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

瓜州和沙洲兩地民風素來彪悍,且家族宗派勢力強大,譬如張氏、索氏在南北朝時期就是敦煌豪族。索通這一脈雖然移居瓜州,但與敦煌索家之間依然有親密往來。這就是爲什麼索通一家子能夠長久以來在大漠上做護送行商的勾當,別人卻不敢上來分一杯羹的緣故。

漢族的道德概念中,通常都是恩大於仇,以索家這樣的望族,生意被搶一年多卻能憋在肚子裡忍着,全賴李嗣業在大漠中斬殺張括,換取了索家天大的人情,若是換做別的人,莫說他是守捉使,就算是校尉、折衝都尉,索通都有辦法讓他們乖乖吐出這麼些蛋糕。

這些情況索通並未向李嗣業講解,李嗣業也不知道索氏祖上多麼多麼牛掰,現在也不差云云。他只是認爲,不能用這種方式消耗索家的感恩情分,太不值當。況且古人對德行非常看重,恃恩而予奪這種行爲其實是在毀壞人脈。

李嗣業看到索通拽着鬍鬚低頭不言時,覺得這老頭也算憨厚得可愛,況且對方是爽直敦厚之人,至少自己將來求上門去,他應該是念舊情的。

“索公,蔥嶺守捉此舉,確實是損害了你們索家的利益。”李嗣業在說這句話時,臉不紅心不跳,就像蔥嶺守捉不是他的治下一般。

索通咳嗽了一聲,擡頭說道:“嗣業郎何出此言,這茫茫絲綢古道,也不是爲我一家所開。蔥嶺守捉苦寒,你爲蔥嶺守捉的軍戶開闢一條財路,豈能因爲我們索家的護鏢隊而中止,這種恩將仇報的名聲傳出去,豈不讓整個隴右道的人用唾沫將我淹死。”

李嗣業雙手託着膝蓋,身體後仰,笑着說道:“很不巧,我馬上就不是蔥嶺守捉使了,安西都護府已經發來公函,任命爲昭武校尉。”

“哎喲,是嗎?”索通連忙端正坐姿雙手平揖:“恭喜嗣業郎,可喜可賀。”

李嗣業淡定地擺擺手:“沒什麼可賀的,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而已,校尉之上還有遊擊將軍、中郎將、將軍、大將軍、節度使、上面還有……沒啦。”

索通虛浮着雙手愣了神,不知道這話該怎麼接,因爲從未遇過說這種話的人。

他迅速把思路調整回來,正色說道:“我們還是談談生意的事情,既然蔥嶺守捉日後不歸我管了,但我還需要安排一下,蔥嶺守捉不會再做護送商隊的生意,而注重當地產業的發展。”

“剛纔我在城牆上往下看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點子,無論是識匿部的氆氌和羊毛氈毯,還是蔥嶺守捉城軍戶們產出的棉襖棉被,僅僅放在安西售賣不會有太大利潤,只有把它們遠遠地送到長安、洛陽兩都,才能獲得成倍紅利。所以蔥嶺守捉今後不會再做護送商隊的生意,他們只組織商隊,護送蔥嶺自己的貨物。”

看着李嗣業在他面前大談生意經,索通有種荒謬的感覺,這個年輕人把當官的路給走偏了呀。漢末魏晉至隋唐以來,商旅的地位逐漸下降,如今至大唐已規定五品官員不得入市,商人不得穿綢,除非那些葷腥不忌的粟特人,中原人多數不願意爲商。

比如說他們索家,長房正脈的子弟,不是讀書人便是練家子,他這個家族旁支做以武護商的事情,還不算低賤。最低賤的是開商鋪常年行商的六房,他們每年在絲路上賺取的錢財,養活了整整一族的人,逢年過節時卻連祠堂的門都不能進去。

索通忍不住開口委婉規勸:“嗣業郎,朝廷對追逐財利之事最是看不慣,你前途遠大,這類事情可以背地裡做,千萬不可放到明面上來,免得耽誤了你的功勳正途。”

李嗣業知道索通的心意,擡起雙手抱拳說道:“多謝索公提點,此事我自能理會。”

……

雙方會晤結束後,李嗣業命酒肆中給他送來三勒漿,用以款待客人。索通此間之事已了,商定明天要帶着索元玉和李十二孃返回瓜州去。李嗣業也欣然提出,他明天也要出發去龜茲接受任命,不如就順路送他們一程。

酒宴總體來說還是熱鬧的,賓主各坐在案几前,端起酒盞遙相敬酒。席間索通提出要行酒令,不是划拳,不是猜骰子,而是玩文字遊戲押韻。這簡直是李嗣業的噩夢,他記憶裡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唐詩,在這詩歌文化巔峰的大唐中,他還沒有臉皮幹出剽竊當世人詩句的事情。

再說咱李嗣業就是個武夫,就不往文人霧達(那裡)去湊了,也不符合咱的人設。

所以他多半是處在喝酒的狀態,並且很快就醉意微醺,低頭望向坐在下首處的李十二孃。

她坐在席上毫無興致,心思似乎不在此處,或許本來就是那種冷清的性子,有人頻頻舉盞之時,她也只是雙手捧起應付一下。等到李嗣業的目光投過來,睫毛低垂的她似乎也能感受得到,把眼瞼低得更低,然後故作漫不經心地擡頭,目光捎到李嗣業的位置,又迅速低下頭去,臉頰泛起些許紅暈。

李嗣業竟然留意不到這種異狀,只知道她的生人勿近。

酒宴散席之後,李嗣業召喚親兵給客人們安排住宿,酒醉的漢子們被兵卒攙扶進酒肆或版築房中。

天色蔥蘢將暗,明月已升當空,湛藍的穹廬覆蓋了守捉城的四角,李嗣業依站在草廳的廊柱下不禁有些悵然。他很快就要離開這個地方,到更大的壞境中施展拳腳,心中有許多不捨。

他來上任之前,蔥嶺守捉城還荒僻簡陋,遠沒有現在的熱鬧繁華。酒肆和商鋪,還有新建起的房屋,讓這座蝸城愈顯逼仄,但它的人氣增加了,內在的財富也滾雪球般越來越豐厚。

如果再讓他在這裡守五年,完全能造出一座新城,但他的路途不在這裡吶。想到這裡,李嗣業不禁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像李守捉使這樣的粗人,也會抒發感慨,暗自惆悵嗎?”

李嗣業扭頭一看,卻是索元玉斜倚在另一邊的柱子上,語氣調侃。

“在這裡呆時間長了,自然有所留戀,你倚在這裡做什麼,莫非也是捨不得?”

索元玉眉毛一挑,顧左右而言它:“大家都是睹物思人,你卻留戀物事,你難道就沒有留戀的人?”

“怎麼沒有?想念遠在長安的妹妹,走了以後會想念蔥嶺守捉城的兄弟們,還會想念……”

索元玉睜大了她那黑曜石般明亮的大眼睛,循循善誘地問:“還會想念誰?”

李嗣業搖了搖頭:“沒啦。”

“呵,”索娘子翻起眼皮,迅速閃身離開了草廳。李嗣業愕然看着她飄蕩着綠裙揚長而去,心想這女子真跳脫,來去如風啊。

夜長夢多,白日很快到來,酒肆門口索家隊伍已經整裝待發,索元玉和李十二孃披着披風頭戴帷帽鑽進了奚車,兩人相對靠坐在車廂裡。十二孃掀開帷帽前的輕紗,又掀去車幕的一角,看到李嗣業正在草廳前準備馬匹安頓下屬,心裡倒是長舒了一口氣。

索元玉突然擋在她面前,一臉賊笑地說道:“這樣偷偷看有什麼意思,你要有心事,可以下去跟他說呀。”

李十二孃慌忙扔下車幕,輕紗遮住芳容,羞怯地唾道:“胡說,我沒有心事!”

“沒有心事,是誰在偷偷摸摸地往人家那邊兒看呢,要不然我把他叫過來,讓你看個夠?”

十二孃羞惱地伸出雙爪,伸向了索元玉的胸口和胳肢窩,元玉笑着躲閃,一邊說:“十二孃饒命,人家不小心說中了你的心事。”

“你還說!”

兩個小娘子在奚車內扭打嬉鬧成一團,連着車身都搖晃起來。

他的念頭轉到了於構的身上,這個傢伙在倉曹參軍吳三高的手下有一陣子了吧,這次前往都護府,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他安排到這個守捉使的位置上。必須得能!不管砸多少金子,也要讓他做蔥嶺守捉,他李嗣業攢下的這份兒家當,不能敗到外人的手上。

眼前宋橫和史江噗通一聲跪到了地上,紅着雙眼憑空喊了一嗓子:“兄弟們,李使君要走了!他不要我們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