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

李嗣業從庭州幾個守捉城巡視歸來時已經是十一月底,庭州的商稅收取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地百姓的開荒墾田也有了初步成效,對於墾田的補助金額多少,是個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補得多了,就會有人爲了賺補助錢,把剛耕出的田給廢棄掉,如果補得太少又不足以讓人心動。所以經過商量之後,李嗣業決定給當地百姓每畝地補助十六錢,同時提供初次種植的種子。

沒有人專門爲了這十六錢而墾田,他們所看重的是都護府提供的種子和第一年所免除的租庸調。

李嗣業進入節度使府邸正堂裡,掌書記岑參連忙來見他。兩人談論了一下眼下某些政策的漏誤。

岑參看了看四周,壓低了聲音說道:“有一樁事情,屬下不知該不該說。”

“你但說無妨。”

“前段時間龐嶽帶着你的令信回來向我傳遞,曾經半途回家很長時間。但凡傳遞公文,不得半途轉移,以免有盜竊篡改公文之疑。龐嶽他身爲官吏,不會不明白這個規矩,所以屬下懷疑他……”

李嗣業淡然問道:“那封信你還留着嗎?”

“留着,”岑參點點頭,從袖中掏出了那張紙,李嗣業伸手接過來,只抻開看了一眼,心下讚許還臨摹得挺像的,他將紙疊了兩疊,塞進了自己的袖口中。

“龐判官爲人粗俗不夠細謹,纔有這樣的漏誤,所以不必管他。”

“可是……”岑參在心中咂摸,這絕對不是什麼漏誤,而是有意爲之。

李嗣業擡手攔住他的話:“你不必理會這個人,他頗有些後臺,來我們北庭完全是混資歷的,恐怕要不了多久,人家還會被調回長安享福。”

岑參心中明悟,便不再追問這些事情。李嗣業扶着膝蓋長立而起,對岑參擺擺手說道:“我這邊沒什麼事情了,你回去休息吧。”

岑參告退之後,李嗣業也回到了內院的書房,坐在案几前翻開了放在上面摺疊的冊子。

這是安西留後院抄送的邸報,是對這幾個月朝中大事的彙總,有助於他們這些節度使們認清朝中的形勢,好做出一些決策上的調整。

天寶六載算是天寶前後期的一個分水嶺,因爲今年發生了許多影響極大的事情,這些事情所造成人事的變化,註定了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的爆發。

太子兩次被誣陷就不說了,但這其中被冤殺了多少官員都不及細數,吉溫、羅希奭酷吏之名聞名天下,地方官員聞其聲便戰戰兢兢,遂稱吉網羅鉗。太子看似地位不穩搖搖欲墜,實際上卻不會有什麼差池。

因爲皇帝的內心很矛盾,太子這個位置必須要有,不然將來他撒手西去,兄弟爭鬥引起外將入朝怕斷送江山。但太子的存在又讓他心中擔憂,害怕這小子趁他老邁行險招,畢竟李亨也不年輕了,上次見他頭上都有白頭髮了,誰不想早點位登大寶。

要照李林甫的想法換掉太子他也不願意,因爲天下烏鴉一般黑,李家兒子一個德行,換一個還不如李亨老實。若是如了李林甫的願,宰相和新太子勾結,還有他皇帝的活頭嗎?

這着實是一個難解的結,任何纏入這個結中的人,都不免身死家滅,就連王忠嗣也不能例外。

他翻開四月份這一頁,上面記載着安祿山在河北築雄武城,在城中鑄煉兵器,說是要加大力量防禦契丹。並且還寫信邀請王忠嗣派兵來共同進行軍事演習,捎帶去揍一下契丹和奚部,實際上是想留王忠嗣的兵爲自己所用。

但他萬萬沒想到,王忠嗣會親自帶兵前來,這下安祿山慫了,自然不再提演習的事情。王忠嗣空着手跑了一趟,回去越想越不對勁,感覺這胡兒是想截留自己的兵爲他所用啊,於是便寫了一封彈劾的奏疏送抵長安,言明安祿山居心叵測意圖謀反。

這是繼張九齡之後第二個人預言安祿山有反心。安祿山此刻聖眷正隆,皇帝自然不會相信,以爲王忠嗣聯想能力豐富反應過度。

其實李林甫也深知安祿山居心叵測,所以才時常對其進行敲打,他相信自己能夠鎮住這個胡人。況且安祿山一心往邊疆經營,不打算往朝中發展,這是令他最滿意的。

王忠嗣身兼四鎮節度使,感覺自己顧不過來,便向李隆基上表,辭去河東朔方節度使,專心經營河西隴右。

等到十月初的時候,李隆基突然心血來潮,要求王忠嗣拿下丟失多年的石堡城。這地方地勢險絕,周圍羣山環繞,只有兩道峽谷可通,可真正算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想拿下這裡,非得用無數將士的性命來堆不可。王忠嗣立刻上奏疏稟明皇帝,細數攻克石堡城的弊害,表明應該徐徐圖之,而不能急功近利。

這讓李隆基心中很是不爽,相當年信安王李煒是怎麼打下來的?你王忠嗣比李煒又差了多少?

如果王忠嗣不願意應命,河西諸將也不敢應命,偏偏此時朝中的大將董延光向皇帝上表獻策,說是自己有辦法拿下石堡城。於是皇帝下旨把董派到了河西,又讓王忠嗣從旁協助。

王忠嗣怎麼可能會用數萬將士的性命去堆積別人的戰功,他只把調兵權交給了董,卻沒有把掌管生殺和獎賞的旌節授給他。董延光指揮將士們攻城,他們又不願意白白去送死,所以士氣不振,石城堡遲遲沒有攻下來。

董延光在皇帝面前拍了胸脯,現在卻打了敗仗,擔心難以交差,所以把過錯引咎到了王忠嗣的身上,向皇帝上表說是王忠嗣故意拖延。

玄宗皇帝震怒,下旨將王忠嗣召到長安訊問。

李林甫針對王忠嗣的誣陷纔剛剛開始,他緊接着向皇帝下了一記猛藥,命濟陽別駕魏林向皇帝上表告狀,說他自己擔任朔州刺史時,曾經聽王忠嗣說過,早年和忠王李亨一起在宮中生活情同兄弟,願意奉忠太子。

這下又碰到了皇帝的忌諱,想要陷害誰只要把他和太子牽連在一起,簡直屢試不爽。李隆基立刻下令三司會審嚴審,李林甫派吉溫和羅希奭輪番上陣,堂堂的雲麾將軍,四鎮節度使險些這樣被兩個酷吏迫害致死。

此時的哥舒翰已經是隴右節度副使,也深受皇帝器重,特地進京營救王忠嗣。李隆基準備將隴右節度使給他,哥舒翰連忙跪地哭訴請求饒恕王忠嗣,並且願意用現在的官位功勳來抵王忠嗣的罪過,玄宗不應,哥舒翰哭泣磕頭聲明王忠嗣無罪,也許是哥舒翰的赤誠改變了皇帝態度,最終沒有殺掉王忠嗣,將他貶爲了漢陽太守。

皇帝在這方面素來是鐵面無情的,殺三個兒子的時候都沒有眨眼,王忠嗣作爲義子能活一命,已是相當不易。

李嗣業合上邸報暗自感嘆朝廷是越來越不好混了,也許遠在萬里之外的安祿山也會有這樣的感嘆,但他們心中暗藏的念頭完全不同。

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