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

于闐軍應當是安西四鎮駐軍中實力稍弱的一支,下轄的十個州境內的各城、各守捉、各駐兵堡、烽燧總兵力爲五千,且戰馬剛剛接近一千餘匹。然而這一鎮在磧西所轄面積卻很大,整個絲綢之路南道西出陽關之後,綿延數千裡地的圖倫磧西大漠南端,全在於闐的管轄範圍內。

不過這些地區多數爲戈壁無人區,綠洲如珍珠般散佈在廣袤戈壁中,串聯珍珠的便是戈壁邊緣那三十里一驛的大漠驛站。

于闐城所處的綠洲與戈壁有很明朗的界限,往往隔着河流,河水的北岸荒漠碎石,河水南岸卻胡楊林密佈綠草如茵。

李嗣業下午時分到達了于闐城,現任的于闐王、右威衛將軍,毗沙都督府都督尉遲勝在城外迎接,李嗣業下馬後直接到都督府上做客,雙方算是混了個臉熟。

他自從擔任兩鎮鎮使以來,于闐唐軍長達一年時間無人管理。副使李贊已經年過五旬,老將軍兩鬢如霜,長達三十年時間幾乎一直在鎮中苦熬,從隊正到旅帥再到校尉,然後守捉使、押官、先鋒直至副軍使,也算是唐軍中的活化石了。

李嗣業自然不能對別人那樣,對老將呼來喝去,只一口一個老將軍捧着。畢竟他分身乏術,經營的重點又在疏勒,這邊只能拜託給這個老漢,多給他戴幾頂高帽子好讓他繼續拉磨。

李贊將軍見到新任鎮使,心情也極度複雜,感慨唐軍的高官越來越年輕化,上一任的鎮使高仙芝就夠年輕了,這一位李嗣業比他還年輕,看來他這老驥真應該伏櫪歇着了。

尉遲勝特地辦了一場歡迎晚宴,在自家的廳堂內燃起火盆,與李嗣業共坐在石案前,左邊依次排列着于闐的本地官員,右邊是于闐中的高層,高舉起玉石杯盞頻頻勸酒。

“李將軍請。”

“尉遲都督請。”

“各位將軍請!”

一排于闐侍女頭頂着瓜果盆呈送到石案前,又有幾名穿着窄袖絲裙的女子翩翩起舞。于闐的佛教氛圍很昌盛,所演奏的伴樂也有梵樂的味道,幾個女子所跳的舞蹈輕靈祥和,舞動着絳紅帔子宛如敦煌壁畫中升騰而起的飛天。

酒宴過後,陪同人員紛紛告退,尉遲勝、李嗣業和李贊三人來到旁邊的石室內,談論于闐鎮這一年內的賦稅收入,軍費及上繳給都護府的數額。

于闐鎮下屬的十個州均是羈縻州,由當地貴族世襲擔任州司馬進行自治,毗沙都督府則負責管理這些州,尉遲勝世襲罔替已經傳了近八百年,而且還要傳下去直至五代打破千年的紀錄。

與安西四鎮的其餘三個鎮相比,于闐鎮算是高度自治,這可能與初唐建立都護府時所受到的阻力以及地理形勢有關。強硬的譬如高昌鞠文泰,焉耆,龜茲等直接被滅了國,反而積極歸順的疏勒、于闐王室卻保存了下來,接受封賞之後依舊管理本地。

這對李嗣業來說很輕省,無需插手地方事務,只需要管理好軍隊,與尉遲勝共同管理商稅和屯田的租庸調,一部分上繳都護府,一部分充做軍費,剩下的份額由地方分配。

安西都護府初設時,需要中央撥款撥糧才能維持,到如今兩萬四千名安西軍完全能夠自給,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磧西的貧瘠。人家狹小的河西走廊供養了七萬西涼軍,這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這幾日內李嗣業在老將李讚的陪同下,巡視了唐軍的幾個主要據點,所暴露出的情況與疏勒一般無二,無非是後勤太差伙食太爛,等將來疏勒軍的後勤整頓完畢後,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于闐軍。

來到于闐的第十五天,李嗣業便將所有的重擔又重新交給了李贊,李老將軍的肚子裡雖然憋着一口傲氣,但爲人還是穩重識大體的,當初夫蒙靈察將他提拔安置爲副軍使,也可能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他終究還是要回到疏勒去,那裡纔是舉一鎮而挾制四夷的戰略要地。

“老將軍,你老當益壯,趁着身體還健朗,可要替我多撐些時日。”

這話說的好不美氣,李贊嗆了半口氣卻無從反駁,敢情是要讓我在這裡熬完最後一段人生吶。他只好撅起下巴上的滄桑白鬚倔強地站在城門口,叉着雙手既不點頭也不應答。

“再會了。”

李嗣業鄭重地抱了一拳,撥轉馬頭帶領着親兵隊沿着戈壁灘離去。

李贊望着遠去的馬隊,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我怕是到臨終也坐不上正位了。”

……

歸途已經是十一月,北風捲地百草生霜,馬蹄踩在堅硬的戈壁裸岩上,人畜的口鼻中都噴吐着白氣,疏勒城的女牆垛口上堆積了一層白白的薄雪。

城頭上飄蕩着細細的碎屑,乍一看彷彿是天上飄起了雪花,但落到人手心裡的時候,卻是灰白色的灰燼。

昨夜城中失火,城西牧民們堆積草料的棚子燒了起來,大火頓時肆虐升騰着燒紅了半邊天,幸虧唐軍組織人手救火,等到天亮時才被撲滅。

有幾處民居被燒燬,但更大的損失是牧民們辛苦一個秋天打來的草料,竟有多半燒燬在大火中。

這一片綿延的灰燼堆裡還掩映着明火,牧民們哽咽含着淚提着空桶站在北風裡,他們的羊羣,他們的犛牛將會因爲得不到進食而餓瘦倒斃,辛辛苦苦幾年積攢的財產終將會化作泡影。

這還只是開始……

疏勒都督裴國良勃然大怒,派人去調查失火原因,是有人故意縱火還是失火到底是誰犯下的大罪

失火原因很快查清楚了,官差們在草灰堆中找到了一個炭盆,並且根據發現炭盆的位置,把各家牧民們叫來辨認。

“這是誰家的草料棚子!給我站出來!若是讓我們浪費口舌排查出來,絕沒有你好果子吃!”

牧民們除了驚惶便是相互揣測,很快有人指認出,這是卜老三家的草料堆,於是罪魁禍首瑟縮着肩膀站了出來。

牧民們只是沉默了幾秒鐘,便蜂擁着衝了上去:“打死他!這個沒種的東西!”

“忘八蛋!你他媽的要了我們的命!”

卜老三的娘子嚎哭着衝進人羣去拽自己的良人,一面伸手去擋衆人的拳頭:“不要打了!不要打他,他不是故意的呀!俺們家的草也讓燒光了!”

都督府的官差們從牧民堆中將人犯搶出來,押到了都督府正堂中。

裴國良本人也氣得夠嗆,準備命人將這元兇棍棒打死,但問明原因之後才知道,不過是個糊塗的老實鬼,白天喝醉了酒沒有來得及餵羊,晚上帶着燈火和炭盆去抱乾草,結果把炭盆遺留在草堆裡引燃了大火。

裴都督狂怒歸憤怒,但冷靜下來一想,這牧民的無心之失還罪不至死。

“來人,把這卜老三杖責七十關起來!”

兩名官差將卜老三拖了出去,關進了都督府的牢房中。

犯事的元兇已經處理了,但後續的事情卻讓裴國良頭疼。牧民們沒有了過冬的草料,牛羊相繼餓死,人們陷入絕望,如果放任不管會引起大亂子。

那些幸運的沒有被火焰波及的牧民,心中也惶惶然提心吊膽,整日看守睡在草堆裡。

遭受大難的人很容易崩潰發瘋,這些牧民們會不會來搶草料,會不會一時衝動再放把火,大家一起玩兒完。人心難測啊。

裴國良知道應該早點做出決定,越是等下去情況會越發糟糕,可眼下能有什麼辦法他已經束手無策。本想請李嗣業出面想辦法解決,但李鎮使已經遠赴于闐一個月未歸,唐軍中沒有能夠擔責的主心骨。

他無奈中只能去找趙崇玼先借一些草料,賙濟過眼下再說,跟對方說明情況後,趙將軍也捻着鬍鬚皺起了眉頭:“你想借用唐軍的草料安撫民心,倒也不是不能借,只是李將軍不在,我不敢擅作主張。”

“趙將軍!等不及了!等李嗣業回來,牛羊全都餓死了,這些牧民也就亂套了!”裴國良焦急地跺着腳說道。

“可我唐軍的草料也剛夠戰馬一個冬天的消耗,你拿去餵了羊,唐軍的戰馬吃什麼!”

“那我眼下怎麼辦”

趙崇玼琢磨了半響,咬牙狠狠心說道:“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殺羊!你去告訴牧民們,唐軍可以賙濟他們一小部分,但必須殺掉一半兒的羊。”

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