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

安祿山竟然想招攬自己,李嗣業心中暗暗苦笑,讓我到你的麾下,跟着你造反嗎?這條路只有兩個結果,命差一點兒死在造反的路上,命好一點兒後期歸順朝廷,成爲藩鎮割據一方。

這條路他是絕不會選擇的,這是在扭曲李嗣業的人生觀,不過這樣拒絕太過生硬,應該找個藉口纔是。

他低頭看見了坐在凳子上的李枚兒,心中有了主意,咳嗽了一聲裝做惋惜地說道:“聽說幽州之地甚是苦寒,嗣業本有意跟隨將軍前往,但家中妹妹尚年幼,不忍讓她跟我到軍中受苦,所以,多謝將軍美意,我想等過兩年小妹長大,再考慮投軍之事。”

李枚兒挺直了肩膀,在胡凳上坐正身體,柔順地眯着眼睛看着兄長。她不知道自己會錯了意,以爲兄長真是爲了她才放棄前程。

安祿山咂了咂嘴巴,顯然是對這個理由不太滿意,他看了看坐在李嗣業身邊的李枚兒,生硬地呵笑道:“你妹子真有福氣。”

之後衆人之間便有些冷場,張小敬雖然神色如常,但他心裡對李嗣業的拒絕有些不解,趙魯直接表現在了臉上,恨不得直接對他說,李嗣業你就是個傻子,人家是節度使的乾兒子,你現在屁都不是,竟能拒絕人家的好意。

酒過三巡後,安祿山興致大發,提着酒碗走到了木臺上,也扭動着胖壯的身體和胡姬鬥起舞來。

他身體雖然粗胖,卻非常靈動,缺胯袍的下襬隨着舞姿無風飛動,如同旋翼。加上他的雙手和手臂關節靈活,兩手跟着琵琶的節奏如靈蛇一般彎曲扭動,技巧竟比這胡姬還要嫺熟,引得在場酒客們紛紛拍手叫好。

胡姬眼波流轉,與安祿山相互環繞踏步飛舞。兩人一個纖瘦婀娜,一個肥壯滑稽,組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魅力,這種美與醜的共舞,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如荒誕劇加上了獰厲的翅膀。胡姬的獨舞在安祿山的陪襯下,妖嬈中增添了幾分魔性,恍若佛教壁畫中散花的天女與怒目的金剛交相輝映,各自涇渭分明,卻又渾然一體。

琵琶聲在樂師的最後一撥中驟然停頓,胡姬定格姿態娉婷而立,臉上有淡淡的緋紅,鼻尖上也有了細密的汗水,向伴舞者安祿山投去敬重與感激的一瞥。

安祿山的髮鬢也被汗水浸溼,用胡人的禮節躬身曲臂於胸前行禮,胡姬也朝他淺淺地行了一禮。

他轉身走下木臺,對圍坐着酒幾的史思明等軍漢揮了揮手:“我們走!”

衆人從酒桌上嘩啦聲站起,酒博士送至門口,安祿山從木臺走到酒肆外面,自始至終都沒有再往李嗣業所在處望一眼。

安祿山確實有些肚量,但前提是能爲他所用,既然李嗣業不識擡舉,他沒有必要繼續以禮相待。

趙魯望向安祿山離去的方向,既覺得惋惜,又認爲理該如此。這李嗣業終究沒那個福分,錯失了人生中的最大機遇,如果安將軍看中的是自己,他一定會牢牢抓住。

張小敬也對李嗣業的反應表示不解,試着規勸地問他:“你既然有心到軍中服役,那安祿山剛剛言語拉攏你,你爲何沒有動心?”

李嗣業無法做出正確解釋,低頭看着身旁的李枚兒說道:“我確實是不想讓小妹跟着我去幽州受苦。”

張小敬並不相信這種話,他遙望外面的天色,夕陽已經完全落入地底,天幕變作深藍。他把酒博士叫來付了錢,對兩人說道:“再過一個時辰就是宵禁,我們回去罷。”

李嗣業揹着妹妹的煮酒器具,同他們一起走出酒肆,沿着街道朝西市的南門走去。

卻說安祿山幾人離開西市後,決定先到醴泉坊的祆祠去參拜主神馬茲達,然後再去都亭驛館中歇息,等到明日再上路。

他猛然停住腳步,跟在身後的史思明反應不及,差點兒撞上去。

“你咋回事?”

安祿山瞪圓了雙眼醒悟道:“剛剛那個人想要殺我。”

“誰?”

“就那傻大個兒。”

“就那李嗣業?”

“對。”

史思明提刀便要折返回去,卻被安祿山伸手攔住:“算了,在長安地界上,不要胡作非爲,這人不過是動了動念頭,算了。”

……

李嗣業對面走來幾人,爲首的兩人身穿開襟錦繡襴袍,一人年歲略長,眉眼陰鬱,另一人鼻樑高挺甚是俊秀。兩人身後各跟着五名身穿黑色圓領袍的僚屬。

一人注意到對面的李嗣業,停住腳步,開口叫道:“李嗣業。”

李嗣業有些迷惑了,這是他今天遇到的第二個印象不深的人,不過此人的陰鬱表情太過有特色,他很快認了出來。這不就是那天他在西市打擂時,有過一面之緣的李什麼來着。

他立刻抱拳朝對方拱禮,含糊地說道:“李郎君,幸會。”

這人倒不以爲忤,只是他身邊的人卻顯得很惱火,好像自己失了大禮缺了大德似的。

“你不記得我的名字,我倒是記得你的。”陰鬱公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嗣業,眸子中閃爍着好奇。

他不知道唐人見面是如何寒暄的,只覺得像現在這樣不說話更失禮,便主動開口說道:“我們還真是有緣,你也來逛西市?可有什麼要買的東西?”

對方似乎不願意說廢話,無視了他的寒暄,抿着嘴脣笑着說道:“有一件事我應該謝謝你。”

“謝我什麼?”他隨即習慣性地擺了擺手:“都是朋友,不必謝。”

對方的神情微怔了一下,似乎對李嗣業的說法感到有趣,他幾乎也不說什麼廢話,直接了當道:

“有機會我想請你到我家中來做事,對了,我又換了一個名字,如今我叫李瑛,不要忘記了。”

對方這兩句話有與生俱來的頤指氣使態度,說完之後便徑直從李嗣業幾人身邊走過,眼睛直視前方,毫無旁騖。他們身後的僚屬們低頭看着腳尖走路,也有一兩人朝李嗣業投來不明意味的目光。

李嗣業往前走了兩步,突然明悟過來,連忙轉身去看,李瑛已經帶着隨從們遠去了,在西市繁囂的人流中化作幾個突兀光鮮的亮點。

他明白李瑛爲什麼要對他說謝謝,駙馬楊洄的陰謀不能瞞過所有人,或許是高力士透露給了對方。奇妙的是他竟然能在西市上兩次遇到,這機率也太高了。

趙魯開始承認剛剛李嗣業拒絕安祿山的招攬是無比正確的決定,有什麼比呆在儲君身邊能獲得更大的榮耀,這可是將來的天子。他剛剛沒有耳背,清清楚楚地聽到太子要李嗣業到他的家裡做事,家裡是什麼地方,不就是東宮麼?

他由衷地發覺與身邊這位李嗣業的差距越來越大,曾幾何時這位李郎君已經如此奪目不可直視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