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

遠在鄴城的史朝義似乎獲得了片刻的空閒,既能夠遠離父親,也能夠遠離打仗,可是突然而來的一封公文徹底打碎了他的安寧。如今李嗣業正在攻打幽州,史思明卻讓他帶着四萬兵到達冀州,這不是讓他分擔李嗣業的進攻嗎?

史朝義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他在指揮作戰這方面沒有一點天賦,史思明把田承嗣派到他身邊,就是爲了代替他指揮。

田承嗣看着史朝義一臉陰鬱的樣子,就大概猜到怎麼回事,上前叉手說道:“恭喜公子,賀喜公子。”

史朝義惱怒地反問道:“這有什麼可恭喜的?”

熱臉貼冷屁股絲毫不能讓田承嗣尷尬,他雙手束在袖子中笑着說道:”“你的父皇叫你帶兵過去,是讓你去救他們的命,你們兄弟十幾個,他能獨封你爲太子說明他還是器重你的。近日李嗣業進攻幽州,他受寵的幾個小兒子也只能跟在他身邊擔驚受怕,而身爲長子的你,卻能夠在關鍵時刻救他安危,日後你太子的位置還不是穩如泰山?”

史朝義心裡已經產生了活動,但嘴上依然不客氣地說:“拉倒吧,你們這些武夫心腸冷硬得很,付出不一定能換來回報。”

田承嗣笑道:“他就算再心硬,也應該知道誰纔是合格的繼承人,是能夠獨當一面的?還是隻會抱在孃親懷裡吃奶的?有什麼比臨危受命救急更能獲取他的信任?”

史朝義捋須咂摸田承嗣所說的話,突然走過來握着田承嗣的手說道:“剛纔是我心中憋悶才衝撞了田公,實在是對不住,希望將軍能夠不計前嫌,幫我這一回。”

“公子這說的是什麼話,我田承嗣與公子相伴了這麼長時間,你還不相信我的爲人嗎?別的我不敢說,打仗這方面的事情你交給我,定能讓公子不負陛下期望。”

史朝義立刻轉憂爲喜,對田承嗣的態度也逐漸恭謹起來,稱呼他爲田師,不過田承嗣無論在爲人處事,還是心機詭詐方面,都足夠史朝義學一輩子的。

他們立刻帶兵撤出了鄴城,前往冀州城接防,遙遠河對岸的唐軍並未注意到他們的動靜。但這種事情不會隱藏太久,消息很快便傳過來對岸。

郭子儀的三子郭晞聽聞後大喜,立刻向自己的父親進言道:“史朝義從鄴城把兵撤走,定然是幽州方面戰事吃緊,需要他收縮兵力。我們不如立刻進兵渡過黃河,趁機把鄴城拿下當做進攻幽燕的橋頭堡。”

老令公捋着鬍鬚說道:“這也正是爲父正在考慮的事情,恐怕現在史思明也正希望我們帶兵到對岸去,現在他和李嗣業的戰役正在緊要關頭,我們現在就過去帶來的變化難以預測,不如再等等,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殺入黃河北岸,說不定會取得一石二鳥的效果。”

“當然眼下僅僅觀望不行,要派幾個得力人手帶巡邏小隊渡過黃河,儘快獲得河北的消息不至於貽誤戰機。”

郭晞明白了父親的話,點點頭說道:“兒子這就去安排。”

……

此時的幽州城下,李嗣業的大軍圍而不攻,自然是等待燕軍的援軍來進行圍點打援。但史朝義率領的軍隊到達冀州地界後,直接進入了冀州城進行固守,時刻盯着幽州方面的動靜,也不知道父親希望他下一刻做什麼。

田承嗣卻知道得很清楚,只不過有些東西他不願意給史朝義點透,他還指望用這些東西影響史朝義。

李嗣業聽到斥候的彙報,捏着鬍鬚點點頭說道:“史思明果然經驗老道,派兒子過來駐守在冀州,這是想分散我的注意力,讓我分兵防着他,如此一來想要攻下幽州,就要浪費更多的時間。若此刻分兵去攻冀州,史思明定然會出兵騷擾。我若全力進攻幽州,背後也不能安寧,諸位可有什麼好計策。”

衆幕僚一時都陷入沉默之中,隨軍出征的宰相徐賓上前叉手說道:“主公無非是想誘他父子二人中的一方出城救援,但史思明奸詐狡猾,絕不輕易上當自然無法誘騙,倒是史朝義……”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李嗣業搖搖頭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史朝義的身邊有田承嗣這樣的人,恐怕很難上當。”

“主公可別忘了,史朝義和田承嗣之間是有身份差異的,史朝義是主,田承嗣是臣,臣只能給主提意見,但做決定的卻是主,有時候臣未必能夠改變主的決定。我想主公應該利用這一點,誘史朝義帶兵來救幽州,或許不失爲良策。”

李嗣業又問:“那麼如何讓史朝義中計上當?”

段秀實在旁邊叉手說道:“主公,不如派人四面放出消息,就說幽州城快被我軍攻破。”

“不行,這樣低級的計策難以騙過田承嗣,史朝義也不是傻子,只要田承嗣在旁邊稍稍一指點,他還是能夠區分辨別的。”

徐賓道:“臣聽聞史思明史朝義父子不和,思明喜愛一個寵妃,欲將太子位置傳給寵妃的兒子,一度引起史朝義恐慌。不如四面放出傳言說史思明欲與死守城池,與我軍決一死戰。已經託孤幼子史朝清與李懷仙,帶領半數兵馬撤出榆關前往營州。”

李嗣業拍手讚道:“此計甚妙,不但可使史朝義恐慌,就連田承嗣也捎帶上了,如今史思明麾下的叛將中,就數李懷仙、張忠志、田承嗣等三人備受器重,這三人暗地裡也相互較勁。若是史思明真的託孤李懷仙,使得眼下跟隨史朝義的田承嗣處境尷尬。他們自然不會允許史思明葬身幽州,定會帶兵前去救援,到時候我們可乘機命張光滔從晉中率軍從飛鳥陘入冀州,率先佔領冀州城。到時候田承嗣就算髮現自己上當,也已經無力迴天,留給他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條是硬闖入幽州被我消滅,另一條是撤退到榆關之後的營州。”

衆人紛紛叉手道:“主公英明。”

李嗣業假裝沒有聽到恭維,捋須說道:“各位都聽到了吧,就按照徐公的計策來施行,爭取在三十天之內拔掉田承嗣和史朝義這顆釘子。”

李嗣業傳令下去之後,部下們開始在幽州冀州一帶散步謠言,燕軍的斥候很快把消息報告給了守在冀州城中的史朝義。

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