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

朝中御史奏彈李全忠,要殺之以謝天下,李瀍問郭釗如何處置,郭釗勸道:“敗軍之將,理當受刑,陛下可遣使往軍營中宣詔,解除其兵權,將其貶爲遠州司馬,待戰事結束,再從嚴論處。”李瀍道:“他會不會反叛朕?”郭釗道:“一半對一半。陛下今日不嚴明號令,各將怎肯用命,又如何服天下?”

李瀍搖了搖頭:“李全忠手上尚有一萬兵馬,此刻斬殺他,這一萬人恐會資敵。弄不好,再逼反了他,效法裴家兄弟投靠了吐蕃,則更是弄巧成拙。不如赦其死罪,令其退往邠寧休整,以抄吐蕃後路。”

www▪ ttκΛ n▪ c ○

郭釗再三勸告,李瀍終是不聽,遣使去李全忠營中赦免其罪,令其退往邠寧休整,以威脅吐蕃後路,李全忠感激涕零,當即率軍退入邠寧。

各部見李瀍如此寬縱李全忠,心裡都不服氣,對朝廷的軍令便敷衍起來。

這時間李絳回到長安,聞聽皇帝如此處置李全忠,大驚,諫道:“不殺李全忠,何以服天下?李全忠雖有一萬軍馬,卻是我大唐健兒,豈敢公然抗旨?今日輕縱,只收一部之心,卻失信於天下。”這一說李瀍也後悔起來,忙問如何是好。

李絳道:“臣請往劉悟等軍中慰問,以挽回朝廷威儀。”李瀍允准。

鳳翔潰敗之際,李先奕請求出鎮奉天以衛護長安,李瀍允准。初都一路狂飆猛進,忽然被奉天城擋住去路,屢攻不下,心裡焦躁。又見唐軍各部漸漸穩住陣腳,長安方面也嚴陣以待,料必佔不到什麼好處,便有了退兵的心思。

阿杜牙勸道:“此刻退兵,各部必尾隨追來,反而不美。唐朝天子寬縱了李全忠,各部心裡不服,駐地遷延,都不肯用力。奉天兵少城堅,能擋我去路,卻不能抄我後路。不如直取長安,若驚走唐帝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能嚇他一跳,他必強令各部不準追擊,我再撤退就安然無事了。”

初都稱善,當即下令各軍繞開奉天直取長安。

李全忠雖死裡逃生,卻鬧的灰頭土臉,忽聞聽李絳到劉悟等人軍中慰問卻偏偏不來自己軍中,心中生疑,謂韓義、胡川等人道:“我被劉氏父子陷害,兵敗鳳翔,陛下雖赦免了我,奈何李絳等人仍要置我於死地。”

韓義舊日曾任左龍驤軍都押衙,對搞情報十分在行,昭義、天平等軍中都有他的耳目,李絳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胡川道:“李絳與李茂有勾結,八成是要害大哥。”李全忠道:“我與李茂無冤無仇,他要害我作甚?”胡川道:“李茂屯兵河中,要做什麼,還不是想趁關中混亂撈上一票。李絳串通劉悟害了大哥您,關中必然大亂,那就遂了李茂的心了。”

胡川這話似是而非,李全忠笑了笑沒答話,他把目光移向韓義,問道:“李絳去劉悟營中果然說了待戰局平定就要拿我開刀?”

韓義道:“何等大事,我豈敢胡言亂語。”

李全忠拍案而起道:“我一心爲國,卻被奸臣陷害,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我欲率軍去長安辯白冤情,諸位兄弟不願意去的,說出來,我不勉強。來日敗了,算咱們緣盡,若是成了,再做兄弟不遲。”韓義、胡川領銜拜道:“大哥哪裡話來,我等情同手足,刀山火海也要陪大哥一起去了。”

李全忠決心已下,立即着手準備進軍長安。

他兵馬未動,吐蕃人倒搶先了一步,初都、阿杜牙、裴家三兄弟督軍七萬直抵長安城下。李瀍見初都舍奉天直取長安,心中震撼不已。

入稟四宮太后,請各自準備,消息傳出,震動長安,一時官民士紳紛紛逃出長安,往關東避難。

大將李淶率軍出城,在城西清涼山北下營,與敵對峙,下營未成,初都大軍已至。阿杜牙督前鋒交戰,本是試一試虛實,卻不想唐軍前鋒一觸即潰。李淶見前鋒敗了,驚慌失措,竟丟棄大隊,自己先逃回了長安。

他這一走,臨時拼湊起來的三萬軍馬,頓時地裂山崩般地退了下去。吐蕃人大驚失色,不解衣甲鮮明的神策軍竟會像紙糊的一般,嘩啦啦地倒了下去,難道有詐?

吐蕃人的過度謹慎給了李淶逃命的機會,他敗回長安後,爲了脫罪片面誇大吐蕃兵勢,哄的四宮太后惶惶不安,私下知會各家親眷預先做準備。

城中百姓見親貴家族尚且逃跑,更是無心留戀。長安城內本就亂作一團,此刻更是混亂到了極點。四宮太后召見李瀍,問長安是否能守,李瀍爲讓太后安心,表示能守。郭太后厲聲呵斥道:“鳳翔大敗,奉天大敗,清涼山下又大敗,而今長安已是一座空城,你怎麼守,拿什麼守,拿皇帝的孝心去守嗎?”李瀍大驚,不敢吭聲。

王太后勸道:“城若不能守,皇帝就不要逞能,效法天寶故事,巡狩蜀中便是。”

李瀍諾諾而退,告之郭釗,郭釗道:“萬萬不可去成都,成都偏居一隅,音信不通,難以控御天下,不如去金商,若長安無事,則回朝,若事不可爲則巡狩東都,仍能控御天下。”李瀍道:“此言甚好。着卿全盤籌劃。”

郭釗人品上流,卻不耐劇務,又一直做清望官,實際動手能力很差。皇帝要他謀劃宮室轉移,真是難爲了他,一時不知所措,正當此時,李全忠部忽然渡過渭水,翻越龍首山直抵大明宮下。李全忠率甲士入宮,請求皇帝巡狩洛陽。

拱衛長安的禁軍已在城西清涼山下一敗塗地,長安現在是一座不設防的空城,李瀍恐拒絕李全忠引起兵變,只得暫時順從他的意思,下詔巡狩東都,在李全忠的護衛下,先行離開長安前往東都洛陽。

在李全忠的全力舉薦下,李瀍任用宰相李絳爲西京留守,組織大唐宗室撤退。李絳此刻還在劉悟營中,聞訊星夜兼程趕回長安,到底還是慢了一步。

開成元年夏末秋初,初都大軍攻克長安,大唐太后、嬪妃、宗室、大臣、勳貴約八千人落入吐蕃人手中。

初都不敢李瀍逃脫,遣阿杜牙率精銳萬人躡蹤追蹤,長安陷落,皇帝東狩,關中地裂天崩,各部無心戀戰,華州、同州刺史棄城而走,追隨皇帝逃往洛陽。阿杜牙兵不血刃地進入華州,面對滿城財貨不取一毫,補充了給養後直奔潼關而去。

軍中斥候告訴他,大唐昭義節度使劉悟因爲和李全忠爭奪由誰來護衛皇帝東狩而在潼關前對峙,兩家相持不下,竟是誰也入不了關。

擒拿大唐皇帝,立不世奇功,這纔是阿杜牙的最高目標!

第104章 夜難眠第604章 太平記(續)第159章 不要太尷尬第267章 闖宮第569章 我跟你拼了第644章 穩固大後方第103章 虎離山第414章 進退之道第69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538章 賞他個活埋第722章 伐隴第522章 誰是刺客?第649章 亦幻亦真第348章 實不忍心丟下你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19章 終於可以走了第7章 大戶人家第650章 天師威武第61章 銅虎頭第468章 又見屍山第105章 刺血當墨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44章 欺人太甚第249章 說吧,說吧第265章 闖宮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324章 過渡不會太長第693章 進取的腳步不能停第416章 你也沒變第466章 放金鉤第166章 抄家(2)第213章 嚇哭你老婆第194章 後續的影響第66章 功德圓滿第190章 久別勝新婚第637章 軟磨硬纏第271章 別光站着看第663章 代理人起於江南之地第686章 建國,號秦第248章 綁票(續)第267章 闖宮第46章 乞丐好瘋狂第413章 班師回朝第108章 高調是種氣質第213章 嚇哭你老婆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240章 乾柴和火第291章 追索真相第37章 流民多了也不怕第719章 鐵壁合圍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343章 你待怎樣第322章 人質第533章 後院起火第541章 長安的手段第720章 嚴禁煙火第710章 叛第171章 糾察官第513章 過往的風雲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52章 自己挖坑自己跳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402章 溫柔鄉與狠毒計第176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冰山一角(續)第391章 說好的同生共死呢第114章 他死或我亡第16章 我又立功了第596章 峰迴路轉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580章 算計第170章 蘭兒是話癆第656章 角力第626章 和爲貴第575章 提刀回鄉第279章 無題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281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94章 月光下的罪惡(續)第156章 我不好這個第667章 甘露之變第534章 何以辨忠奸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41章 誰敢!第591章 又一個機會擺在面前第164章 當家的甜頭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63章 李茂就是青墨第422章 刺相第132章 剿匪第578章 真打、假打,然後跑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666章 弦上箭(續)第515章 不祥之兆嗎第729章 挖牆的鋤頭推牆的手第319章 勾搭不清第696章 洛陽亂(續)第123章 新班子