財帛與米糧,以及閒置土地和農具,解決傷兵復原問題,並安排他們的生計。想搬家來甘州的要將其妥善安置,不想搬家的要給予財帛米糧的補貼,送他們回原籍。

這個原籍,絕大部分都是河西走廊五州,然而也不排除有劉展這樣從京畿甚至關東那邊不遠千里來服役的。這樣的傷員回原籍可麻煩了,不但要給不少財帛,而且還要派人護送到籍貫所在州縣,讓那邊的人交接纔算完。

這也是河西諸州討厭府兵番上的原因之一:太踏馬麻煩了!打仗不上心不說,傷殘了還得有人一路伺候着回家!

這些措施是應有之意,也是唐軍士氣與勇氣的保證之一。解決了官兵們的後顧之憂,才能指望他們奮勇殺敵。這是無可指摘的。

只是爲什麼要將傷員攤派到甘州這邊來安置,且這些錢糧從哪裡調撥,政令並未給出解釋。

想來,肯定只能從甘州府庫先調用,後面再來算賬。方重勇覺得,因爲甘州地理條件優越,且人口不多,所以朝廷也有就近安置的原則,順便移民。

而涼州的經濟雖然在河西走廊首屈一指,也是人口最多最富庶的重鎮,但它也要負責供給與轉運更西面的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的將士。

光北庭都護府,一年軍隊所需的布匹就多達二十萬匹以上。

如此沉重的負擔,長安那邊的中央財政又總是無法及時供給,總是拖欠,所以涼州這邊也是無力承擔更多軍需所用的錢糧財帛。再加上那邊人多,也沒有多餘的土地來安置各類人員。

從這點來看,其實也很好理解的邊鎮的難處,這也是爲什麼涼州也在抵制這道秋防令的原因之一。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難以解決。

第三條政令纔是讓甘州府衙配合張掖守捉,補齊那六千團結兵。

至於兵員從哪裡來,政令沒說。

但它卻“暗示”,可以找涼州那邊借調兵員,至於能“借”到多少,那就看甘州刺史的本事了。

方重勇揣摩了一下,不管是河西節度使蕭炅,還是赤水軍使王忠嗣,只怕都很難勻出一部分兵員來。

團結兵的含義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半軍事化兵員,需要徵招的時候就編入“戰時編制”,不需要徵招的時候,他們就是屯田上的“屯丁”,負責務農打雜。

但是團結兵的來源,卻又很複雜。

唐代軍隊正規軍編制裡,有“普通狀態”與“臨陣狀態”的區別。

普通狀態,即:“隊”“火”,對應的有“隊長”“火長”。在其上還有編制“營”,對應的統兵之人是“營主”。

團結兵,是沒有這樣的編制。他們平日裡都在務農,只有臨時組織訓練的時候,才由“州團練使”集中起來訓練!

但臨陣狀態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臨陣的時候,軍隊被分爲:大將、左右廂兵馬使、兵馬使、都虞侯等職務,以及對應的軍隊序列。

這種序列跟平日裡的編制,完全不一樣,甚至兩支番號不同的軍隊,也可能被整編到一起。具體哪一支部隊和哪一支部隊搭檔,跟平日裡的行軍編制無關,只看陣前指揮官怎麼安排!

而團結兵,則是會根據需要,被分配到這些戰鬥序列當中,與正規邊軍沒什麼兩樣。

所以朝廷的這道秋防令,是要這些團結兵集中起來臨陣麼?是爲了加強甘州本地的防禦麼?

不不不,政令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它只是讓郭子儀負責訓練這六千人。而這六千人,應該是本地刺史負責調配與招募,交給郭子儀訓練。

至於打仗,這些團結兵歸誰指揮,這個問題很深奧,政令上沒有說,但顯然訓練團結兵的人並無指揮團結兵的權力!

甘州本地也是理論上沒有使用這些兵馬的權力,可招募和維持團結兵也是需要費用的。這筆錢,甘州府衙還是得自己出,而且這筆錢算下來還不少!

方重勇將這些訓練好的團結兵理解爲一個高素質的“兵員池”,是專門爲前線河西節度使麾下的軍隊“補兵”而設立的。

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政令,方重勇只看到了:糧食,財帛,人力這三個詞,其他的全是用來修飾的廢話。

這局面可夠嚴峻的,不僅要湊齊數量不詳,但想來就很驚人的錢糧與人員,而且居然還沒有團結兵的調度使用權!

全踏馬是給人做嫁衣的活計!

至於郭子儀提出的設想,方重勇覺得對方用手裡那五百人,使用得好的話,看看能不能打出戰損比一比一百的所謂“奇蹟之戰”,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起碼比念想這六千團結兵要靠譜多了。

“河西節度府的要求太過於嚴苛,甘州本地官員都知道無法完成,所以一個個都裝聾作啞。

只是不知道使君要怎麼處理呢?”

嚴莊小心翼翼的問道。

方重勇現在變成了他的上司,而且還是他的後臺,因此嚴莊已經不做他想,決定全力支持對方的工作。

可是,困難是客觀存在的,誰也不能憑空變出這些物資。人員也是有限的,他們都是負責生產財貨糧食的壯勞力。如果用來當團結兵,必然會影響甘州的地方經濟。

更何況團結兵也不是那麼好招募的!

“當然是要想辦法,只是,你有何良策呢?”

方重勇沉聲問道,說了句廢話。

“屬下以爲,昭武九姓,在本地勢力強大。甘州城外,都是他們的城旁。如果要借兵,非這些粟特人不可。

但問題也不在於有沒有人,而在於府衙有沒有錢去辦這些事。

只要有財帛在手,還怕沒有人麼?”

嚴莊嘿嘿笑道。

昭武九姓的粟特人蔘與唐軍已經是老傳統了,甚至連赤水軍,當初都是他們投靠大唐獻上的資本之一。爲了保護絲綢之路的利益,昭武九姓的粟特人,很願意派人從軍,更別說這個團結兵,還不是馬上就要上戰場。

只是以粟特人經商的傳統,若是沒有足夠的利益來滿足他們的胃口,那麼對方很有可能爲了給府衙面子,出幾百個城旁居住的壯丁來參與團結兵訓練。

更多的就沒有了!

“城旁”制度,便是大唐爲了安置邊鎮歸化的異族,在州府與縣城旁邊將其安置,允許他們放牧或者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強制性的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在稅收上給予優惠政策。

城旁制度極大的促進了胡漢融合以及大唐在邊鎮的實力,發展到開元時期,城旁的異族多半都已經編戶齊民,只是稅收與服役方式與漢民不同。

方重勇前世天寶年間西域的很多將領,皆是出自城旁部落,如哥舒翰、高仙芝、白孝德等。

甘州府缺兵員了找城旁居住的昭武九姓聚落要兵員,倒也是一項常規操作而已。

可是方重勇卻明白,每年城旁向邊軍輸入的兵員,都是有限額的,而且還要定期番上輪換。如今,這些兵員名額早就消耗光了,也就是說,以過往“白嫖”的手段,向城旁聚落要人,已經不好使了。

大唐的邊鎮政策並不是如吐蕃一般奴役歸化的異族,所以不管如何,做事得講規矩。破壞了本地的規矩,那也必然導致城旁的異族離心離德。

嚴莊的辦法,則是讓甘州府衙出錢,額外從城旁招募人員當團結兵。只要有錢,兵員質量是有保證的。

“甘州的錢,其實也不多了對吧?”

方重勇一臉無奈問道。他雖然還來不及看賬本,但想來也知道現在甘州州府的財政很困難。

嚴莊微微點頭道:“確實如此。雖然屬下沒有見過賬本,但是從這兩年來甘州府衙的開銷看,府庫裡很可能都可以跑老鼠了!”

這兩年從大唐開始連續對吐蕃人用兵,到如今吐蕃大軍壓境,河西各州都是鉚足勁在供應後勤,甘州要是能有錢纔是咄咄怪事!

士卒們打仗是需要有額外“出征費”,更平時屯紮並不相同。戰後還需要賞賜與撫卹以保證士氣。

河西本地屯田數目驚人,糧食自給自足問題不大。就算是訓練團結兵,所需糧秣肯定也夠用。麻煩只在於本地人口少,全部招募起來打仗了,種田的人就不太夠。明年要如何過日子就不好說了,大幅度減產已成定局。

更有河西本地布匹產量低得嚇人,與糧食產量完全不匹配,幾乎完全依賴長安那邊的供給。如何找中樞索要財帛,也是甘州刺史要考慮的問題。

方重勇痛苦的揉了揉太陽穴,吐蕃人可能奇襲的問題還沒解決,就又攤上這麼一大堆破事。

“那府衙要如何搞錢,你有沒有辦法?”

方重勇嘆息問道。

“使君可以試着加稅,對來往於甘州的胡商收經營稅。”

嚴莊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ωwш_ⓣⓣⓚⓐⓝ_¢ 〇

大唐地方官府對於軍務的辦法很多,但是對於怎麼搞錢,他們並不在行,很多時候,都是在嗷嗷叫的等中樞補給。

地方財權已經被收歸中樞,甘州比較好的地方是因爲它處在邊鎮,因此戰爭時期不必向長安那邊輸送土特產。

要怎麼搞錢,那顯然只能是加稅加徭役,不服役就要給錢,然後用錢去僱傭城旁的粟特人打仗。

總而言之,這些都是些飲鴆止渴的辦法,無論想得多麼巧妙多麼花裡胡哨,本質上,都是加稅!

“甘州編戶數千,丁口不過數萬而已。我大概查了一下,剩下的都是雜胡(含昭武九姓的部曲),總計也不過十多萬人。

如果要加稅,攤到每個人身上,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到時候,只怕甘州要大亂。”

方重勇沉聲說道。

甘州人口並不多,起碼是現在還不算多。要想完成朝廷的任務,那得拼命壓榨本地人才行。

邊鎮民風彪悍,難道就不怕官逼民反麼?萬一這些人投靠吐蕃人,那樂子就大了!

“得另闢蹊徑才行。

我聽聞高昌棉,名噪一時,可以禦寒。在甘州的旱地裡大面積種植高昌棉,再返銷到長安,以賺取利潤,你以爲如何?”

方重勇目光灼灼看着嚴莊問道。

推廣棉花!大力發展棉花種植!河西走廊的氣候,很適合種植棉花!

高昌所在的西州,正好是絲綢之路上的節點。甘州承接那邊的棉花種植,正當其時!

方重勇自信滿滿,這一招可以破局!

“呃,使君有所不知,張掖城外以東的旱地,全部都是種植棉花的田地啊!

而且這些棉花,連軍需都不夠,哪裡有多餘的送到長安呢?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守軍,冬天所用的棉襖,皆是甘州供給。”

嚴莊一臉疑惑的看着方重勇,不明白對方剛纔那番話是什麼意思。

棉襖的好處,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甘州出產的棉花別說是銷路了,根本就不在市面上流通,全都給軍隊用了!甚至每年向甘州府索要棉襖的機構,主要是西域那邊的州縣,都是絡繹不絕需要排隊等候。

就這情況,還怎麼將其賣到長安啊。

嚴莊的話讓方重勇一臉尷尬,他輕咳一聲,嘆了口氣感慨道:“沒想到棉襖如此受歡迎,已經在軍中普及了啊。”

“回使君,正是如此。”

“那可如何是好呢……”

方重勇犯難了。

基哥太踏馬不當人,窮兵黷武把邊鎮壓榨成這樣了,這道秋防令還怎麼玩嘛!

“使君,其實吧,邊鎮一直都苦。幽州是這樣,河西也是這樣,本地編戶也是習慣了。甘州這邊地方官吏也是比較勤政愛民,爲了防備吐蕃人,維持絲綢之路,大家也算是同舟共濟了,平日裡倒也不會沒事找事。

使君只要放低姿態,以刺史的身份,挨家挨戶的去求,多半還是可以有些成果的。這樣足以向朝廷交代了。

想完成秋防令根本不可能,使君也不必想太多,只要盡力就好了。無論是河西節度使還是聖人,都不會苛責使君的。”

嚴莊壓低聲音建議道。

“伱讓我想想。”

方重勇擺了擺手,他在心中猶豫,明日就要召集本地官員開會,要不要先聽聽那些人怎麼說呢?

(本章完)

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第633章 你這天子保熟麼?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第428章 撿漏王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第520章 文攻武赫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345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391章 我不吃牛肉的第519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372章 不自量力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519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425章 殺破狼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648章 洗了睡243.第214章 鬆綁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139.明天晚點更新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第59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306章 援神,啓動!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71章 驚變!第384章 不動如山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46章 河西故事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243.第214章 鬆綁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第426章 白露之變第415章 憑空造牌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第588章 經典二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