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

張小敬很熟絡地跪坐在靠左的上首,李嗣業感覺氣氛有些異常,便也從命拱了拱手,跪坐在張小敬的側下方,聞無忌坐在他們對面。

聞染身着一襲素襦和齊胸羅裙,紅紗帶挽在胸口打出十字結。跪坐在板足案的另一側擺出陣仗。

風爐中盛着紅燙的木炭,她拿起火策又夾了數塊炭進去,把交牀架在風爐上,又將茶鍑端上去,等待水開沸。

趁着等待的時間,她從紙囊中將茶餅取出,放入木製的碾子中,雙手推着圓碟狀碾輪將茶餅弄碎。她端起碾子將碎茶倒入羅合內。

這羅合上面是細篩,下面是圓盒,雙手端起羅合輕輕搖晃,茶末便落入圓盒中。

等鍑中的水燒開後,聞染一手端着羅合,另一手用茶匙將茶末舀入,又從盛鹽的鹺簋中舀出鹽末倒入鍑中。

她提着長筷輕輕地在水中攪動,這叫環擊湯心,以發茶性,湯水上漸漸沸騰起了細沫,聞染拿着銅勺將沸水舀進了熟盂中,屈膝跪坐在地上等待三沸。

李嗣業在旁邊靜靜地欣賞,她全身心地投入在煎茶中,這是專注優雅的美,每一個動作姿態給人賞心悅目之感,連李枚兒都用崇拜羨幕的目光望着她,這可是阿兄李嗣業打贏了拳頭都得不到的殊榮。

風爐的添炭口透出的火光映在聞染的臉上,使她的額頭上泛起紅暈,這紅暈卻是微潮略泛橘色,若仔細看那是肌膚汗溼的折射光澤,使她的額頭略顯豐滿。在這偏暗的板間裡,唯有她帶着如此多彩的光線,彷彿把李嗣業帶進了熾烈而豐富的敦煌壁畫中。

茶湯再次滾沸,聞染在手中握着兩塊葛麻布,雙手捧着熟盂將水倒入鍑中,同時又用火策把風爐中未燃盡的炭塊夾在了炭盆裡,茶湯這就等於煎好了。

她用托盤端來茶碗,把木勺伸進鍑中將茶水分入五個碗中。端起托盤放上板足案,把第一碗茶捧給張小敬,第二碗給李嗣業,然後是其父聞無忌和李枚兒,最後纔是自己。

李嗣業輕輕捧起喝了一小口,味道鹹澀微苦,隨後泛起淡淡甜意。

在靜謐的飲茶場合裡,連張小敬這種粗莽的漢子都正襟危坐,把茶盞端在手中細細品嚐。

聞無忌主動問兩人:“你們的案子都已經解決了?”

張小敬沉默地點點頭,用眼睛的餘光不着痕跡地瞟了李嗣業一眼,這或許是某種暗示,在這般情況下,李嗣業覺得還是少說話比較好。

聞無忌不再主動提及案子,而是旁敲側擊地問道:“這對你們的差事沒有什麼影響罷。”

張小敬蠶眉向上挑起,顯然是纔想到這個問題。差事可能是幹不成了,駙馬楊洄可以在公主的說服下放棄追究他們的罪責,但並不等於把恩怨一筆勾銷,就算駙馬作爲大人物,不去與他們這些小人計較,閻王手底下的小鬼也不會讓他們好過。

“差事可能是有些問題。”張小敬含糊地說道。

聞染又給衆人舀了一盞茶,才噘嘴擡頭說道:“幹不成也好,這種差事就不是好人乾的。”

“聞染。”聞無忌用略微責怪的目光看了女兒一眼。

張小敬卻不以爲意,接着話茬苦笑道:“不但不是好人乾的,且不是人乾的。案子辦好了是上司的功勞,辦砸了卻要我們來頂雷,也幸虧我這半年來兢兢業業,沒有出過半點的差錯,只有這一次……”

張小敬剎住了話音,端起茶碗掩飾自己的失誤。

衆人把茶湯喝完之後,聞染起身端走茶碗去清洗。張小敬起身告辭,李嗣業也拱手作別。

李枚兒站在他身旁拽了拽衣角,仰起頭來問兄長:“我想在聞染阿姊這兒多住幾天,可不可以?”

李嗣業充分發揮了一個父兄的威嚴:“你幹嘛還要住下去?自己沒有家嗎?本來已經很叨擾人家了。”

聞無忌和善地笑笑:“沒事的,你想住就留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李枚兒不敢違逆兄長,跟在李嗣業身後告辭下樓,聞無忌父女把他們送到香鋪門口。李嗣業發現聞染情緒不佳,尤其對自己更沒有好臉色,那種表情就好像是把茶湯喂狗了的感覺。

他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吃茶過程中說了什麼錯話,好像沒說什麼話,怎麼突然之間把這位小姐給得罪了。

張小敬相伴着李嗣業兄妹回去,他們在昭國坊附近分道揚鑣,張小敬的住處在宣陽坊,李嗣業卻住在新昌坊中,同行不同路。

分別時張小敬拱手對李嗣業說道:“嗣業兄,回去之後多多休息,至於差事的事情,日後再想辦法。”

“敬郎不必擔心,我不做不良人,還會有別的門路。”

李嗣業當初願意在張小敬手下做不良人,主要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如今好奇心已去,他自然會有別的想法,比如趁着手頭上還有一些錢,先到長安城各處熟悉一下,大不了還做自己的老本行,西市的武鬥樓好久沒去了。

張小敬告別而去,李嗣業也該回租住的地方。

李枚兒站在他身邊撅着嘴脣,連走路都很慢,李嗣業回頭叫她,她也愛搭不理。

“你怎麼了?到人家住了幾天還訛上了?小孩子不能貪得無厭,我知道你喜吃他們家的茶。”

李枚兒朝兄長大聲喊叫:“你才喜歡吃茶!我想要學煎茶,我想要買煎茶器具!”

“我要做香!就算不做香,我也要薰香,我要讓自己香噴噴的!”

“我還要一條羅裙,繡有忍冬花的那種,我要戴銀釵和步搖!”

李嗣業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她這是開闊了眼界,產生了更大的需求?還是聞染把她給帶壞了?

“你是不是還想住在高樓裡?每天有下人服侍?”李嗣業蹲在李枚兒面前,能感受到她小巧的瓊鼻中呼出的不滿。

“沒有。”李枚兒抹了一把眼淚,呢喃說道:“我只是想跟聞染阿姊一樣,所以纔想留下來多住幾天。”

李嗣業突然能理解李枚兒了,作爲高陵縣鄉出來的貧民孩子,突然間進了長安城,除去頭幾天的眼花繚亂,她總算找到了自己和長安少女的差距,也和她脆弱的自卑心有關。

他咧起腮幫笑了笑:“你想要這些東西,我可以給你買,不需要住在別人家裡,也可以有。”

“可是。”李枚兒破涕爲笑說:“咱們家沒錢啊,那十貫錢是阿兄你的家底。”

“沒關係,你儘管去花,花完了阿兄想辦法再掙,阿兄不會讓你再住橋洞了。”

李嗣業摸了摸她的頭,頭頂的兩個總角不見了,變成了雙丫髻,用紅色絲線束起。

“這是聞染阿姊給你扎的?”

“恩,很漂亮吧。”

“不錯,走,先回家,看看家裡有沒有丟東西。”

李嗣業帶着枚兒回到新昌坊的院子門口,院門上掛着聞無忌留下來的銅鎖,他從腰帶中取出鑰匙,開鎖後推門進屋。

院子裡落了不少碎葉和乾草,走進東廂房,看見草蓆氈子和衾被都捲起在牆角。

但本着未雨綢繆的打算,還要追求更高質量的物質生活,他需要另謀一條賺錢的行當。

他盤膝坐在氈上,打了個哈欠說道:“阿兄後天跟你去買你想要的東西,現在乏困得很,我睡一覺再說。”

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