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暗戰長安

當初李瀍逃離長安時,郭韌也隨之東去,臨行前她勸郭良也走,郭良不肯,笑道:“吐蕃究竟是外來蠻夷,這九龍盤繞之地豈是他們能享用的,我看裴家兄弟有天子之相,將來必是天子之尊,這麼多年來爲了培植他們,錢像水一樣的花出去,豈可不收回本錢。”

郭韌冷笑道:“只怕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郭良道:“要我說,妹子,你也別走了,跟去洛陽,未必有你的好果子吃。”

郭韌冷笑道:“死到臨頭還自以爲得計,真是可笑之極。”

兄妹倆不歡而散,郭韌遷去洛陽後,因局勢混亂,暫時和李瀍保持距離,她在耐心等待。沒有了郭韌的牽制,郭良撒起歡來。先幫吐蕃維持治安,又擁戴裴仁勇登基稱帝。四海會藉着吐蕃人和裴家兄弟的勢力把觸角伸向長安的角角落落,插手一切能生財的門路,又選幫中弟子打入官府衙門、滲透進軍隊,一時風光無倆。

裴仁勇做了大秦天子後,郭良以從龍功勳自居,揚言要做大秦的宰相。宰相最後沒做成,但裴仁勇爲了安撫他,拜他做吏部尚書,他嫌官小,於是又拜他做左僕射,封安國公。

品階雖高,卻無實權,郭良還想兼京兆尹,裴仁勇沒有答應,郭良因此懷恨在心。

關中形勢一夕數變,裴家兄弟的大靠山吐蕃人說走就走,撂下三兄弟不管,竟自己跑了。李茂說來就來,大軍壓境,來勢洶洶。本來還指望跟朱克融眉來眼去一番,沒想到那個不中用沒兩下就敗陣而去,這一來長安就掉進李茂設下的鐵桶陣裡。

大秦皇帝手裡雖然有兵馬,有人質,但絕不可能是李茂的對手,這一點郭良堅信自己的判斷。想到妹子臨走前說的那段話,郭良臉皮**辣的,是臊熱。

但事已至此,後悔藥也沒處買去,只能亡羊補牢了。郭良主動造訪幽州駐上都進奏院,希望能搭上李茂這條線。這麼些年來他跟李茂亦敵亦友,打打和和,雖然有過不愉快,但從未結下深仇大恨。現在他是四海會的大當家,麾下十數萬弟兄,地道的長安地下之王,手裡有籌碼,有底氣跟李茂說道說道。

長安失陷前,田萁拒絕出城,選擇了在城中潛伏下來。她看的很準:不管是吐蕃,還是裴家兄弟都沒有膽量和胃口一口吞下長安,長安還是長安,深如大海,包羅萬象,有它自己的獨特法則。不過長安畢竟已經不是李唐的京都了,大秦皇帝雖說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那層油皮,但若這油皮過大過厚,依舊能夠遮蔽陽光。

她已熟悉的生態系統正在慢慢發生改變,在此情況下,要完成李茂交給進奏院的任務,單憑她個人的力量顯然是做不到的。

陳數還在深度潛伏中,不會因爲裴家兄弟這點小風小浪就甦醒過來。

現在能依靠的只有四海會這條地頭蛇。雖然急於求助於四海會,但田萁也知道這種事必須得講策略,自己主動求上門去和讓郭良求上門來,效果是大不同的。

шшш ttκā n C○

這需要精準而大膽的判斷和極度的耐心和小心。

所幸,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設想在走,郭良急於找到出路,主動求上門來了。把滯留在長安的高官大吏安全送出去,不僅是釜底抽薪,加重李茂談判的籌碼,更重要的是充實洛陽的力量,增加皇帝的話語權。皇帝太過弱勢,現階段而言,對李茂是很不利的。

不得不說四海會多年的經營沒有白費,在長安,他們撐着半邊天,當李家的那半邊天崩塌之後,他們幾乎撐起了整個天空。

轉移高官大吏出城的工作很順利,裴家兄弟到底出身低,眼界不夠,還不懂得怎麼利用這些滯留在長安城裡的寶貴資源。資源們也因爲看不到希望,而紛紛厭棄了大秦皇帝,轉而去洛陽尋找舊主。

他們或獨自上路,或三五成羣,七八個一夥,但都是孤身前往,絕少有帶家眷的。

因爲大秦皇帝還算是一個仁慈的皇帝,從不爲難他們的家眷,大秦帝國也沒有設專管治安的京兆少尹、龍驤營等特殊機構。京兆尹鄭訓是個小人,有害人的膽子,但沒有害人的實權,他的京兆邏卒只能維持街面治安,尚無膽量衝進深宅大院抓人。

田萁承諾幫助他們安置好家眷,這些高官裡少有人認識田萁,但只要跟她當面談過,沒有人不相信她的,她的言談舉止足以證明她的身份,氣場這種東西是由內而外,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任你再高的演技也模仿不來。

他們相信了田萁,留下家眷,孤身出城,人數越來越多,漸成一股暗流。但這樣一來,讓她更加依賴四海會的地下勢力,郭良出力越多越感到心安,他相信即便明天大秦帝國滅亡了,他也可以安然無恙。而取代大秦帝國執掌關中非李茂莫屬。

一切準備就緒,李茂給裴仁勇寫了一封勸降信,要求裴仁勇順應大勢立即去帝號,重做唐臣。其若能保全四宮太后、嬪妃、宗室、百官和闔城百姓平安無事,由他李茂擔保大唐皇帝赦免其罪。

裴仁勇拿着書信問裴仁靜和裴仁渠:“事已至此,咱們怎麼辦?”

裴仁靜道:“跟他耗,我就不信洛陽能穩如泰山。李全忠、韓弘這兩個老滑頭會甘心情願陪着老李家一起完蛋。”

裴仁渠道:“不錯,關東諸侯都有異心,只是實力不及李茂,不敢公然叛唐而已。而今洛陽城內風雲際會,我不信就一點事都不出。再說,咱們手裡捏着長安,他李茂敢斷我的糧嗎,敢斷我的水嗎,敢強攻嗎?咱們日子難過,他李茂的日子也不好過,誰能撐得過誰還不一定呢。”

裴仁靜道:“這話有意思,咱們就跟他耗下去,看誰能耗過誰。”

事已至此,裴仁勇也不好再說什麼,暫且將此事擱置。裴仁靜、裴仁渠各回王府。裴仁靜的王府就在大明宮正對面的光宅坊,是用一座皇家寺廟改造的。佔地廣闊,建築宏麗,府裡使用的婢奴都來自大明宮,裴仁靜還想弄幾個嬪妃過來侍寢,因裴仁勇反對而作罷。

回來剛剛坐定,管家報說京兆尹鄭訓求見。裴仁靜對大哥任用鄭訓做京兆尹一直有些看法,雖然他也知道此人能幹、肯幹,可以好好利用。

鄭訓此來是要稟報兩件事:其一是唐國左威衛大將軍尹牧昨夜和兒子一起消失了,家眷一個沒動,都還老老實實呆在宅裡。

第二件事是唐國西京留守李絳家裡斷了炊,夫人拿着一隻傳家玉杯去典當,得錢十二貫,買了米、面、油,還割了兩斤羊肉。

裴仁靜很不耐煩鄭訓囉嗦這些事,大唐皇帝走的匆急,絕大多數大臣都被留在了長安,吐蕃人進城,他兄弟建國稱帝,這些人都關門閉戶,不理不睬,一副事不關己的架勢。

這樣其實也好,指望他們站出來擁戴,那是不可能的。這幫老油條,賊着呢,不到最後時刻,絕不會下注的。只要他們不鬧騰,宅着就宅着吧。總比沒事出來嚷嚷好。

尹牧平定劉闢有功,卻因朝中沒有根基,自回長安後一直在坐冷板凳,十六衛早已名存實亡,左威衛大將軍不過是個吃閒飯的傢伙,跑了便跑了,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這夥人是通過秘密通道逃出長安城的,幕後的操盤手正是四海會,郭良這傢伙什麼錢都敢掙,膽子比天還大,可人家現在貴爲左僕射,又是安國公,不是輕易能觸動的,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啦。鄭訓這條看門狗,自個不敢招惹他,卻來拉老子下水,門都沒有!

至於說李絳家貧揭不開鍋,那純是他咎由自取,三顧茅廬不肯出山,那就乖乖去天牢呆着吧,爲人不識時務,活該受窮,累及妻兒,看他的老臉往哪擱。

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258章 風暴前第374章 愛護你纔要排擠你第491章 前方大捷和後方冤案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590章 火燒天使第699章 誰家刺客第574章 籌謀一戰第484章 目標,卑沙城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251章 構陷第248章 綁票(續)第22章 捉金使第383章 很多很多很多年後第87章 壯漢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204章 二心第547章 先下手爲強第671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708章 傷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433章 活埋第98章 賺他最後一文錢第523章 我很滿意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453章 審不下去第612章 燕北的存留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614章 改元寶曆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43章 你讓他滾蛋.第716章 大青川第395章 不聽勸第453章 審不下去第89章 救人乃快樂之本第82章 你罵我是狗?第144章 真能折騰第323章 你謝幕我登臺第81章 不解真相第330章 睜眼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255章 牽強附會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468章 又見屍山第632章 墜落的“太陽”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25章 破局的是條鯉魚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99章 謀退路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524章 秦墨送子第556章 兩份見面禮第203章 疑心生暗鬼第350章 鹹安公主第163章 表面真相(續)第54章 硬着頭皮也要上第219章 惹不起我走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384章 宜春院裡無大事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178章 搶人(續)第393章 砍了他!第442章 詐降第17章 賞功第331章 夜天子第291章 追索真相第725章 攻堅第103章 虎離山第567章 罵你別生氣第440章 共赴時艱第15章 誘敵第294章 別當我傻第181章 倒枯的大樹第510章 取營州第162章 表面的真相第321章 規矩不能壞第2章 夜半挖坑人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642章 化國爲郡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552章 弄個郡王乾乾第565章 出事了第683章 長安保衛戰第149章 鄆州,我來了!第616章 扮豬吃虎?第288章 突然發難第554章 自己跳出來作死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637章 軟磨硬纏第433章 活埋第383章 很多很多很多年後第483章 敵友的界限在哪第637章 軟磨硬纏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141章 誰是黃雀誰是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