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

這時下面沒有人敢接茬,甚至沒有人敢有所表情反應。皇帝說這話意思太明顯了,除了皇帝的爹,誰敢給皇帝這麼大的委屈。

就在這不和時宜的時候,有不合時宜的參贊聲響起:“西涼王,太尉李嗣業覲見!”

李嗣業身穿紫袍進入殿中,眼眸隨意低頭一掃,發現所有人似乎都眼角帶淚,還有人用看仇寇的目光看着他,就好像是他剛剛把他們給惹哭了一般。

他站在臺階下躬身叉手:“臣李嗣業參見陛下。”

李亨端着酒杯搖頭笑道:“快看看,朕的大功臣來了。李太尉可是與朕有大恩,當初朕還是太子之時,都需要太尉的賙濟,你在朕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朕,又幫朕收復了長安洛陽二京,可謂是居功至偉。”

李嗣業低下頭躬身叉手:“這些都是臣下應當做的。”

“是嗎?哈哈哈。”李亨大笑了片刻,突然臉色一黑,對宴席上的衆人道:“無關人等,都可以給我滾了!”

醉態各異的宗室和臣子們從席位上站起來,紛紛往殿外逃去,只剩下李輔國和他君臣二人還站在殿中。

李亨把醉得酡紅的臉朝向李輔國,淡然道:“你也滾。”

李輔國隱去眼中的委屈之色,朝皇帝叉着手,緩緩地退出了大殿。

李亨盤膝坐在了地上,手中端着酒盞示意道:“李太尉,過去拿盞酒。”

他轉身去一片狼藉的餐桌上撿了一個空盞,用銀酒樽給自己倒滿,才端着來到了李亨面前,且看他如何說話。

“朕有三盞酒水要謝你,這第一盞,要謝你昔日在我困頓之時,始終對我抱有期待,也暗中幫我。婢女道柔我還記得,她是否還在你的身邊,她是我最喜歡的婢女,我都送給了你。這第二盞,要謝你送給我的幾車財物和三千龍驤軍,李崇雲只是你的一個養子,你能把這些東西給我,更多是看在我的三分薄面上。”

他提起酒樽,又給自己手中的酒盞倒滿,雙手捧着說道:“這第三盞酒,要謝你幫朕收復長安洛陽二京,朕有今日這樣的局面,一多半都是來自於你的功勞。”

“可惜你終究是太上皇的股肱之臣,讓朕不得不心生警惕。他做了四十年的太平天子,朕卻不得不在顛沛流離中一步步把江山拼湊回來,蒼天待朕何其不公!”

他一把將酒盞摔在地上,琉璃碎成了八瓣,笑着對端着酒盞如同面癱的李嗣業說道:“你和太上皇都是過去時代碩果僅存的人物,他老人家即將要回到長安,我覺得應該派出足夠分量的人去迎接他,要在哪兒呢,當然是在馬嵬驛迎接,讓他老人家走走昔日的傷心之地,感受一下過去的傷痛很有好處。”

李嗣業內心忍不住冷笑,果然是父慈子孝互相傷害,竟然能想出這麼絕的方法來膈應自己的父親,還要派自己這個昔日舊臣去,所有的傷心因素都聚齊了。

“臣遵旨。”

“哈,答應的這麼幹脆。”李亨得意地笑道。

“既然如此,臣告退。”李嗣業朝他叉起手,倒退着緩緩離開麟德殿。

李亨朝旁邊招了招手,李輔國不知從何處鑽了出來,皇帝搖晃着手中的酒盞悠然說道:“你的察事廳子的人都在太上皇身邊,要每日監視他的生活起居,特別要探知他和李嗣業都說了什麼。”

“喏。”

……

春三月,還未到草長鶯飛的時日,李嗣業率領一干親衛和朝中大臣站在馬嵬驛的西門,迎接從蜀中歸來的太上皇。

隨着遙遠的馬隊逐漸接近,黃色的車輦在山林中搖晃着來到了馬嵬坡下,李嗣業率領一干人等躬身叉手:“臣等迎接太上皇歸來!”

駟馬高車在坡前停下,老上皇在兩個婢女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下馬車,當他擡頭看到站在隊伍排頭的李嗣業時,下意識竟要轉身地折返回車上。或許是感覺這樣做不會起什麼作用,才低頭抿着嘴脣道:“李嗣業,你不留着力氣跑去討伐叛軍,來這個地方接我這個老頭做什麼?”

李嗣業蠕動了一下嘴脣,回答道:“我大唐能征善戰之將何其之多,哪裡需要我這樣一個早已功成名就的老將。”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老皇帝哼哼地笑道:“連你都可以稱之爲老將了,想我昔日開元天寶兩朝,將星雲集何其之多,諸如王忠嗣,皇甫唯明,高仙芝,哥舒翰,再加上一個你。”

李嗣業冷不丁地回了一句:“死者爲大,活着的人不配提他們。”

站在他身後的衆人嚇得心臟怦怦直跳,太上皇就算不再是皇帝,那也是皇帝的親爹呀,李太尉怎麼敢這麼拿話懟他?

李隆基只是低下頭嗯了一聲,就連他身邊早生白髮的高力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表情。

他們跟在李隆基的身後往驛站的佛堂處走去,從李隆基的反應來看,他對這個傷心地倒無太多的忌憚,只是剛接近梨樹,老頭的臉上卻不由得悲悽起來。

衆人停下腳步遠遠站着,只有高力士扶着太上皇走到貴妃墳前,扶着梨樹慟哭了起來。遠處有不少人在悄悄抹淚,只有李嗣業雙手交疊在腹前冷眼旁觀。

等太上皇哭過之後拄着柺杖往回走,李嗣業站在他身邊叉手道:“墳裡面是空的。”

李隆基難以置信地扭過頭去,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臣當年奉旨南下之前,曾往京畿各地派了不少騎兵斥候,曾經有一支路過了馬嵬驛,他們瞧見一個看守墳塋的太監,領着十幾個盜匪把貴妃娘娘的墳墓給刨開了。他們因爲貴妃娘娘貌美,便想把她的遺體虜去,給他們死去的大當家配**。”

李隆基的身體渾身發抖,咬牙切齒地問道:“玉環的遺體現在在哪兒?”

“臣把他埋在了蘭州城的一座道觀裡,有道士們幫忙看着,絕不會有人跑去盜掘……”

高力士湊到了李嗣業跟前,瞪着眼睛低聲道:“說話不要太過分了。”

“我是龍首渠啊我過糞?”李嗣業雙手捅在袖子裡仰天嘀咕道。

李嗣業對李隆基有許多的怨念,不只是因爲他每次都選錯誤答案,還是因爲他不肯聽從自己的建議留在蜀中,非要跑到長安住李亨給他設計好的幽居之所。後面發生一連串的事情,都是因爲這個緣故。

太上皇揮起袖子擦拭了一把眼淚,斜眼看了李嗣業,對高力士說道:“不必跟他一般見識,他現在被剝了兵權,比起我們還不如。”

這一路上李嗣業再沒有同老皇帝說過一句話,等他們到達渭河西橋時,李亨親自帶着文武百官前來迎接,僅迎接的隊伍就達上千人,各種旗幟紛飛飄搖。

李亨翹首以盼滿臉欣喜,看見風燭殘年的老皇帝從車輦上走下來,他的眼裡立刻擠出了淚水,彎腰提着黃袍的下襬跪在了地上:“孩兒不孝,致使父皇舟車勞頓,四處奔波,今日才得以回到長安,這是兒子的過錯。”

其餘大臣也紛紛擦拭眼淚,感動得一塌糊塗,李嗣業冷眼旁觀,到場的竟然無一不是戲精,甚至有人哭得一抽一噎,實在是讓人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鍼氈。

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