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

由於商業的流動性,它的稅收對於專制封建王朝來說一直是大難題,同時也引起了統治者對商人的反感。多數王朝實行的是鹽、鐵、絲綢、茶葉等高利潤產業的專營,這種官辦經營方式會扼殺商品經濟的活躍性。能夠大幅度賺取利潤的只有宮廷和所謂的皇商,中下層的供應商和手工業者深受盤剝,無法壯大規模,只能夠淪爲小手工業苟延殘喘下去。

但是不實行物產專營,商稅又無法公平全面地收取,稅收漏洞就算放在現代政府也無法避免,更何況是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徵商稅純粹是看人品和緣分。明君們看着富可敵國的大商人們眼饞,自身的氣度又使得他們不願意幹抄家破門,殺雞取卵的事情。

古代商稅的徵收方式無非是過城關或集市稅收,這兩種方式都能輕鬆地逃避過去。比如過城門的徵稅,只要賄賂城門官員,把貴重物品報成廉價的商品。再如集市稅收,大商賈們完全可以利用其影響力,在集市以外的地方進行交易,甚至是暗中交易。

北庭位於絲綢之路的北線,來自大食、昭武九姓,東部的葛邏祿和回紇商人們都從這裡通過,此處沒有像安西那樣完整的驛站系統,甚至庭州、高昌等城中都沒有像西市這樣完備的交易場所。

岑參因此向李嗣業建議道:“中丞不如先從過所文牒下手,凡從外境進入的商旅都必須有北庭都護府開具的過所,才能夠順暢通行。當這些商旅到都護府開具過所時,就預先把稅給徵了,徵稅的數目根據商隊的人員和牲畜數量,貨物的多寡來進行徵收,這樣能保證一定的公平性。”

李嗣業猶豫地問道:“那若是這些商旅因爲躲避徵稅,不從我們北庭境內行走,反而繞遠路跑到安西都護府開過所怎麼辦?”

“這個就只能要求安西都護府也利用過所文牒進行預先徵收了。”

這不等於廢話嗎,他一個北庭節度使,如何能命令安西都護府改變政令。岑參也感覺此議不妥,連忙補充說道:“中丞可以將稅率調得低一點兒,想必商旅們也不至於爲了省這點錢而繞遠路。”

岑參再度叉手說道:“我再向中丞提交一個建議,那就是庭州西州戶籍的商賈拿着戶籍注色到都護府開具過所時,可適當減輕稅率。”

李嗣業當然明白,這是爲了本地留住流動人口而做的政策調整。

岑參又說:“高昌盛產葡萄美酒,城中僅酒坊就有幾十座,不少中原商旅都來高昌進貨,這個稅收也是不小的進項。”

李嗣業琢磨了一下,問岑參:“可否預先對酒坊進行產出徵稅,酒坊自然會提高葡萄釀價格。”

“也可,但是這個需要中丞派人到酒坊去詳談。”

稅收的事情談完了,李嗣業又問及岑參鼓勵百姓墾田的事情。岑參建議道:“爲了吸引百姓多種田地,吸引外地人來庭州種田。我建議中丞預先發下佈告,從今年起主動開墾荒田者可到蒲昌、金滿、輪臺等縣廨主動上報畝數,再由縣令親自前往登記造冊。同時對庭州西州境內現有土地進行田畝清丈造冊,把舊有土地和開墾荒田進行區分。都護府下達優惠政令,百姓每多開闢一畝荒田,給予少量的經濟補助,並且開墾的荒田第一年的產出不予徵收租庸調。”

李嗣業不由得拍手讚許道:“這個好,用優惠來吸引百姓增加田畝,可提高我北庭糧食的年產量。”

他緊接着問道:“那麼如何增加庭州和西州的人口?”

岑參揉着眉頭咂舌道:“這個可沒什麼好辦法,只能鼓勵發出告示鼓勵生育,誰家的孩子最多,可以獲得都護府的金錢實物獎勵。”

李嗣業點了點頭道:“這也算是個辦法,但收到成效已經是在十年二十年以後了,我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岑參表情怪異地悄悄瞅了李嗣業一眼,中丞今年纔剛剛而立,正是年富力強時,怎麼就等不了那麼長時間,難道他知道自己的大限之期?

“那岑參就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庭州雖不似安西貧瘠,但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比不上江南春光好,也比不上塞上江南河套,更比不上天下富庶的隴右,外來人一般不願意遷移至此。”

岑參說得很對,中原和江南都很富庶,誰願意跑到北庭來定居,除非那些定了流放罪的犯人。

但朝廷發配流放,都是往嶺南等瘴氣叢生的南方發配,北庭安西雖然條件差一點兒,壞境惡劣還是比不上嶺南。他想着應該試探性地向朝廷上一封奏疏,希望朝廷能夠把一些罪行較輕的犯人發配到北庭來,也能增加一部分的人口。

他同意了岑參的大部分決策,並準備在北庭都護府開始實行,都護府過所文牒的發放暫時由岑參統一負責起來,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由於岑參時常出入李嗣業的節度使府邸,引起了龐嶽的注意,也引起了他的不滿,都是剛到北庭不久,也都是李嗣業的幕僚,同時也都是右相派來的暗線,憑什麼你就如此受李嗣業器重,而我就要在此坐冷板凳。

龐嶽剛到的前幾天,李嗣業還經常召喚他表示親近,但真正做事情的時候,卻把他這個節度判官給擱置了。龐判官心中表示這怎麼可以?我還要接近你刺探消息,這樣被排斥在外,牛年馬月能夠完成右相的託付。

他必須想個辦法引起李嗣業注意,必須得到他的青睞。

玩無間道的人得自身有才具才行,可這位龐嶽除了玩葉子戲賭博有兩下子,鬥雞水平也不低,但其他方面就差強人意了。可能經過李嗣業與他的幾次交談,也得知出他確實是沒有大才,也沒有歪才。

既然才華讓對方看不上,那就只能想辦法立功了,可眼下有什麼功可立呢?他整整琢磨了兩個下午,才終於想出一條頗爲奇葩的主意——那就是到李嗣業面前告岑參的狀。

不就是因爲這個岑參在中丞前面得了重視,才使得他的話沒人聽,他的臉都沒有人去看。要想接近李嗣業,就必須打敗競爭對手岑參。

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