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鬨鬧

爲免兒子囉嗦,韓公武在大朝會上突然提出讓羽林將軍韓紹宗前往淮南押運糧草,大義面前,李瀍只能答應,韓紹宗也不敢不同意。

成功支走了韓紹宗後,韓公武設宴請來朱克融,說要商量支援李全忠的事,李全忠此刻正與劉家父子混戰,有保唐軍聯盟做後盾,李全忠底氣粗壯,終於反敗爲勝,現今已經打過黃河,從劉家父子手裡收復了河陽縣,驅逐了劉家父子扶持的河陽節度使,正向澤州挺進。

朱克融並不想李全忠打垮劉悟,但支持他打下澤州,或者再打下昭義幾個州,卻是他樂見的。這樣他李全忠和劉家父子便是血海深仇,永遠也化解不開了,有劉家父子牽制,李全忠便不可能像現在這樣驕橫。爭霸中原的道路上,他也就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朱克融欣然而來,帶甲士不足二十人,韓公武迎出門外,朱克融見呂榮和幾名高官都在,心裡不疑,昂首而入,飲宴已畢,呂榮等人先行告辭,韓公武請其到後堂用茶。商議了援助李全忠之事,中間雖有爭執,但最後還是達成了協議。

辭出韓府,朱克融覺得哪兒有些不對勁,韓公武此人剛愎自用,爭強好勝,心眼又小,很多時候並不講理,一味跟人混纏,今日怎麼表現的如此理性、大度,吃錯藥啦。

事出反常必有妖,朱克融加緊步伐回到自己府中,尚未進門,便覺得腹痛如刀絞,一口甜血卡在喉嚨裡,他忙用手捂住,幾步竄進府裡,一面衝着花壇猛吐血,一面甩手讓把門關上,待左右救起,臉色青紫,手腳都已經不聽使喚。

虧得有軍醫善於解毒,灌下湯藥催吐,暫時保全性命,急招二子朱延齡、朱延嗣來見。指定朱延齡繼承家業,又對二子道:“我被李茂所害,李茂是我仇敵,你二人誓死忠於皇帝,做國家忠臣,爲我報仇。”言罷逐出二人,又招心腹管家朱福,交代道:“殺我者韓公武,恐二人忍不住氣去報仇,白送了性命,方纔詐稱是李茂,待他們長大成人,方纔告之。人在汴州,切記不可。”管家應命,朱克融又索紙筆,寫下“殺我者韓公武也”七個字交給管家作爲證據。

當即毒發身亡,朱延齡、朱延嗣二人痛哭流涕,欲入宮向李瀍哭訴,管家朱福勸道:“李茂遠在京西,雄兵數十萬,陛下忌憚其兇橫不肯還都,二位公子入宮哭訴又有何用?且將這血海深仇埋藏心底,一心一意扶保陛下,待他日還京,底定天下,再尋李茂報仇不遲。”

朱延齡擦擦淚,道:“福伯所言極是,韓公武與李茂結盟,又遣韓紹宗去淮南爲李茂奔走,若告李茂,恐爲其所害也。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不報此仇,誓不爲人。”

遣朱福入宮報喪,只言朱克融突發惡疾暴死,李瀍痛哭流涕,親自前往朱家拜祭,又奪情用朱延齡、朱延嗣兄弟入宮爲禁軍大將。

一時汴州城內謠言四起,街頭巷尾都有人推測說朱克融是被刺客所害,兇手正是盤踞長安,不讓天子迴鑾的李茂。韓公武聞言大怒,命汴州地方查訪散佈流言者嚴懲。

散佈者遲遲無法查獲,風頭一過此案便不了了之。李瀍奪情起用朱延齡、朱延嗣,保住了神策軍沒有被韓公武肢解,但朱克融一死,神策軍離心離德,不必肢解便已潰散,衆將見大唐氣數已盡,紛紛歸入宣武軍帳下,打着神策軍的旗號,領着禁軍的俸祿,卻唯韓公武之命是從。朱延齡、朱延嗣兄弟費盡心機也只保住了十分之一的兵力,又多是老弱病殘,這點人充當儀仗尚可,拉出去打仗卻是萬萬不能的,加之又被韓公武控制住了糧草,也就失去了與韓公武抗衡的基礎。

韓公武做了虧心事,爲了免去嫌疑,傳檄李全忠等人,請扶朱延齡爲朱克融的接班人,六家聯盟的格局保持不變。李全忠等人怎能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一個個坐地起價,逼着韓公武出血,衆人中以李全忠最爲難纏,爲了堵住他的嘴,韓公武不得不違心答應出兵助戰,出兵一萬,令韓紹宗統帥攻打澤州。

魏博節度使史憲誠接到李全忠和韓公武的密信,要求他出兵從東面攻打昭義,一舉擒滅劉家父子。史憲誠心中暗喜,他這個魏博節度使有名無實,魏博之地,他只能控制魏州和貝州,其餘各州都控制在地方豪門手裡,相州的陳家,衛州的孫氏,根本沒把他這個節度使放在眼裡。經過多年經營,魏州兵力漸強,卻因兩面受敵,也不敢輕舉妄動,攻打四家中的任何一家,其餘三家都會羣起而攻之,兩面作戰,史憲誠自忖還沒有這個實力。

借攻打劉悟出兵西進,來個假途伐虢,一舉滅了陳、孫兩家,東面那兩家便孤掌難鳴,屆時一鼓拿下,魏博六州盡入魏州之手,他這個節度使才當的名副其實。

史憲誠爽快地的答應了李全忠和韓公武的請求,請四家來魏州商議出兵事宜。昭義之設本是遏制河北藩鎮,向來是魏博的心腹大患,打垮劉悟,奪取洺、邢、磁三州,則魏博西面安定,便可免了西、北兩面受敵之苦,這是一件對大家都有好處的大好事,誰若公然反對,誰就是有私心,誰就是吃裡扒外。

四家心裡都覺得不妥,卻又不敢公然反對,最後陳家代表想到一計,他問史憲誠:“成德田布是李茂的人,劉悟父子與李茂有舊,眼見劉悟有難,焉知李茂不會出手相助?若趁我大軍全力西征之際,田布由北面襲來,如之奈何?”

史憲誠早有準備,答道:“田布無權,李茂陷於京西不能動彈,無力兩面用兵,再者,我在相州屯有重兵,足以牽制北面之地,諸位大可放心。再說成德若南侵,貝州首當其衝,諸位至少有機會回兵自救,又擔心什麼?”

孫家使者道:“今日不妨將醜話說在前頭,若北兵南下,我等便各自退兵自保,勿謂言之不預也。”史憲誠道:“應當如此。”與四家使者訂立盟約,約定一起出兵西進,攻打昭義,目標是奪取洺、邢、磁三州。

四家使臣各自回鄉稟報家主,各家立即整頓軍馬準備西征。

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307章 以後請叫我秦墨第175章 打悶棍的第629章 小車不倒繼續推第652章 “換頭術”(續)第72章 土地公第133章 旗開得勝第414章 進退之道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723章 風意莊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149章 鄆州,我來了!第685章 驚破美夢第164章 當家的甜頭第82章 你罵我是狗?第24章 破局的是條鯉魚第223章 皇帝也愛財第76章 全憑叔叔做主第71章 找錢第88章 這算什麼第709章 逼第617章 吾不信鬼神第361章 妥協是需要理由的第714章 打打殺殺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134章 十萬錢,莫要走第485章 有了好處你就拿第347章 唐冢第246章 何日是太平第4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19章 勾搭不清第693章 進取的腳步不能停第333章 誤判第24章 破局的是條鯉魚第321章 規矩不能壞第426章 鳥冢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519章 就不怕他們作亂嗎第94章 月光下的罪惡(續)第458章 遼東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42章 何處起波瀾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第151章 忐忑第33章 我要恭喜你第84章 偵察是門技術活第123章 新班子第614章 改元寶曆第655章 未雨綢繆和突發事件第695章 洛陽亂第403章 談談條件第9章 富人家的生活你不懂第514章 這卻是個謎第57章 逆戰(上)第49章 濃雲密雨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363章 沒法給你解釋第457章 兩個故人第290章 入彀第301章 魏博第57章 逆戰(上)第715章 打打殺殺(續)第322章 人質第334章 夜襲第261章 說走就走第215章 折辱第326章 東林寺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365章 引君入甕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204章 二心第422章 刺相第428章 虛晃一招第60章 不速之客第289章 突然發難(續)第211章 那件事的真相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第153章 午後不打獵第566章 我不任性了第402章 溫柔鄉與狠毒計第192章 這劇情有點狗血第151章 忐忑第621章 屠狗計劃第499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2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421章 爲己之利第198章 給你一個新考驗第341章 論政第17章 賞功第434 種植猜疑和仇恨第667章 甘露之變第448章 棘手的髒活第632章 墜落的“太陽”第498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156章 我不好這個第619章 天塌不下來第155章 誰家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