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兄妹之間

午睡醒來,頭一件事,姜瑗撐起身子,向屋裡圓桌上探看。

果然見得幾樣包裹着蒲葉,纏了麻線的市井吃食,眼裡慢慢就盛出些笑意。

春英扶她起身,歡喜說道,“奴婢就知曉,小姐起來一準兒要找二爺帶回的零嘴兒。”又指着未拆開的糕點,一樣樣說給她聽。“二爺身邊福順送來的。這是寬窄巷子的桂花糕,這是彤記香餅。還有您最愛泡的菊花香片,饞了許久的豆腐卷兒。”

“總算二哥哥有心。”被綠芙伺候着簡單梳洗,也不等崔媽媽一樣樣裝了瓷碟兒。從攤開的蒲葉上,伸手掰了塊兒豆腐卷兒,送到嘴邊只顧偷吃。

“您這時候想起二爺的好來。莫見了人,又與他對上。”好笑遞上帕子,看她淨了手,崔媽媽對自家姑娘跟二爺見面情形,再熟悉不過。

兄妹兩人都是太太所出,感情極好,幾日不見便會惦念。可真要見了面,又是針尖對麥芒,處處不相讓。難得的,換了正經事上頭,二爺眼睛一掃,七姑娘還得乖乖聽話。這情形,着實好笑。

“不與他慪氣,這就去尋二哥哥說話!”就着春英打起的門簾,姜瑗帶着人往姜昱四方齋裡串門子。

還沒進獨院兒,便聽裡面五姑娘黃鶯似的笑聲傳來,一聲聲“二哥哥”叫得又軟又輕。

“小姐,五姑娘也是在的。”春英皺起眉頭,眼裡透着無奈。怎地五姑娘每次都搶在自家小姐前頭,不去大爺院裡坐着,反倒纏上二爺。

爺們兒都是纔回府,坐了半日馬車,竟是連給人歇口氣的功夫也不留的。

“五姐姐在,想來定是拉了大哥過來。”瞭然叫人進去通傳,姜瑗對姜柔如此做派,早習以爲常。

兄友弟恭,姊妹間和睦,討爹爹歡心,交好有望入仕的姜昱,於她有益,自是樂此不疲。

“七妹妹來了。”十四歲的姜楠五官端正,眉目舒朗。國字臉,寬闊的額頭,據說跟已故的紀氏長得很像。

笑容和善,性情忠厚。聽人通傳,本還與姜柔說着話,這會兒已是轉頭朝她看來。

“幾日不見,大哥哥看着精神極好。”私下裡兄妹相處頗爲隨意,姜瑗揀了姜昱身旁錦凳坐下,看着身旁老氣橫秋的少年,靠近了比劃一下,頓時泄氣。

“二哥哥又長了身量。”便是坐着也看得出來。

明明只比她長了一歲,偏偏她墊起腳尖,也才堪堪夠到他鼻樑。

斜眼睨她,喚人端上碟香瓜子兒,推到她跟前。“自是與你賴在園子裡養膘不同。”

姜昱略顯消瘦的面龐上,一雙眸子乾淨透亮,斜飛入鬢的眉毛又細又長。乍一看去,整個人透着銳氣,又有股文士的清雅。此刻笑話她,亦是氣定神閒。

噗嗤一聲輕笑,姜柔捂嘴兒,盯着姜瑗圓潤飽滿的面龐,真真又白又嫩,有着兩分少女的稚氣,難怪姜昱如此打趣她。

不滿撇嘴,姜瑗拾起瓜子兒遞嘴裡一嗑,淡淡迴應。“二哥哥俊臉,更白淨了。”知他最忌諱“白面書生”,她偏就拿話跟他叫板。

姜瑗一直盼着有個慈愛的兄長,可自從姜昱學會了說話,從沒叫她如願過!

幼時這熊孩子拽着她東奔西跑,難爲姜瑗軟軟的身子,腿腳還沒長利索,跟在他身後沒少磕着碰着。

等到兩人再大些,姜昱無師自通,樣樣搶着親自“照顧”她。拿了飯勺與她餵飯,糊得姜瑗滿臉都是,氣得小姑娘眼淚汪汪,嘴裡包着米飯,哭喊都發不出聲來。

待得姜昱入學開蒙,性情急轉,極動至極靜,害得姜瑗沒能適應,已吃足了苦頭。

每日午後,姜瑗都得乖乖坐着,被他關在四方齋小書房裡,手裡捧着卷比她臉盤還大的《集賢集》。她念一個,他寫一個。要是念得錯了,二爺姜昱會很不高興用鼻子哼哼。

那段日子姜瑗過得很捏了把辛酸淚。大周朝文字小篆居多,其次狂草。四歲半的姜昱學起來尚且吃力,難爲她丁點兒大還沒斷奶,已陪着二爺刻苦攻書。最可惡,那人還嫌棄他拖累他進度!

如此兄長,姜瑗長到現在,能只嘴上跟他嗆聲,已然不易。

最叫她痛心,旁人眼中,這便是天生的兄妹投緣。郡守大人和許氏看着歡喜,又見姜瑗小小年紀,跟着姜昱竟也能勉強不被他落下,很是誇讚了姜瑗,更多卻是鼓勵姜昱,讓還是個半大小子的二爺,從此明白了肩上重擔。

於是在這般友愛的氛圍下長成,姜昱日漸嚴厲,姜瑗比誰都體會得深切,何謂“長兄如父”!

姜昱這些年積威甚重,正經事上姜瑗少有與他頂撞。唯一能扳回些場面,只剩嘴皮子功夫上,與他不相伯仲。

看他二人四目相對,暗中較勁,姜楠好笑替各人斟上熱茶,挑了個在座都感興趣的話題。“明日府上延請的貴客,七妹妹可知來人身份?”

“太太沒說。”回頭捧起茶碗吃上一口,傾身笑眯眯問姜昱,“二哥哥可知曉?”

姜昱擡手將她指尖捏着的茶蓋奪下來,慣例的訓人,“規矩都白學了?”直到看她乖乖縮脖子端正坐姿,這才琢磨片刻,與她說了實話。

“來人與府上有些淵源。門第卻是高不可攀。”

姜楠本打算挑起話頭,兄妹幾人湊湊熱鬧。沒想到姜昱竟認真起來。

姜瑗也沒料到自己隨口一問,姜昱還真能答得上來。該是她爹已急着招了兩人說話。

這事上邊兒,姜瑗只覺無奈。即便她再受郡守大人疼愛,終究越不過“女子不涉外事”這條祖宗規矩。因而府上凡有大事,郡守大人都只會叫嫡出的大爺二爺當面告知。府上幾個姑娘,連着太太許氏,只管安安穩穩過日子就成。

“來者何人?爲何說跟府上還有些關係?”沒等姜瑗開口,姜柔已按耐不住,好奇看向姜楠。

與府上人人誇讚的七姑娘不同。姜柔第一天開口喚許氏太太,便知曉自個兒再不是二房不可取代的嫡出姑娘。

紀氏去得早,她出生不滿週歲便沒了生母。若非紀氏留在姜楠身邊的張媽媽不時提起先太太的好,她怕是早已被許氏養得熟了,忘記生恩。

張媽媽被送去莊子前,孤零零躺在牀上,拉着她手。四十歲的婦人滿臉褶皺,頭髮花白。紅腫着眼睛,只一遍遍關切,要她提防太太,爲大爺和自個兒多做打算。

姜柔記在心裡,對一切可能成爲她往後助力的,都極爲看重,不願錯失。

第二二八章 他爲她,隻手擎天,...第一九五章 緣起第145章 所謂內定第128章 用情已深第三三二章 圍爐夜宴第168章 只道相思苦(文字)第155章 變臉的顧大人第273章 春風如有情,發我枝上花(文字)第三四零章 背後冷箭,無處不在第113章 眼力勁兒第二三零章 大人,您就是這樣提...第六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三章 凡事都有例外第八十一章 半山腰第二二六章 遇挫時候,想起他第二一三章 百花殺盡第四一三章 大人,哪樣才能入您的眼?第八十三章 她是何人?第二零四章 巷子裡的身影第二七八章 你我兩人,多下工夫第八十七章 一現轉機第三二二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1卷 第九十七章 小七再受罰第八十六章 他的眼睛第三五八章 誅殺令!第二九一章 姜女官恪盡職守,當...第141章 恍然若失第三四八章 暖夜,與子同袍第三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六十六章 一切的開端第114章 潤物無聲第三十四章 禍事上門第186章 與君同第三七一章 無心有心,三言兩語第三五二章 誰比誰更像那麼回事兒?第二二五章 不一樣的背影第169章 山重水複第二八四章 冤家路窄,陰影處那...第二零四章 巷子裡的身影第二七一章 怎麼她比罪魁禍首還...第二四六章 他教她的方式第三四三章 顧愛卿,你怎麼看?第422章 番外百態第三一三章 嫩剝菱角,不比剝她第十八章 與她庇護第三三四章 大機緣,旦死何妨?第三二五章 最徹底的漠視第三五六章 大人,寶寶,暖被窩第四一四章 隨風潛入夜(大結局上)第八章 終需一見第三二一章 珍之重之,患得患失第三三一章 推回屋,獨自看個夠!第四零四章 此“寵”彼“寵”第133章 自思量第三二六章 何需你記?去問你婢子。第421章 番外浮生第214章 舊事,舊人,舊情第三七八章 無聲交鋒第106章 破廟(1)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九十三章 忽而想起第184章 但爲君故第四章 兩處交鋒第二七零章 讓她羞愧不已又感動...第二三四章 阿瑗,你能攔她到幾...第二二四章 他與他,全然相反的...第四一一章 “有事”,沒事。第二一七章 您不能這麼偏心第三九四章 要不您再順道一回?第二二二章 吃虧的事兒,咱不幹第二五四章 那一俯身的溫柔第三四零章 背後冷箭,無處不在第147章 入狼窩第二零一章 廷尉的人,都這般好說話第一四六章 小荷初綻第267章 大人慾行之事,下官無顏勸阻(文字)第四零三章 圖窮匕見,秋後算賬第一九五章 緣起第二零五章 本世子可有意會錯?第三九七章 成長的煩惱(一)第七十八章 愛屋及烏第八十七章 一現轉機第二五三章 大人,下官爲您量體...第二九四章 事成與否,撲朔迷離第二一三章 百花殺盡第三五五章 小七,大人說了,往後你沒第三七七章 昔日伊人,今安在?第三五一章 俄而春來度,一晌貪歡第四零七章 “拳拳”情意(上)第183章 所謂“退而求其次”第三零三章 經年之後,她才懂得第二一二章 我要她陪着,至死方休第二四四章 聖旨下第二四零章 平平淡淡?天翻地覆...第四十四章 世子英明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三零二章 都聽阿瑗的,休要惱怒第二五一章 做你最得意的門生第三五六章 大人,寶寶,暖被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