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飯點,陳文川老漢揹着一筐青草回來了,還牽着兩隻山羊。山羊是女婿韓茂生送的。
陳潔明迎出來,幫父親拴好山羊。放下背上的草。陳潔明說:“爹,累了吧?擦把臉上的汗。屋裡有沏好的茶水,你進屋喝碗茶水吧。”
陳潔明老漢看兒子回來了,就說:“來給立根過生日?我想你會回來的。跟親生的一樣。”
陳潔明點了點,說:“爹,我給你買了一箱好高粱酒。有勁。”
“咱莊戶人家,喝不慣那些洋酒,在莊稼地裡,都是頂着高粱花子長大的。就愛喝這高粱製成的酒。甘冽,有勁,好喝。你懂你爹。”陳文川顯得有點高興。洗了把臉,走進屋裡。
屋裡已經擺好了大園桌,椅子也擺好了。這都是於文秀回來後新置辦的。原來是放炕上的小飯桌,於文秀說坐炕上吃飯不舒坦,就換了。
陳文川坐下,倒了一杯茶水就喝。喝罷問:“我聞見香味了。今晌午做的啥好吃的?”
“爺爺,我媽做的紅燒肉。”陳立根聽爺爺問,就搶着回答。
“爹,文秀做的紅燒肉。小立根愛吃。”陳潔明說。
“我也愛吃啊,潔明,拿瓶高粱酒,今晌午咱爺倆喝點。”陳文川高興。
“我也喝兩口。我覺得喝兩口酒,對我這癱瘓的老婆子,有好處。”李大菊說:“不知道啥原因,就感到喝了燒酒,一股熱流串得渾身骨頭節都舒坦。感覺很舒服。”
“娘啊,你這是渾身麻木久了,喝了酒給你通通氣哩,覺得渾身舒坦。不過酒要少喝,菜要多吃。”於文秀在外邊聽見了,這樣說。
陳潔明說:“娘啊,既然喝酒對你身體有好處,那你就喝點。每天都陪着我爹喝點。”
“潔明啊,你娘自從病了,沒學出好來,學會喝酒了。每頓飯都想喝兩口,弄得我現在都不敢喝了。”陳文川訴苦。
“你這死老頭子,別得了偏宜來賣乖。要不是我有病喝兩口解乏,潔明和文秀會給你一箱一箱買酒?你還是喝你那裝散酒,沾我光了。”李大菊說。
“爹,我娘陪你喝點,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你們不要貪多,喝酒對腦血管疾病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容易誘發惱血管疾病。二老要適量飲酒,不要過度。”陳潔明囑咐。
“好好,我懂了。”陳文川說:“老婆子,聽見兒子說了吧,要適量飲酒。”
“我比你懂。我小心注意着呢。”李大菊說着,朝外邊飯棚裡喊:“文秀,飯好了嗎?娘有點兒餓了。”
“好嘞。”於文秀答應,說:“潔明,過來幫忙端飯。”
陳潔明就幫着於文秀端飯。陳文川老頭趁機從廚櫃裡拿出一瓶高粱酒,和幾隻杯子。
紅燒肉一人一碗,桌中間就是一籃子饅頭。另外桌上還放了一瓶香油,和一瓶醋,隨個人的口味添加。
陳立根小孩子不懂事,光用筷子吃肉,一口饃饃也不吃。於文秀說他:“好好吃飯,光吃肉鹹,和着饅頭一塊吃。”
他奶奶也說:“孫子啊,別鹹着,和着饅頭吃。”
“奶奶,我饞壞了。先弄碗紅燒肉再說吧。”陳立根不聽話。風捲殘雲,一碗紅燒肉吃淨了。
陳潔明端過兒子的飯碗又去盛肉,說:“你看把孩子饞的,你們有多長時間不吃肉了?”
“少不了吃肉。這孩子偏愛吃肉食,任誰也擋不住。”於文秀解釋說。
“吃肉好啊。嘴大吃四方。我孫子是福將,福大命大竈火大!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有貴人相助,一輩子順順當當,使咱老陳家興旺發達。”奶奶李大菊祝福了陳立根一番,最後說:“所以,給立根辦三歲生日,一定要辦得紅紅火火的。”
陳潔明接過來說:“給立根辦生日的事都安排妥當了嗎?”
“都安排好了。”於文秀說:“農村裡啥時候也有活幹。咱也不大辦,叫過他姑他姑父,和街坊鄰居,一起吃頓飯,就算辦了。”
李大菊對此有點看法,就說:“立根過生日是你們兩口的事,但是我們做老人的意見,希望你們也聽聽。一家人商量着來。都是爲了喜慶。我說這個對不?”
“對,娘,你有什麼意見說,我和文秀會採納的。”陳潔明也想達到父母的滿意。喜慶的事,心裡不要彆彆扭扭的。
“我說咱把本家和親戚都叫過來吃頓飯,有這麼個機會叫過來坐坐,吃頓飯,聯絡一下感情。再說他們也不會白來吃的,多少的也會拿些禮品。咱虧不了。一舉兩得的事。”陳文川拿出了意見。他的意思是大辦,親戚朋友和老鄉親一齊來,爲了熱鬧喜慶。
於文秀考慮了半天,說:“我是心思着咱莊戶人,地裡有農活,怕耽誤人家的事。沒說大動。既然爹有這心思,那咱就把親戚朋友都叫過來,熱鬧一天。”
“文秀,其實在咱鄉下,孩子生日娘滿月都是大事,農家人都看得很重。不會吝惜那點時間幹農活去,都會來祝賀幫忙的。鄉間風俗。”陳文川好像很在乎這個。
陳潔明就說:“那就按爹孃的意見辦吧。分別去通知他們,到了日子都過來熱鬧一天,吃頓飯。”
事情就這樣定下了。給陳立根大辦三歲生日。
第二天,陳潔明開車拉着於文秀和兒子陳立根,去縣城買東西,順便把陳小萌娘倆接來。
一大清早,陳潔明一家三口就開車走了。陳文川李大菊老兩口子,商量着通知人員名單。首先是陳家本家子,然後就是李大菊孃家人,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請來。沾親帶故的都叫他們來,一是捧場,二是收禮。主要還是向外表示,他們老陳家有後人了。能延續香火,興旺發達了。這纔是他們真正想向親戚朋友表示的呢。
老兩口子商量好了,就挨個的給打電話通知。有一家特殊,就是本家的他三叔陳文禮。人家要嫁閨女哩,也正忙。
陳文川夫婦就商量着親自過去送信,也看看人家有需要什麼幫忙的,好叫陳潔明和於文秀過去幫幫忙。
陳文川老兩口子關上門就過去了。就在一條衚衕哩,走幾步就到。
陳文禮是陳文川的叔伯兄弟,兩個人的爹是親兄弟,一個祖爺的。
陳文禮的閨女陳小芹要出嫁。聽說要嫁到茂村去。離着也不遠,挺方便的,那男家好像是一家趕集擺攤賣魚的。家裡殷實總起來說不錯。挺對口的一門親事。
陳文川夫婦來到叔伯兄弟陳文禮家,一家子正商量陳小芹的婚事。陳文禮站起來,笑着說:“哥,嫂,我正打算喊你們過來呢,咱小芹這個月的農曆十六要出嫁,商量着小芹出嫁的事呢。”
陳文川說:“我們聽說了,過來看看,看看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閨女出嫁是件大事,要辦好。”
“哥,嫂,你們來了,我正好有件事給你們說。咱小芹出嫁,得有本家男女兩個人去送嫁。潔明回來了,就叫潔明和文秀兩口子去吧。他們兩口子都是大學生,見多識廣,肯定能辦好這件事。不會給咱老陳家丟臉。”
“叫潔明和文秀送嫁去?好好。給他倆說,叫他們準備辦這件事。”陳文川替兒子兒媳應下來,又說:“還有需要我們幫忙的事嗎,你們說,叫潔明和文秀過來幫忙。”
陳文禮媳婦說:“沒多少事。要不叫文秀過來幫着給小芹絮絮被子,再給小芹蒸個大花糕。都是女人的事。”
李大菊說:“這些事,我年輕時,常幫別人做。現在手腳不靈活了,幹不了了。我叫文秀過來幫忙,我也過來指點指點。我可喜歡幫忙做這喜慶事了。”
陳文禮的媳婦說:“嫂子要過來指點,那敢情好。現在這年輕人,不願學這一套。願趕時髦,這老一套都失傳了。”
“可不是嘛,年輕人新思想,新時尚,依我看也沒什麼不好,隨她們便吧。小芹呢?怎麼沒見小芹的影子啊?”李大菊問
“這不是吧,快結婚了,和她男朋友上縣城買東西去了。兩個人一天到晚往縣城跑,有多少東西要買啊?”陳文禮媳婦說:“現在這年輕的沒法說了,沒結婚就老往一塊黏糊。”
“都這個樣。”李大菊說:“這不潔明昨天剛回來的,今天就開車拉着媳婦和兒子上縣城去了,連買東西再玩吧。年輕人的事咱不管,隨他們去吧。她嬸啊,忘下給你們說了,咱家潔明那小子,打算後天過三生日,你們一家都過去,去湊個熱鬧。”
“噢,小立根要過三歲生日了,我們肯定得過去祝賀啊。”陳文禮媳婦說:“嫂啊,你不早說,要不叫小芹和她男朋友,給立根買禮物來。”
“她嬸,拿啥禮物啊?過去吃頓飯,熱鬧熱鬧就好。”李大菊說。
“禮物得拿,給孩子過三生日是件大事,不拿禮物不妥。嫂啊,你別管了,我想辦法。”陳文禮媳婦是很在乎這些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