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

頓多城所在的真珠河沿岸,安西都護府徵調的蕃軍和民夫開始往河岸邊運送糧草,終日都有來往的犛牛車蕩起塵土。

爲了防止莫賀達幹得到消息搶先偷襲,夫蒙靈察決定將糧草全部囤積在城中,這次出征的規模遠雖不及昔日蓋嘉運攻打突騎施黑姓時,但也有兩萬石糧食,整整裝滿了五十多個糧囤,佔滿了空地使得城池顯得更加逼仄。

最先到達的是大石城的三個團,緊接着賈崇奐帶着波換城的五個團也迅速趕到。

城中容不下軍隊駐紮,只有近三百人守在城牆上看護糧草,先期到達的八個團只好駐守在河對岸的烽燧堡左右。

唐軍到達的第三日中午,各團開始搭建簡易軍帳,一部分人沿着河流巡邏。但是賈崇奐將軍確卻沒有在真珠河的兩岸親自走一走,沒有去看那河流的上下游,是否有雙腳可跋涉橫渡的地點。

可能是因爲他們曾以不足三千人的隊伍,打退了突騎施兩萬多人的圍攻。讓這位撥換城城使產生了驕傲自負的心理,他只是在河南岸綠油油的草地上用腳丈量了一下距離,給兵卒們劃分出營帳的距離,便溜達到烽燧堡的底層石廳內納涼歇息去了。

此時紅日正當空,分佈在真珠河岸邊的八個團都在釘木樁做圍牆,做好長期駐守在此的打算。他們分工明確,只有一部分人披甲巡邏,多數人揮舞着木錘往草叢中釘木樁,將缺銙袍的上衣解下來系在腰間,那肩背上溼漬漬的汗珠如同油膩反射着光線。

兵卒們頂着烈日站崗、或騎着戰馬在河畔巡邏。因爲有值巡不得卸甲的禁令,他們不能違背,只好找到折中的辦法,把肩甲和腿甲卸掉,兜鍪吊掛在身邊,只有上身圍着一圈扎甲片。

當所有人都按部就班時,這個初夏顯得異常寧靜,真珠河岸邊水波盪滌,汲水的兵卒在水邊石塊前並排坐下,將雙腳伸進河水中,談論着不葷不素的笑話。

不遠處的丘陵背後縱出色澤斑雜的馬隊,它們最初躲在低矮的黃楊林中,被濃郁的樹葉阻擋,但那敲擊在地面的馬蹄聲和林中飄曳的塵土並未瞞過唐軍瞭望哨的眼睛。

烽燧堡上的兵卒發出了尖利口哨聲,口中呼喊:“敵襲!”

敵人也不再隱藏,馬蹄並排着朝着河岸邊撲來,他們在奔行的過程中,已經取出角弓,拉滿了弓弦朝着對岸射來。

一支宣佈血戰開始的羽箭掠過河面,穿透了一名坐在岸邊石頭上兵卒的喉嚨,手中木桶落入水中,氤氳的鮮血在水面上氾濫暈染開來。

大多數的軍漢們都光着膀子在營地中釘木樁,聽到喊叫後慌忙跑去草坡上披甲。但敵方的馬隊來勢卻非常之快,宛如一條遊動的長線撲至河岸邊,突騎施人紛紛勒住馬匹,取出角弓搭上羽箭,拉滿了弓弦朝着對岸再次攢射。

突騎施人惡毒刁鑽地把目標選擇了那些光着脊背的揮錘軍漢,他們暴露在陽光下白花花似顯眼的標靶,羽箭嗖嗖破空而來,像釘木頭一般鑽入他們的脊背。

“啊!我操!”

血液沿着箭洞流淌下來,在脊背上拉出一道道血痕。軍漢們在奔跑取甲的路途中趔趄倒下,匍匐在地上,緊接着又有幾支羽箭補了上去。他們的雙手摳進草皮中掙扎爬動,痙攣的手指最終失去了氣力。

“沒有披甲的,先不要取甲!往烽燧背後跑!”

一名兵卒揮舞着手臂高呼,下一瞬他的袖口鮮血淋漓,一支羽箭橫穿了他的手臂。

安西都護府的縱容和放養使得莫賀部帳下的神箭手越來越多,他們隔着河岸,刁鑽地循着唐軍的薄弱部分投射箭矢,這一下突然襲擊,果真打了安西軍一個措手不及。

賈崇奐本來在烽燧堡裡午休,敵襲的喊叫聲驚醒了他,也幸虧他經驗豐富,絲毫沒有慌亂,他連忙起身披甲,並呼喚那些披甲巡邏軍士們:“登上烽燧堡頂,在頂上壓制他們!”

幾十名甲士豎起木梯,紛紛爬上了堡頂,操着弓箭從垛口向下反擊,居高臨下對於射程和力度均有加成。

堡頂上還放着幾臺牀弩,他們三人一臺配合操作,兩人扳動輪軸給牀弩上弦,另一人安裝箭矢瞄準,架起牀弩瞄準那些指揮的突騎施卒長。

“放!”

箭桿挾着呼呼風聲從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掠過,如梭影倒映在河水裡,掠過對岸不偏不倚地正中戰馬的胸口,發出鐵錘敲擊似的聲響,戰馬發出悲慘的嘶鳴聲,連帶着馬上的武士向旁邊側倒。

“再放!”

軍卒們緊張地轉動絞盤上弦,急切到連喘息聲都沒有機會發出,汗水沿着腦門迸濺出來,瞄準對岸的敵人扣動機弦。

牀弩的殺傷力絕非角弓、擘張弩可比擬,一箭射出去幾乎沒有任何防禦能擋住,就連那些拄着厚木盾保護弓箭手的步卒,也被直接連人帶盾貫穿倒地。

突騎施人鎖子甲和皮甲交錯搭配,雖不及唐軍扎甲鱗甲堅厚,但想要射殺他們,也需要三五支羽箭不可。但在牀弩的射程之內,一發命中直接報銷。這讓突騎施兵卒們膽戰心驚,只能硬着頭皮上前,連眼皮都在躲避烽燧堡上方的弩機。

光膀子軍漢們雙手抱胸躲在堡牆背後,他們做這樣的動作似乎不是冷,但剛纔那瞬間的羣體性陣亡,讓他們身上的雞皮疙瘩不由自主地泛起來了,此刻倒像是褪了毛的鴨子,眼睛在地面上四處尋找,希望能夠找到反擊的武器。

他們的武器,甲冑都暴露在陽光下,但只要有人衝過去,必然會招來箭矢的攻擊,還好敵軍並沒有搶着渡河。

有幾個膽壯的漢子不顧危險,用極快的速度奔跑至坡地上,迅速彎腰撿起他們的弓和箭筒,再飛快地跑回來,這樣他們即使沒有甲,也可以痛快地爬上烽燧堡頂上,從瞭望口中向外拋射了。

賈崇奐蹲在烽燧頂部中央,甲袍堆落地上將他牢牢環圍住,右手反拄着刀撐在地面上,拇指緊緊地扣着刀柄。

他沉着穩定地指揮,右手伸出兩根手指爲牀弩指出重要目標,這支隔着河岸逞兇的突騎施軍隊已經沒有剛開始的囂張,隨着帶隊的頭領們被牀弩射倒,他們開始拖着傷員後退。

這時突騎施人的角弓已經不起任何作用了,他們回身象徵性地反射一箭,卻把箭矢射到了河面,在水面上擊起浪花,又漂浮了起來。

牀弩依然叮着他們的屁股追咬,那些鮮血淋漓的馬臀突然失力,如小山塌落下來,馬上騎卒若能甩脫馬鐙,還能安全落地逃竄,不能甩脫的,直接被倒下的馬身壓住了腿,發出嘶號聲。

賈崇奐拄着刀站了起來,一場短而快的衝突落下帷幕,突騎施人似乎只是想來襲擾一下,並沒有渡河的意思。

但是,真珠河在頓多城一線綿延百里長,能渡河的位置並不只有這一個點。

他擡起袖子擦汗的手臂突然凝固在額頭上,心臟的猛烈跳動聲使得他倏然轉身,望向頓多城的方向。那城頭上燃起了一團火,黑黃色的狼煙已向上滾滾翻騰。

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