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

大唐是歷史上藝術之仙聖最多的年代,李杜之詩中仙聖自不必說,除此外還有草聖張旭、劍聖裴旻、畫聖吳道子、茶聖陸羽、樂聖李龜年。就連晚年不務正業的李隆基,也因爲開創了梨園行,創作了《霓裳羽衣曲》,被伶人們尊爲了戲曲界的祖師爺。

這是一個多彩而華麗的時代,文人們來往於名樓華閣之中,吟詩作賦,民間對藝術的推崇和愛戴,誕生了無數詩人,譜寫出無數神采華章。

這座文化藝術的高峰正在逝去,多少年以後,世間再無盛唐,只留下盛唐詩。

李嗣業的思緒回到眼前,李十二娘子在空中閃轉騰挪,快時如閃電流星,慢時如鶴舞九霄,雙劍時而交織,時而光華各顯,劍輪飛旋錯合,雙劍卻從不觸碰,交織時如斗轉星移,星河燦爛,分開時又如日月同天,交相輝映。

她的帔子在劍光的舞動中絲毫不亂,並隨之輕靈飄曳,劍鋒越是凌厲雄渾,飄帶也越是輕盈如飛鴻,柔與剛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無法言說的美。她白玉般的赤足上銅鈴環叮鈴響動,宛如那飛天的神女,白衣轉身嫣然回首一笑,飄出了草廳,落到了廳前空曠的街道上。

更大的場地,更廣闊的舞臺使得她的劍舞更加灑脫自如,舞動的身姿繞着場地旋轉。沒有空間的束縛,她的劍光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

李嗣業坐在案几後呆滯片刻,連忙手撐着站起,追到了草廳門口。

堅守在城頭上的兵卒們朝這邊望過來,並拄着長槍遙望欣賞,城門口的士兵都跑了過來,遠遠地圍着觀看;坐在門口縫衣的娘子放下了手中的活計,也朝主街道走過來;酒肆中的酒客們端着酒碗坐在了門外,二樓的客人打開了窗戶,趴着窗框探出半拉身子眺望;孩子們丟掉了手中的玩具,手拉着手跑了過來。

人們忘記了歡呼,忘記了喝彩,只是像一尊尊泥塑靜默地站着靜靜觀賞,就連孩子們都沒有發出聲音。他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眨一下眼,生怕漏掉這珍貴時間的一絲一毫。可即使將眼睛睜得再大,也無法全然吸收領略這藝術的奇景。

李十二孃的帔子如同長幡揚向天空,那碧空裡的一抹紅色鮮豔濃烈,雙劍被她拋到了空中,彷彿后羿射日的箭矢,又好似斬落蛟龍的飛劍,劍光打着迴旋從天空射落下來,李十二娘子伸手去接,人們驚叫着提起心絃,她迅速將劍柄接在手中,劍光繞着周遭舞動,驟然間她收劍凝立,靜若處子。

汗水沿着李十二孃白皙的額頭滲出,汗珠兒沿着天鵝般的脖頸滾動下淌,她的呼吸也隨着胸脯的起伏變得粗重。四周出現了短暫的氣氛凝固期,人們凝立呆望,剛纔的一幕好似在做夢,但夢中的驚鴻劍舞卻深深地刻在了腦子裡。

酒客手中的酒碗傾斜,漿液淋漓到下裳的褲襠裡,慌忙收回了碗用衣衫遮擋,臨窗探望的客人哎呦一聲從窗口翻落下來,噗通落在地上呻吟打滾。

四周響起軍戶們的喝彩和擊掌聲,一個路過的絲綢之路客商激動地喊出聲:“她一定是長安盛傳的公孫大娘!天底下只有公孫大娘才能使出這樣驚豔絕倫的劍器舞!”

“公孫大娘?我兒時在長安聽說過,不應該這麼年輕吧!”

“那她肯定是公孫大娘的弟子!”

人們圍成大圈,只敢遠遠地遙望只屬於傳說中的劍器名家,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聽說過,有些人聽說過卻無緣得見,這一刻他們都變成了她的粉絲。他們都能預料到,今天遇到的精彩演繹,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看到。

李十二孃踏着步子緩緩向前,來到草廳的臺階下李嗣業的面前站定,冷靜而又矜持地說道:“我的劍器舞,從來不可能只爲一個人表演。”

李嗣業欣喜而又贊同地點點頭:“當然了,你是藝術家,我已經很滿意了。”

她提着雙劍轉身往酒肆走去,一路上衆人都主動讓開道路,又主動跟在她的身後,仰望着她的背影。酒肆客人們端着酒碗站在一旁,眼睜睜地看着她路過又離去,肚子裡醞釀有幾句稱讚的話,卻緊張地沒敢說出口。

索元玉抱着胸脯顯得最是驕傲,果然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們啊,李十二孃表演的還只是劍器渾脫,劍器舞中最有氣勢的西河劍器會更驚豔,更讓人吃驚,不過整天看着她練功,她已經沒有這種期待感和新奇感了。

李嗣業終於同意給索通的修書讓她來寫,這樣索元玉就可以發揮想象力,找藉口改造一下事實。李嗣業也不計較她寫了什麼,只要能讓索通來蔥嶺商議如何分配護送商隊的生意,她就算寫她單槍匹馬乾掉了整個蔥嶺守捉,又有什麼關係,不過是滿足虛榮心而已。

一個穿着翻領皮袍子的吐蕃人弓着身子站在城門外,往裡面望了幾眼後,避過城牆上兵卒警惕的目光,轉身步行朝遠處而去。

他走了三四里,每走百步都要突然回頭,看看身後有無人跟蹤。最後來到一處突兀的山坳背後,把拴在此地的馬兒牽出,翻身上馬向遠方奔馳而去。

……

鉢和州娑勒城西南三十多裡處,是小勃律國邊境坦駒嶺,嶺上設有一座駐軍堡,是吐蕃在小勃律駐軍的一個千總長。千總麾下有武士共五十人,每名武士掌控着二十名奴兵。武士們身披全套鎖子甲,頭戴孔雀翎兜鍪,配有角弓、長槍和短劍。奴兵是武士們的附屬財產,僅有能遮住身體的硬皮衣,武器是長槍和藤盾和刀。

在蔥嶺守捉城前偷窺過幾眼的吐蕃騎卒快馬加鞭回到了駐軍堡,對着城頭上喊:“信報!”

駐軍堡城門緩緩打開,他牽着馬兒進入城中,將馬栓進馬廄中,迅速朝城中央的石廳而去。

千總貢覺贊和兩名五百總長盤腿坐在地上,地上鋪着一張羊皮地圖,圖上畫着小勃律以北地區唐軍的城防與據點。

“宗呂,我叫你派人去查探娑勒城唐軍的底細,可有了消息?”

宗呂將手指伸到地圖上,指着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兒說:“這裡是蔥嶺守捉,識匿部的部落也遷徙在這個地方,千總縱兵取其二,不比娑勒城來得更有價值嗎?”

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五十章 二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