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

現在已經清查許多天,應該有些眉目了吧。

他把目光投向了主要負責清查的侍中裴耀卿,笑着問道:“裴卿指派戶部清查各宮王府積欠太府寺錢財,現在可有了眉目。”

裴耀卿立刻老老實實地回答道:“稟報陛下,尚未查完,不過並無大的積欠,諸王累計所欠不過幾十萬錢,戶部正在責成他們歸還。”

這個答案可跟楊洄告狀時說的不一樣,李隆基把目光朝楊洄一掃,臉上露出微微不悅之色,

這眼神就足夠楊洄惶恐了,爲了免除皇帝的責問,他必須提出新的問題來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他連忙從案几前站起,躬身叉手說道:“陛下,臣要檢舉揭發太子不當行爲。”

皇帝頓時不悅皺起眉頭,武惠妃卻向他投來鼓勵的目光。

有了後盾授意,楊洄大着膽子說道:“太子爲聚斂鉅額財富,在靖恭坊油灑地舉辦馬球賽事,召喚各王府參加。明面上與百姓同樂,廣發請貼邀長安父老到場觀球,實則是爲了斂財,將每張請帖標明售價千錢,短短一天之內就斂聚了數百萬錢財。”

楊洄話剛說完,坐在他近處的李林甫卻輕輕地搖了搖頭,楊洄這狀沒有告到點子上,陛下不會忌憚,更不會生氣。

李隆基一聽就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兒,東宮先前肯定是欠下了府庫大批錢財,只是太子找到辦法將這筆賬解決掉了,表面上舉辦球賽,暗地利用比賽賺錢,這辦法相當高明,不像是太子想出來的。

他廣邀長安富豪參加球賽不是爲了收買人心,只是爲了賺錢還賬,這有什麼可擔心的?

只見他端起酒觴淡然一笑:“稚子無心,竟行此商賈之事,實在是不務正業。”

楊洄愣了一下,這顯然不是他想要的效果,陛下對太子斂財的事情竟然只是這種反應?

他尚未回過神來,李隆基又對身邊的高力士道:“傳我旨意,宣太子來興慶宮花萼相輝樓見朕。”

高力士伸手喚來一名心腹太監,在他的耳邊囑咐了幾句,這太監便匆匆領命而去。

楊洄的告狀似乎只是一場小風波,酒席歌舞繼續進行,只是在場諸人心中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武惠妃失望,揪心,無奈,她與女婿楊洄數次絞盡腦汁想出辦法中傷太子,卻被對方一次次幸運地躲過,這說明了什麼?這難道是上天的安排?天命果真不屬於兒子壽王?

楊洄仍在糾結皇帝的反應,大唐皇帝不是不允許當官的做生意嗎?爲什麼輪到自己的兒子,只是簡單的一句不務正業評價?

李林甫端起酒盞,兀出的笑容帶着超高的眼光和優越感。他心中在想,如果換成自己來告狀,應該如何直擊皇帝的心理?他自然要在斂財後面再加上一個收買人心。

張九齡和裴耀卿倒無別的想法,除了這個斂財的計策確實是巧妙外,其餘楊洄的告狀不足爲慮,不能動搖太子的根本。

……

傳旨的太監來到東宮玄德門外,太子這時正在與皇帝幹同一件事情,組織歌舞飲酒,在酒席上表彰這次賺錢還賬的功臣。李嗣業自然頗爲受寵,被他安排到了右上首的位子上,表示日後還有更多封賞。

右監門率衛士突然跑過來稟報,說是陛下派來內監,傳旨命太子立刻到興慶宮花萼相輝樓見駕。

太子非常惶恐,連忙把歌姬舞女都摒退,對衆人詢問:“父皇召我入興慶宮是何意?會不會有什麼變故?”

有些心懷不滿的人立刻說道:“沒有不透風的牆,殿下用比賽斂財的事情定是被人稟告給陛下了。”

“當初我就說此計不可靠,雖說歸還了所欠太府寺的錢財,卻留下了一個殿下從商斂財的名聲,使陛下更加不喜。”此人說完之後,還用眼角的餘光朝首位上的李嗣業瞟了一眼,意思是說李嗣業不但無功,而且有過。

東宮籌辦馬球賽之後,李嗣業被太子私底下定爲第一功臣,雖然仍然只是從七品的千牛,卻經常被叫到身邊來商議事情,待遇比賓客和詹事等官員還要優渥,這些人怎麼可能不眼紅。

李嗣業端着酒盞苦笑一聲,果然是人紅是非多,看來以後還得更低調一點兒,不然就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太子李瑛雖然憂急,但不是一個關鍵時刻無擔當的人,對衆人揮了揮手說道:

“各位先不要妄自猜測,等我進宮面聖後回來再說。”

傳旨的宮人被迎進麗正殿中,這太監口風甚嚴,李瑛讓下人使了些錢財之後,纔給透露了皇帝的心情和現場的情況。

李瑛喜憂參半,跟隨傳旨宮人來到興慶宮。

花萼相輝樓前的宴飲還在繼續,李瑛來到御階前跪坐叉手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太子不會掩飾情緒,雖然一路上不斷給自己打氣,可面對皇帝時,他的臉還是略微陰鬱的,可能李瑛長久以來一直就是這個面相。

李隆基一看就感覺不喜,心想你吊個臉子給誰看呢?

皇帝沒有給李瑛賜坐具,也沒有給他賜案几酒食,就那麼空落落地跪坐在地上。李瑛心中有些慌神,只以爲是馬球賽賣票的事情惹惱了老爹,心中不由得埋怨起出主意的李嗣業來。

這個人的想法太超前,太膽大了,以後不能再多用。

“聽楊洄說你邀請長安富商在靖恭坊油灑地觀看馬球賽,以出售邀請帖來飽私囊,可有此事啊?”

李瑛一聽,慌忙叩頭告罪:“兒臣該死,不該重商利而枉顧朝廷規矩。”

李隆基沒有對他的行爲判斷對錯,反而感興趣地問道:“這主意不是你想出來的吧?”

太子猛一聽,仔細揣摩這話,皇帝似乎沒有要怪罪他的意思,心中頓感輕鬆,俯首說道:“父皇英明,此計出自兒臣麾下一名千牛,從頭到尾也是他監督實施。”

李林甫冷眼旁觀注意到楊洄的失態,心中頓覺好奇,一個小小的千牛竟然能讓駙馬楊洄驚嚇到連酒水都拿捏不住,實在是個異數。

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