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榕樹

官道上。

傍晚時分,太陽一下山,因有大風大雪漫天而飄,哪怕隔著車廂和厚厚的重簾,那一股子冰寒之意還是自馬車的縫隙一個勁地往車裡鑽。

沈念禾給寒風一激,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哆嗦。

鄭氏坐在一旁,關切地問道:“要不要加兩塊炭?”

沈念禾搖了搖頭,又去摸鄭氏的手,問道:“嬸孃冷不冷的?”

她身上裹著棉襖,外頭罩了披風,足下又踩著足爐,那手指卻依舊冰涼,隻手心有一丁點的暖意,倒是鄭氏整手都是暖的。

“等到了京城,得給你找個好大夫調一調才行。”鄭氏憂心忡忡,握著沈念禾的手給她搓著煨暖,“穿得這樣多,身體還這樣寒,不趁年紀小的時候補回來,將來要吃大虧的。”

沈念禾不甚在意,只道:“藥補哪裡及得上食補,我吃嬸孃做的飯就夠了,吃上一兩年,自然就能補得回來。”

鄭氏被誇得心中得意,卻還是笑罵道:“你這般誇我也無用,該吃的藥還是要吃!”

沈念禾就小聲道:“嬸孃自己不也不肯吃,那日爲了騙我,還把人家驛站裡的花都澆死了……”

鄭氏強辯道:“那花本來就要死了!”又道,“嬸孃身體好,你若是像我這般通年不生一回病的,又能冬日手腳都暖,我也不催你吃藥了。”

兩人正說著話,坐下馬車不覺緩緩停了下來,不多時,便聽得外頭有人敲了敲車身。

鄭氏聞聲忙把車簾擡起來。

裴繼安打馬在外,左手拉著繮繩,右手指了指前頭,道:“往東邊還要再走七八里路才能見到外城城牆,你們先墊點吃的,等到城中怕是天都要黑了。”

鄭氏還未說什麼,沈念禾已經鑽過一個頭來,扶著車窗問道:“三哥,咱們今次走哪一個門?”

裴繼安道:“走的西門。”

沈念禾聞言一喜,忙趁著這機會往外瞄了一眼。

此處距離外城尚遠,卻已經見得許多房舍,家家屋頂處都積著厚雪,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

她就便靠得近了去託著那窗簾,仔細辨窗外景象。

太祖皇帝建朝之後,並未遷都,還把原本的京城擴大了兩倍有餘。大燕時的“沈家”在南門,擴建之後,按著那些個文士遊記裡的說法,“念園”卻是在西門,而那一棵數百年的老榕樹則是正靠著念園角落,長得高出院牆,便是路過時也能瞧得清清楚楚。

雖然衆人都說得有鼻子有眼,可沈念禾還是想自己看一眼纔好放心。

只是她才探了個頭出去,便被鄭氏給摁了回來,教訓道:“外邊風大,小心吹得你傷風!”

沈念禾無奈道:“裡邊悶得緊,我只透透氣。”

鄭氏就把那簾子最下頭揭開一指寬的縫隙給她透風,特還囑咐道:“別老靠著窗,給那冷風吹了頭!”

沈念禾被攔得半點施展不開,只好老實待在原地。

她坐了片刻,心中還是按捺不住,問道:“嬸孃,我聽得人說那城外西門有一處念園,栽種一棵百年老榕樹,不曉得這一路見不見得到?”

鄭氏搖了搖頭,道:“那念園不在官道邊上,況且眼下四處都是風雪,再高的樹也要給遮得什麼都看不清——你若是想要瞧個新鮮,要等過上一兩個月,那園子開了進去纔好看。”

沈念禾有些失望,只長長地“哦”了一聲。

鄭氏看在眼裡,嘴上不說,中途休息的時候卻是找了個機會去尋裴繼安。

“……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兒家,難得出一次遠門,路上全被關在馬車裡,也沒看到什麼景,平日裡在家中問她也不說想看什麼想玩什麼,難得今日提起那念園中的榕樹,你這這一處若是有什麼法子,託一託人,等雪停了帶她進去玩一圈也是好的,小傢伙可憐巴巴的。”

裴繼安不免暗暗自責。

在宣縣時他還特地說過要帶沈念禾同鄭氏一同去跑熱湯,看風景,只是忙起來早忘了這一碼事,眼下倒還要嬸孃來提醒。

他想了想,還是去問了一回沈念禾。

“……眼下正是冬日,念園當中並無什麼可看的,卻有那青門園當中種了許多梅花,除卻紅梅,還有一片黃臘梅、白臘梅,五色斑斕,甚是好看,彼處乃是私家園子,我正好有識得的人在,等辦完了差事,我帶著你同嬸孃一齊去賞花?”

沈念禾此時手頭沒什麼銀錢,心中慌得很,已經恨不得鑽進錢眼裡去,除非那梅花是金子銀子打的,不然她才懶得去看,便搖頭道:“三哥不要忙,我只是見得旁人遊記裡頭說了榕樹,順口問一句罷了,如若來年那園子開的時候咱們還在,就順道去看一看,要是等不到三月裡,不看也不妨事的。”

她語氣中的意味闌珊連遮都遮不住,連眼睛裡的光都有些暗淡了。

裴繼安看得心中十分不舒服。

他平日裡見得沈念禾,對方都是笑吟吟的,眸光裡彷彿盈著秋水,語調或是輕柔,或是俏皮, 十分有活力,幾時像這般蔫蔫的。

只猶豫了一下,他就忍不住道:“想見那大榕樹,倒也不是沒有法子,等忙過這一陣,我託一託人,找個閒工夫同你去逛一逛念園——只是那樹除卻高大,也沒甚旁的稀奇,我怕你見了要失望。”

念園此時早已變成皇家園林,尋常不對外開放,想要託人帶得進去,除卻另外塞錢,也許還要搭上些人情,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沈念禾連忙搖了搖頭,道:“咱們許多事情要做呢,哪有這個閒工夫,況且宣縣也有大榕樹可看,不差這一棵兩棵的!”

然則她這一處越是說不,裴繼安那一處就越是過不去。

他只覺得自己得了沈念禾的好處,對其卻是實在不夠體貼,平日裡礙於各色緣故,不能叫她錦衣玉食已經夠怠慢了,眼下對方不過一個丁點大的要求,竟是提得小心翼翼的,還怕自己麻煩,便暗暗記下此事,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就託人辦了。

()

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292章 相交第14章 發問第188章 按捺第99章 朱逢明第43章 窮酸人家第301章 故人幾句閑話第271章 查覈第156章 盤算第370章 姓第366章 奇怪第75章 才與德第91章 偷印第361章 爭權第157章 要張還是要沈第373章 出門第54章 打點第72章 爭宿第265章 茶與酒第18章 拮據第260章 分道第377章 奈何第203章 鬧事第329章 從長計議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176章 你敢不敢應第181章 缺錢第64章 遠行第4章 嫌棄第227章 照料第44章 想不想跟著回去第337章 2廂假條第354章 照料第375章 奇怪第160章 照料第228章 隻1張臉好看第299章 差遣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338章 生事第16章 合宜之人第76章 救命恩人第200章 回折第203章 鬧事第377章 奈何第20章 無趣第145章 見蠢蛋吃大虧第255章 臨行第369章 箱籠第260章 分道第124章 傷心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320章 來信第346章 無助第113章 撇清第275章 門當戶對第69章 拐彎抹角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185章 憤懣第260章 分道第191章 木簪第299章 差遣第349章 脫手第75章 才與德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108章 忽至第185章 憤懣第226章 意外第129章 外人與內人第187章 婚配第345章 和離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164章 小道士第299章 差遣第188章 按捺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186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第227章 照料第153章 背書第67章 湯與手藝第231章 說服第109章 浪費第90章 書鋪第362章 責罰第54章 打點第230章 酸甜第361章 爭權第90章 書鋪第73章 偷運第54章 打點第129章 外人與內人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297章 決定第163章 枇杷蜜第361章 爭權第70章 親事請假條第223章 私事第152章 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