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

對於揮舞着套馬圈的安西軍騎兵來說,畜生和人沒什麼區別,那些被套中的馬匹、犛牛、麋鹿甚至是野狼,連掙扎的樣子和神態都大同小異。人掙扎的時候也是這個鳥樣,這些所謂高貴的剎帝利被繩圈套中之後,扭動着身軀從馬上被拽下來,落在地上滿身塵土。

唐軍騎兵把繩頭掛上馬鞍。發出尖利的口哨聲和笑鬧聲,將他們在地上拖行近百米,拉出一道道煙塵,他們雙手拽着繩子踢動宛如掙扎的野狗,直至使得衣着光鮮的他們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血肉模糊。

軍使趙叢芳很快趕到,對着這些玩鬧的唐軍喝道:“都別玩了,別把人都給弄死了。”

騎兵們悻悻地停下了打馬狂奔,俘虜們躺在地上已經是奄奄一息。前方白孝德折返回來,趙叢芳本想誇讚他兩句,結果一看側頭一看馬匹的背後,竟然也拖着一個血肉模糊的人,正是那位印軍統帥達西羅。

趙叢芳頓時沒好氣地說道:“白將軍,你已經貴爲將軍,怎麼能如普通士兵那般以虐殺爲樂?”

白孝德嘿笑着狡辯道:“我本來能讓他乖乖被活捉,可惜這傢伙不識趣,竟然拿弓箭射我。本將軍實在是氣不過,纔將他掛在馬屁股後面,拖行了幾十丈小施懲戒。”

趙叢芳哼了一聲表示不滿,白孝德仗着早年曾跟隨李嗣業資格老,行事極爲跋扈。只要他不違反軍令,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把俘虜按照種姓高低分開,剎帝利重點照顧由騎兵一對一押解,吠舍全部用繩拴着脖子,由步兵隊進行押解,首陀羅不栓手腳,由戴望率領的後軍驅趕行進。”

三個種姓受到三種截然相反的待遇,唐軍在乎他們身份高低卻是因爲價值不同,剎帝利因爲價值最高反而受到了最殘酷的對待,反而是低賤的首陀羅處於鬆散放養的狀態。

身心上的巨大屈辱使得這些剎帝利悲憤交加,他們被繩套栓住了脖子,像牲口一般被牽在馬後,腳步蹣跚地跟在唐軍騎兵身後蹣跚前進。

兩種完全不同價值觀文明的遭遇,由於對對方文明的不瞭解,弱勢的一方自然不被理解地被粗暴的毀滅。唐人不會理解爲什麼神廟僧侶爲何會比國王高貴,印度人自然也不會理解唐軍爲何不信神鬼百無禁忌。剎帝利們被捆縛羞辱時,他們心中氣惱憤恨,不明白自己高貴的身軀爲何會受到殘酷對待,不是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嗎?

唐軍很快押着俘虜到達了曲女城下,國王耶薩婆曼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現在城中只剩下兩千軍隊,強敵卻就在眼前。他連忙派信使給遠在摩臘婆的大將軍巴拉吉傳令,讓他立刻回來救援王城。

這位巴拉吉在北印度的地位就相當於希臘的阿喀琉斯,他與耶薩婆曼都是婆羅門階層,卻又不甘願去做僧侶,一個做了國王,另一個卻成爲了征戰沙場的將軍。他的傳說如同印度奇葩電影中那樣誇張離譜,民間傳說他單槍匹馬就擊垮了六千名南天竺士兵,又有傳說他爲了心愛的女人,騎着坐騎一夜穿行三千里,來到敵軍的城池下,一口氣殺死了一千六百名士兵,把老婆給救了回去。

這故事聽起來有點玄乎,但這位將軍英勇善戰倒是真的不摻假。

可惜遠水救不了近渴。

眼前的這支唐軍擁有一切惡魔如阿修羅所擁有的殘忍和無恥,他們不敢與印度軍隊公平地作戰,而是使用卑劣手段偷襲才勉強取得勝利。他們現在即使攻城也不肯堂堂正正地進攻,而是採用最無恥的手段押解着俘虜來充當擋箭牌。爲什麼這些畜生一次次違反戰爭的規矩,卻沒有帝釋天降下懲罰來教訓他們?

眼下趙叢芳和白孝德這兩名唐軍大將騎在馬上表情冷漠,一揮手下令,士兵們押着衣衫襤褸的剎帝利往城牆下走去。

國王耶薩婆曼親自在城牆上督戰,怒聲給士兵們下令道:“這些混蛋既然被俘虜,就不再是受神庇護的信徒,不需要憐惜他們的生命,直接給我射箭射死他們!”

城牆上手執弓箭的士兵們哪敢動彈,他們認出了這些被押解的人的臉,他們可是貨真價實的剎帝利。雖然說殺死剎帝利的刑罰不算太重,不似殺死婆羅門須損毀自己、三次投入火中那麼殘酷。但一千頭母牛和一頭母牛的賠償他們也是承受不起的。況且士兵中還有許多低於剎帝利和吠舍的首陀羅奴隸階層,他們天生對以下犯上行爲有深深的畏懼,怎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剎帝利放箭。

正當有人猶豫有人質疑的當口,唐軍已經押着俘虜貼到了城牆根下,這是守城士兵的射擊死角,就算投滾石和檑木都無法擊中他們。

趙叢芳揮動旗幟下令,命令士兵們排列成箭陣方陣,從最前方的伏遠弩,到擘張弩和角弓。伏遠弩主要發射登城箭,這種箭的箭桿如同手臂,插滿了曲女城牆。它們用來當做階梯讓攻城士兵攀爬。擘張弩和角弓主要負責對城牆上進行壓制。

唐軍士兵攀着登城箭向上仰攻,頭頂上箭雨紛飛。印度士兵剛從牆垛後面露出頭,就被箭矢射中,翻滾着掉下了城牆。有兩名唐軍士兵已經接近了城頭,但被垛口中伸出的長矛刺中掉落下去。雙方一時間進入膠着狀態。

兩千人守一座堅固的大城池,兵力不足就是最大的問題。耶薩婆曼把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北城門,不間斷地進行嚴防死守。就算唐軍士兵押着剎帝利進行強攻,也被神諭加持的熱血印度士兵打退了兩次。

在最危急的時刻,婆羅門有一名神職人員登上了城牆,唸誦梵文爲軍隊鼓舞士氣。但是沒想到這buff真的有效,守城的北印度軍隊士氣突然旺盛起來,紛紛舉着石頭往城牆下猛砸。唐軍雖然甲冑堅固,但依舊承受不住亂石砸擊,再一次敗退下來。

趙叢芳高聲喊道:“獲得先登之功者,官升兩級,賞錢三百貫,絹十六匹!他孃的,我就不相信萬能的金錢教幹不過婆羅門神教!”

就在雙方激戰至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曲女城的西城門處突然傳來兩聲巨響,猛烈的爆炸聲震得人們的耳膜都嗡嗡作響,彷彿是雷震子降臨了人間。

趙叢芳和戴望同時大喜相視而笑:“白孝德出其不意,攻克了西城門!”

“兄弟們加把勁兒,進城後搶劫三日!所有繳獲一律無需上繳!”

城頭上耶薩婆曼臉色煞白,轉瞬間就有士兵來報信,跪在地上稟報:“我的王,唐軍攻克了西城門,請大王快快撤退,不要再身處險境了!”

他慌忙下令這名士兵不要聲張,偷悄悄地溜下了城牆,往王宮的方向逃竄。

城牆上的士兵沒有國王的督戰指揮,也沒有了婆羅門僧侶的唸經加持,士氣跌落到了低谷。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兩名唐軍校尉揮舞着橫刀登上了牆垛,背靠着背揮刀劈砍,印度士兵們且戰且退,但更多的唐軍登上城牆,迫使他們最終放下武器投降。

進入城中的兵卒們扛開了城門的門檔,厚重大門向兩邊打開,趙叢芳率領着軍隊列陣進入城中,絳紅色的日月星三辰旗在城中四面飄揚。

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