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

清晨時分朝陽初升,夜間朦朧的霧氣已經被驅散,兩文兩武四人騎着馬匹緩緩走向城門,這是楊國忠的屬下竇華派往河西查案的四人組。他們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即將踏入激流暗涌的漩渦,只有滿腔的功利心和升官發財的渴望。

目送他們離去的是站在坊門樓上一個手拿蒲扇的男子,此人須角微微翹起,對旁邊的一人笑道:“楊國忠終於上當了,真不容易啊,希望他們能查得一點東西回來,也不枉費我們如此精心算計。”

劉駱谷在旁邊擔當捧哏:“高先生的這一計真是高明,可謂是一石三鳥。”

“哦,你倒是說說看,何謂一石三鳥?”

“這第一鳥,便是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將李嗣業在河西經營的底細摸個一清二楚。第二鳥,可使得李嗣業與楊國忠結仇,兩人日後必將勢同水火。這第三鳥,就是能夠端掉李嗣業斂財的胡椒商路,甚至有可能罷免他的三鎮節度使之位,爲主公將來拔除後患。哈哈。”

高尚得意地捋須而笑,拋出出一句互相吹捧的話:“知我謀者,劉駱谷也。”

“他們就算是打死也想不到,右驍衛派出去護衛他們的兩個中侯,是我們從進奏院安插在右驍衛的眼線。”

然後兩人又是一陣得意地大笑。

這兩人的笑聲在風聲中顯得散亂,並未傳遞到對面,但斜對面的羣賢坊的坊門樓上,岑參和曹安定蹲在欄杆後面,瞟視着對面樓上得意狂笑的二人。

“左邊的是安祿山派來的平盧行軍掌書記高尚,右邊的便是主持范陽進奏院的劉駱谷。”

岑參篤定地點點頭道:“李大夫所言果然不錯,原來是安祿山在背後操縱,國忠小兒不過是被人利用而已。”

“沒錯。“曹安定緊跟着說道:“需派人告知李大夫,好使他叫人提前做好準備。”

“好,我今夜就修書一封與李大夫,提醒他楊國忠所派遣的查訪使已出長安,其中有兩名中侯乃是安祿山安置下的內線,好使大夫能夠提前處置。”

兩人從坊內樓梯上走下,塞給守在下方的武侯一枚銀鋌,作爲允許他們登樓觀光的賄賂,然後目視着對面樓上的二人遠去。

……

李嗣業盤膝坐在屏風前面,案几上放着岑參寄來的書信,下方坐着程千里,田珍、燕小四和戴望。他拆開信封細細默讀之後,怒哼一聲把信紙拍在了案几上,對坐在下方的衆人說道:“楊國忠果真是個憨批,他已經被安祿山利用,卻違背同盟派人前來查我!”

程千里叉手說道:“屬下已經派人安頓沿途驛站,查探他們的一舉一動,只要他們通過驛路行走,就逃不脫我們的眼線。眼下估計這四人已經來到涼州地界,他們必然先要前往陽關商會的總行去,所以要先商議出一個應對的辦法纔是。”

戴望緊跟着說道:“楊國忠派出的四人中,有兩人是安祿山安插的內線,這二人絕不可留。大夫,應當先設法除掉這兩人。”

“這是自然。”李嗣業手按着案几,沉吟片刻說道:”既然他們已經來到了我河西地界,讓兩條人命消失豈不是易如反掌。嗯,可以這樣,涼州民風彪悍,即使如今是太平盛世,盜匪也沒有絕跡。如果他們遭受匪徒襲擊,兩人可以喪命,另外兩人可使涼州兵丁救下,藉機來敲打他們。如此一來楊國忠還要感我的恩。”

“哈哈。”在座幾人發出了輕快的笑聲。

李嗣業又說:“這件事燕小四去安排,要用精幹善戰之人。”

燕小四從座位上走出來,單膝跪地叉手應道:“喏。”

李嗣業又對戴望吩咐道:“戴六郎,你還是返回陽關,等這兩人到達敦煌郡後,可差人去賄賂他們。如果賄賂不成,就把大多數運輸胡椒的賬簿給藏起來,只留下運送檀香木,紫檀的記賬本。我倒要讓楊國忠和安祿山看看,也讓聖人看看,到底是誰在忠心爲國,誰在背後拆臺。”

戴望也從座位上走出來,叉手領命而去。

……

蕭華和元載領着兩名右驍衛中侯來到涼州地界,由於他們走的是驛路,先前程千里已經知會河西沿途驛站隨時通報,他們的一舉一動等於時刻在涼州府的監視之下。

李嗣業上任之初就加大了對驛站的管理,由放任自流的粗放變爲精細管理,每兩百里就安置有一名巡驛使進行巡查。西域商會進入河西之後,李嗣業讓戴望兼任兵曹參軍,同時管轄千里河西走廊上的兩條驛站商路。

戴望既然接手,就要把驛路變成西域商會的一部分,同時完善驛站的各種功能,擴充倉庫添置騾馬車等運輸裝備,至此胡椒商路已經延長至黃河渡口。

蕭華元載久在長安,沒有時間外出公幹,今日有機會領略河西走廊的壯美河山,兩人均有足慰平生的得意和滿足。如果此行能夠順利的話,他們不但可以目視遊覽美景,也可以滿載而歸長安,左遷高升。

他們在黃河浮橋上憑欄遠望,直抒胸臆吟詩作對。右驍衛中侯們牽着馬站在他們八丈之外,對他們文人的詩情畫意呲之以鼻。

如果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兩位文官和兩名武官之間完全是脫節的,首先他們說話的口音就完全不同,蕭華是南陵郡人,元載是鳳翔岐山人,兩人常年居住在京師,說的是中原官話。這兩個中侯均來自於平盧營州,帶着濃烈的遼燕胡化口音。其次由於生活地域的不同,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念與道德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這兩人表面上是右驍衛的中侯,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實際上兩人是臨時被高尚和劉駱谷花錢安置進右驍衛,他們效忠的是安祿山,執行的是高尚的命令。

燕趙雜胡本來就桀驁彪悍,崇尚武力好勇鬥狠,他們只是表面上維持對蕭華和元載的恭敬,內心中執行的卻是另外一套。兩人時常陽奉陰違,落在他們身後時便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蕭華竟也絲毫沒有懷疑。

元載狐疑地回頭看了一眼,對身邊的蕭華說道:“來之前我就有些懷疑,右驍衛中大部分是關中良家子弟,他們怎麼偏偏就給我們弄來兩個河北的雜胡過來?”

蕭華卻絲毫不以爲意,拽着馬繮悠哉悠哉地說道:“管他是關中的還是河北的,這兩人只是保護我們的安全,又不是參與查案,何必在意。”

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