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

“駙馬回來了。”

楊洄低頭匆匆走進正堂中,侍女連忙上去替他解下外袍,他抖了抖被汗水沾溼的中單前襟,呼氣道:“媽呀,出了一身的汗。”

他一邊穿上輕薄的絲衫隨口問侍女:“公主呢?”

“公主在西院觀閣中謄抄南華經。”

“那就好,”楊洄長舒了一口氣,又回頭說道:“命人將東跨院的羅堂收拾一下,敞軒大開通風,稍會兒我要待客。”

他從堂中走出,駱興常等三人在院中等待。楊洄神色如舊,簡略地問道:“如何?”

駱興常躬身回答:“已全然安排妥當,三人將供詞背得滾瓜爛熟,絕不會出半點疏漏。”

“很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千萬別出差錯。再等個一時三刻,陛下就會派高力士前來審問。”

駱興常大着膽子上前一步問:“聖人真的會相信此事麼?”

“爲什麼不信,就算不信,只是生疑,也夠他太子喝一壺的。”楊洄抖擻着衣衫說道:“自古以來,以神異宣揚造勢者,均是居心叵測之輩。這個道理,聖人比我們更懂。”

“現在我們就去東跨院的羅堂前等待,張洪,把那三人押到門堂廂房內呆着,不要讓他們喧譁聲張。”

駙馬楊洄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府邸大門敞開,專設有門子等待通報。從東跨院到大門這一段路途,不得有閒雜人等活動。

李嗣業和張小敬,還有那劉耿三被關進了窗門緊閉的廂房中。從進入駙馬府到現在,他們始終沒有和劉耿三接觸的機會,就連此刻,他們也都分關在兩個不同的房間內。

李嗣業心中焦急,難道說駙馬一夥猜出了他們欲殺人滅口,已經有這方面的防範準備?

張小敬睜着獨眼,注視着門窗縫隙中透射進來的光線,口中喃喃絮語:“彆着急,還有機會。”

他的聲音如蚊蚋般含糊不清,只有李嗣業能聽懂說的什麼。兩人相對默默地站立,身邊是兩個披掛布背甲的兵丁,腰中的橫刀隨着身體擺動輕輕晃盪。

日頭漸漸向西偏去,跪坐在門廊下的楊洄幾人同樣焦躁,駱興常時不時擡頭望望天色,嘟囔道:“這已經是日入了,怎麼還不來?”

楊洄耐着鬱氣說道:“等等吧,今日定然會來的。”

他的話音剛落,府邸大門外便響起門子高呼報客聲:“右監門衛大將軍,內侍省高監事到!”

“來了!”楊洄振臂綰袖而起,神情緊張地整理了冠帶,對駱興常、趙牧和張洪三人道:“你們先回避一下,聽我召喚行事。”

楊洄親自跑到大門口,只見爲首一名太監白麪朱脣,頭戴黑紗襆頭,身穿絳紫色朝服,腳蹬犀皮六合靴,手中攥着一柄拂塵,將麈尾輕輕搭在左袖之上。

此人正是李隆基身邊近臣高力士,他身後跟着六名青衣小宦,皆低頭目視腳面。

楊洄隔老遠看見了高力士,連忙小跑着迎上去:“爺,可把你給盼來了。”

高力士展顏一笑,眼角紋能夾死蒼蠅,慢吞吞地說道:“咱在宮中侍奉大家,等閒出不得宮城,若不是今天有此機會,不知何時才能到駙馬府上拜謁。”

楊洄躬身相迎,口中說道:“爺折殺楊洄了,咸宜前兩日還在念叨您呢,說是何時能邀阿翁到府上飲酒宴樂,不如今日趁此機會,楊洄作陪與您多喝幾杯。”

“今日不行。”高力士神色肅然說道:“今日奉了大家的差遣前來審問妖人與證供者,駙馬在府中等候,不也是爲了此事麼?”

“是,是,”楊洄下意識地抹了一把額頭笑道:“我怎麼把此事給忘了呢?”

高力士斜視着駙馬,表情中有一絲玩味笑容。

“爺先請。”

“駙馬請!”

兩人同時一笑,沿着石徑由楊洄引路往東跨院而來。

高力士與楊洄一路來到東跨院,二人登上石階站在羅堂檐下站定,高力士扭頭問楊洄:“此案謀犯共有幾人吶?”

楊洄答道:“回爺的話,原本有三人,抓捕時他們負隅頑抗,死了一人,重傷了一人,只剩下妖人劉耿三能接受訊問。”

高力士狐疑地笑問:“只此三人,就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楊洄闇道這高力士果真不是省油的燈,臉上卻笑容不減回答:“這些妖人原本是在醴泉縣,只有這三人逃脫追捕,跑到長安來作祟。另有兩名萬年縣的捕盜不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妖人妄言,我今日已把他們叫來佐證。”

高力士喝嘿怪笑了一聲說道:“萬年縣廨所用捕盜不良,皆是雞鳴狗盜劣跡斑斑之輩,這種人的言辭,駙馬不可盡信吶。”

楊洄搜腸刮肚巧妙回答道:“楊洄也知這些捕吏劣跡者多,但此案關係體大,牽涉東宮,說錯了就是掉腦袋的大罪,晾他們也不敢張口胡言亂語。”

聽到楊洄口中說出東宮二字,高力士的耳根輕微抽搐了一下。他將拂塵搭上肩頭,雙手入袖沉聲說道:“既然如此,把妖人和證人都帶上來吧。”

楊洄趁勢揮手吩咐管事:“叫他們帶人過來。”

楊府管事連忙跑去通知等待在跨院門口的駱興常,駱興常又跑去命令京兆府兵丁:“快,把人押送過去!”

李嗣業垂目凝立在昏暗廂房裡,聽到外面的喊聲,心臟加速跳動起來,彷彿是遇到了強勁的對手站在格鬥籠內,給他以巨大的壓迫感。

廂房門打開,四名兵丁站在他們左右進行搜身,他們解下了他與張小敬頭上的襆頭,將二人頭頂的竹簪與銅簪拽了下來,又命二人重新系上襆頭。

“出去,走!”

張小敬的獨眼微微跳動,那支銅簪子是他身上唯一的利器,失去此物,他無法悄無聲息將劉耿三斃命。

妖人劉耿三也被押了出來,站在跨院門口。駱興常指揮兵丁分別將李嗣業和張小敬安排站立在劉耿三的左右側,並對他們做最後的警告:

他們的身後跟着腰挎橫刀的京兆府兵丁,只要一個不慎,必會引來殺身之禍。

李嗣業扭頭去看妖人劉耿三,這人嘴角溢出陰冷怪笑,步履雖然踉蹌,卻從容淡定,看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現在如此得意,是因爲拉了兩個倒黴鬼陪葬。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