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章 紅巾軍
今年的冬天來的特別早,這纔是十月(農曆)上旬,第一場雪就已經颯颯下落……
竹山,九道樑。
氣溫的驟寒,使得前來追剿的各部清軍紛紛退出了戰爭序列,而樑綱也趁此機會率部轉回到了這裡休息。
過冬的棉衣他從來就不會缺。因爲樑綱做事一向講究未雨綢繆,講究事前做準備,所以在中秋過後他就已經開始着手了冬裝的籌措工作。有西天大乘教做幫手,他自己出銀兩,僅是到了深秋時候三千套冬裝和棉被就已經全數做好。前幾天降溫的苗頭剛露出,棉衣和棉被就已經發到了隊伍中每一個人的手中。
“終於能安穩的過段日子了!”樑綱心中感慨悵然。這幾個月的時間,光在山窩山溝裡轉悠,跑得兩腿都快折了!
————————————————
九道樑,一處空地上。
南向陽像一尊鐵塔一樣聳立在千多新兵面前,看着臺下的一千來人他大聲吼道:“都給我聽清了,今後你們就是隊伍裡的一員,是紅巾軍中的弟兄,軍規軍紀一定要記牢…………”
紅巾軍,這是樑綱思索了好久纔給自己部衆定下的稱呼,也是因爲他之前所做的一些無意識引導所導致的後果,軍中打紅旗,人馬紮紅巾,使得部隊冠之以這個稱號早已經是名副其實。
而且你要說樑綱絲毫沒想到過元末的紅巾軍的事那也是不可能的……
算是沿着先輩的足跡前進吧,反正他是在入深秋沒多久的時候就正式確立了部隊名號,同時自號“復漢將軍”,還確立的軍中的第一支軍歌——紅巾軍戰歌。
風從龍,雲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只爲蒼生不爲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爲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衆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四百多年前,數以萬計的紅巾軍將士就是唱着這首歌推翻了不可一世的元帝國,希望在今日,也能有無數男兒唱着這首歌推翻韃子的清王朝。
“……不然的話掉了腦袋可怪不得別人。”剛剛散了辮子的南向陽,看起來比以往似乎精神了幾分,他攤開手中的軍紀本,上面記載的軍規軍紀也不多,也就四五十條,兩刻鐘不到就念完了。然後手指着西側豎立的那面大木牌,告訴臺下的新兵們,說道:“軍規、軍紀那裡貼的都有,下了操自己可以去看一下,不識字的不要緊,旁邊識字的弟兄會念給你們聽的。到了晚上,每人還會發給你們一本。
щшш▪ttКan▪co
此後的每一天晚上,從戌時開始到亥時(晚7點—9點),這一個時辰的時間是文化課時間,有夫子來教你們識字。”
擺了擺手,南向陽不想多說這個,在他看來教給嘍囉讀書識字純粹就是浪費。有那個工夫還不如讓他們聽聽說書。什麼《岳飛傳》啊、《三國》啊、《水滸》啊、《大明英烈傳》啊,等等等等,不都是很好麼?
看看編制部隊裡,那些個嘍囉們對聽說書可比上文化課來勁多了,即聽的高興,也可以消磨時間,還能安穩振奮軍心。那軍中施行的效果不就很好麼,幹嘛到了預備隊就改了?
“不說這個了,下面講一講咱們紅巾軍的待遇,也就是餉銀糧秣。”之前樑綱對手下多是以賞賜的名義發放的,可是在正式立軍之後,一應的糧餉也就都有了規定。
“按將軍(樑綱)命,我紅巾軍士卒一共分爲四等。”
南向陽現在是徹底上了樑綱的船,當初他是爲了活命,才夥同宋標等人格殺了舒爾泰一行的,領着一千多人束手而降。這等行徑在清朝那一邊可是要凌遲的死罪,所以後來那些兵丁鄉勇雖然都被放了回去,可是他和宋標以及幾個動手的軍官和親兵卻不得不留在了樑綱軍中。
現在他們的一家老小已全都被接過來了,親戚朋友也紛紛散去,自己更是隨波逐流去了辮子蓄了發,已經是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樑綱混。
在最初的時後,南向陽他們幾個還不時的有些後悔,可隨着諸人漸漸涉入的深切,尤其是他們清晰感受到了樑綱與西天大乘教的密切聯繫以及遠大籌謀之後,那一顆顆惶惶不安的心又有了些跳動。而且自始至終他們都感覺樑綱有一種旁人所看不透的神秘感……
橫空出世一樣的人物,他身世至今無人知曉,最多也只能知道是河南人,而其在軍中施行的一些措施和籌劃,看起來也都是那麼的出乎人意外,說得好聽點是天馬行空,說得難聽點就是亂搞胡爲,跟現下的思想思路完全不相搭。可就是這樣的措施,每每施行後的結果卻偏偏證實了他是對的。
就比如說那個文藝團,據說還是他出大價錢讓西天大乘教費老大功夫從外面選過來的一批可靠人員,當時說是要豐富豐富隊伍裡的娛樂生活。什麼雜耍的、唱戲的、說書的……應有盡有。
在軍中時不時的來這麼一場,還多是選在晚上,難道他不知道每到夜晚軍中都是要求穩定安靜第一的麼?
可事實效果是極好的!
南向陽入夥一個多月時間,跟着隊伍鑽山越嶺跑了那麼長的路,根本就沒見軍中士氣有什麼大的波動,完全是異常的穩定!
如今樑綱有了落腳之地,這招兵買馬就立刻展開了起來。就如先前所說的一樣,鄖陽府內最不缺的就是爛命一條的人,不但官府招買鄉勇來的快,樑綱招收人馬同樣是快捷的很。尤其是樑綱通過西天大乘教將他軍中的待遇在外面廣爲宣傳之後……
不見這才幾日時間,親來的人手就有七八百了,而再加上原先軍中願意歸順的小部俘虜,新兵總人數就超過一千人了。
普通小兵還有什麼分的?下面的新兵聽了之後立刻議論紛紛起來。
“閉嘴,都給老子把嘴閉上。軍規軍紀都白給你們唸了,沒聽見啊!再有擅自說話者,按軍紀繞着操場速跑二十圈。”
這操練的場地並不是很大,但是再小,他們這一圈下也要有一兩裡地吧!二十圈,簡直就是開玩笑!錯七雜八的噪聲立時安靜了下來。
“都聽清楚了,這最低的第四等就是你們這樣的新兵,從新兵營裡走出來的就是第三等,經歷過幾次廝殺的老兵或是資歷長久的那就是第二等。”說到這南向陽頓了一頓,看着臺下一千多雙注目的眼光,嘴角露出了一絲笑,他知道這個第一等已經牽動了衆人的心,“這軍中的第一等兵,就是火槍兵、炮兵還有騎兵和偵察兵,以及各部的精銳尖兵。”
樑綱還能活到今天,不說是以槍炮打天下,可槍炮兵尤其是炮兵也是出了天大力氣的,所以他擡高火槍兵和炮兵的地位旁人自然是也無話可說。而騎兵,潛意識裡都會認爲他比步兵‘高貴’上一些,雖然拿得出手的戰績沒多少,可是列爲第一等也沒人會說半個不字。至於偵察兵,那就相當於斥候、探騎,身手、機靈、敏感、忠誠、膽大等等因素使得他們成爲當之無愧的軍中精銳,列爲第一等別的人也沒話可說。
接下的各部尖兵,這些都是樑綱的功勳之士,列爲第一等是理所應當的。
“新兵訓練只有一個月,這個級別並不存在於戰鬥部隊,所以餉銀只有一兩。從那裡面出來的三等兵,每人每月二兩餉銀;到了二等兵,每人每月就是三兩銀子;而一等兵,每人每月再加一兩餉。”
如今的隊伍裡最多的並不是二等兵、三等兵,而是一等兵。樑綱現在手下的小兩千衆兵卒,近一千人都是一等兵,騎兵、火槍兵、炮兵和偵察兵以及各部的尖兵,這些人每月拿四兩銀子,都能比得上駐京八旗兵的銀餉了。
而且他們軍中每日伙食都是管飽,也沒有上級敢剋扣軍餉,每月的餉銀都是拿的十足。更別說樑綱發財之餘還會拿出一部分錢財犒賞給手下。所以這待遇,真比較起來比起北京城的八旗子弟也不差了。(除了經常死人之外。)
但是死人有撫卹銀和燒埋錢,死者的財產也沒人敢去動分毫,只要有家人就會全部送回去。
所以,對於窮苦人家來說,給樑綱當兵賣命比給清軍或是官府(當鄉勇)賣命划算多了!
ps:京師八旗前鋒、親軍、護軍,月給餉銀四兩,驍騎三兩,皆每歲支米二十四石。步軍月餉一兩五錢,歲支米十二石。
換句話說就是——京城八旗中的前鋒、護軍、親軍三營,小兵每年可領的餉銀是四十八兩、米二十四石(至少也頂四十兩)。比翰林院編修、國子監監丞、七品知縣父母官的俸銀祿米都要高出不少。這就是清王朝之“滿洲根本”國策的體現之一,對維持八旗軍隊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