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眼力勁兒

與世子在離南陽郡還有十里地的阜豐縣別過,姜家兄妹繼續往西行。上了官道,總算少些顛簸,又過小半日,這纔到了郡城門外。

此時五姑娘袪了暑熱,只是舟車勞頓,整個人瞧上去分外疲憊。好在路上有姜楠耐心照看,也就沒因拖着病怏怏的身子趕路,再鬧脾氣。

姜昱打馬來到七姑娘跟前,彎下腰,透過窗戶,視線剛好與她齊平。衝老宅那方向擡一擡下巴,神色極淡。“回去過後,無需顧忌他人臉色。若然老太太刁難,你只管裝暈便是。”

大房這場禍事所爲何來,他知道的遠比她清楚。那位親自下令給的了斷,便如閻王索命,因果昭昭,生死簿上掛了號的。

大老爺自作孽,取死有道,怪不到七妹妹頭上。

難爲他這樣嚴肅刻板之人,也會教她投機取巧,走歪門邪道。七姑娘搖着團扇,呵呵直樂。

那人走的時候,冷臉告誡她,“若然敢裝模作樣,任人欺侮,回去等着領藤仗。”

分明都是一樣的關切,表現卻如此不同。二哥哥一心替她拿主意,不像世子,揭穿她不說,俊臉一板,真個嚇人。

七姑娘這麼一比照,覺着還是二哥哥性情好。

馬車在石板路上徐徐前行,她撩起車簾,路過市集時候,看見窗外掛着的熟悉招子,記憶裡那些泛黃的畫面,像是活了,復又鮮亮起來。

“小姐,張家鋪子的豆豉魚,太太最愛用的。”回了故里,春英也雀躍起來,興奮指給她看。

那鋪子是家百年老店,經了幾代人打理,門板上的漆已剝落了大半,店家捨不得銀錢沒理會,風吹日曬,漸漸透出股別樣的鄉味兒來。門前藍底白字的布幡子,瞧着就好像嗅到了老張家祖傳的手藝,令人嚮往。

兩開的店門洞開着,裡間照舊只擺了八張食案,不多不少,坐滿了人。跟她離去那會兒,真是丁點兒沒變樣。生意還過得去,門外有拎着食盒排隊的小丫鬟,那是富貴人家的主子,有好這一口的,使喚了婢子出來端菜。

“他家豆豉魚,做好了總是盛在竹篾編的小簸箕裡,底下墊了糉葉端上桌,與別家都不同。芡汁熱騰騰澆上去,香滑爽口。”七姑娘好記性,春英點頭不迭,主僕兩個一臉回味。

怎麼忘得掉呢,以前每次出門,姜大人總是陪着太太到這處用飯。兩位姑娘很是喜歡,兩位爺卻嫌棄魚刺兒礙事兒,不怎的動筷子。

¸ ttkan¸ C O

一路看過去,她離開已有五六年光景,南陽城變化不大。買賣營生不好做,世道維艱,少有人肯背井離鄉,去陌生地方從頭打拼。更何況,尋常百姓,祖祖輩輩就講究個“衣錦還鄉”“葉落歸根”,對舊居總是格外舍不下。

到了羊市口,馬車拐進了狹長的巷子,再走小半刻鐘,繞過長街,遠遠已瞧見姜家大門外蹲着的兩座石獅子。近鄉情怯,這裡烙印了她最初到那幾年或喜或憂,卻真實樸質的時光。

唯獨與舊時不同,如今燙金牌匾兩側,還掛着白色祭奠用的燈籠,穗子飄起來,遠遠望去,只覺門庭冷落,透着股悽然。

“小姐,您瞧石階下那個抄手,探頭探腦的,是不是府上三管事叔貴?”春英回頭,臉上帶着分憂色。“怎地是他迎出門?您與幾位爺還有五姑娘,都是二房正頭主子,怎麼也輪不上他出面。這不是憑白叫人看笑話麼?”

照理說,二房兩位爺和姑娘回府,當是府上大管事迎出門。身後二十餘僕從,都得規規矩矩侍立兩側,這纔是世家該有的氣派。

七姑娘凝神端看片刻,瞧出叔貴心不在焉,不時往門裡打量,再瞧他身後稀稀落落,只跟着三五僕從,心頭已有幾分猜測。“待會兒少說話,家裡怕是生了變故。”

老太太不待見她,她無話可說。可姜老太太打小心疼大爺姜楠,那真是疼到骨子裡去,幾乎稱得有求必應。連帶對姜柔也和藹三分。絕不會平白無故落嫡長孫的顏面。

更何況,門外竟沒見到太太身前的妙娥,莫非她爹與太太,尚且還落在她們身後?

“快快快,還不快給大爺二爺,五姑娘七姑娘問安。”馬車還沒停穩,叔貴已帶着人迎上前,呼啦啦拜在地上,說話不帶喘氣兒的。

“您幾位可算到了,前日就盼着,沒等到人,老太太空歡喜一場,這兩日都不得勁兒。每日都遣小的出來打探好幾回,早上聽說還沒到,用飯時候索性只喝了兩口粥。小的遠遠瞧見馬上像是二爺,忙不迭往裡頭送了信,想來這會兒老太太已等得急了。”

書貴是個圓滑人,挺着個肚腩,最愛在腰間綁杏黃的繫帶。這次回來,好似肚子又漲一圈兒。

“兩位爺長高了,一看便不是尋常人。老太太常誇您二位出息,日後是要光宗耀祖的。”

春英扶着七姑娘下車,偷偷看自家姑娘一眼,果然姑娘一臉和氣,眉眼雖精緻,卻少了分靈動。春英一想,姑娘纔回來呢,轉眼又是離家時的模樣。不溫不火,跟能說會道的五姑娘站一塊兒,立馬給比了下去。

這不,五姑娘還知曉強打起精神,問老太太老太爺安好,自家姑娘悶葫蘆似的,偶爾附和點一點頭,好像她要說的話,五姑娘都能代勞。

“五姑娘這是……”能在府上當管事的,豈能沒幾分眼色。一瞧這位臉色不妥,立馬錶了憂心。

“姑娘自得了大老爺去了的噩耗,一時受不住打擊,心頭積了鬱氣,身子不大好。”五姑娘問了要緊的話,像是再沒力氣開口。這話是辛枝說的,聽得春英偷偷翻一個白眼。

“如此,姑娘真是有心,老太太曉得姑娘這樣孝順,心裡總能寬慰些。”再看七姑娘,叔貴本想順勢逢迎兩句,話卻堵在嘴裡,如何也出不了口。

七姑娘面色紅潤,整個人一看便知康健得很。哪裡有半分哀痛?五姑娘那是顯見的,一身風吹就倒的病態,這位倒好,是特意陪襯五姑娘孝心來的。

正搜腸刮肚想法子周全,卻見七姑娘轉過身,眉宇間透出絲憂心,“事不湊巧,來得晚了。咱們做晚輩的,沒趕上靈堂裡給大老爺敬一炷香,還叫老太太成日裡掛念,實在不該。卻不知大老爺去了,大太太可安好?有沒有哀傷太甚,傷了身子?”

半靠着辛枝的五姑娘一聽,方纔想起還真把大太太疏漏了。真是人病了,腦子也糊塗了。

叔貴訕訕,極快遮掩過去,只曉得含糊其辭,“府上幾位主子起初哪個都是悲痛難當,過了大半月,如今都安好,安好。”

哦?當真安好?七姑娘眨眨眼,偷偷朝姜昱遞個眼色:原是大房又出了幺蛾子。

之後再問一句,“爹爹跟太太得了信,早我們幾日到的呀?”眼裡帶了濡慕,將打探的心思遮掩得極好,分明只是姑娘家離家許久,惦念爹孃了。

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170章 最是明媚好春光第四十五章 海棠春深(上)第三八六章 山寺之謎,沉默的在乎第109章 破廟(4)第二五五章 她的錯解,他的沉默第181章 小七,世子的手段你慢慢領會第二二五章 不一樣的背影第三四二章 終相見第189章 意外的登堂入室第187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三五八章 誅殺令!第二二八章 他爲她,隻手擎天,...第三九二章 不同的選擇(二)第二九四章 事成與否,撲朔迷離第三五八章 誅殺令!第三零八章 他道“好事。”第七章 阿狸易主第二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158章 越發長進的小七第三二八章 體嬌而膚白,吾婦美甚第二零零章 靠近他,感受他第151章 愛聽好話的顧大人第三三二章 圍爐夜宴第164章 序幕(2)第三一一章 五年,相識,相知,相依第二三二章 大人,下官敢擔保…...第140章 小七的縱容第十一章 姣姣公子第二十八章 夜宿第二六一章 多年前已開始打響的...第二一二章 我要她陪着,至死方休第123章 此消彼長第128章 用情已深第179章 江漢春風起第274章 一無出身,二無仰仗(文字)第六十七章 請世子吃瓜?第165章 序幕(3)第十三章 允你靠近第六章 出人意料第二一八章 再無一人,令它失控...第273章 春風如有情,發我枝上花(文字)第三七二章 這一齣戲,孰贏孰輸第三二四章 上行下效,如斯君臣第一四六章 小荷初綻第九十四章 各自志向第二零八章 怎地是你?世子人在何處?第六十章 絕口不提第三零九章 她不爭氣,膽小怕黑。第三一四章 當他低頭……第四十三章 凡事都有例外第三八五章 最懂他的人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三三四章 大機緣,旦死何妨?第三七二章 這一齣戲,孰贏孰輸第二零四章 巷子裡的身影第三二二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二九六章 公子風儀,氣度如常第190章 醉花蔭(1)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118章 生生不息第422章 番外百態第二六三章 早尋到的,不叫你擔...第二三八章 “ 冷”,便靠近些第二三七章 七分精明,三分糊塗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二九六章 公子風儀,氣度如常第三五零章 雙姝輝映,“一飯夫人”第九十二章 君心融融第134章 白駒過隙第二六二章 被他打消的心思第十三章 允你靠近第三五九章 好戲開鑼第六十四章 同遊(4)第四零八章 “拳拳”情意(下)第四十二章 一窗之隔第二二七章 他與她的距離,在緩...第二二四章 他與他,全然相反的...第五章 可見到阿狸?第八日第三零一章 高牆內外,兩樣溫情第二七八章 你我兩人,多下工夫第三零五章 旁人的苦,她不會有機會嘗第150章 羞玉顏(1)第172章 魔高一尺第三三三章 先生豈能弱了學生?第116章 差之分毫第273章 春風如有情,發我枝上花(文字)第126章 高下立見第418章 番外嚴夫記第二五八章 變故叢生,該來的躲...第193章 醉花蔭(四)第四零五章 家和是福第1卷 第九十七章 小七再受罰第三五三章 說到底,終究是維護她第419章 番外童趣記第172章 魔高一尺第三五八章 誅殺令!第五十六章 於無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