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榮慶王還沒有意識到,他跟阮子衿已經落入了太后與皇上的算計之中。
雖說,皇上本就更偏向於帝位,而不是美人。
但是,阮子衿到底是皇上的青梅竹馬。
從小到大,皇上更是覺得,只要是他看上的東西,怎麼可能得不到呢,莫提,他對阮子衿是真的用了心思的。
想到阮子衿跟榮慶王之間擁有的默契,兩心相許。
在所有人都以爲皇上春風得意,爭得皇儲之位的時候,事實上,皇上心中痛苦不已。
他事事處處都在先帝的面前,輸給榮慶王這個弟弟一頭。
哪怕在皇位之事上,被他給算計贏了。
但是皇上始終記得一點,那就是因爲榮慶王愛美人不愛江山,他纔有贏得機會的。
與其說是他算計贏的,不如說是榮慶王這個弟弟讓他贏的。
這中間的差別,大到叫皇上難以接受,****心如刀攪一般痛苦不已,無法釋懷。
皇家的人,有幾個是不自私的。
皇上便是得了皇儲之位,可是他心裡難受,他心裡難受,
他自然是不允許榮慶王可以高高興興,毫無遺憾地把阮子衿娶進門,然後兩人幸福地過一輩子。
在皇上看來,榮慶王這個弟弟怎麼可能會對皇位一點想法都沒有。
這次榮慶王之所以退讓了,只能說,榮慶王對阮子衿的愛,超過了對皇位的渴望。
是個男人,誰不想兩全其美,無論是美人還是江山,都抓在自己的手上。
至少,那個時候,皇上就一直糾結着這一點。
便是他得了皇儲之位,皇上也發現自己根本就高興不起來,對旁人笑着,那也是極爲勉強的。
只因爲,在他得到皇儲之位時,卻也是他失去自己最心愛的女子阮子衿的時候。
他不高興了,那麼,全天下的人,尤其是榮慶王這個弟弟,更別高興。
知道了皇上的心思之後,太后自然是要幫着皇上這個兒子出這口氣的。
事實上,讓榮慶王用阮子衿來帝位的主意是太后想出來的。
看到兒子因爲自己的計謀,失去一個喜歡的人,如此不痛快,太后自然也是想彌補一二的。
於是,就有了後面的那些不利於阮子衿的謠言。
太后這麼做,本意是順了皇上的心意,給榮慶王添點疙瘩,更是離間了榮慶王與阮子衿之間的關係。
榮慶王好不容易纔得先帝賜婚,與阮子衿是名正言順了。
榮慶王做了那麼大的犧牲,還得來這樣的流言蜚語,皇上是不相信榮慶王心中當真一點都不在意。
只要榮慶王的心裡有丁點的不快活,那婚後,榮慶王能待阮子衿好嗎?
而皇上要等的,就是那麼一天。
與之相同的情況,阮子衿在還沒有嫁過去之前,就已經被良城的貴女看了笑話,認定她這輩子都得不到幸福,早早被榮慶王給厭棄了。
皇上同樣不相信,以阮子衿那高傲的性子,
面對這些風言風語,阮子衿對榮慶王就當真一點懷疑都沒有,心中半點忐忑也沒有。
只要阮子衿與榮慶王之間有了間隙,皇上表示,那麼就代表着,他有機會了。
那個時候,他肯定貴爲皇上。
若是阮子衿與榮慶王這個弟弟之間處得不好,求到他的面前,他自然是要成全阮子衿的。
阮子衿一旦離開了榮慶王,心中必然神傷不已。
到時候,皇上只要好好安慰阮子衿,讓阮子衿高興。
皇上不相信,那個時候,阮子衿還會對他不動心,甚至因爲阮家女子不爲妾這句話,拒他於門外。
皇后之位,他暫時的確是給不了阮子袂。
但是他能給阮子袂的乃是後宮的獨寵,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他願意用這一點來彌補他所有對阮子衿的虧欠,以及以前的種種算計。
那個時候,阮子衿還沒有嫁給榮慶王呢,
皇上卻已經算計好要怎麼離間榮慶王夫妻倆的感情,好把阮子衿這個弟媳搶到自己的身邊來。
太后也算是真的縱着皇上這個兒子了,明知道皇上打着什麼主意,竟然還幫着皇上。
皇上的後宮女人本就不少,太后也是願意給這個出息的兒子找個心怡的。
其實,若非爲了幫皇上得到帝位。
否則,當日,皇上怎麼會應允太后替榮慶王與阮子衿賜婚。
太后覺得,自己現在要做的事情不過是撥亂反正,把偏離的軌道又掰回來。
阮子衿本就是大兒子看上的女人,最後當然是要回到大兒子身邊的。
太后跟皇上算盤打得“啪啪”香,奈何,這種事情也要看榮慶王和阮子衿肯不肯上當啊。
榮慶王爲了阮子衿放棄帝位的事情,無論是榮慶王自己還是皇上、太后,都不可能往外說的。
這種事情,他們母子三人不往外傳,並不代表着,就真的沒有人知道了。
阮子衿本就是個極爲聰明的女子,要不然也不會讓榮慶王與皇上同時爲她折腰。
所以,看着眼下的形勢,阮子衿早就猜到,榮慶王這個小表哥爲了跟她在一起,付出了怎樣大的代價。
一個是爲了登上帝位,只想納自己爲妃,另一個則是爲了娶自己爲妻,寧可不要帝位。
有了這樣的對比,阮子衿怎麼可能會不明白榮慶王對自己的心意。
想當然的,外頭的風言風語,阮子衿從來沒有放在心上,對榮慶王更是十分信任,
整日歡歡喜喜地做着自己的新嫁衣,等着嫁給榮慶王的那一天到來。
那段時間,太后經常陪在阮子衿的身邊,“勸解”阮子衿,莫聽外頭的謠言。
雖然這些日子,榮慶王這個兒子的確是有些不太高興,整天板着個臉。
似乎自打大兒子當上皇儲之後,小兒子就沒有高興過。
不過,哪怕小兒子當真不高興,自然也是阮子衿這個未婚妻沒有半點關係的。
太后時常“勸解”阮子衿,實則卻是在阮子衿的面前,給榮慶王這個小兒子上眼藥,讓阮子衿惱上了榮慶王。
太后爲了皇上這個兒子,也算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