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解毒的,唯有毒長老之女胭脂夫人。”
胭脂夫人據說美貌無雙,是拜仙教少主螭龍的側室夫人。
螭龍至今身邊無嫡妻,只一位側妻,姬妾全無,但從不缺女人,只要是教中女弟子,及笄之後,會獻給他第一個品鑑。
所謂品鑑,就是送給少主做一夜新娘。
“胭脂夫人頗得毒長老真傳,對製毒、解毒上頭很有一套,在教中地位頗高,就是醫長老也要禮讓三分。”
這些訊息,是長陽子送給陳蘅的。
在重刑之下,毒長老的兩個弟子已斃命。
小巫女阿依更是被慕容忌帶回定王府給杏夫人吸毒而亡。
“若能抓住胭脂夫人就好了。”
陳蘅道:“我的占卜術探不到拜仙教總壇的位置,只能有一個可能,他們佈下了玄門陣法、結界。上次我用玄術追蹤醫長老,被他用拂塵傷手,要不是中止得快,只怕傷得更重,此人的玄術甚高。”
“醫長老的畫像,已經分發各地,一旦發現,就會有人抓捕。”
“短期之內,他不會再露面,我聽說他精通易容術,若他露面必改容貌。”
夫妻二人說了一陣話,情動之時,又是一回纏綿。
*
三月初九,對北燕來說是個大日子。
天色未明,文武百官就自朱雀門而入,在宗廟外頭靜候。
今日要告祭祖宗,再誦《告天下文》的禪位書,老皇帝傳國璽,新皇帝登基。
上林苑附近的高樓上,早有恩科的學子們聚在一處,觀看這難得一見的盛事。
“太子妃是永樂郡主,永樂府的學子這次可得意了。”
“去秋的一百舉人、又一百秀才俱來自永樂府,這回可有得競爭了。”
因是恩科,特意下旨恩賜,但凡秀才功名的,今屆也可以直接來應試。
北燕在前線連連告捷,上屆的同進士原是候補,現在不是知縣就是縣丞,再不濟也是主簿,全都謀到了實缺,這對學子們來說,可謂天賜良緣。
寒門的學子更是意氣風發,這會子聚在高樓上引頸張望着宗廟那邊,只聽到震耳樂聲,更有站立整齊的文武百官。
“祭天!拜祖!”
一聲高唱,慕容慬扶着燕高帝出現。
“太子殿下以孝聞名,聽說陛下病重時,衣不解帶,一路不眠不休,大半月未曾睡一覺就趕到太極殿侍疾。”
“有此仁孝之君,乃天下之福。”
學子議論紛紛,幻想着他們有朝一日入朝爲官,也能站到那些權臣、能臣的行列之中,光宗耀祖,好不光鮮。
此刻,莫四郎、莫九郎、莫十郎兄弟三人亦到了。
有人熱情地打着招呼:“莫四郎、莫九郎、莫十郎。”
“見過蘇郎!你來得可真早。”
蘇綸,蘇氏織造坊的少坊主,雖是家中嫡長子,去歲抱着試試看應試,一試之下,考取舉人,一鼓作氣,此次亦來燕京應考,若得中進士,便可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從此踏入仕途。
蘇坊主雖一直知道嫡長子比嫡次子讀書天賦,因要打理家業,並未培養嫡次子。
嫡次子蘇績,娶妻陳薇,是陳家的庶女,因陳家只得兩子兩女,雖是庶女,也爲得尊貴,在永樂府官衙裡領到一個“賞同進士”出身的名額。
他試着考過秀才,連二百名永樂秀才都未考入,排名到了五百多位,原是三場的,最好的成績也在三百多位,頗有些氣餒,索性留在永樂府謀了個小吏任着,一來可以照顧家裡,後來也能讓蘇績入仕爲官。
蘇坊主一心想將蘇家打造成名門望族,現在知永樂府科舉的名額往後會照了直隸府走,這就意味着,科舉名額更多,後嗣子孫更容易入仕,自是不願離開永樂府。
早前的太原王家老太公,回到太原不久,就聽永樂府由北燕禮部、翰林院學士主持鄉試的事,一聽那名額,當時就怔住了,連呼幾聲“錢狐狸害我”氣得厥了過去。
若他留在永樂府,只他名下的子孫,至少有三個能輕鬆應試。
可去了太原府,這科考的名額都有嚴格的限量,考過了秀才,還有舉人,這北燕的秀才已連續舉行了好幾年,年年都有,越到後頭,想考中進士的可能就越是艱難。
尤其在聽說才華不哪他孫兒們的都考中了舉人,王老太公就更氣了。
早知道,他就不離開永樂府。
同樣懊悔的還有莫家四舅母母子。
聽說朝廷要將永樂府建成直隸府城,更給了優待,慪得能吐血。
尤其是拐彎打聽後,聽說莫三舅家的四個兒子,除了十一郎跟陳葳效力軍中,另三個兒子個個都考中了舉人,更是氣得不成。
莫四舅母認定自己的兒子也能考中。
莫十郎還是庶子,沒道理她兒子連個庶子都不如。
現下再回去,亦是不能。
永樂府爲了控制外來人冒充,各縣都在進行戶籍覈查,不是當地人的,自有當地百姓跑去揭發,尤其是一個鎮、一個村有讀書人的,覺得這些人會搶了他們的優勢,更是競相揭發。
永樂府因着對讀書人的恩例,文士們都自願加入監督行列,官府更是嚴格按照每月發出的《邀賢帖》入戶,想多一個人都不行。
此刻,燕高帝正捧着《告天下書》大聲宣讀,隔得太遠,聽得不大分明。
片刻後,禮部官員高呼一聲:“請皇帝授傳國玉璽!”
從一隻金燦燦的盒子裡捧着一個偌大的東西,“吾兒,北燕與天下就交給你了,你要做個明君,這是玉璽。”
“兒臣定牢記父皇訓示。”
慕容慬接過玉璽,禮部官員大呼:“儲君告祖,於議政殿登基,追封先祖、父母……”
這是每個新君登基都會做的,會追封自己的父母。
慕容慬拜祭完先祖,領着百官浩浩蕩蕩前往議政殿,而燕高帝不必再出現了,也有禪位時是在宮殿上的,這種情況,通常是兩位皇帝不是一個先祖。
父傳子,原是一個先祖,就要在宗廟舉行祭天告祖典禮。
待傳了玉璽,老皇帝不必再去議政殿,而新君將會完成接下來的儀式大典。
燕高帝見兒子與文武百官走遠,對一邊的總管大監催道:“給朕收拾行裝,明兒一早,朕要去神木城探孫兒。”
“陛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