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順應民心

金德曼被帶到李治面前。

從容貌、身材和氣度上來說,這個新羅的王女的確是很有範兒。

李治心想,怪不得這女人未來能當新羅的國王。

“我們新羅一向奉唐爲正朔,以後希望能相助於唐,滅高句麗和百濟,守一方之安穩。”

“我父王願意接受大唐的冊封,爲唐之藩鎮,爲唐守護北方疆土。”

金德曼說的話,也很聰明。

不說聯合大唐什麼的。

就說要助大唐完成什麼。

這就容易讓李治接受,讓新羅作爲大唐的藩鎮,以後朝鮮半島就是大唐領土的一部分。

“很好。”

“但是呢。”

“你們新羅以前也是這裡的主宰,憑什麼要大唐相信你們能忠心?”

李治要做的,是要將朝鮮半島徹底納入到大唐的版圖。

而不是在這裡培植代理人。

直接以大唐的軍民在這裡駐紮不是很好嗎?

金德曼搖頭道:“我們的地方,不比大唐的繁華。”

“這裡條件很是艱苦,尤其到了冬天,非常苦寒,以至於非本地的原住民而無法生存。”

“若是大唐想遷徙百姓到這裡來,以大唐的國民來管理地方,就怕這些遷徙來的百姓會相繼逃散回中原。”

“相信這不是大唐希望看到的。”

說話有理有節,所說的也是北方的現狀。

大唐的居民並不想遷徙到朝鮮半島上來。

“晉王殿下,有衛國公的使節,說是要傳達聖旨。”

就在此時,秦懷玉也進到王宮來。

李治點點頭,伸手將金德曼屏退。

隨即李治接見了李靖派來的使者。

“參見晉王殿下。”

“是衛國公讓臣來傳達陛下的旨意,說是您一路辛苦,既然已進入到高句麗的境內,就先暫緩行軍,等陛下進一步的旨意。”

使者的意思,是讓李治暫時按兵不動。

李治問道:“你來之前,得知我已經攻下平壤城了嗎?”

“未曾得知。”

李治點頭。

看起來,李世民對他所取得的功勞感覺到爲難。

可能是得知他已經攻下丸都山城之後,就知道平壤城已經不在話下。

所以趕緊派了快馬來傳遞旨意,讓他暫時停止行軍。

但傳遞來旨意時,他已經攻入了平壤城。

“召集軍中將領,召開會議。”李治當即下令道。

……

高句麗的王宮內。

李治麾下的將領,包括遼東營的一些將領也都在。

羅通聽了李治的話,不解道:“陛下這是何意?爲何我們已經攻下平壤城,還讓我們按兵不動?”

“其實陛下傳旨的時候,我們纔剛攻下丸都山城,還沒對平壤城發動攻擊。”李治做了解釋。

如此一來,衆將領都好像感覺到。

這是李世民準備要鳴金收兵了。

“已經攻下了高句麗的都城,下一步應該乘勝追擊,把高句麗的殘餘軍隊全都殲滅,同時把百濟和新羅也給拿下才對。”

“按兵不動,豈非錯失良機?”

下面的將領都是議論紛紛。

都覺得李世民的聖旨不合理。

李治道:“現在是按兵不動,估計下一道旨意,就是讓我們班師回朝。”

“這……”

在場的將領都很無語。

有種取得了大捷,功勞要被別人所拿的感覺。

“那殿下,我們就趁着下一步的旨意沒來,再派出兵馬,掃蕩整個高句麗國境便是。”羅通自告奮勇道。

李治揮手示意讓羅通稍安勿躁。

李治道:“我的意思,也是先按兵不動。”

“若是父皇讓我們撤兵,那我們就撤走,以我估計,就算父皇讓我們撤回,也會派李績或是李靖兩位將軍繼續解決高句麗的問題。”

“或許朝中真有什麼事,在等我回去處理,也說不定。”

儘管在場有很多將領不甘心。

但李治下令,他們還是不得不聽從的。

加之軍中有很多將士已經起了思歸之心。

長久於國境之外作戰,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還是要承受很大心理壓力的。

所以他們也就暫時接受了。

……

長安,皇宮內。

李世民在下旨讓李治按兵不動後,又得知了李治順利帶兵攻克平壤城的消息。

他馬上把長孫無忌叫來。

“輔機,看來是朕低估了老九,他的能力太高了,若是再給他幾個月時間,或許他就要帶着他的一萬兵馬將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全都收入到我大唐名下。”

李世民言語之間好像還有些擔心。

長孫無忌不解道:“陛下,這不是好事嗎?”

李世民嘆道:“從短時間來說,的確是好事。”

“可朕思索過,把這三國打下來容易,以後如何長久去治理?”

“從大唐境內調撥中原百姓過去,必定是勞民傷財,還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

“長久之後,這些百姓可能都想着回到大唐境內,使得三國的國土又會被外夷所佔領。”

“還不如以夷制夷,接受新羅歸順大唐的請求。”

長孫無忌吸口涼氣。

原來李世民早就暗地裡跟新羅的使節有過接觸。

“皇上之前好像還說過,若是晉王殿下能帶兵平了高句麗……”長孫無忌其實也是想提醒一下李世民,你可是答應要讓李治當太子的。

李世民道:“朕言出必行,在晉王回來之後,朕就準備讓他來當太子。”

“啊!”

儘管長孫無忌心裡也是贊同此意見的。

可當李世民說出口,長孫無忌還是無比驚愕。

李世民真敢在太子未有大過失的情況下,擅自廢立太子嗎?

這可是國家動亂的根源。

“你一定很奇怪,爲何朕能如此篤定是吧?”

“朕想的是,若想讓外夷臣服的話,必須要有能震懾四海的聖君纔可。”

“晉王帶兵能力如此之強,朕要麼只能打壓他來成就太子,以防止將來晉王謀亂。”

“你覺得朕會爲了太子這麼做嗎?”

李世民的問題,讓長孫無忌陷入沉思。

很明顯的。

防止李治謀朝篡位的最好辦法,就是直接讓李治來當太子。

這樣一了百了。

就算現在李世民想把李治給打壓下去。

李治手上有兵權,還有足夠多的糧草,還有人心。

是那麼容易被打壓的?

還不如直接把李承乾給幹下去。

這纔是順應民心。

第兩百五十一章 顧不上李治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攻爲守第兩百二十五章 水火不容第一百五十三章 沒什麼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不敢相信第一百三十四章 刺客第九十六章 奇怪招數第兩百四十二章 探訪第兩百四十六章 消息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第七十五章 暗虧第兩百章 順應民心第二十九章 多大的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十萬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從不發放第七十八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肯定答得出來第八章 天才第三十二章 也用不了多少第九十五章 等等也無妨第一百一十二章 拿不出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異議第七十八章 不了了之第兩百四十二章 探訪第兩百零九章 指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魏第一百五十四章 兄弟離間第三十五章 酒樓第七十章 告吹第一百六十八章 成婚太早第六十七章 蠢到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十萬錢第兩百零八章 謀略第兩百二十四章 很難第兩百四十一章 物資第八十三章 廚神大會第兩百零一章 前往洛陽第一百七十八章 何人所爲第一百八十二章 對策第兩百四十章 亂子第七十一章 望而生畏第九十三章 準備好了第一百零四章 幫手第兩百三十七章 走得匆忙第兩百三十二章 區別第二十四章 炒菜第九十二章 佔上風第兩百一十一章 繁榮第九十一章 累趴第一百章 割肉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加干涉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靖很糾結第一百三十一章 繼續生長第七十七章 大救星第兩百二十七章 真命天子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太子着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護第八十二章 摧毀關隴世家第一百三十章 不敢相信第五十三章 當得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系統沒動靜第一百零七章 恩寵第一百一十九章 軟肋第四十五章 吃核桃第六十四章 剋制第五十五章 好奇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皇帝也想看第九十章 一言爲定第兩百一十五章 幕後有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一百八十章 犯了一點錯第一百五十三章 沒什麼問題第兩百五十一章 顧不上李治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隊第兩百三十七章 走得匆忙第兩百四十五章 最終發力第七章 等死吧第四十五章 吃核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元兇是誰第一百二十七章 貯備資金第兩百一十三章 二五仔第一百二十五章 似有所指第一百四十九章 糧食大戰第一百九十六章殺戮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讚不絕口第兩百三十六章 教導第兩百五十三章 成全第四十五章 吃核桃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第八十一章 說的輕巧第六十八章 結巴第兩百一十四章 誰幹的第兩百二十九章 順路第五章 罪不容誅第七十三章 非常重要第一百五十章 惱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從不發放第兩百零六章 防備第七章 等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