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

草廳裡來回有人遊走,有一些人盤膝坐在地上等待,李嗣業他們進來後,就站在靠門的位置觀望。對面的木籠子裡關了十五六人,臺子上也蹲着五六個被木枷困住手腳的女子,穿着粗糙麻衣且不能遮體。她們的腦後梳着成串的辮子,雙目中流露出恐慌和茫然。有兩個提刀的突厥人站在一旁維持場面。粟特商販捻出一株株草棵子,插在她們的衣領中。

買賣的方式很簡單,誰若是看中那個奴婢,直接上去跟奴隸販子講價,行家們會把手伸進對方袖子裡捏價,這兩種交易的價格差異很大,用那句俗話說就是糊弄的就是你們這些不懂的。

蘇赫扭頭對李嗣業和李十二孃說話:“李將軍,還有娘子,上面插草棵的你們只要看中了,告訴我上去給你捏價。”

李嗣業猶豫片刻,似乎還在道德的界限間徘徊。李十二孃倒很乾脆,指着其中五名女子說道:“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這五個都買下來。”

“好嘞。”

蘇赫捅着袖子上前,站在粟特商販面前,伸出手掌指着女奴們道:“我要這五個。”

他嘿了一聲把手指伸出去:“來,捏吧。”

粟特商販朝蘇赫叉了一記手,滿眼帶笑說:“蘇赫東家是老主顧,我哪敢跟你捏價,不如就按老價格,如何?”

“老價格?我這可是一次性要五個!”

“那就給您降一點點?”

“一點點怎麼行,至少要兩點點。”

商販擰着眉頭考慮片刻,才勉爲其難地點頭道:“好,兩點點!但只要開元通寶和黃金,別的亂七八糟的錢我可不要!”

蘇赫邁着輕快的步子走回來,到李嗣業跟前笑道:“談妥了,李參軍,六貫通寶或等價三錢黃金。”

李嗣業大吃一驚:“這麼便宜?”

或許用廉價更合適。

蘇赫慌忙對他擺手:“千萬別說便宜,當心這些人漲價,黑得很!”

李嗣業領着枚兒和李十二孃來到臺前,粟特商販知道眼前這位穿着緋紅袍子的武官纔是買家,腆着臉上前道:“官爺,這些奴婢現在可以帶回去了。”

十二孃冷着臉彎下腰去,伸手要去解女奴們雙手上的木枷,卻有兩個帶刀的突厥漢子往前一步,冷硬地說道:“娘子當心,這些賤胚子潑辣得很,還是帶回家去再鬆開慢慢調教。”

李十二孃怡然不懼,依舊取掉了一名女子的木枷,這女子脫手後,突然撲向了一邊的木籠,將手探進去發出嗚哇哭叫聲,嘴裡也嘰裡咕嚕說着什麼,從籠子的後方爬出一個六七歲大的女童,啼哭着也去抓女人的手。

兩個突厥武士跳過去,對着女子身上連踹了兩腳:“回去,回去!”其中一人從腰間抽出了刀,不知是嚇唬還是要真砍下去。

李枚兒臉色發白,拽着李嗣業的袖子低聲叫道:“阿兄!”

他伸手擋住了李枚兒的眼,把她塞到了十二孃懷抱裡,快步走過去,抓住了兩個突厥人的肩頭:“不要動粗。”

突厥人翹起了脣角的黑髭,臉上肌肉擰巴着抽搐說道:“這奴婢尚未離開這個草廳,她還是我們的人,請官爺不要破壞我們的規矩!”

“如今我在這裡,規矩我來定,讓開。”

兩個突厥人伸出手去抓李嗣業按在他們肩上的手掌,嗣業指爪並抓,二人褐衣破裂,臉紅髮漲。他再度用力,將兩人硬生生拖離了木籠。

粟特商販連忙走過來,對着李嗣業叉手求道:“官爺,官爺好商量。”

他鬆開了突厥人,兩人趔趄閃在一旁,神情忌憚地看着他,一邊上下揉搓痠疼的肩膀。

他指着跪在地上啼哭的粟特女子說道:“她剛剛說什麼,你給我翻譯過來。”

“好好,我翻。”商販指着女子道:“籠子裡是她的女娃,她要求你把她女娃也買下來,這輩子一定會老實幹活報答你的恩情。”

“這女娃價值多少?”

商販掰着指頭道:“這女娃雖然現在沒有用,但她是要長大的,這類未破瓜的幼女等到將來越值錢。”

李嗣業怒道:“你丫還等着升值?甭廢話,多少錢?”

商販打了個激靈,慌忙說道:“五百錢即可。”

他伸手從衣襟的內袋中掏褡褳,伸手一摸卻捏出一枚薩珊金幣,李十二孃走上前來,從他手裡奪過金幣,自己卻提着一大串銅錢扔給粟特商販。

“我們走。”李嗣業攬着枚兒的肩頭,剛準備轉身,身後卻傳來一個乾澀彬彬有禮的聲音:“好心及尊貴的將軍,請你買下我吧,我們崑崙奴的名聲你也曾聽說過,性情溫良,踏實肯幹。”

他回過頭來,卻見一個皮膚棕黑的黑人把臉伸出木柵欄,雙手伸出籠子比劃着,不斷地推銷自己:“您看將軍,我還會說你們中原的官話,這些粟特女奴都不會,我可以教他們。您把我買回去立刻能派上用場,能用我這樣忠誠又利索的崑崙奴,別說龜茲,長安城的富豪們都會眼紅您的。”

李嗣業指着這崑崙奴問奴隸販子:“他多少錢。”

“九十萬錢。”

“這麼貴!”他倒吸了一口涼氣,在長安買下的宅院纔不過五十萬錢,這一個崑崙奴頂兩座宅子!

“當然貴了,官爺。”這奴隸販子雙手抱胸道:“這可是從大食人手裡買來的僧祗奴,花費了我們大櫃許多黃金,又專門派人教授他中原官話,買回去就能用,也有牌面兒,官爺要買,我們還是可以講講價的。”

“走,撤人。”李嗣業二話不說,立刻招呼着李十二孃和蘇赫領着奴婢們往外走。急得那黑人在背後大叫:“尊貴的客人,請買下我!我會給您幹活兒,給你賺出您花去的錢!我會滿足你所有的尊崇,讓所有的長安人都嫉妒你!”

李嗣業後背一麻,加速離開了這裡。好傢伙,還要讓所有長安人都嫉妒我,那我不就離死更近了一步麼。以現在的經濟實力,買這麼一個崑崙奴是沒有問題的,但這崑崙奴屬於高檔奢侈產品,咱又是公門中人,買下如此值錢的奴婢,很容易引起上司注意。

你這鉅額財產來源不明啊,明天來都護府上喝茶說個清楚,是不是小官鉅貪,吞沒軍餉了。

他們從擁擠的奴市出來,李嗣業邀請蘇赫到家中做客,蘇赫婉言拒絕,聲稱下次一定來拜會。

帶着這幾個女婢回家,她們均不會漢話,兩名老婢與他們交流還需要打手勢比劃。還好這些粟特奴婢還算眼手靈巧,伸手一指就知道該做什麼活計。

白天在龜茲集市上買來許多竹木傢俱案几、木篋、木榻、給李枚兒和十二孃買的妝奩;還有簇新的衾被、紗帳、鍋碗瓢盆以及各種罐子,兩個老婢子喊叫着指揮着奴婢們搬運,將它們歸置到該去的地方。

“你把那個罐子給拿上,送廚房!唉,不是這兒,是那邊兒!”

“矮油!可真笨!腦子缺根弦!這妝奩擡小娘子房裡去!”

“哎呦,吳大娘,你罵她們也聽不懂。”

“嗬,聽不懂還看不出老孃臉上不痛快嗎!”

李嗣業反倒落了清靜,坐在井臺子邊上,拿着錘和鑿子準備把一塊頁岩鑿刻成井蓋。時而擡頭看看家中吵鬧,臉上淡然而笑。

李家在龜茲的第一個夜晚降臨,燈火在圓拱的小窗中透出,昏黃暖暖的給冰冷的房屋帶來了人氣。兩名老婢高聲喧譁指揮的聲調還在樓下時而響起,竟在空曠的大屋中震出了迴音。李枚兒推開了軒窗向外眺望,遠處連綿排列的平頂屋和圓頂屋裡透着燈光,偶爾會有黑瓦屋頂的房子出現,那可能是某個比阿兄還有錢的大戶。

(ps: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

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